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38 KB
  • 2021-11-23 发布

2020小学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附目录)

  • 1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教 材 目 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一)‎ ‎8.设计制作小车(二)‎ 小学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说课稿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听听声音》。‎ 一、说教材 ‎《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 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 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 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 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 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二、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在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 ‎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这个单元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听听声音》。(板书课题)‎ ‎(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预设27分钟)‎ 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 [材料准备:课件微课视频材料、作业本、班级记录表]‎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要求学生:①教室内保持安静;②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作业本中。)‎ ‎2.研讨: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 预设:鸡叫声、猫叫声、风声……‎ ‎3.描述声音: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 通过视频,你学会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我们听到的声音了吗?‎ ‎(预设: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4.小组交流:看了微课后,把你听到的声音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教师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记录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 ‎6.教师总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一进行研究。‎ 活动二:声音分类 ‎ [材料准备:“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 ‎1.提问:请大家看我们的班级记录表,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你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 ‎2.讨论:小组内讨论分类标准。‎ ‎3.反馈:(提示学生按动物发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分类。)‎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方面的知识或问题呢?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 ‎(三)拓展:听一段乐曲(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PPT音频]‎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看大屏幕,会唱的同学可以边听边唱。(播放音频)‎ ‎2.手势比划:学生根据边唱曲谱边唱边用手势比划音符的高低。‎ ‎3.强弱变化:学生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曲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 ‎4.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变化,这些强弱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体验。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逐一了解声音的魅力。‎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1.听听声音 ‎ 高、低、强、弱 动物发出的:‎ ‎ 悦耳、刺耳 自然界发出的:‎ ‎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以上是我对《听听声音 》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声音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声音怎样产生的》。‎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 ‎ 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 聚焦板块围绕“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个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实践揭示声音的本质。活动1: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状态,初步理解“振动”的含义,并初步在物体发出声音和物体的振动之间建立联系;活动2:观察钢尺、鼓、音叉等更多物体发声时的状态,进一步确认振动与物体发声的关系,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 研讨板块,先通过问题引导研讨,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突出科学的本质。然后猜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振动的认识。‎ 拓展板块,以阅读资料《我们的发声器官》来介绍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以及声带的发声原理,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随时都影响我们的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概念。‎ 难点:能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观察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的证据。‎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4分钟)‎ ‎1.同学们,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课题)‎ ‎2.大家对于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那我们先来看看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二)、探索:物体怎样发出声音(预设发出声音20分钟)‎ 活动一:研究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 [材料准备:橡皮筋、橡皮筋固定架、学生活动手册]‎ ‎1.请大家拿出橡皮筋,请大家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搓揉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3.为什么拉伸皮筋时没有发声,而弹拨皮筋却能发出声音?请大家用对比方法研究一下,皮筋发声的时你看到了什么? 将皮筋发声时的状态用文字或示意图的方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小组活动后交流:‎ ‎(1)是不是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呢?‎ ‎(2)同样是对皮筋用力,为什么拉伸皮筋时没有发声,而弹拨皮筋却能发出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皮筋发声时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来比画一下吗?(请学生上台演示)‎ ‎5.小结:在力的作用下,皮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称为振动。‎ ‎6.皮筋在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那么现在你认为皮筋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们同意吗? ‎ 活动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 [材料准备:钢尺、鼓和音叉、水槽、栓有细绳的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学生活动手册]‎ ‎1.教师出示钢尺、鼓和音叉:刚才我们研究了皮筋发出声音时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是否也在振动呢? ‎ ‎(1)与学生一起依次演示它们的发声方法。‎ 钢尺--轻轻拨动(注意放在桌面的一端要压紧)‎ 鼓 --轻轻敲击 音叉--敲击上方 ‎(2)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3)汇报交流:钢尺能明显观察到振动,鼓和音叉振动不明显。‎ ‎2.音叉和鼓振动不明显,你打算怎样进一步来收集鼓和音叉在发声时振动的证据呢? ‎ ‎(1)教师出示水槽、栓有细绳的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思考一下,可以借助以上辅助材料证明音叉和鼓在振动吗?想到了就来领取材料,并补充记录。‎ ‎(2)学生借助辅助材料,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音叉和鼓的振动。‎ ‎(3)汇报交流:音叉、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锣、竖笛]‎ ‎1.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你认为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1)教师播放尺子、橡皮筋、音叉和鼓的慢动作视频,你能说说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了吗?(振动)‎ ‎(2)这些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①出示锣,师生合作演示:让锣发出声音,发声时锣有没有在振动? 如果正在发声的锣停止振动,声音会怎么样?‎ ‎②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③小结:看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2.教师出示竖笛,让学生吹一吹。‎ ‎①提问: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②小结:空气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四)、拓展:我们的发声器官(预设3分钟)‎ ‎1.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器 官,猜猜它在哪儿?‎ ‎2.阅读教科书上的资料,汇报交流收获。‎ ‎(五)、小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预设3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怎么振动的?‎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2. 声音怎样产生的 方法 敲 力的作用 打 重复地 物体振动 拨 往返运动 弹 ‎ 以上是我对《声音怎样产生的》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二部分 ‎: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但由于声波的不可见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同时也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声波”这个词,但对于真正描述什么是“声波”,“声波”的特征等,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效果不同。‎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 科学探究目标 ‎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难点: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简单地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对比实验中对条件的控制等。‎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鼓]‎ ‎1.敲鼓,说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鼓声是怎样传到你耳朵里去的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学习。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20分钟)‎ 活动一:空气传播声音 ‎[材料准备:视频,有条件的准备真空仪(闹钟、抽气机等)]‎ ‎1.同学们,这是一个真空仪,这个是电铃,我们把电铃打开。现在我们把玻璃罩戴上,还能听到声音是吗?让我们把真空仪打开,慢慢抽干里面的空气,注意听。(没有材料用微课代替)‎ ‎2.大家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3.小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通过空气这个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活动二:声音在固定中传播 ‎[材料准备:无]‎ ‎1.教师敲击桌面,听到桌面的敲击声了吧。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现在请我们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实验。(实验要求通过课件出示)‎ ‎(1)同桌之间保持安静,一个同学抓挠桌面,一个同学听,抓挠桌面的声音。‎ ‎(2)听的同学侧耳靠近桌面,另一个同学继续抓挠桌面。‎ ‎(3)比较贴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贴近桌面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同学之间互换角色,再进行上述实验。‎ ‎2.学生分组活动,并填写记录单。‎ ‎3.汇报交流:贴着桌面听到的敲击声和不贴着桌面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小结:声音能够在桌面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更加容易。(声音通过桌面这样的固体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活动三: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材料准备:每组1根音叉、水槽]‎ ‎1.声音能够在空气中,固体中传播,那么在液体中能传播吗?我们可以怎么来进行探究呢?‎ ‎2.实验指导,通过课件出示:‎ ‎(1)把音叉放到水面上的时候,应等到水面平静之后。‎ ‎(2)轻轻敲击音叉,同时轻轻地用敲击后的音叉去接触水面。‎ ‎(3)重点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4)听一听声音,感受下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水是怎么传播声音的?(指向声波)‎ ‎4.小结:水面的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声音通过水这样的液体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三)、研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8分钟)‎ ‎1.通过上述的活动,我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2.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呢?‎ ‎3.为什么听铁轨就能判断火车有没有开来?‎ ‎4.钓鱼时,我们可以大声说话吗?为什么?‎ ‎5.小结: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水中传播,没有媒介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 ‎(四)、拓展:做个“土电话”(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土电话材料,包括纸杯两个、绳子一根]‎ ‎1.出示一个土电话。请同学试试效果,然后制作。‎ ‎2.分组实验:玩土电话游戏。‎ ‎(1)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3)两人彼此交换听和说。‎ ‎3.交流现象,并思考:声音是怎样从“土电话”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 ‎4.用“妙妙圈”模拟声音波的传播。(微课)‎ ‎(五)、总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2分钟)‎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效果不同。‎ 声波 → 物体振动 → 声音 以上是我对《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难点: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1.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耳朵)‎ ‎2.提问:对于耳朵,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什么知识呢?(预设: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 ‎(二)、探索:耳的结构及作用(预设22分钟)‎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材料准备:“耳的结构”的挂图或模型等。]‎ ‎1.出示挂图或模型,提问:你发现耳有哪些结构呢?谁来说说看?‎ ‎2.学生交流耳的结构。‎ ‎3.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些耳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是呀,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材料准备:A4纸或大书本等。]‎ ‎1.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2.交流: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3.