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12-10 发布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爱你,汉字 课题 我爱你,汉字 课型 综合活动 ‎ 授课 时间 ‎2课时 ‎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欣赏书法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学会制定计划,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 难点 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第一阶段 制定计划 开展研究 ‎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6)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内容开展活动,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活动前,大家先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2.活动建议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2)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新课 教学 ‎( 34  )分钟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激趣: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帮助学生建立小组,确定研究的方向,有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7‎ ‎3.组合小组: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1)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2)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6.小组开展研究: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45   )分钟 ‎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问题交流: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7‎ ‎2.说一说: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甲骨文的发现 ‎3.议一议:‎ ‎(1)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配图)‎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配图)‎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配图)‎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配图)‎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配图)‎ ‎(2)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了解:从以上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展示汉字趣味故事 ‎4.故事串。‎ ‎ (1)谈话激趣: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2)教师小结: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是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智慧,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妙话语。 ‎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感受汉字的可爱。‎ 7‎ ‎(3)拓展交流: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阅读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如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书法作品欣赏 二、活动二: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教师点出每种字体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千字文》。‎ 指导背诵原文。‎ 延伸拓展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5.教师小结:‎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三、活动三: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1.呈现各种民族文字,及各种异体字、不规范字。‎ ‎2.找同学指出,如果不使用统一文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交流汉字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7‎ ‎3.引导同学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四、活动四:学写研究报告 ‎1.阅读《关于 “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互相交流:怎样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资料的整理。可以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表格等。‎ ‎(5)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五、活动五:调查研究,撰写报告 ‎1.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指导记录: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4.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34 )分钟 活动评价 ‎1.互相交流: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7‎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 ‎ (1)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 ‎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 ‎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 ‎ (2)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 ‎ (3)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利用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相关知识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6 )分钟 ‎5.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回顾: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 或 上的文字。‎ ‎2.金文是铸刻在 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二、小组活动,针对你们组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撰写一份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 ‎【答案】‎ 7‎ 一、1.龟甲 兽骨 2.铜器 ‎ 二、提示:调查主题要具有可行性,过程参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中,抓住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活动中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只读书本上已有的结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二、探究过程自主化。‎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用信息诱导而不是以指令来约束学生。尽管教材规定了活动的任务和范围,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觉主动的活动才能完成任务。具体的活动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活动的开展,用什么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都由小组同学自主决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三、学习过程探究化。‎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为探究型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组学习内容都不作为系统的知识来教。这样,学生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规律。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