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12-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83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
(3)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4)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
(2)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
3.指导朗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
(写实) (想象)
气势雄伟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1.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成果。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
烟雨楼台
第3课时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为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三、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交流反馈,重点引导:(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静:干净。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为小门。(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
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 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教师出示问题)
(1) 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 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1) “净”,是通过“无苔”
二字体现的。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自读自悟,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1) 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边读边悟,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3.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庭院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再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给《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典故:护田 排闼
表达方法:描写 拟人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我注意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诗人的资料。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增大了学生对古诗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