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39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结合本
单元的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一是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对比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二是引导学生分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尝试写句子。“日
积月累”安排的是一首古诗《蝉》。
二、说学情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习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时,他们能
自己发现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还能在不同的语境中
写句子。而古诗,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背诵起来也应该比较容易。
教学建议
1.“交流平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学完
本单元课文后的发现。
2.“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细读体会相似之处,能在不同语
境中写句子。
3.“日积月累”——结合图片、诗意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课文,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
2.读背古诗,积累古诗。
3.体会对比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
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对比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
情感或说明道理的。
2.理解多义词,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对本单元课文进行系统的小结。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
2.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重点
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难点
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
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单元的哪篇课文?本单元
课文都是写什么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1)赏析佳句。
(2)赏读美文。
(3)研讨课文写法。
(4)交流收获、体会。
板块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可我们总忘不了那烦躁的
蝉鸣(可模拟蝉声,引发联想)。大家可知道,我们对蝉声有一种说法,
说它叫的是“胡子胡子挂起”,什么意思呢?玉米成熟前要长一些胡
须一样的东西,俗称“挂胡子”,它寄托着农民伯伯想要玉米大丰收
的愿望。其实,寄意于蝉的写法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极其普遍。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板书诗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
虞世南,字伯施。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 558 年)——唐太宗贞
观十二年(公元 638 年),终年 81 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他在陈、
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
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进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
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
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
书家。其诗文也多有佳作,《蝉》最为著名,诗人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寄托了自己的人生志趣,该诗与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
并称唐代“咏蝉”诗的三绝。
3.整体感知,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a.难认字、节奏点拨,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b.学生自读三分钟,教师巡查指导。
c.学生齐读,教师指出不足之处。
(2)感受形象,理解诗意。
“纟委”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
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纟委”。这里代指蝉,同时暗示
贵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突出了“贵”的内涵。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露的特点是清亮,晶莹剔透,突出“清”的内涵。
“流响”,“响”是声音的意思,“流响”即流动的声音,一声
接一声的蝉声。
“出”,传出。
“疏桐”,借代,代指树林。
“籍”,凭借。
(3)设计问题,解决重难点。
a.本诗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蝉自述,那么,他写了
蝉的哪些特点?表现出了一个怎样的蝉的形象?(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提示:形态 食性 声音
吸食清亮晶莹露水的蝉,它能停在高树之上放声歌唱,不需凭
借秋风,自己凭着实力就能把声音送出很远。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说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教师提示: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
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
c.通过蝉的形象展示及诗人的评论,结合作者简介,你感受到
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单描述一下。
4.齐背古诗。
板书设计
蝉
[唐]虞世南
形态 食性 声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2.比较词语的意思,学习多义词,用“温和”写句子。
重点
比较词语的意思,学习多义词,用“温和”写句子。
难点
体会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句子,体会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特点
1.出示句子。
2.指名学生读句子。
3.小组交流句子特点。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这几句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句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
行对比,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第二句将白鹭与朱鹭、苍鹭进行对比,
突出出了白鹭的适宜。第三句将瓜、藤、叶与石狮子进行对比,突出
了前一种风景的别有风趣。
6.练习:运用这种手法对下列事物进行描写。
小草 野花 萤火虫
板块二、理解词语的意思,写句子
1.比较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写句子。(出示句子)
2.说说句子中“开辟”“姿态”的意思。
3.用“温和”写句子。
4.交流所写的句子,教师点评。
5.举例交流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板书设计
词句段运用
对比的作用
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六、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交流发现,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词句段运用”
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引导学生找出三组句子的相似之处,并指导拓
展运用。“日积月累”的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我感悟为主,引导
学生理解诗意,从而体会诗情,熟读成诵。
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本文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园
地》。主要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积累与运用”这几部分组
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
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抒发感情的两种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
行仿写;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积累与运用”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
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
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
累古诗。
2、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①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
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乡之情。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
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
句话,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④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
子等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
爱与怀念。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
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的
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①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
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④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
感情。
2.练一练,学运用。
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到下面各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1)出示课件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
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
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祖父的园子》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就是
把情感寄托在园子里的花朵、鸟儿、昆虫等事物上,用委婉含蓄的方
式,表达作者对祖父的园子深沉的热爱和怀念。从文段对花、鸟、虫
子等具体事物的描写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
对祖父园子的热爱和怀念。
(2)出示课件 3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
故乡的月亮。
……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月是故乡明》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文章开篇点题,
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
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
感情的句段,是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3.我拓展,我积累。
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表达
的需要作者可能多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穿插运用。一般的表达情感
