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50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小学2011(1) 语文学科导学案
第5课 古诗两首
年级:四年级 课型:展示课 主备人:邓玉环 学科负责人:黎丽华 学部负责人:谢丽英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知识链接】
◆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南
1、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两遍。(完成的请打√)——( √ )
2、我能背诵这两首古诗。(完成的请打√)——( √ )
二、自主学习
1、请用自己的理解简单解释一下《题西林壁》这首诗。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
2、请用自己的理解简单解释一下《游山西村》这首诗。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师生
研讨区
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小学2011(1) 语文学科导学案
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小学2011(1) 语文学科导学案
三、合作探究
1、你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请先思考,然后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吧。
答: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学了这首古诗,我能有感情的背诵出来。
四、拓展提升
◆课外,我也收集了一些蕴含哲理的诗句,其中一句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告诉我们劳动者生产的艰辛,教育人们要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五、学习反馈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请简单写一写吧!
父母的关注,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
六、家长反馈
◆ 请家长检阅并签名:
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小学2011(1) 语文学科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