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00 KB
- 2021-12-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五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题
第17讲 课内文言文复习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2、6、7单元课内文言文同步积累与课外拓展训练
教法指导:
1、 教师用导入环节的游戏,做趣味互动,分组PK、生生讨论,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
2、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3、最后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养成良好的习惯。
游戏:名人名言大比拼(句型、诗歌或文言文)
游戏规则:
1、每一轮每人说一句,说不出来的将接受惩罚,如:用屁股写字 / 增加部分作业或默写 / 抄三句其它同学说的句型、诗歌、文言文或名人名言。
2、注意每轮要进行不同类别的名人名言(句型、诗歌或文言文)比拼,比如:友谊、时间、人生、真理、科学、智慧、青春、道德、青年、教育等。
3、可根据时间设置多轮游戏比赛,如,文言文、古诗等等。
教法指导:
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
2、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较低,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知识梳理】
一、蝴蝶泉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1)写作特点
《蝴蝶泉》一文生动地描绘出了蝴蝶泉泉水的清洌、树的奇特和蝶的优美。景物描写浓淡相宜,动静相衬。
(2)重点难点详解
如何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泉景物之间淡妆浓抹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古文中山崖、古树、泉水、花朵、蝴蝶,这一景一物并不孤独,而是相互和谐, 相映成趣。整体的去读读,你就会感到:绿意盎然的合欢树、清洌可鉴的树下泉,不就像一位薄施粉黛的佳人吗?而那蝴蝶般的合欢花,那斑斓飞舞的蝴蝶,不正是佳人浓妆时的那份妩媚吗?摇曳的蝶花、飞舞的蝴蝶与耸立的古树、清清的流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亦动亦静的蝴蝶恋花、蝴蝶戏泉的美丽图景。
(3)好词积累
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流光溢彩
课文好句: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4)百科知识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 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三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侧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阴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洌。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街,倒挂横于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5)拓展阅读
蝴蝶泉的传说(节选)
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二人,女儿叫雯姑,聪明美 丽如一朵金花。雯姑长大后和猎手霞郎定下终身。后来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打猎回来后拼死将她救出。不料官兵追来,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进了无底潭。 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待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彩蝶,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小蝴蝶。那一天是农历4月15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
二、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作特点
行文简洁,画面感强
作为一段千古流传、歌颂友谊的佳话,《高山流水》故事情节荡气回肠,耐人 回味。本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文章特别注重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人物对乐曲的理解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 们仿佛看到了巍峨的群山、滔滔的江水,领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知音”。
(2)重点难点详解
怎样朗读这篇古文?要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读出一定的节奏感来。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百科知识
列子
列子隐居郑国40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 著书20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 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以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 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 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 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 记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该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 的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
(5)拓展阅读
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故事
话说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一天,俞伯牙带着琴来到长江口,适逢天气突变,待风停雨住,站在船头看风景,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 僮从沉醉中惊醒,突见一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于是伯 牙和钟子期就开始在长江论琴。伯牙每问一个问题,钟子期都能对答如流,伯牙暗想:“老夫琴艺,天下第一。只要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绞尽脑汁也猜不出!于是,他就问钟子期:“你能根据我的琴声,猜出我心中所想吗?”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大意。”俞伯牙十指跳 跃,使出浑身解数,弹了一曲又一曲,都被钟子期言中。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他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 湖四海,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 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临走之际,钟子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乐谱送给伯牙,两人还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会,以叙衷肠。
三、关羽刮骨疗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1)写作特点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以忠贞、勇猛闻名。本文不写关羽驰骋战场、英 勇杀敌的故事,也不讲他桃园结义,与刘备生死相随的情谊,而是选取了“刮骨疗毒”这样一件小事,来突出关羽勇敢的品行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选材的典型性,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抓住人物的神态等彰显人物的品性,这是本文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
(2)重点难点详解
如何理解“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句话?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关羽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充分表现出一代名将坚忍顽强的英雄气概。
(4)百科知识
《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 65卷,36^ 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 历史全貌。《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 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 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 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 《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 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演义》。
(5)拓展阅读
舍生取义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 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剌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 把全身漆成癞子,呑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现在,这个成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典型例题】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一、课文链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伯牙豉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 ),峨峨兮若(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 ),洋洋兮若(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按原文填空。
