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2 KB
- 2021-12-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
兴趣的语段。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
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 2】
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1.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2. 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并板书课题。(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
(2)质疑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
课题想想。
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说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
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
呀!
3. 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课件出示 3】
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4. 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4】
徐星,男,祖籍江苏,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
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5】
迟钝 不仅 描绘 隧道 繁衍 十吨 公斤 脑颅 膨大 敏捷 树栖 开辟 崭
新 笨重 谈起 鸽子 毫不相关 描绘 末期 形态各异 前肢 鸟翼
2.【课件出示 6】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课件出示 7】
注意读准平舌音“隧 ”,翘舌音“崭 肢”等。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5.指导书写【课件出示 8】
重点指导“隧 翼”的书写。
“隧”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阝”两笔写成:横撇斜勾、竖;右边的部分“遂”
是个半包围结构,先写上边的部分,再写“辶”,“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
捺。
“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组成:羽、田、共。其中“羽”不带勾。这个字写扁一些。
三、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课件出示 9、10】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
形)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
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
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毋庸置疑:无需怀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过渡:下面让我们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课件出示 11】自由读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
的。
第二部分(3、4 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课件
出示 12】(出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
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自然段)
2.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1)先自己读。
(2)再讨论。
(3)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
终能够主动飞行。
六、课堂小结
【课件出示 13】
本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读懂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脉络层次,究竟恐龙
的一支是如何变成鸟类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
兴趣的语段。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
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
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课件出
示 17】出示词语:
迟钝 不仅 描绘 隧道 繁衍 十吨 公斤 脑颅 膨大 敏捷 树栖 开辟 崭新
笨重 谈起 鸽子 毫不相关 描绘 末期 形态各异 前肢 鸟翼
师:这些词语都是第一自然段中,你们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
主要内容吗?【课件出示 18】
预设:(事实证明笨重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
的鸟儿)。
师: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跟着科学家走进恐龙的演变世界。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
(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
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课件出示 19】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
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
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
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
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3)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这也是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我们
带着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
的心情。(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
(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
师: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
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看默读提示:默读课文
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的?
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课件出示 20】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
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
大家族。”
A、去掉“大约”行吗?
B、比较读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
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
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C、指名读
(板书:第一代恐龙 → 庞大家族 →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2)【课件出示 21】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有些恐龙像它的祖先
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
恐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有些恐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B、【课件出示 22】(恐龙种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
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
预设: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
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
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
友.
D.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们就来读一读吧!男女对
比读、齐读。
教师:这么庞大的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生:不是)请大家找出相
应的语句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 23】猎食性恐龙的特点: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
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
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
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A、齐读。【课件出示 24】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教师适时解释:恐龙
长的越来越接近现在的鸟类了。骨骼中空,身体才会轻盈,行动也就敏捷了,又
长出了像鸟翼一样的前肢,体表还有羽毛。)
B、“其中”是在什么中?“一些”说明了什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
们在习作时应注意恰当地用词学习如何锤炼语言。)
板书: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
C、比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25】
(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1)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2)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D、齐读。
教师: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4)【课件出示 26】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
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师:科学家们都认为是这样吗?
生: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
师:由于生活习性的改变,使恐龙飞向了天空。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树栖生活
使鸟具备了滑翔能力,并逐渐能够主动飞行;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
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但是,毋庸置疑是什么?师板书齐读。
生:齐读句子。
师:是的,恐龙的一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直观感受
师: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
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各种种类的恐龙吧!【课件出示 27】(出示其
他类型的恐龙图片)
5、学生复述
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
28】(再出示演化过程的图片)
教师: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毋庸置疑(生接读)“毋庸置疑”怎么样理解?(无
须怀疑)带着这种语气再读这句话。
(三)学习第五段
教师:无论如何这只是科学家们根据种种证据的推论,它们有更美好的心愿。
齐读第五段。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是科学家们的愿望,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他们多么希望能
重现这一历史进程啊,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
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科学研究同样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世界上有太多的奥秘等待大家去探索,就请同学们抓紧宝贵的学习时间,
将来去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么?【课件出示 29】
预设:科学家们推测出恐龙演变成鸟类是有事实依据的,化石是最后的证据。
预设:科学家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虽然大胆却是严谨科学的。
2.总结写法
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作业:拓展学习【课件出示 30】
(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
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
板书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出示 31】
第一代恐龙 → 庞大家族 →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学生了解恐龙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知道恐龙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通
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在熟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来
找到这四个阶段的恐龙的特点或是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演化
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来复述演化过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
言,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为读懂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弄清课
文的内容,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问,学生来回答,课堂显得零散,而缺乏对学生独
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有些课堂老师又放得太大,学生阅读时无从着手,显得空
而散。怎样做才恰到好处呢?其实这也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教师的引
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哪方面进行思考。在这节课上,我
利用问题让学生深入课文,又从课文走出,深入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
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且整个课堂让人感觉浑然一体,生趣盎然。
不足之处:
本课的教学不足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品读科普文章体会它的用
词准确做得还不够到位。
今后在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