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活动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材料准备: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活动手册等。]‎ ‎1.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 ‎2.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3.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4.交流:发现用力强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5.小结: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鼓膜的作用。‎ ‎2.小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研讨二: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材料准备:听诊器]‎ ‎1.交流:耳郭与纸喇叭能帮助更好的收集声音。‎ ‎2.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小结:听诊器头的薄膜能够帮助收集声音,胶管和听筒起到更好的传播声音的作用。‎ ‎(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预设2分钟)‎ 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小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预设3分钟)‎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大脑 ‎ 耳郭 鼓膜 以上是我对《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声音的强与弱》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声音的强与弱》。‎ 一、说教材 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用不同的力度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探索影响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的本质。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从而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在学生收集了多种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强弱也不同的信息对比中实现的。‎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他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传播并且人耳如何接收,也学会了对多个发声物体进行观察、记录,寻找规律。那为什么我们会听到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呢?这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同样也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将“物体的振动状态”与“发出声音的强弱”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重点,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难点:能如实观察并记录物体的振动幅度,并与发出的声音强弱相联系。‎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段音频]‎ 1. 感受音量的小游戏。教师播放一段鼓乐,里面有轻重不同的鼓声。学生伸出手臂,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放低手臂;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抬高手臂。(预设:通过这个小游戏感受到声音强弱的变化)‎ 2. 教师指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也成为声音的强弱不同。提问: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呢?(预设:学生会提到和用力大小有关)‎ 3. 揭示课题:声音的强与弱(板书)‎ ‎(二)、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预设15分钟)‎ 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2把钢尺、1根两端固定了的橡皮筋、1面鼓和鼓槌、几粒黄豆、学生活动单]‎ 1. 出示尺子,提问:怎样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教师揭示“音量”的概念。‎ ‎2.学生相互合作,先尝试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再进行观察发出不同声音时钢尺自身的变化。交流后出示“振动幅度”的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上台来画一画看到的振幅情况,最后统一用“ ”来表示物体的振幅大小。‎ ‎3.出示活动单,明确活动要求。组内合作,依次观察并记录尺子、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振幅大小。(教师需要提出重复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多做几次再记录。)‎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图表示)‎ 声音强弱 钢尺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橡皮筋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鼓面 轻轻击鼓 用力击鼓 ‎(第5课 活动单内容)‎ 探究小泡沫球与振动音叉的关系 ‎[材料准备:音叉、线、铁架台、棒槌、小泡沫球]‎ 1. 出示悬挂式装置,将小泡沫球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小泡沫球旁放置一个音叉。‎ 2. 教师演示,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观察小泡沫球的变化。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3.发现:当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振动幅度就不同,带动泡沫球的振动幅度也就不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 学生反馈交流:钢尺、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并能通过多次的观察对比,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联系起来。‎ 小结: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 提问:在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能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预设:学生能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提到音叉等发声物品都具有这些特点。)‎ ‎(四)拓展: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预设5分钟)‎ 1. 围绕“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预设:联系到上节课,学生容易想到鼓膜的作用。若学生仅提到强弱不同的声音,使得鼓膜振幅大小不同,教师需要追问“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是直接引起鼓膜的振动吗?”,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耳听到声音,必须是振动物体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在不断地带动下最终鼓膜附近的空气振动引起鼓膜的振动。) ‎ 小结:因为物体振动幅度不同,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幅度也不同,传入我们耳中的声音强弱不同。‎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5.声音的强与弱 ‎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 以上是我对《5.声音的强与弱》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声音的高与低》。‎ 一、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敲击钢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钢尺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以及振动快慢的变化。‎ 难点: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 (预设1分钟)‎ ‎[材料准备:一把尤克里里]‎ ‎1.在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的耳朵。接下来我会弹2个音,请你听一听这2个音有什么变化?(拨弹尤克里里,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第2组。(拨弹尤克里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接下来老师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听听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变化的。(老师用尤克里里拨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有高低和强弱的变化,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强弱变化与振动幅度有关,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高低。【板书:1.6 声音的高与低】‎ ‎(三)、探索:(预设9分钟)‎ ‎ [材料准备:每组一个钢片琴、一把口琴、一把螺丝刀]‎ 1. 请大家拿出钢片琴,试着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思考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预设:敲击不同长度的钢片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 接着拿出口琴,怎样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口琴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 3. 大家见过口琴内部吗?请各小组小心拆开口琴外壳,看看它的内部结构,一边吹一边找它的发声部分在哪。‎ 4. 口琴的内部结构:由外壳、音格、金属板组成。金属板上是口琴的发声部分——簧片,当我们吹或吸气时,口琴的簧片会振动起来发出声音。‎ 5.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钢片和簧片,思考声音的高低与钢片、簧片有什么关系?(预设:簧片和钢片的长短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越长的声音越低,越短的声音越高。)‎ 1. 我们发现,钢片、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钢片、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板书: 物体越长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声音越高】‎ 2. 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又与振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用钢尺来研究与振动的关系。‎ ‎(三)、探索: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把钢尺、1 本厚的硬皮书、《学生活动手册》]‎ 1. 用钢尺该如何研究呢?怎样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预设: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 2. 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先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预设: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 3. 那么它的振动情况又会怎样变化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寻找规律。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提示:‎ n 按长度变化顺序依次拨动钢尺,寻找规律 n 从侧面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 n 为了保证公平,每个长度尽量按压到相同的幅度 n 重复实验至少3次 4. 最后,请大家把实验结果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接下来就开始实验吧!‎ 5. 学生相互合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 学生反馈交流: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长度的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振动的快慢也不同。‎ 2. 究竟谁振动得更快?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慢动作”拍摄功能,看看放慢32倍后结果如何。(播放微课)‎ 3. 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高低不同的声音与振动有什么关系?‎ ‎【物体越长 板书:振动越慢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板书: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1. 练习:观察下图中的编钟、钢管、音叉,推测他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说理由。‎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6.声音的高与低 物体越长 振动越慢 声音越低 ‎ 物体越短 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以上是我对《6.声音的高与低》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 聚焦板块通过玩乐器,初步体验初步体验弦乐器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出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不同因素。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弦的粗细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振动部分长短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松紧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 二、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在乐器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拨动不同的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手指按压再不同位置拨动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甚至有的学生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改变弦的松紧,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但是,对于具体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发声的高低,学生的认识不明确。‎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长短粗细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 ‎ 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低。弦乐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物体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对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进行假设,说明理由。并通过反复的观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发现物体音高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影响物体发出音高变化因素表现出探究兴趣,并提出假设。‎ ‎2.能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影响弦乐器音高的因素 难点:设计能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尤克里里]‎ ‎1.出示尤克里里,简单介绍,教师弹奏乐曲。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知道尤克里里是怎样发声的么?‎ 提问:揭题:我们可以怎样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预设:拨动不同琴弦、按琴弦的不同位置、转动弦的松紧)‎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弦的发声规律。‎ ‎(二)、探索一: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有哪些?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 [材料准备:尤克里里]‎ ‎1.出示实验器材,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 ‎2.出示实验要求及记录单:‎ ‎1、仔细观察、思考,完成你的预测。 ‎ ‎2、根据推测在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推测。 ‎ ‎3、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记录单。 ‎ ‎3.学生相互讨论,试验,观察体会其中的现象并记录。‎ 研讨一:实验发现 ‎1.学生反馈交流: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小结: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弦的松紧 ‎2.提问:弦的音高变化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研究的?‎ 小结:拨动不同琴弦,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声音越高;拨动同一根琴弦,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长短有关,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声音越高。