2.用“____”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3.“钟子期( )”,我们可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善听 善哉 泰山 善哉 江河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伯牙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课文内容将选文补充完整。
2.伯牙绝弦的愿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琴技的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若泰山 若江河 世再无知音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3.精通音律、美轮美奂、无懈可击等。 (意思对即可)
三、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日:“ (1)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 (2)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小小翻译官[将文中(1)(2)两句翻译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1)伯牙和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志在高山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2. (1)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巍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3.(1)因为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4.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意思对即可)
四、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伯牙善________,钟子期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伯牙所念,_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________,乃________,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鼓琴 善听 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必得之 世再无知音 破琴绝弦
2.(1)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3.A 4.明月 皎皎兮若明月(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巩固提升】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题型,教师可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 注意:此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熟练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把控答题的进度,营造出课堂的紧张度和刺激感。
一、给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释义。
(1)吾欲之南海,何如? [ ]
A.去,前往
B.助词,没有意义
C.它
(2)吾数年欲买舟而下。[ ]
A.买船
B.造船
C.雇船
(3)蜀之鄙有二僧。[ ]
A.鄙视
B.卑鄙
C.边境
【参考答案】(1)A (2)C (3)C
二、阅读分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①而雪骤②,公欣然③日:“白雪纷纷何所似④?”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⑤。”兑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俄:一会儿。②雪骤:雪下大了。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何所似:像什么。⑤差可拟:勉强可以比方。
1.短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句意。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谢太傅哥哥的儿子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_____________打的比方恰当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谢太傅,谢太傅哥哥的儿子,谢太傅哥哥的女儿(共三个人物)
2.勉强可以比作在空中撒盐。 不如比作被风吹起的柳絮。 (意思对即可)
3.空中撒的盐 风吹起的柳絮 谢太傅哥哥的女儿 柳絮和雪花都有轻盈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三、古文阅读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加粗词的意思。
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当两小儿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后,孔子会怎样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到 寒冷
3.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古文阅读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加粗词的意思。
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当两小儿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后,孔子会怎样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到 寒冷
3.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词语,教师需要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难点习题,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
一、阅读园地。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填空。
2.说说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日始出时去人近。( )
(2)孔子不能决也。 ( )
3.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1)离 (2)判断
3.一天之中,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 一儿是以日出时太阳形体大,日中时太阳形体小为根据;一儿是以早上太阳清凉,而中午太阳热为根据,两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二、阅读分析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用“/”画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
2.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可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以用文言文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形状 温度 3.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敢于质疑,敢于辩论。 (意思对即可)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法指导:组织学生总结收获,可一起讨论总结,也可分别总结分享。主要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
1、请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边绘画边回忆今天学习的答题技巧。(画大树型、动物形状等进行梳理都可)
2、请口头总结一下本堂课学到的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 巩固练习
请你运用所掌握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有王告①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②众盲各以手触③。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④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⑤根。触其耳者言如箕⑥。触其脚者言如臼⑦。触其脊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注】①告:告诉、说给。②时:当时、此时。③触:触及,摸到。④类:相类,好似,好像。⑤
萝菔:萝卜,蔬菜名。⑥箕:簸箕。⑦臼:春米的石臼。
1.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文中“时众盲各以手触”一句的意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有_______________位盲人摸象,他们在摸象后说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最终他们谁也没说准“象是何物”,这是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盲人摸象 当时所有盲人都用手触摸大象
2.萝菔根 箕 臼 床 瓮 绳 他们都只摸到局部,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意思对即可)
二、下节课预习
1、下节课主题:《作文训练4-写景》
2、预习作业:
(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登泰山观日出》)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浏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去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预习问题讨论】(预习问题分为可选和必选,根据学生程度进行选择,前2题建议中等程度偏下学生,第3题建议中等程度学生,第4题建议优等生。注意:第5题是必选题。)
1、熟读文章,说一说,这段材料出自哪部作品?□必选□可选
2、整段材料主要描写了什么?找一找文章中最重点的两部分。□必选□可选
3、文章都运用了哪些修辞?对应找出内容来。□必选□可选
4、简单分析,将文章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来。□必选□可选
5、 搜集你喜欢的类似文章,下节课进行分享吧。(课内或课外皆可)
本文描写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按“登泰山”和“观日出”分成两部分。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一气呵成,把云雾变化莫测以及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