- 6.63 MB
- 2021-11-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古 诗 三 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
“暮、吟”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
点)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重点)
4.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
学习目标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
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十六岁科举考试时所作诗歌
《草》,让当时的大名仕顾况深为
折服。
• 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 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都是著名文学家,
三人世称“三苏”。
苏 轼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
详。历史关于他的记载
很少,几乎没有,我们
只能从他的诗词与别人
的诗词中推测他简单的
一些经历。
他最有名的词就是两首
雪梅了
这两首词可见这位文
人的雅兴和志趣。他喜
爱梅花应是到了极点 。
卢钺
rì mù
日 暮
tóu
xiáng 投 降
瑟 瑟 缘 分
sāo rén
骚 人
xùn sè rèn shū
逊 色 认 输
sè sè yuán fèn
暮 江 吟
白居易
诗歌朗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铺: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句解段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
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
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
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一半是鲜红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诗中的时间问题
暮江吟这首诗写了
【 】——————【 】日落 夜晚
深秋
一段时间江上的景色
季节
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
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
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赏析
思考并交流
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
“照”,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
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
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
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
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入夜
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
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
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题 西 林 壁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
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
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
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
、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
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
篇佳作。
庐山西林寺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
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
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
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注释: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自己 此:这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放飞想象:
横着看, 庐山 山岭绵延不绝
侧着看, 庐山 山峰高耸入云
从远处望, 庐山 遮天蔽日
从近处看, 庐山 危崖险岩
从高处俯视,庐山 深沟幽壑(hè)
从低处仰望,庐山 重峦叠嶂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诗的意思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
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
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思考并交流
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
能看清庐山的全貌?
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
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只
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
看清庐山的全貌。
思考并交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人
生哲理?这个哲理与俗语中所说的哪句话意思最相近?
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
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
立场上。
这个哲理与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
思最相近。
《题西林壁》这首诗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的景象,写景中寓有哲理:要想对
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
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降(xiáng),服
输。
②阁,同“搁”,
放下。评章,评议
的文章,这里指评
议梅与雪的高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
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
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
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
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
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
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
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
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
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
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
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
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
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
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
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思考并交流
诗人对梅和雪的评语是什么?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是从颜色的角度来写,
梅花比不上雪花晶莹洁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从气味的角度来写,
雪花不及梅花清香。
思考并交流
这首诗蕴含的生活哲理是什么?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正确
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学会取长补短。
思考并交流
“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有什么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
了“磨擦”,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
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同时也写出
了梅雪在初春尽现的热闹景象。这种写法新颖
别致,出人意料。
《雪梅》借雪和梅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
势,学会取长补短的道理。
给画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可怜九月初三夜( )
A.可惜 B.同情 C.怜悯 D.可爱
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缘分 B.边缘 C.因为 D.沿着
3.梅需逊雪三分白( )
A.谦虚 B.不及;比不长 C.弱小 D.骄傲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