转动琴准,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声音越高。 ‎ 探索二: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提问:怎样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有规律的变化?‎ ‎ 2. 学生相互讨论,反复弹拨试验,设计方案。‎ 研讨二:实验发现 ‎1.学生反馈交流: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有规律的变化的方案。‎ 小结:1.由粗到细,手指依次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2.从上往下改变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端的位置,另一手拨动琴弦。3.一手缓慢转动弦准,另一手拨动同一根琴弦。4.拨动不同琴弦,手指按住琴弦不同位置。‎ ‎(三)、总结: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揭示课题:提问:怎样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板书)‎ ‎2.学生尝试总结。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影响因素: 音 低 高 弦的粗细 粗 细 ‎ 弦的振动部分长短 长 短 弦的松紧 松 紧 ‎ ‎ 以上是我对《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8.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制作我的小乐器》。‎ 一、说教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 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二、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1.图片出示几种常见的小乐器。‎ 你认识它们吗?这些都是什么小乐器?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原理发声的小乐器、选择什么材料实现。)‎ ‎2.听一段《欢乐颂》乐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出示课题)‎ ‎(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 ‎1.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能发出声音→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在基本准确的音阶上)‎ 可先出示三大类小乐器的制作所需材料 问题: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皮筋振动/烧杯与水共同振动/空气柱振动 ‎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改变皮筋松紧/改变烧杯中的水量/改变空气柱长度 ‎ ‎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借助调音器(电子屏)‎ 梳理标准:‎ ‎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 ‎2.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 ‎3.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 ‎4.制作精美,成本节约 ‎5.分工合作,卫生整洁 出示材料,‎ ‎(1)6根皮筋、组装纸板、琴码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烧杯(500ml)、勺子(金属勺)、水(12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3)试管、水(1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明确任务分配(3分钟)‎ ‎(1)小组讨论确定三大类小乐器的设计制作小组:你想做弹拨类、打击类、吹奏类这三类中的哪类乐器?小组确定选择材料:用你选择的材料和工具,画一画设计图。你打算怎样让它演奏出1、2、3、4、5等的音节?画出示意图。‎ ‎(2)分享两个小组的设计。‎ 问题: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哪些优点?(找到不足,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制作与调试小乐器 ‎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 ‎(1)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 ‎(2)制作成的小乐器,能否用它试着演奏《欢乐颂》,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 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小乐器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制作时要注意安全,注意小乐器美观度。‎ ‎(学生开始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对其他的同学起榜样示范作用。)‎ 做完后组内自我交流。‎ ‎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 ‎(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欢乐颂》。‎ ‎(四)、拓展:小结延伸 ‎1.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 ‎2.看一看:这些都是其他同学制作的小乐器。利用家中可以得到的材料,做一做其他类型的小乐器吧!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8.制作小乐器 黑板上贴上学生制作小乐器的设计图 以上是我对《8.制作我的小乐器》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说课稿 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感受我们的呼吸》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感受我们的呼吸》。‎ 一、说教材 ‎《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一课,为后续《呼吸与健康生活》和《测量肺活量》两课的学习打基础。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板块通过一张儿童在水底下憋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的思考及探究兴趣:无论白天晚上,我们时刻都在呼吸,不间断地呼吸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并呈现了一幅人体呼吸器官示意图,帮助学生思考与表达,同时为后续探索与研讨环节做辅助。‎ 探索板块分两个活动层次,第一次层次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用手摸的方法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第二层次活动用人体呼吸模拟器模拟人体的呼吸,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呼吸奥秘的兴趣。‎ 通过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及其作用,并期望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兴趣。‎ 二、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中,学生从身体结构入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并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此外,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他们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甚至有部分学生知道呼吸是为了得到氧气。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是模糊的、不完善的。在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描述、交流活动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感受,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 ‎2.学生通过观察呼吸模拟器和人体呼吸器官图,能说出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3.学生通过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和小组讨论,了解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和观察,感受到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 学生通过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呼吸体验活动,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学生通过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氧气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在呼吸过程中体会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人体呼吸器官示意图、班级记录表]‎ ‎1.图片导入(儿童水下捏鼻子)‎ ‎(1)提问①:同学们,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提问②:如果你是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预设:难以呼吸)‎ ‎(3)提问③:说明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是我们的重要活动,这是为什么呢?(预设:为了吸收氧气或空气)‎ ‎(4)小结: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2.揭示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 ‎3.初始概念暴露:‎ ‎(1)提问①:你对呼吸有哪些了解?请说一说。‎ ‎(2)教师一一记录到班级记录表上。‎ ‎(二)、探索1:感受呼吸过程(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学习单、呼吸过程模拟装置]‎ ‎1.推测呼吸器官 ‎(1)提问①:你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 ‎(2)提问②:你在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 (聚焦至胸部和腹部)‎ ‎2.呼吸体验活动。结合人体轮廓图或者自身进行指导并记录。‎ ‎(1)说明胸部位置,双手放在胸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的变化 ‎;说明腹部位置,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变化。先自己感受再同桌之间面对面互相观察,并完成下列表格。提醒: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身体部位 吸气 呼气 胸部 收缩 扩张 ‎ 收缩 扩张 腹部 收缩 放松 ‎ 收缩 放松 ‎ 3.小结 ‎(1)提问①: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吸气胸部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部收缩,腹部放松。‎ ‎(三)、探索2:模拟人体呼吸(预设15分钟)‎ ‎[过渡语]那么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我们的呼吸,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呢?‎ ‎1.认识装置 ‎(1)出示人体呼吸模拟器,提问:各部分结构分别模拟人体的哪些部位?‎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塑料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膈肌。‎ ‎2.学生活动 提问①:怎样用这个装置来模拟吸气和呼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 ‎3.教师引导 ‎(1)请两个典型的小组上来展示操作方法。‎ 提问①:两种方法都正确吗?‎ 提问②:能用嘴巴去吹气和吸气吗?‎ 提问③:呼吸时外力促使还是人体自主呼吸?‎ 提问④:人体哪个部位是“呼吸的开关”呢?‎ (2) 学生再次尝试用橡胶膜来控制呼吸。‎ ‎ 提问①:仔细观察人体呼吸模拟器,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②:哪种情况模拟吸气?哪种情况模拟呼气?‎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1.交流讨论一:请结合呼吸模拟器和人体呼吸器官图,说一说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吸气时,他们是怎么配合的?呼气时他们是怎么配合的?‎ ‎2.小结: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二氧化碳也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哦!‎ ‎3.交流讨论二:吸气和呼气时膈肌和胸腔分别是怎么运动的呢?‎ ‎4.小结: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 ‎5.提问: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事情?‎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以上是我对《感受我们的呼吸》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呼吸与健康生活》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呼吸与健康生活》。‎ 一、说教材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进行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引发对健康生活的思考。‎ 聚焦板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问题“我们在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探索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状态下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呼吸次数,用可靠的数据来说明人体运动量越大,呼吸次数增加得越多。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呼吸的过程其实就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运动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加快气体交换,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研讨板块,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认识到人运动后会加快呼吸次数,知道锻炼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们人体更健康。同时通过测量脉搏初步了解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也会随着改变,明白人体的器官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拓展板块,通过资料阅读明白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加的,所以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运动量越大,呼吸会愈急促这个规律。但是,对于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需要教师点拨,而对于用确切的数据来证实自己的感受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且正确的测量呼吸次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资料阅读,知道呼吸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会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 ‎3.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知道肺的功能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经常性锻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在人体活动对呼吸影响的活动中,能及时地记录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2.学生在人体活动对呼吸影响的活动中,能根据不同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 ‎2.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了解呼吸与健康生活之间是有关联的。‎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统计与分析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难点:学生通过统计与分析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呼吸,知道呼吸主要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呢?怎么样才算是呼吸一次? ‎ 预设学生回答:肺、一呼一吸(或者一吸一呼)‎ ‎2.引出主题:那么你一分钟大概要呼吸几次?‎ 学生预测:20次,30次……(至少有4-5个不同的预测)‎ ‎3.追问:那一个人一分钟呼吸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4.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呼吸。板书课题:呼吸和健康生活 ‎(二)、探索与发现:人体活动与呼吸(预设25分钟)‎ ‎ [材料准备:每组1个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小组汇总记录表]‎ 活动一、 安静状态呼吸次数 ‎1.提问:人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几次呢?‎ ‎2.出示计时器并介绍使用方法,记录单。‎ ‎3.提示:放松心情正常呼吸,不要刻意控制呼吸。指导测量呼吸的两种方法。‎ ‎4.学生集体实验:第一次测试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记录。‎ ‎5.(了解每个学生的呼吸次数,并分开统计:20次以下的,20-30次的,30次以上的。)刚才有些同学没有放松,这样测出来误差就比较大,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再来测两次,注意不要刻意控制呼吸。‎ ‎6.学生小组内测试,并记录。‎ ‎7.数据处理:三次测量后取相同数值较多的数;没有相同数值的,取位于中间大小的数。‎ 活动二、运动后人体呼吸次数 ‎1.