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0 KB
  • 2021-11-24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部编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习作例文与习作 ‎  本单元安排了《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例文都是以儿童的视角记述了生活中的事,叙事清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旨在为学生提供可兹借鉴的范例。教材通过在文章旁进行批注的方式,突出了本单元习作的基本要求。‎ ‎《我家的杏熟了》写了自己“数杏”和奶奶“分杏”的事,表现了奶奶淳朴、善良的品格。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奶奶给小伙伴分杏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课文的旁批提示学生,写一件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要把一些重要内容写清楚。课后题引导学生通过梳理,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 ‎《小木船》讲的是“我”和好朋友陈明因小木船摔坏而友谊破裂,又因为离别赠送小木船而和好如初,说明了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谅解才能增进友谊。课文重点写了“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以及“我”和陈明和好的过程。而对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矛盾,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进行交代。课文的旁批主要提示学生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课后题则引导学生发现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要交代。‎ 本单元的习作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用两段文字说明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内容,提示学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也可以写看到或听说的事,还列了八个题目供学生参考,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要求学生选一件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第二部分呈现了一个帮助学生在写作前梳理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表格,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以便能按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第三部分对习作修改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参考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1.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读懂例文,回答例文后面的问题。‎ ‎2.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3.写一件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丰富多彩的故事,懂得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1.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4.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丰富多彩的故事,懂得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1.自读自悟,总结方法 习作例文在生字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上不做太高的要求,主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批注了解课文大意。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两篇例文写事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学着运用。‎ ‎2.细节品读,体会写法 ‎《我家的杏熟了》中,对奶奶的动作和语言做了生动地刻画,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体会到奶奶的淳朴、善良。《小木船》中,重点写了“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以及“我”和陈明和好的过程,而对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矛盾,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进行交代,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要指导学生体会并学习。‎ ‎3.立足生活实际,恰当选材组材 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从生活中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或是听说的。写作时,要做到有理有据,符合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实际,胡编乱造。‎ ‎4.例文引路,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总结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有哪些。写作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列出提纲。写作时,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还要注意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 ‎5.交流评价,修改习作 习作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修改。评价形式可以多元,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不只是作判断。如果学生达成了本次习作的目标,要及时鼓励。如果尚有不足之处,则要指出问题所在,提供可操作的修改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及时修改,提高表达质量。‎ 在指导学生修改本次习作时,除了将修改重点放在把事情写清楚上,也要注意改正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习作修改完成后,可以采用墙报等方式给学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体验成功表达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1.朗读两篇例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明确习作要求,正确审题立意。‎ ‎2.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3.写一件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入: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就像一个万花筒,奇妙无比,随便撷取一朵都令人回味无穷。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呢?让我们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板书课题:习作:生活万花筒。‎ 板块二 审题立意,明确要求 ‎1.出示教材上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审题立意。‎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 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2.过渡:看了这个话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从话题看,这次习作要写的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印象深”的事,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难忘的、温馨的、感动的、遗憾的、有趣的……‎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板块三 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这些问题,打开思路。