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8 KB
  • 2021-12-23 发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下《草船借箭》备课素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草船借箭》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 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 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 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 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 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 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 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 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 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许 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 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 他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阴险狡诈。文中 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 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 象,从而积累阅读名著的方法,这是教学重点。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 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 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 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不仅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 型的开山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小说中 “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的《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的 作者都有包含罗贯中的说法。由此可以认为,罗贯中一人担当了中国 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主要类别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对中国 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甚至称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 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长篇历 史小说。大约创作于元代末年,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史书、平 话、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原书二十四卷,二百四 十则,有弘治本传世,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增删润色,才成 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书中的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 终于王浚平吴,包括了整个三国时代。在“拥刘反曹”的传统思想支 配下,作品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诸葛亮和刘、关、张 当作中心人物,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统治 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 责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他们的爱憎与背向以及反对 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艺术造诣很深,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 中的佼佼者。它由汉末各个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直写到晋统一全国, 前后近百年,事多人众,头绪纷繁,但由于作者匠心独运,以曹、刘 双方矛盾斗争为主线,或实写或虚写,或详写或略述,或插叙或倒叙, 精心编结,主次分明,有条不紊,构成一个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精 巧的艺术整体。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成功地塑造了有智谋的诸葛 亮、义勇的关羽和性格正直的张飞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三国演义》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学习 的楷模和借鉴。但是,它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它对黄巾起义的仇视和污蔑,以及它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忠君思想、 宗教迷信和宿命论,都是十分有害的封建糟粕。艺术上,它的人物性 格则缺少发展,且又过于渲染夸张,使某些形象失于真实。 《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三国: 三国(220 年-280 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 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 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 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 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 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 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 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 与孙权重新联盟。229 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 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 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 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 280 年, 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 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 元 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 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 依附刘表。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 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 197 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 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 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 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 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 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 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 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 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 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 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 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 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 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 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 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 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 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 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 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 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 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 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 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 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 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 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 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 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 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 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 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 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 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 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 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 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 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 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 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 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 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 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空城计 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 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 15 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 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 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 2500 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 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 “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 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 每个城门之上派 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 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 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 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 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 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 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 多个百姓模样的 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 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 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 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 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 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教学片段】 ——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 编著而成。罗贯中倾注一腔心血,搜集了大量的三国历史、杂记、遗 闻轶事、野史、小说和民间传说,融合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参加农民起 义军的战争生活经历,生动地再现了魏、晋、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历史。小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 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故事结构严 谨,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诸葛亮受刘备之命, 过江东,协助东吴一起抗曹。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 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威风,粉碎了周瑜的阴谋。 师:通过第一节课的探究交流,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 军令状之前,诸葛亮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 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 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诸葛亮成功实施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同学们,你们觉 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 生 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得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我从这里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 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 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 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你理解得也非常不错。你看看这是一场怎样的雾?你读一读, 要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 生 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 生 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雾更浓了,但还是没有漫天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 3:(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才是一场漫天的大雾啊!诸葛亮事先知道这时候一定会有 雾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 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生 1:(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 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 船里。”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 2:(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 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 船里。” 师:你真棒,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读出来 了。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唆,这句话完全可以改成这样:“到 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一写,又 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在书上把它改一下吧。 生:(纷纷示意)不能改,不能这样改。 师:不能改?为什么不能改?这样改不是挺好的嘛! 生 1:因为有了这两句话,就能体现诸葛亮预测到第三天四更时 候有大雾的。如果直接说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也许碰巧第三天四 更时候来了大雾了,他一看,噢,来了大雾了,就今天去借箭吧。 生 2:第一天第二天虽然说没动静,其实他这边盘算着呐,第一 天第二天说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着急,而是他沉着冷静。 生 3:如果你直接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的话,就没有那种胸有成 竹的感觉了。 生 4:这样还能看出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非常有把握。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透彻。从中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诸 葛亮? 生:懂天文。 师: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而 这个时候,鲁肃,还不知道诸葛亮把他请去干嘛呢。雾还没散,船已 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这时的鲁肃会有什么表现? 生: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诸葛亮是怎样说的?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师:说能找一个同伴读好鲁肃和诸葛亮的这段对话? 生 1: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 师:“诸葛亮笑着说”,你们觉得诸葛亮他在笑谁? 生 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笑曹操谨慎多疑,不敢出来迎 战。 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 生 1:了如指掌。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 1:讽刺的笑。 生 2:轻蔑的笑。 师:谁能读出讽刺、轻蔑的语气?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对诸葛亮的笑,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 1: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 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这叫自信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 2(自信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生 3:他还在笑鲁肃,笑鲁肃的忠厚老实。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 4:这是一种幽默的笑。 师: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 5(幽默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生 6: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呢!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 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 点。 师:所以诸葛亮怎么说的? 生 7:他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 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 们一起再来读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那么,曹操真的不敢派兵出来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 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博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便是。” 师: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你从中感受到什 么? 生:诸葛亮算准了人。他算准了曹操的谨慎多疑。 师:诸葛亮算准了曹操的谨慎多疑。他还算准了哪些人? 生 1:算准了鲁肃的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 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 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 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 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生 2:他还算准了周瑜的嫉贤妒能。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 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 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师:诸葛亮不但事先预测好了气象,预测好了人物。而且他也预 测好了这个地理位置和受箭的方法。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 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生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 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生 3: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 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师:当鲁肃详详细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于什么表 现? 生: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读完全文,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还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 亮的?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 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 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 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 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 戏剧表演。 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