提问:你觉得哪些活动会让你的呼吸发生变化?(学生自由预测)‎ 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2.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场地,师生选择合适的活动2项。引导选择一项活动量小的活动,一项活动量大的活动。(教室里选择原地踏步1分钟,做连续深蹲20个)‎ ‎3.提示: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持安静,一个活动结束后马上测量1分钟呼吸次数,测量结果要及时记录在表格中,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时一定要先恢复到安静状态的呼吸,再进行第二个活动。‎ ‎4.学生小组活动,并记录。‎ ‎5.组长负责统计把每个人的数据统计到小组汇总表中(包括刚才测得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粘贴到白纸上合成班级记录表投影展示。‎ ‎6.交流说发现: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会增加,运动量越大,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 活动三、探究呼吸变化的原因 ‎[材料准备:两个保鲜膜袋,两根牛筋]‎ ‎1.为什么运动后我们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运动量越大增加的越多呢?‎ 预测:因为运动量大我们需要的氧气多,因为运动后出汗多……‎ ‎2.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取一袋空气,这是我们吸进去的空气。吸一大口空气后,用塑料袋捂住口鼻,呼出一大袋空气,这是我们呼出来的空气。提问:你觉得这两袋空气有区别吗?‎ ‎(学生自由回答)‎ ‎3.我们用肉眼很难观察出这两袋空气的区别,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经过仔细的分析,比较出了这2袋空气的区别。(出示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对比表)‎ ‎4.请仔细观察这两张图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发现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5.追问:氧气怎么会减少?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变多?(学生自主分析)‎ ‎6.小结: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帮助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人体呼吸其实就是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部分被消耗掉,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随剩余的空气排出。‎ ‎(三).交流研讨:(预设8分钟)‎ ‎1.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呢?‎ ‎(预设: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 ‎2.那你知道什么活动能够减缓呼吸呢?‎ ‎(学生猜测:运动后静坐休息,睡觉……)‎ 教师:是的,一个成人,一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20次左右,深层睡眠后呼吸次数约16次/分钟,但这也是因人而异的。由此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状态下,人体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小结:有的活动会使我们呼吸加快,有些活动会使我们呼吸减慢。‎ ‎3.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因为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跑步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次数增加更有利于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得我们的细胞正常工作。经常运动的人肺的功能会更好。)‎ 所以,呼吸和我们的健康是密不开分的。‎ ‎4.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你的身体还有什么变化?(预设:心跳加速)‎ ‎5.心跳加速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脉搏的方法来了解,我们该如何来测量脉搏呢?‎ ‎(介绍方法,学生课后分别去完成测量安静状态下和运动后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6.心跳加速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不同状态下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发生改变,我们的心跳次数也会发生改变,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多器官协同合作的大系统。‎ ‎(四)、知识拓展(预设4分钟)‎ ‎1.我们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它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资料库)‎ ‎2.教师解释: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虽然这个“中转站”每次能够交换的气体量是一定的,但是这个量的大小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的,所以经常锻炼,可以使得我们的肺功能更加强大。‎ ‎3.小结: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保护好呼吸器官,才能更健康。‎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以上是我对《呼吸与健康生活》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测量肺活量》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测量肺活量》。‎ 一、说教材 ‎《测量肺活量》是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三课。本单元分成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和变化,本课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课。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比较吹哨子时间的长短,引出什么是肺活量,从而聚焦本课的主题: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探索板块通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明确肺活量如何取值,分析自己的健康指数。研讨板块通过对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升肺活量。‎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感受我们的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已经了解了人体基本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作用,运动可以使呼吸加快,知道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再学习《测量肺活量》,在认知上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会对肺活量进行测量,这是教学可以利用的点,但是对于“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尤其是肺活量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还需建立在体育锻炼,加强肺部功能的基础之上。‎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认识到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学生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体会到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学生通过与国家标准肺活量数值的比较和分析,初步学会对自己测量的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学会耐心、细致的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意识到呼吸系统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逐步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分析、反思肺活量测量数据,认识到积极锻炼提高肺活量的重要性。‎ 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反思肺活量测量数据,认识到积极锻炼提高肺活量的重要性。‎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板贴、哨子]‎ ‎1.出示哨子,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吹哨子比赛,想试一试吗?‎ ‎(1)出示游戏规则:吸一口气吹哨子,声音断了比赛结束,看看谁持续的时间长。开始游戏挑战。‎ ‎(2)提问:刚才这位同学赢得挑战的秘诀是什么?‎ ‎(预设:一次性多吸入空气)‎ ‎2.出示肺活量的概念:人体一次性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空气的量就叫做肺活量。‎ ‎(1)提问:你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吗?‎ ‎(预设:在体育课上测量过肺活量,部分同学能说出自己的肺活量)‎ (2) 提问:你想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吗?‎ ‎3.出示课题:测量肺活量(板书)‎ ‎(二)、探索:测量肺活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肺活量测试袋、吸管、回形针、学习单、班级肺活量统计表]‎ ‎1.思考:如何才能测出自己的肺活量呢?想想办法。‎ ‎(预设:想办法将吹出的空气收集起来)‎ ‎2.出示材料(肺活量测量袋、吸管、回形针),学习如何测量。‎ ‎(预设:学生先回答,然后请一个学生演示,讲解关键点)‎ 微视频讲解,清楚测量要点:‎ (1) 展开测量袋,放好吸管(确保测量袋中没有多余空气);‎ (2) 深吸一口气,捏紧袋口,将气体从吸管呼入测量袋;‎ (3) 肺部全部气体呼出后,拔掉吸管,向里卷折测量袋,直到卷不进去为止;‎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 ‎3.出示学习单,多次测量,记录数据。‎ ‎4.讨论:肺活量如何取值。‎ ‎(预设:一般选择最大值作为肺活量值)‎ ‎5.学生实验,巡视指导。‎ ‎(1)观察测量方法是否准确;‎ ‎(2)查看取值是否有误; (3)指导学生将测量的肺活量值填入班级统计表中。‎ ‎(三)、研讨:肺活量联系健康生活(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1.展示班级记录表中学生的肺活量数据。‎ 提问:你测得的肺活量值和同学、老师一样吗?你觉得肺活量值和哪些因素有关?(预设:和性别、年龄有关)‎ 引导:比较普通成年人和专业运动员的肺活量有什么差别?(预设:经常参加运动的肺活量明显比较大)‎ ‎2.肺活量的重要性 提问:肺活量大小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预设:1.肺活量大,供氧能力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就不容易缺氧。2.肺活量大就不容易衰老。通过视频展示)‎ ‎3.出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1) 提问:对比《国家学生体质标准》中肺活量的数值,你达标了吗?‎ ‎(预设:是或者不是)‎ (2) 提问:如果你没有达标,我们可以怎么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呢?‎ ‎(预设: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 ‎4.小结:提高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呼吸、唱歌、大笑等等都是可以提高肺活量的,不过重要的是需要同学们的坚持,在耐心和毅力下才会有效果。‎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以上是我对《测量肺活量》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一天的食物》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一天的食物》。‎ 一、说教材 ‎《一天的食物》一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消化部分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记录一天吃的食物,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收集和整理有用信息,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记录、整理和分类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为后续探究食物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做铺垫。‎ 聚焦板块展示的食物图片隐含着人的食物构成是“丰富的”,呈现的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忆一天的食物,为探究活动做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有两个层次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通过统计小组或全班学生的食物,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第二层次引导学生确立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再次体会食物的多样性。‎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并认识到食物的分类方法是多样的。‎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对食物进行记录和分类,发现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 ‎2.学生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的活动,逐步学会细致地思考、筛分。‎ ‎2.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在对食物进行记录和分类活动中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养料与能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对食物进行记录和分类活动中,发现我们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 难点:学生通过对多种多样的食物进行分类,发现我们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猜谜语 ‎(1)一粒粒,像珍珠,白灿灿,锅里铺,煮熟香气飘满屋,引得饥肠咕噜噜。(大米)‎ ‎(2)底下平平,上面圆圆,白白香香,松松软软。(馒头)‎ ‎(3)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花生)‎ ‎2.中国有许多关于食物的谜语和俗语,大家知道哪些关于食物的俗语?‎ ‎(预设: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3.我们的生活离得开食物吗?是的,我们的生活和食物息息相关,我们一天要吃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大家回忆一下,昨天一天你吃了什么?‎ ‎(预设:吃了豆腐鱼汤,还吃了面条/吃了包子、红烧肉、鸡翅、豆角)‎ ‎4.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一天的食物。揭示课题:一天的食物(板书)。‎ ‎(二)、活动一:记录统计一天中吃的食物(预设15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统计表]‎ ‎1.引言:你能把一日三餐的食物按照早餐、午餐和晚餐记录在这张表格中吗?(展示三餐记录表)‎ ‎2.提问:刚刚有同学说他吃了一碗面条,大家想一想这碗面条算几种食物呢?(预设:里面有一个鸡蛋,青菜,牛肉和面条)‎ ‎3.分析:一碗丰盛的面条里面是由面条、青菜、鸡蛋和牛肉四种食物组成。许多食品是由多种食物组成,大家一定要注意由多种食物组成的要分开来记录哦!‎ ‎4.布置要求:大家都很好的掌握了正确找出食物数量的技能,接下来大家把自己昨天的三餐食物记录到三餐记录表中吧!在填写表格时,大家要按照三餐有序地记录,在完成记录之后要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汇报。‎ ‎6.小组汇总:大家在分享的时候发现很多食物都出现了重复,为了方便我们更好地研究食物,我们需要把每个人的三餐统计表按照小组汇总成一张大表格,让食物能够更加清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汇总时,重复的食物只需要记录一次,汇总的是整个小组所有成员三餐的食物,并数一数小组成员昨天一天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预设:20-30种)‎ ‎7.小结:同学们,一天中我们要吃很多种不同的食物,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丰富多样的。这么多的食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的眼花缭乱呀!面对丰富的食物,我们想要更好的认识它们,不妨对采用分类的方式来研究一下吧!‎ ‎(三)、活动二:对一天中的食物进行分类(预设15钟)‎ ‎[材料准备:食物卡片、分类表]‎ ‎1.提出要求: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例如我们刚刚在记录食物时,按照三餐顺序:早餐、午餐和晚餐进行记录的,这个方法就是按照进餐时间进行分类的。同学们,你有哪些分类方法,赶紧把你的食物先写到卡片上,然后依据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吧!‎ ‎2.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并督促学生将食物填写到卡片上。‎ ‎3.学生分享小组交流成果。‎ ‎(预设:(1)按照生吃和熟吃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2)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3)按照食物的种类分为荤食和素食;(4)按照食物的性质分为主食和副食等)‎ ‎4.每组学生挑选一种分类方式对组内的食物进行分类。‎ ‎5.交流:‎ ‎(1)主食和副食分类:主食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一般指用粮食制成的,能够很快地帮助我们填饱肚子的食物;副食指的是下饭的鱼肉蔬菜等。‎ 让学生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对小组的食物卡片进行分类,完成后分享交流。‎ ‎ (2)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植物类食物是指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组织部分为原料,直接或加工以后为人类提供能量或物质来源的食品;动物类食物是动物来源的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等。