的方法有如下三种:【出示课件】
(1)寓情于景: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例如:老舍《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本段描写的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作者通过描
写草原秀美的景色流露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融情于事: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事件的叙述中。
例如:萧红《祖父的园子》中我和祖父的对话。(从作者对事情
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感受到祖父的慈
祥、和蔼可亲和疼爱孙女。也感受到作者对祖父的崇敬和怀念。
(3)借物抒情: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某一物的介绍中。
例如:许地山《落花生》中父亲对“我们”讲的道理。(文章采
用的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借歌颂花生的特点告诉我们学不要看不
起外表不美,要像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
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
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
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排比的方法写
出阳光的亮、刺眼,同时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富有童
趣。
【出示课件】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
不知如何是好。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拟人和排比的
方法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从“慢、冷、吵、静、快、暗”中选一种情景,
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①今天天气太冷,冷得滴水成冰,冷得小鸟缩成一团,冷得我
浑身哆嗦。
②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静得连呼
吸声都听得见,静得连心跳声都听得见。
*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课件】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
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此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
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对比。文章
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
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样对比描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
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出示课件】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里的桂花再
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杜甫的“月
是故乡明”如出一辙。从这句话中表现出母亲浓浓的爱乡情。
【出示课件】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
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姑爹的小船和精
致的乌篷船对比,说明承载父爱的小小渔船的亲切难忘,更显出了父
爱之深挚。
【出示课件】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
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社戏》的
最后一段,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
夜似的好戏”与以后所有的豆,所有的戏相比较,凸显了作者对天真
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解题:
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朗诵、唱,是诗歌的
一种形式。
3.简介作者:
孟郊(751 年-815 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
名诗人。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4.简介创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
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
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
“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
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
县尉时所作。
(2)吟:吟诵,诵读。
(3)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4)临:将要
(5)意恐:心里很担心
(6)归:回家。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
(8)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
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
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6.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图片,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
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
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
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
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8.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
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
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
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
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10.教师小结:《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乐府诗。全
诗共三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
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
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11.延伸阅读:
母爱是世界最纯朴无私的爱,是文人笔下永远的话题。古往今
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母爱的真挚,他们
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赞美母爱的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
吗?
五、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
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
“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
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
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
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对比”的写法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
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牢固地掌握这种写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
较大幅度地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说教材
本文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园
地》。主要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积累与运用”这几部分组
成。
二、 说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
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妙处; 分号的用
法;路牌的读音。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过故人庄》。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经验,从课文的内容往生活方向联想、想象,从而使理解深
入。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借助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
意境与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准备排比句的课件。
2、准备《过故人庄》的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板块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
想感情。
(2)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关键要想。
5、怎样在阅读中想呢?请联系课文谈谈。
(1)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阅读的时候,可以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作者的其他
作品,写同一景物或事物的作品,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你想到了什么?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
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
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
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
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
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生:由大街小巷我想到了草虫的村落肯定很美!一定有许多花儿,一
定是弯弯曲曲的,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我想到了蜥蜴与黑甲虫的对话,不然黑甲虫怎么会爬到蜥蜴的上
面呢!
生:由“驻足痴望”一词我知道了,虫子看的表情一定不一样!我觉
得它们很可爱!
举例子的时候,要选择本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五“蟋蟀的住宅”这
一课了,可以换成“草原”那一课的例子。(不明白什么意思?)
小结
阅读文章时,要由课文内容往外想,这样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能够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哟!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意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较阅读,并找到比较阅读的方法。学
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认
识排比句的特点后,学生能够列出具体事例,来证明使用排比句的好
处,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排比
句。另外,学生在反复品读句段,查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进
一步了解了分号的用法,并能说出分号的用处。在学习古诗《过故人
庄》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自己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
展开想象,改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