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91 KB
  • 2021-11-24 发布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 题是《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一、说教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第 8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 7 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 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 肠等消化器官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 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 整套消化器官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本课和上一节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 化”都在体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 聚焦板块,通过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结合人体轮廓图 对消化器官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 探索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 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 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 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研讨板块,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 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 成“系统”的意识。 拓展板块,用一个“小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 消化过程。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从而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 二、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 食物,但哪些器官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 吸收?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 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 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 善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画的食物消化图进行补充完善。 2.在教师引导下能查阅资料,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完善自己 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 保护消化器官。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食物在口腔的变化,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难点:了解唾液对食物消化的作用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 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 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 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 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 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 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 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 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 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 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 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 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 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 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 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2 分钟) 1.谈话交流: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发生了很多变化。 2.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3.揭示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板书课题) (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预设 8 分钟)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这些器官,你怎么想 的就怎么画。 2.学生画图。 3.请学生上来,实物投影展示并简单介绍。 4.每个同学画出的消化器官和顺序都不一样,疑惑:到底是哪些器官,什么 顺序,在各个器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研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预设 25 分钟) 1.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地知道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路线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网上搜索资料、查阅百科书、解剖、模型、CT 、 B 超 、 X 线、看录像等等) 2.请同学们认真对照科学家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获得的人体消化图。 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真实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图”。) 3.学生分小组交流比较并完成记录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认为合理的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 (食道—运输—蠕动、直) (胃—磨的更细—肌肉发达、有消化液) (小肠—吸收食物的营养—长) (大肠—吸收水分) 5.出示吸管和装有食物和水的塑料袋,这两种材料可以模拟什么器官?(预 设:食道和胃) 怎么模拟?(挤压吸管模拟食道蠕动,反复揉捏塑料袋模拟胃蠕动消化食物) 6.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7.学生汇报:挤压吸管使食物往前移动说明食道是靠蠕动来运输食物的,其 他的消化器官也是如此。反复揉捏塑料袋,袋中的食物从小块变成了糊状,这说 明通过胃的蠕动,食物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8.现在我们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接着请看科学家研究 获得的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播放食物在体内消化的完整过 程) 9.这段录像告诉我们实际上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不止这 5 个器官,还有 肝脏、胆囊、胰腺它们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预设:不能)所 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 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四)、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预设 5 分钟) 1.同学们有被噎到、胃痛、肚子饿、肚子痛、牙痛的经历吗?(预设:有) 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预设:……) 2.消化器官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呢?(预设:……) 3.在民间有很多关于饮食健康的谚语和儿歌。如: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要吃。 细嚼慢咽易消化,定时定量有节制。 三餐分配要合理,合理搭配不偏食。 饭后休息半小时,适当运动促消化。 专心吃饭肠胃好,心情愉快身体棒。 八、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 口腔 磨碎食物 食道 运输食物 胃 磨得更细 小肠 吸收营养 大肠 吸收水分 粪便 以上是我对《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