‎ ‎ 让学生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对小组的食物卡片进行分类,完成后分享交流。‎ ‎(3)荤食和素食分类:荤食指的是含有肉类的食物;素食指的是不含肉、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蔬菜食物 让学生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对小组的食物卡片进行分类,完成后分享交流。‎ ‎6.小结:通过分类我们发现,每天我们都在吃不同种类的食物,食物种类繁多。‎ ‎(四)、总结拓展:(预设5分钟)‎ ‎1.今天我们通过记录、整理、分类等科学研究方法对一天的食物进行了研究,讨论研究了如何记录一天中三餐的食物,对于丰富多彩的食物有许多种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分类整理。关于食物还有许多可以研究的问题,下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究,例如:‎ ‎(1)一天中甚至一周内,哪类食物吃得最多,哪类食物吃的最少?‎ ‎(2)如何选择食物种类更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3)每天我们都在吃不同种类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均衡饮食呢?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找找答案吧!‎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以上是我对《一天的食物》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食物中的营养》。‎ 一、说教材 ‎《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年册第二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之前已经对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发现人们一天需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本节课,将对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认识到人们一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营养,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 聚焦板块通过提问“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来了解学生的最初想法,并引领学生思考食物有哪些营养。‎ 探索板块,设计了检验淀粉和脂肪这两个简单的实验。运用碘酒和淀粉发生变色反应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淀粉;运用脂肪在白纸上擦一擦或者压一压会产生油渍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脂肪;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运用双缩脲试剂(燃烧法)鉴别食物中蛋白质;另外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所以教科书提醒学生可以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将“一天的食物卡”完善成为“一天的食物营养卡”,学生就能回答“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这个问题了。接着让他们找找“ 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为后面的均衡膳食作铺垫。同时使学生明白,在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的时候也就是面对着丰富的营养。‎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营养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每个学生的差异也很大,也有些是错误的认知。因此,在课前和课中要给予学生暴露前认知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调整,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和深入。‎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糖类和脂肪 难点: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 教师呈现一天的食物记录卡,继而提问:我们每天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 物,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预设:食物会给我们提供能量;给我们提供营养;帮我什么生长;维持生命。)‎ 1. 揭示课题:我们可以从丰富的食物中获得很多的营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 究《食物中的营养》。‎ ‎(二)、初探:认识食物中的营养 ‎1.提问:(逐步展示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下 面这些食物会给我们提供什么营养呢?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 2. 预设:蛋白质是人体肌肉、内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脂肪和糖类是人体 的主要供能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身体机能;水占人体的70%左右。‎ 3. 总结: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六大营养,每 种营养有不同的作用。‎ ‎(三)、探索: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 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1. 提问:原来食物中有那么多营养。你能用火眼金睛看到这些食物中的营养吗?那要怎么鉴定食物中有这些营养呢?(预设: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2. 演示实验:微课演示检验淀粉和脂肪的方法。‎ 3. 提问:如何检验淀粉?如何判断食物中有淀粉?如何检验脂肪?如何判断食物中有脂肪?(预设:用滴管取适量碘酒,滴到被检测的食物上,如果出现蓝紫色,说明食物中有淀粉。将食物在白纸上涂抹或者挤压,如果出现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4. 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自带的材料)‎ 5. 交流反馈: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淀粉?哪些食物中淀粉较少?‎ ‎ 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哪些食物不含脂肪?‎ 食物中的蛋白质 ‎ 1.过渡:除了淀粉和脂肪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的营养成分。如何检验食物 中的蛋白质呢?(预设: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闻起来有烧焦的羽毛味。)‎ ‎2.总结: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有许多方法,除了同学们说的燃烧法闻气味之外,还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来检验。‎ ‎3. 演示: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清中的蛋白质。( 具体步骤为: (1) 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蛋清稀释液,再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双缩脲试剂A液。(2) 将量取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蛋清稀释液分别倒入同一试管中,振荡均匀,液体仍为无色。(3) 再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可见试管内出现紫色,这就表明蛋清溶液含有蛋白质。)‎ ‎4.提问: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观察到什么现象能够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预设:试剂呈现紫色)‎ ‎5.提示:如果是固体的食物,需要先将食物弄碎,弄成浆液。‎ ‎6.学生演示: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豆腐(糊状)、肥肉(糊状)和馒头(糊状)中的蛋白质。(一边演示,一边分析)‎ ‎(四)、研讨:深入认识食物中的营养(预设15分钟)‎ ‎1.小亮一天的食物给他提供了哪些营养?‎ ‎2我一天中的食物提供能了哪些营养?试着把一天中的食物表变成营养成分表。(把一天中的食物记录表拿出来,并在相应的营养成分下打“√”)‎ 总结: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所有营养成分,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以上是我对《食物中的营养》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6、营养要均衡》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营养要均衡》。‎ 一、说教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不同种类的食物,并从中获取多种所需的营养成分。本节课学生将从对整体的调查研究回到对个体的研究上,用自己一天中的食物搭配与整体需要比较,与科学的膳食宝塔比较,来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聚焦板块,学生思考面对种类丰富、营养不同的食物,该怎么选择搭配?学生将反思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否“吃对了”。‎ 探索板块,学生主要从两方面认识“平衡膳食宝塔”。首先从膳食宝塔中了解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旨在指向食物种类的丰富性。然后认识到“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食物的食用量。接着学生通过将对应“平衡膳食宝塔”,来调整自己一天的食物,从而进一步认识“平衡膳食宝塔”和营养均衡的操作方法。 ‎ 研讨板块,学生从“梳理科学知识——结合科学知识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健康饮食”的逻辑过程中梳理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课外知识以及家长的叮嘱中已经知道了:每天的食物要丰富,要每天吃水果蔬菜,营养要均衡。但是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不同营养的大致摄入量也不清楚。‎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1.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科学探究目标 ‎ ‎1.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 ‎2.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科学地搭配菜品。‎ 科学态度目标 ‎ 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搭配膳食时营养要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难点: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创设情境:小明不爱吃蔬菜和米饭,只喜欢吃肉,你们觉得这样饮食健康吗?(预设:不健康,营养不均衡)‎ 提问:那怎样搭配食物才能营养均衡呢?(预设:蔬菜多一点,肉少一点,米饭必须吃。)‎ ‎2.揭示课题:营养要均衡(板书)‎ ‎(二)、探索:认识膳食宝塔(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 提示: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1) 观察“膳食宝塔”中一天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2)每层食物的食用量有什么区别?‎ ‎2.学生反馈交流对膳食宝塔的认识。‎ ‎3.请大家把自己一天中的食物记录卡按照宝塔各层食物的分类进行摆放。观察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在每一层都出现了,各种食物的食用量与宝塔中的食物量是否接近。‎ ‎4.学生根据膳食宝塔分类摆放自己的食物记录卡,并观察。‎ ‎(三)、研讨: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 1. 说一说自己在这一天中的饮食有什么特点?是否存在问题?‎ 2. 学生讨论交流。‎ 3. 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把“一天的食物”记录中所吃的食物做一些调整。‎ ‎(四)、拓展:给家人设计一张食谱(预设5分钟)‎ 请帮家人设计一张一天的食谱,把食谱中的食物所需的材料也列出来,爸爸妈妈帮忙烧,最后还要请爸爸妈妈根据膳食宝塔打分哦。‎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食物种类丰富 ‎6.营养要均衡 下一层食用量大于上一层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以上是我对《营养要均衡》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了食物、食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吃进去的食物在人体内还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养料和能量供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承担消化工作的器官叫消化器官。本节课要研究食物在消化第一站——口腔中的变化。‎ 聚焦板块通过回忆一天的食物,并思考“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出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探究。‎ 探索板块分两大活动,活动一主要通过观察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了解口腔的初步消化功能,并体验牙齿、唾液的作用。活动二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了解口腔内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协调作用。‎ 通过探索活动后的研讨,学生可以认识到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以及口腔各器官的功能,并进一步理解口腔的消化对整个消化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口腔里牙齿的类型和作用,但是对食物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真正细致的观察很少,对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也容易被忽略。‎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食物在口腔的变化,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难点:了解唾液对食物消化的作用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动态出示食物图片,提问:今天你吃了什么?‎ ‎ 学生回答吃的各种食物 ‎2.提问: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变成了营养、变成黏糊糊的等 ‎3.食物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养料和能量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在消化过程中它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先来了解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口腔 ‎4.揭示课题: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板书)‎ ‎(二)、探索:‎ 活动一: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预设20分钟)‎ ‎ [材料准备:每人一块饼干、2人一面镜子、学生活动手册,碘酒、口腔模型]‎ ‎1.猜一猜:饼干在口腔里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猜测 ‎2.学生咀嚼饼干但不能吞咽,相互合作,观察对方口腔内的变化,并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口腔内饼干的变化。(或视频演示)‎ ‎3.描述并记录饼干在口腔中的变化。‎ ‎4.研讨: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 干的一整块——变碎变湿——糊状更软 ‎4.饼干含有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淀粉),咀嚼后淀粉含量是否发生变化呢?‎ ‎ 请出小助手:碘酒,说说碘酒可以怎么帮忙?‎ ‎ 三个不同咀嚼程度的饼干,分别滴上两滴碘酒,观察并交流现象。‎ ‎ 想一想: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 (颜色越深,淀粉含量越多,颜色越浅,淀粉含量越少,咀嚼后饼干中的淀粉含量变少了。)‎ ‎ 思考:是谁把淀粉变没了?预设:牙齿嚼没了、唾液化掉了等。‎ ‎ 演示实验:唾液和清水的对比实验(视频,机动,可作为课后拓展)‎ ‎5.口腔里有什么?‎ ‎ 介绍口腔内的结构:牙齿、舌头、分泌的唾液。‎ 学生用镜子观察口腔内的结构。‎ ‎ 观察牙齿的形状,并根据形状分类 ‎ 同伴互助:根据形状分类,数一数相同类别的牙齿的分布及数量 ‎ 介绍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 活动二:角色扮演:模拟食物在口腔的消化过程(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门齿、犬齿形状的卡纸片,小纸箱(模拟臼齿),吹鼓的塑料袋(模拟舌头),食物模型]‎ ‎1.出示模拟材料,说一说模拟材料的特点,以及操作要求。‎ 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如:‎ 不同的牙齿咬食物时,有什么特点?‎ 口腔内的食物是怎么运输的?‎ 上下牙齿咬合时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两个大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牙齿、舌头、唾液在口腔消化中发挥的作用。‎ ‎3.研讨:‎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发现 小结: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磨碎、咀嚼食物,舌头运输食物等。‎ ‎(三)、拓展: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预设5分钟)‎ ‎1.出示一个馒头,说一说馒头在口腔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如果还没有变成湿润的糊状就吞下去了,可能会怎样呢?‎ ‎3.