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1-12-23 发布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2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3 分) 一、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里。(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ɡuī) B.缴费(jiāo) C.腼腆(diǎn) D.冤枉(wɑ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鱼船 挣钱 B.噪声 纸屑 C.忙禄 考试 D.毕竞 偏僻 3.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新汉 字。下列可能是“粜”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产米 B.卖米 C.大米 D.出来 4.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鞋帮 拉帮结派 B.断言 一刀两断 C.听从 一听罐头 D.痛哭 痛下决心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6.“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声音的延长。 7.下列句子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A.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B.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C.母亲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 极了!”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 8.父母对巴迪写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则要鞭策孩子。 2 9.下面课文结尾的特点属于哪种?选一选。(3 分) A.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B.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C.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D.展望未来,寄深写远。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 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 10.把“天空被它们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啊!”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 ①夜晚,我站在木栅栏前,仰望天空。②只见那半圆的月亮上,有的地方亮, 有的地方暗。③月亮周围绕着蓝色的晕圈。④天空中还有数不尽的星星,它们像熠 熠发光的宝石,有的散发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看拼音,写词语。(6 分) 三、课内回顾与积累。(6 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教导后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 以 养 德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 魏 征 劝 告 人 们 : “ 居 安 思 危 , 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告诫人们:“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朱 用纯提醒我们:“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32 分) (一)走近农村留守儿童(12 分)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 数也在不断增多。据统计,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97 万余人,其中 6~13 岁的农村 留守儿童规模最大,所占比例达 67.4%。 【材料二】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据相 关调查研究发现,约有 4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不超过 2 次,约有 20% 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联系的次数不超过 4 次。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异常,有这两种典型“症状”: 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 3 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极少,而在农村所有“问题 儿童”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留守儿童。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2 分) A.城市留守儿童。 B.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C.城市问题儿童。 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异常的“症状”的是(  )(2 分) A.性格内向。 B.活泼大方。 C.脾气暴躁。 D.孤僻、自卑。 3.材料中主要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2 分) A.农村留守儿童中也有成绩和表现都优秀的。 B.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少沟通。 C.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 D.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 4.从材料中可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2 分) A.父母不在家,没人照顾,经常被欺负。 B.老师区别对待,不管他们。 C.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缺少父母的关爱。 D.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生来就差。 5.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你有什么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大地的耳朵(20 分) 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 桌上见到它,我的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可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的鸡肉被那可憎的冬 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地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聪明的妈妈,察觉到了我和弟弟的异状,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 “你们看,这像什么?” 我闷声闷气地说:“黑色的鬼。” 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妈妈好脾气地说:“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勾起来了,我俩 齐齐竖起耳朵听着。 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很好奇,便 4 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说,那圆圆的冬菇看着果然像一只只 铆足了劲儿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 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耳听千里?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地伸向了盘子里那一 只只“大地的耳朵”…… 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 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 肉一起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收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嫩滑极了,但又绝对没有 脂肪的那种油腻感。 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 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 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我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亲情。每回闻到那一 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 我们在一则则善意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我们原本抗拒的东西,这样的成长过程, 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地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年月,是人生的无尘 岁月,澄净明洁。 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了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老实实地应:“像冬菇。” 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这时,三双墨黑的眸子专注地盯着饭桌上的那盘冬菇,眼里的亮光,为那盘冬 菇增添了许多光彩……(有改动) 1.“我”起初不喜欢冬菇的原因是(  )(2 分) A.加入冬菇后,鸡肉变得不好吃了。 B.冬菇长得很丑。 C.有一个黑色鬼的传说跟冬菇有关。 D.吃了冬菇会让人听到恶心的言谈。 2.“鹦鹉学舌”在文中具体是指(  )(2 分) A.弟弟学着鹦鹉的样子说话。 B.弟弟像鹦鹉那样学人说话。 C.“我”说什么,弟弟也学“我”说什么。 D.“我”讨厌冬菇,弟弟也讨厌冬菇。 3.文中作者对冬菇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A.憎恨——喜欢——厌恶 B.讨厌——好奇——喜欢 C.憎恨——喜欢——疑惑 D.讨厌——喜欢——恶心 5 4.下面哪一项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2 分) A.介绍一个跟冬菇有关的故事,增长我们的见识。 B.介绍冬菇的外形和好处,让我们爱上冬菇。 C.借关于冬菇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孩子的天真可爱。 D.借关于冬菇的故事,来表现温馨的亲情。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小小的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 还有温馨的亲情”这句话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以“大地的耳朵”为题,你认为好不好?(至少说出 2 点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是多余的,可以去掉。你同意吗?说说你的 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5 分) (一)小练笔。(5 分)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取得了好成绩。请抓住某个运动员比 赛时的神态、动作等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30 分) 提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该怎样表达对他们的爱 呢?请以“心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选择生活中的一两件事情写下来。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6 3.450 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D 2.B 3.B 4.D 5.C 6.A 7.A 8.D 9.(1)B (2)A (3)C 10.D 二、广播 脊背 潮湿 瘦弱 启迪 毕业 三、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戒奢以俭 由奢入俭难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 维艰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D 2.B 3.A 4.C 5.示例:全社会都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应出台一些比较有效的关爱农村留守儿 童的措施。学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社会各界都应当关爱农村 留守儿童。 (二)1.B 2.C 3.B 4.D 5.这一道冬菇焖鸡充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也是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冬菇,而撒下善意的 谎言,用冬菇是“大地的耳朵”来引起“我们”的兴趣,这是母亲对“我们”的爱,也能表现出 亲人相处的快乐与温馨。 6.示例:好。①以“大地的耳朵”为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②借妈妈说的话,来表达 妈妈对“我”和弟弟的爱。③文章主要写的就是冬菇,“大地的耳朵”就是冬菇,题目突出了文 章的内容。④把冬菇比作“大地的耳朵”,十分有趣,使文章更生动。 7.示例:不同意。①最后四个自然段体现了作者后来非常喜欢冬菇,才会继续把冬菇的故事 说给她的孩子听。②这是作者借“大地的耳朵”,让孩子也喜欢上冬菇。③最后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重演了从前的故事,却调换了角色,表现了爱的延续。④“我”和孩子的对话表现了“我”对童 年的回忆和对母亲的思念。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