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00 KB
  • 2022-02-10 发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观潮 第二课时 ‎1.品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重点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潮来时”的语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一、复习导入 学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忆作者所描写的潮来前的景象。接下来,我们继续随作者去看看潮来时和潮去时的景象。‎ 二、精读课文第3~5自然段 ‎1.潮来时的景象。‎ 上节课,同学们已明确第3、4自然段描写的是潮来时的景象,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朗读这两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江潮是什么时候来的?‎ 明确:午后一点左右。‎ 老师指导:人们知道大潮到来的时间,但还是一大早就来到海塘大堤上,表明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各写了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第3自然段:远处;第4自然段:近处。‎ ‎(3)第3自然段写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可以分成两层。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如何分层。‎ 明确:第1~3句为第一层,第4句为第二层。是按大潮到来的时间顺序或地点变化来分的。‎ ‎(4)大潮在远处时人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①听到了隆隆的响声,像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像闷雷滚动,说明大潮的声音很大,离我们很远。‎ ‎②这时江面有什么变化吗?(风平浪静)‎ ‎③当人们听到这声音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讨论明确:人群非常喧闹,像锅里的开水一样,这就叫——人声鼎沸。‎ ‎④过了一会儿又怎样?‎ 明确:听到响声越来越大,看到一条白线。‎ ‎⑤思考:“白线”指什么?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白线”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说明大潮离我们越来越近。‎ 3‎ ‎(5)江潮逼近,这时人群又怎样了?‎ 明确:人群又沸腾起来。‎ 老师总结: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把江潮发出的声音、形状和人们的情绪变化写得清清楚楚。‎ 下面我们就按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此时人们看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①两丈多高的水墙写出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浪潮潮头的高。‎ ‎②为什么先看到的是一条白线,现在是一睹两丈多高的水墙?‎ 明确:因为浪潮的距离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 ‎(7)“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颤动起来”是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找个词来形容。‎ 明确:浩浩荡荡。‎ ‎①“浩浩荡荡”写出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明确:写出了江潮气势之大。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 ‎②这里实际上是指什么浩浩荡荡?(潮水)‎ ‎③浪潮越来越近,此时的声音是怎样的?‎ ‎(山崩地裂)‎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大潮越来越近的那种气势。(齐读)‎ 老师总结:第4自然段写江潮在近处时变化的情景。‎ ‎(8)小结第3、4自然段。‎ 这两自然段写潮来时的情景,先写潮在远处的情景,再写潮在近处的情景,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 ‎2.潮去时的景象。‎ ‎(1)潮来时的景象是壮观的,那么潮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找出文中表现潮去时总的特点。‎ 明确:恢复了平静。‎ ‎(2)这时江面恢复的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相同吗?‎ 明确:不同,这时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3)是很长时间涨了两丈来高吗?从哪儿可以得知?‎ 明确:不是,从“霎时”可以得知。‎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潮去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 三、疑难探究 本课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1.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作者对大潮到来时、大潮过后的江面上的情况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这期间人们的反应则是间接描写,衬托出大潮的雄伟气势。如:“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江潮还没有来”“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再近些”……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大潮过后”的时间顺序,非常清楚地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在写作的过程中,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 3‎ 通过写作者在观察时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以及人们的情绪变化,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发自内心地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五、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观潮 教学时,我以“天下奇观”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本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朗读训练。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挖掘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通过情绪的变化体现“天下奇观”。如潮来前引导学生抓住“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等词语,说明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自然是想一睹“天下奇观”的风采。‎ 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提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