辩论: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说说理由 小结:口腔各结构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没有在口腔做好初步消化,将不利于身体健康。‎ ‎4.知识讲解:保护牙齿的意义。‎ ‎5.拓展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机动)‎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饼干: 门齿 切 干的一整块 牙齿 臼齿 磨 变碎变湿 犬齿 撕 糊状变软 唾液 润湿、消化淀粉 ‎ 舌头 搅拌、运输 ‎ 以上是我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一、说教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8课的内容。通过前面7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官及其功能,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整套消化器官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本课和上一节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都在体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 ‎ 聚焦板块,通过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结合人体轮廓图对消化器官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 探索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研讨板块,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 拓展板块,用一个“小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消化过程。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 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哪些器官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 善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画的食物消化图进行补充完善。‎ ‎2.在教师引导下能查阅资料,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 保护消化器官。‎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食物在口腔的变化,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难点:了解唾液对食物消化的作用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谈话交流: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发生了很多变化。‎ ‎2.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3.揭示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板书课题)‎ ‎(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预设8分钟)‎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这些器官,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2.学生画图。‎ ‎3.请学生上来,实物投影展示并简单介绍。‎ ‎4.每个同学画出的消化器官和顺序都不一样,疑惑:到底是哪些器官,什么顺序,在各个器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研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预设25分钟)‎ ‎1.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地知道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路线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网上搜索资料、查阅百科书、解剖、模型、CT 、 B超 、 X线、看录像等等)‎ ‎2.请同学们认真对照科学家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获得的人体消化图。‎ 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真实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图”。)‎ ‎3.学生分小组交流比较并完成记录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认为合理的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 ‎(食道—运输—蠕动、直)‎ ‎(胃—磨的更细—肌肉发达、有消化液)‎ ‎(小肠—吸收食物的营养—长)‎ ‎(大肠—吸收水分)‎ ‎5.出示吸管和装有食物和水的塑料袋,这两种材料可以模拟什么器官?(预设:食道和胃)‎ 怎么模拟?(挤压吸管模拟食道蠕动,反复揉捏塑料袋模拟胃蠕动消化食物)‎ ‎6.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7.学生汇报:挤压吸管使食物往前移动说明食道是靠蠕动来运输食物的,其他的消化器官也是如此。反复揉捏塑料袋,袋中的食物从小块变成了糊状,这说明通过胃的蠕动,食物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8.现在我们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接着请看科学家研究获得的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播放食物在体内消化的完整过程)‎ ‎9.这段录像告诉我们实际上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不止这5个器官,还有肝脏、胆囊、胰腺它们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预设:不能)所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四)、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预设5分钟)‎ ‎1.同学们有被噎到、胃痛、肚子饿、肚子痛、牙痛的经历吗?(预设:有)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预设:……)‎ ‎2.消化器官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预设:……)‎ ‎3.在民间有很多关于饮食健康的谚语和儿歌。如:‎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要吃。‎ 细嚼慢咽易消化,定时定量有节制。‎ 三餐分配要合理,合理搭配不偏食。‎ 饭后休息半小时,适当运动促消化。‎ 专心吃饭肠胃好,心情愉快身体棒。‎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 食物 ‎ ‎ 口腔 磨碎食物 ‎ ‎ ‎ 食道 运输食物 ‎ ‎ ‎ 胃 磨得更细 ‎ ‎ ‎ 小肠 吸收营养 ‎ ‎ ‎ 大肠 吸收水分 ‎ 粪便 ‎ ‎ 以上是我对《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说课稿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一)‎ ‎8.设计制作小车(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让小车运动起来》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让小车运动起来》。‎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三年级是已经发现有时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那么这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究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本课共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一是聚焦环节,调查不同类型的小车动力来源;二是探索环节,用垫圈作为动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出示划艇图片 提问:怎样让静止的划艇运动起来?怎样让划艇运动更快?怎样让它停下?(预设:学生关注到是力影响了物体的运动)‎ ‎2.图片一次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 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二)、探索: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预设20分钟)‎ ‎ [材料准备:小车、棉绳、垫圈、挂钩、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2.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适时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并演示小车的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 ‎3.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垫圈的重力产生了拉力。‎ ‎5.出示重力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6.教师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教师展示小车)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 ‎7.学生进行猜测 ‎8.微视频指导:让小车运动起来 ‎9.学生实验探究 ‎10.教师追问:这与你之前的推测一致吗?你有什么发现 ‎11.提出问题: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实验验证?‎ ‎12.教师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学生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及发现 ‎2.小结: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设问:实验中,你是怎样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的?‎ ‎4.追问: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力;如果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呢?‎ ‎5.小结: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也需要用力,这个力是阻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动力。‎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出示踢足球的图片,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等。‎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 1.让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动力 阻力 ‎ 以上是我对《让小车运动起来》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用气球驱动小车》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用气球驱动小车》。‎ 一、说教材 本课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指向核心概念“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建构。学生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气流和气球的推力开始,体会气流方向和气球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多远,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得更远,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反冲力”,另一方面加深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 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反冲力的例子。课文安排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玩的气球,把气球吹足气,气球怎样运动中展开,然后让学生动手安装一辆喷气小车,让学生解释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最后让学生明白了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用更大的力。‎ 二、 学情分析 ‎ 由于本课是关于气球驱动小车的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玩气球,也玩过小车,学生在玩中看到了气球吹足了气以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部分细心的孩子感受过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没有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没有注意或考虑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兴趣。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划船,游泳等。学生会想到这是用力一种相反的力,才使小船前进。所以本课不难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组装用气球反冲力作动力的小车;‎ ‎2.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把实验现象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 ‎3.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2.改变喷管粗细和气球充气量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把气球充足气后放开,气球会怎么运动?‎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怎样?‎ ‎(2)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我们能用气球驱动小车吗?‎ ‎(二)、探索:(预设10分钟)‎ ‎1.活动一:感受认识反冲力 结合学生手册中的记录单,记录反冲力的方向。‎ ‎(1)学生一起尝试气球游戏,并提出要求:‎ 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漆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自己的解释。【操作方法,见PPT】‎ (2) 尝试固定气球的运动方向 (3) 词汇教学——推力和反冲力 ‎2.活动二:组装气球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出示材料,微视频指导组装气球车。‎ 任务:让小车笔直的往前跑。‎ ‎(1)调试小车。‎ ‎(2)试着让你的小车能行驶更远。‎ ‎ (3)思考,为什么充气的气球可以驱动小车呢?‎ ‎3.活动三:如何让小车跑的更远 ‎(1)你认为可能应吸纳过小车行驶距离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想要行驶更远,可以怎么改进?‎ (2) 现在你们小组打算采取什么措施,让你的小车快速行驶;‎ ‎(3)怎么比较他们的远近呢?‎ 微视频指导测量距离方法:‎ ‎【见微视频】‎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1.反冲力的认识 ‎(1)准备好材料 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气球会飞走;‎ 气球往哪个方向飞?有什么规律吗?‎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 【推力和反冲力教学】‎ ‎2.反冲力越大,车运动的越远。‎ ‎(1)整理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你们的结论和旁边小组的结论一致吗?‎ 力能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力越大运动越远。‎ ‎(四)、拓展:(预设10分钟)‎ 生活中的反冲力 ‎1.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2 . 用气球驱动小车 ‎ 推力 反冲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以上是我对《用气球驱动小车》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一、说教材 生活中,不同的车辆可能具有不同的动力驱动方式。在第2课我们学习了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本课要学习另一种动力驱动方式,即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 聚焦板块,教材用一组图片,唤醒学生玩橡皮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把橡皮筋拉伸后,有什么感觉”,然后提出驱动性问题“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这是为第二个活动作准备的。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小车运动状态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之间的关系,是对“运动和力”概念的进一步构建和理解。‎ 研讨板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指向了小车动力的来源,第二个问题指向小车行驶远近与其动力大小的关系。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动物提供了动力,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拓展板块,教材呈现了一幅橡皮筋拉长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被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大。‎ 二、 学情分析 ‎ 橡皮筋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在生活中已经玩过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比如发射小球、栓系袋子、制作模型时的连接……‎ ‎,也知道橡皮筋拉伸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且橡皮筋拉伸的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但不知道橡皮筋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也不知道如何将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有利于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檫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 ‎3.