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81 KB
  • 2021-11-24 发布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古诗三首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1 古诗三首 ‎1.知识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注意多音字“还”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背诵三首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理解并感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2.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懂得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 ‎2.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3.解题:“塞”指什么?(边关,关塞)“出塞”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4.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词语描述。‎ ‎5.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6.简介诗人王昌龄。‎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提示注意“教”应读“jiāo”。‎ ‎2.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3.读出韵律,学生试读。古人吟诵讲究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 ‎4.读出节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一下。‎ ‎5.师生配合朗读,教师做手势,学生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把古诗读两遍,借助注释试着想一想诗句的大意。‎ ‎2.汇报,弄懂每句诗的意思:‎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意思是: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是: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四、品读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我国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一)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2.出边塞戍边的将士们,为什么不回家呢?播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出示课件:战事频繁 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3.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讨论回答。‎ 出示:将士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呢?‎ 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句。‎ ‎(二)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介绍阴山: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的践踏?‎ ‎1.站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怎样的盼望?‎ ‎2.同桌交流回答:特别希望有李广这样的大将。‎ ‎3.出示李广的资料。‎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盼望呢?小组讨论,一问一答。‎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 ‎6.播放《凉州曲》,让我们听着乐曲再一次深情诵读《出塞》。‎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寥寥四行,却把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良将的渴望,对国家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首诗不愧被称作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让我们合上书,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千古绝唱吧。‎ 六、作业。‎ ‎1.课下阅读《从军行》。‎ ‎2.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将士们生活的同情。‎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释题目。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唐代在凉州传唱的一种乐曲名,这种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事情。‎ ‎4.简介作者王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将古诗的句子读流畅。‎ ‎2.指导“琵、琶”的读音。‎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 ‎4.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通、读顺,按节奏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1.学生根据注释理解字词,不懂的地方做上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疏通文意。‎ 四、再读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学习前两句诗,出示课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出示夜光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到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听到了急促的琵琶声。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小组交流回答。‎ ‎3.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 引读后两句,出示课件:‎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他们好像在说什么?‎ ‎5.在你的想象中,战场是什么样的?带着你的想象让我们一起去边关战场看一看(课件展示边关战斗场面)‎ 战鼓隆隆、呐喊声、战马嘶鸣,尸横遍野——这战场怎样?(残酷、惨烈)‎ 这次酒宴之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死亡。‎ 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视死如归 将生死置之度外 ‎6.带着自己的体会练读后两行。‎ 五、教师小结。‎ ‎《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课下搜集其他边塞诗。‎ 第三课时 一、成语导入新课。‎ ‎1.看图片,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讲一下,学生回答。‎ ‎2.项羽的故事名贯古今,几百年前,女诗人李清照写了一首与项羽有关的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3.板书课题:《夏日绝句》‎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教师范读,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同桌之间互相朗读,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4.全体同学朗诵。‎ 三、再读,感知诗意。‎ ‎1.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借助文中注释,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3.汇报交流。‎ ‎(1)理解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课件:‎ 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3)教师提问: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朗读?‎ ‎(4)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5)理解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课件:‎ 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6)思考讨论:‎ ‎“项羽”是什么人?(借助书中注释说说项羽不肯回江东的故事。)“思”是什么意思?‎ ‎(7)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了吧!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四、品读,感悟作者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小组讨论:‎ 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为什么还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 ‎(1)靖康之辱 ‎(2)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大声发出了呐喊。‎ ‎3.思考:作者除了赞美、思念项羽,还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出示课件: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等。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气愤、悲伤……‎ ‎4.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诗,感情朗读。‎ 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六、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2.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有骨气、有正气、有气节,做一个热爱祖国、顶天立地的人。‎ 七、作业。‎ ‎1.背诵本首古诗。‎ ‎2.搜集并背诵一首李清照的诗。‎ 出塞 ‎[唐]王昌龄 明月 边关 凄苦同情 征人 飞将 良将难求、爱国 凉州词 ‎[唐]王翰 马上催 残酷 几人回 悲苦 醉 悲壮 豪迈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论人生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说理 忆霸王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怀古借古讽今 壮怀激烈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本课的三首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主要通过图片、收集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出塞》时,从“塞”入手,通过幻灯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边塞诗,了解边塞诗,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在学习《夏日绝句》时,通过讲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同时出示图片感知人物形象。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集不少资料。于是我搜集了多处资料进行整理、组合、浓缩、改编,尽量做到了精炼,符合学生口味。具体是课前简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资料,再现南宋的历史背景。其次,在教学时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讲读时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为了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人们共通的情感,这一点对于学生也很好理解。感悟诗歌感情一定要找到和学生相通的地方。‎ 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并成功进行了范读,却未能及时指导学生古诗朗读的节奏、情感,课堂上读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未能尽情绽放。其次因为课堂容量大留给孩子思考、自由言论的时间稍显仓促,对问题的思考老师引导得稍显多了一点,‎ 今后课堂上教师还是要放手,给学生自主、自由学习的空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