‎ ‎(1)谁做过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2)你经历过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 ‎(3)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使你印象深刻?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4)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什么教育并从中记住教训?‎ ‎(5)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印象深刻?‎ ‎2.指名学生回答,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3.引导学生从中确定要写的一件事情,作为本次习作的素材。根据要写的事,拟定恰当的题目,可以参考教材中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另起题目。‎ 板块四 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自读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思考: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2.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回答和指名回答的方式解决自读时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例文写了奶奶“分杏”的事。这件事的起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路人都很羡慕。邻居家的小孩嘴馋,前来摘杏,被“我”和奶奶发现了;经过:奶奶扶起因摘杏从树上摔下来的小淘淘,并竭力为小淘淘和其他孩子们进屋拿竹竿打杏;结果:奶奶将打下来的杏子分给了孩子们,并启发我要懂得与人分享这一道理。‎ ‎3.自读例文《小木船》,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事情的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 ‎(2)课文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 ‎(3)说说本文的叙述顺序。‎ ‎(4)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1)主要人物是“我”和陈明。事情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2)课文第3、4自然段详写,1、2、5自然段略写。‎ ‎(3)想起陈明—友谊建立—友谊破裂—友谊恢复—思念陈明。‎ ‎(4)作者首先写“我”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和陈明之间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一直珍藏着陈明送“我”的小木船。‎ ‎5.小结写作方法。‎ ‎(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事。‎ ‎(2)牢记记叙文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3)注意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 ‎6.指导学生同桌间交流,并将自己要写的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填写在教材的表格中。‎ ‎7.学生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交流评价,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板块一 回顾方法,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例文中的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深化对方法的理解。‎ ‎2.引入:课下大家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写作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板块二 交流评价,修改习作 ‎1.出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1)有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构思?‎ ‎(2)有没有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有没有把事情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4)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误用、病句?‎ ‎2.学生根据同伴的评价和建议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2~3名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评价,如果学生达成了本次习作的目标,要及时鼓励;如果尚有不足之处,则要指出问题所在,提供可操作的修改方法。‎ ‎4.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评价时提及的要点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自评,及时修改作文。‎ 板块三 佳作赏析,指导提升 ‎1.出示佳作范文,学生默读。‎ 拔牙趣事 从小到大,发生在我生活中的小事多如繁星,它们都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一次拔牙“受骗”的事,让我至今难忘。①‎ 记得那天,我一时“心软”听了妈妈的话,和她一起来到了口腔医院。当走进治疗室,看到消毒柜里的各种钳子,想到它们将会放进我的嘴里“鼓捣”,我连舌头都觉得僵硬了。‎ 听到医生喊我的名字,我咬咬牙,鼓足了勇气躺到了治疗椅上。②医生看了看我的牙齿,平和地对妈妈说:“这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只是现在还没有换完,得过一段时间再来。”‎ 妈妈有点担心地说:“可他的大牙疼得厉害。”妈妈真是的,这话怎么能告诉医生呢?他一听,还不拔掉我的牙啊?我赶紧补充:“不对,是大牙快掉了!”谁知我的补充起了反作用,医生笑呵呵地说:“那我就给你拔掉吧。”我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抗议:“不……”医生依旧笑眯眯地说:“不拔就不拔,让我看看牙齿是不是松动得厉害,行吗?”我见他这么和蔼,就乖乖地张大了嘴。医生用钳子夹住那颗松动的牙齿,左右摇晃了几下,忽然一用劲,把它拔了出来!我惊呆了,连鲜血从嘴里溢出来也没发觉。等我明白自己被医生“骗”了之后,差点儿哭出来。我的牙啊!妈妈不但不同情我,还和医生一起哈哈大笑。就连旁边的一位阿姨也插了一句:“小朋友,你真是遇到拔牙‘高手’了。”③‎ 好不容易漱口、清洗、放药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结束了,我站了起来,正想指责医生为什么骗我,医生一本正经地说:“小心哦,说太多的话,血又会流个不停的。”吓得我赶紧捂住了嘴,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也没敢开口说话。后来我才知道,我又一次被医生“骗”了!‎ 拔牙“受骗”这件事情后,我就经常告诉自已: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并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就能战胜一切困难!④‎ ‎2.指名学生点评。‎ ‎3.引导学生赏析,教师明确。‎ ‎①开头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出拔牙“受骗”的经历使人难忘。‎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进入治疗室时的心情。‎ ‎③通过“我”看牙过程中的语言、动作描写,把事情发生的过程描述得具体生动。‎ ‎④结尾揭示了习作的主题,点明了这次经历令“我”难忘的原因。‎ 总评: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拔牙“受骗”的事,把“我”拔牙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表达得形象具体,使整个事情的过程条理清晰。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得到提高。‎ 板块四 课堂小结,誊写展示 ‎1.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2.将自己的作文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老师会选择优秀的作品做成墙报,大家记得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去学习别人的写作亮点。‎ ‎  1.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注重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立足例文文本去分析与理解,避免架空分析。‎ ‎3.充分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 互评修改”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