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2.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小车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 ‎2.改变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难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 ‎1.出示橡皮筋,让学生拉一拉,说说发现。‎ ‎(预设:橡皮筋有弹性,橡皮筋会被拉长,松手后被拉长的橡皮筋会被弹回来,变回原来样子。)‎ ‎2.是的,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那你能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让小车动起来吗?‎ 揭示课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板书)‎ ‎(二)、探索: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活动一:如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预计8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 ‎1.学生讨论组装方法。(若学生想不出将橡皮筋绕在车轴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出示一个装有发条的玩具)‎ ‎2.橡皮筋应该绕在小车的哪个部位才能让小车动起来?(重点强调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尾车身上,一端要绕在前轮车轴上)‎ ‎3.出示2组动图,教师介绍两种方向的橡皮筋缠绕方法。‎ ‎4.学生分组活动,用橡皮筋让小车动起来。‎ ‎5.你成功让小车动起来了吗?橡皮筋两种方向缠绕下,小车运动方向一样吗?(不一样)所以想要让小车向前运动我们应该采用第一种方法,橡皮筋从车轴上方勾在车轴上,向后转动车轮。‎ 活动二: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预计18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皮尺、微视频、学生活动手册]‎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小车会行驶的远一点?‎ ‎(预设:橡皮筋多绕几圈)‎ ‎2.是不是如你们所说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一下。‎ ‎3.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实验方法。‎ 问题①:橡皮筋缠绕时,怎样算一圈?‎ 问题②:如何测量小车行驶距离?‎ 问题③: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可以设计分别缠绕几圈橡皮筋?‎ 问题④:每组实验测几次为宜?如何取平均值?‎ ‎4.通过刚才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对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有所了解了,老师这还有一段完整的实验方法介绍视频,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在做一次梳理。(播放微视频)‎ ‎5.学生分组活动,10分钟。‎ ‎(三)、研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预计7分钟)‎ ‎[材料准备:班级记录单]‎ ‎1.汇报数据,说一说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预设达成共识: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2.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橡皮筋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一样吗?‎ ‎(预设: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 ‎3.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橡皮筋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预设: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 ‎4.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预设: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产生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 ‎(四)、拓展: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预计4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筋、钩码]‎ ‎1.出示橡皮筋和钩码,如果老师将钩码挂在这根橡皮筋上,你觉得会出现什么现象?(预设:橡皮筋会被拉长)‎ ‎2.教师演示将一个钩码挂在橡皮筋上,随即提问:将一个钩码挂在这根橡皮筋上,橡皮筋会被拉长这么多,哪如果再挂一个钩码,你觉得橡皮筋会被拉长那什么程度?(预设:拉长一倍……)‎ ‎3.教师演示在橡皮筋上分别挂两个、三个钩码、四个钩码的现象,随即提问:如果一直王橡皮筋上加钩码会如何?这个问题留给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弹 力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 产生的弹力越大 ‎ 作用的时间越长 以上是我对《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弹簧测力计》。‎ 一、说教材 本节课《弹簧测力计》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前3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二、 学情分析 ‎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小,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将为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拉力器、弹簧测力计]‎ ‎1.出示拉力器,并简单介绍拉力器后,请两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请学生说说怎么判断出谁的力气大,引导学生关注力气大的同学会将拉力器的弹簧拉得更长。‎ ‎3.出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是一种测量力大小的工具。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怎么使用弹簧测力计。(板书:4.弹簧测力计)‎ ‎(二)探究(预设20分钟)‎ 环节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 ‎1.播放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板书: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2.发放弹簧测力计,小组观察、交流视频中提供的信息。‎ ‎3.小组汇报、交流弹簧测力计的信息。汇报要求:‎ ‎(1)能清楚指出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部分的名称。‎ ‎(2)能大致说出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3)能完整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以及“调零”、“平视”、“量程”等注意事项。(板书: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环节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学生身边物体、学生活动手册]‎ ‎1.体验:用手慢慢拉动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向1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 ‎2.请同学们说说大小不同的力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弹簧的长度和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我们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你们想测那些东西?‎ ‎4.有些物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比如笔、橡皮、书本等,但是有些物体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量程),比如书包、椅子等,就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了。所以,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重力大小。‎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向“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平视。‎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板书:使用注意:调零、平视、量程)‎ ‎6.学生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笔、橡皮、书包、剪刀等物体的重力大小,并记录在活动手册P1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大小的记录表》中。‎ ‎7.学生汇报交流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测量的结果。‎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 ‎2.学生说出由于弹簧被拉伸产生了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力越大伸长越长。‎ ‎3.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 ‎4.学生举例说明,要求明确是什么物体产生的弹力。‎ ‎(四)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钩码、笔、直尺等]‎ ‎1.介绍制作方法:‎ ‎(1)用回形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用回形针当挂钩,用笔标出橡皮筋静止时最下端的刻度。‎ ‎(2)用钩码等已知重量的物体作重物,在硬纸板上标出1N、2N、3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10份或5份,标出数值。注意刻度的划分应该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内。‎ ‎2.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4.弹簧测力计 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使用注意:调零、平视、量程 原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 以上是我对《弹簧测力计》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与摩擦力》。‎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构起“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认识了反冲力和弹力,还通过弹簧测力计认识到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本节课要研究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聚焦板块通过呈现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引出研究物体在运动中产生并受到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搬运重物来体验,并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不同运动方式下摩擦力大小的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哪种运动方式最省力,并利用所学科学科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拓展板块,通过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力的原理,以及气垫船模型和磁悬浮陀螺的制作,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 二、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对摩擦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了,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是熟悉的,但是,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思考,这也成为本课学习的起点。‎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摩擦力,以及知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皮球在桌面滚动,最后停止。‎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皮球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提问:谁能解释?(预设:皮球受到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2.感受摩擦力。‎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感受到摩擦力呢?(预设: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 提问:有什么感受?(预设:有一个阻碍手掌向前运动的力。)‎ ‎3.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4.出示古人搬运巨石的图片。‎ 提问:古人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预设:使用滚木。)‎ 提问:人们在搬运巨石等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如何减小摩擦力呢?(预设:减少接触面积、改变运动方式等)将学生说的方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5.揭示课题:运动与摩擦力(板书)‎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 活动一:直接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 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我们直接拉动重物,可能需要多大的力?‎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出示温馨提示,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纸盒装载重物是如何前进的?垫圈很少时,纸盒为什么不滑动呢?‎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滑动。(板书滑动)‎ 活动二:使用滚木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 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铅笔5只、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古人有什么好方法拉动重物?‎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滚木是如何带着重物前进的?用“滚木”移动重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滚动。(板书滚动)‎ 活动三:改进滚木,使用轮子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 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轮子四个、车轴两根、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我们有比使用滚木更好的办法搬运重物吗?‎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轮子是如何运动的?用轮子和滚木相比有什么好处?‎ ‎(预设:像滚木一样滚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记录、班级记录表]‎ ‎1.学生根据活动记录的数据,反馈交流:哪种方式搬运重物比较省力?‎ ‎(预设:使用滚木或轮子。)‎ ‎2.为什么?(预设:根据拉动重物的垫圈个数,知道滑动比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大。)(板书滚动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3.提问:三种方式中,你认为哪种搬运重物的方法最好?为什么?(预设:略)‎ ‎4.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预设:略)将学生的想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四)、拓展:交通工具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预设5分钟)‎ 出示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图片。讨论: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减小摩擦力,行驶得更快?‎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5.运动与摩擦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滑动 摩擦力大 运动方式 滚动 摩擦力小 以上是我对《运动与摩擦力》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的小车》。‎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包括让物体运动起来的动力和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本节课将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运动的物体,同时也是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聚焦板块通过一些生动的现象,如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并指出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引出研究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震动情况,体会“小槌运动的越快,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体会“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对象不同、实验现象不同的两个对比实验,都会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板块,教科书用一段说明性文字给出了关于能量的知识。第一句话是让学生明了一切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不会构成我们身边变化的世界。第二句话是告诉学生自然界的能量丰富多彩,例举了包括本单元涉及到更多的一些具有能量的事物和现象。最后用一句话告诉学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 二、 学情分析 不少儿童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发光、发热的物体是有能量的,也听说过光能、水能、风能等,但是在儿童的认知中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概括性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难点: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用课件展示图片: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 ‎1.提问:同学们看完图片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物体都在运动。)‎ 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板书:运动 能量)‎ ‎[用课件展示图片:小车、橡皮筋球、音叉]‎ ‎2.提问: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运动的小车》(板书:运动的小车)‎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教师实物出示:音叉、橡皮槌、小车](简单的介绍音叉让学生熟悉)‎ ‎1.提问:它们什么时候会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预设:运动着的橡皮槌和小车具有能量,音叉有声音、小车能前进等)。‎ ‎2.敲击实验 ‎[课件出示图片及活动1. 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2.较快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3.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1)提问:用橡皮槌敲击音叉,你怎么做到“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 ‎(小组交流,比划并感受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手部的力度,建立起缓慢地敲就是轻轻地敲,快速地敲就是重重地敲的认识。)‎ ‎(2)提示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 ‎(3)分组研究: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有什么现象?(预设观察能发现声音大小的变化、振动大小的变化)‎ ‎(4)交流: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槌具有能量?(敲击的速度越快,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转化为声能也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反映出声音也越大;相反,当敲击的速度越慢,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转化为声能也越小,音叉的振幅越小,反映出声音也越小。)‎ ‎2.撞击实验 ‎[教师课件出示材料]‎ ‎(1)提问:有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这个实验?(生分组讨论)‎ ‎(2)交流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怎样确定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的终点 位置?可以将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离起始位置最近的一点确定为终点位置。)‎ ‎ (3)观看实验视频。‎ ‎(4)温馨提示:‎ ‎①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 ‎②用小旗或其他标志标记木块被撞后的位置。‎ ‎③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5)解读记录表,指导记录。‎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我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从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 ‎2.提问: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预设:缓慢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小,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小;快速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大。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小;坡度越大,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大。)‎ ‎3.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四)、拓展(预设4分钟)‎ ‎(1)教师小结: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板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出示图片,提问:运动的小车、充足气的气球、拉伸的橡皮筋等都具有能量,说一说怎样判断它们具有能量?(动着的小车可以把物体撞倒,可以行驶一段距离等;充足气的气球具有能量能驱动小车,放手后能飞行等;拉伸的橡皮筋具有能量能驱动小车,被拉伸后的橡皮筋弹到会痛等。)‎ ‎(3)生活中还有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板书: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6. 运动的小车 运动 能量 ‎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 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以上是我对《运动的小车》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一)》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设计制作小车(一)》。‎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的小车与其受到的动力、摩擦力的关系,知道根据需要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认识到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些能量可以不同的形式来储存。本节课将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纳和总结,又是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明确问题板块首先让学生明白了本堂课的任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同时让学生明确了制作小车的三点要求: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气球做动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也让学生了解了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制定方案板块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通过观察学生知道小车的结构包括车架、车身、车轴、轮子,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第二个活动是通过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并绘制设计图。‎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对许多事物充满着好奇,也十分热衷去制作一些新奇的物品,这都是开展设计的有利基础。但要把想象变为实际的作品,要面对的困难是很多的,‎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去设计能“做得到”的产品,还要让他们能持续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开展有始有终的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 ‎2.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任务要求和材料条件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 ‎2.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 ‎3.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 ‎2.人们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照要求和材料条件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 难点:绘制、修改下车的设计图。‎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预设5分钟)‎ ‎1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这些车分别有什么用途?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有四个车轮、车身、需要动力等方面考虑)‎ ‎2.揭示课题,提出任务:我们也要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 ‎3.明确要求:我们来看看设计的小车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要求并认识老师所提供的材料)‎ ‎4.我们一起来看看工程师是怎样设计小车的。(课件出示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本节课我们将完成明确问题、制定方案两个流程。‎ ‎(二)、制定方案(预设33分钟)‎ 活动一、观察小车模型(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小车每组1辆、记录表]‎ ‎1.要想设计一辆小车,我们首先要了解小车的结构,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辆小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小车包括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二、确定小车设计方案(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硬纸盒、安全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 胶带、气球]‎ ‎1.在设计小车时,我们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 ‎2.提问:怎样安装橡皮筋和气球?‎ ‎3.提问: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如何延长动力作用与小车的时间?‎ ‎4.提问:用橡皮筋做动力时如何解决小车打滑的问题?‎ ‎5.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完成活动手册中的材料选择,合理分工,并在材料箱中选出所需的材料。‎ ‎6.提问:怎样安装车轮让车轮可以转动?(引导学生发现轮轴可以用吸管做 轴套与车身连接,让轮子可以自由转动。轮子必须能自由转动的同时,所 有轮子必须能平衡着地)‎ ‎7.合理的分工是设计小车的重要前提,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小组交流分工情况,教师评价)‎ 活动三、绘制小车设计图(预设20分钟)‎ ‎1.确定了设计方案,在制作小车前工程师们还必须要绘制小车的设计图,请大家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小车的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要求画三幅图:正面看图、侧面看图和上面看图。画好了可以进行修改,让你的设计的小车更合理、更科学、更美观。‎ ‎2.学生分组绘制小车设计图。‎ ‎3.展示、交流设计方案。提问:这组的设计方案,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的?你对他们组的设计方案有什么建议?‎ ‎4.小组修改设计方案。‎ ‎(三)、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7.设计制作小车(一)‎ 流程:明确问题 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 评估与改进 车架:支撑 固定 小车 车身: 美观 载人 车轴:固定 传动 轮子:滚动 前进 以上是我对《设计制作小车(一)》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二)》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设计制作小车(二)》。‎ 一、说教材 本课是该主题活动的延续。设计是工程制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分工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制造出产品。任何产品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产品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技术的过程。教科书接着安排了评估与改进的活动,并出示了评价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逐渐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提供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实践指导先是按照上一课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图制作小车,明确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汇报测试方法;然后再评估改进,根据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路、小车制作、功能实现、合作分工、展示汇报等方面,以进一步改进小车。‎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7课的铺垫,特别是经历了第7课的设计,学生对动手制作一辆一车的兴趣应该是已经调动到最高潮了。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相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制作出一辆有自己想法的小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教学中,应该将关注重心放在如何让学生有效分工合作并在评估环节愿意去接受他人意见,并会根据他人意见愿意花时间去改进自己的小车。这类STEM课型,在常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各环节也是需要注意的。‎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工程制作中需要运用科学概念、使用技术手段、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对制作出产品的评估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3.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设计,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制作动力小车。‎ ‎2.在测试评估活动中,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认识到制作出不成功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学习 ‎3.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测试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断改进产品。‎ ‎2.人们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设计图,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一辆动力小车。‎ 难点: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小车进行进一步改进。‎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制作小车的材料工具包]‎ ‎1.对照着材料清单,再次熟悉自己小组的设计图。‎ ‎2. 在学生领取材料之前,先组织学生交流怎样分工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二)、探索:制作小车(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制作小车的材料工具包、测试场地、软尺、便签纸]‎ ‎1.了解制作小车的流程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你们小组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 预设:车轴怎么安装在车架上。(组织讨论怎么安装车轴到车架上)‎ ‎2.制作小车 ‎(1)学生领取材料,按照自己小组的设计图开始制作小车。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及时帮学生解决问题。‎ ‎(2)汇报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车制作,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设计思路、展示设计图、介绍组装流程、测试小车。‎ ‎(3)测试 可以选择在户外空地测试小车,也可以通过移动讲台或课桌椅在室内测试。‎ ‎(4)根据测试结果,发现问题并记录 教学时应预留一段时间给学生改进小车,在测试时及时发现小车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改进。‎ 预设问题: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可能原因是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加橡皮筋股数或长度解决;气球小车喷气时间太短,可能原因是气球太小,换用大气球或在承受范围内尽量吹大气球解决;若小车摩擦力太小致使轮子打滑,可以用增加小车重量或增大车轮摩擦力来解决……‎ ‎(5)用比赛的方式举办一个班级“赛车大赛”‎ ‎3.评估与改进 小车实测结束后,组织学生按照教科书的评估表给本组和其他小组的小车评估,最后算出每个小组的总分。‎ ‎1.再次了解评估标准 ‎2.根据评估情况,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课后进一步改进小车。‎ 时间允许进行班级赛车大赛,时间不允许的话上次课上课之前进行赛车大赛。这次的赛车是改进后的赛车。‎ ‎(三)、拓展:改进小车(预设5分钟)‎ 教师提醒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成功的小车并不是失败,好的工程师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8.设计制作小车(二)‎ 设计图 介绍小车 全员评估 以上是我对《设计制作小车(二)》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