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 MB
  • 2022-02-10 发布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堂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语文园地一 第 1 课时 民俗风情我知道接龙: 汉族 ——大年初一,人们 不扫地 , 不向外泼水 , 不走后门 , 不打骂孩子, 相互祝贺 “ 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 。 宁波 元旦祭祖后要 吃豆粥 ,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 激趣导入 满族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 褶子多为好 ,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春节要拜二次 年 , 年 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北京 —— 自进入 腊月 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 写春联 ,以图挣些银子过年。 刚才的热身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 “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 ,现在我们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民俗风情。 默读 “ 交流平台 ” 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交流作准备。 学生自由交流: 1. 《北京的春节》 重点 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 一笔带过 。 交流平台 2 .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 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 的,不是随意为之。 3 . 读文章和写文章都要 分清主次 。 1.你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是从哪篇课文中了解到的? 2.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 3.你从本组课文学习中所得到的收获。 4.本组课文的突出 表达方法 。 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我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知道了老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腊八这天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那时的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春节孩子们最好的零食是“杂拌儿”,玩的也不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电动玩具,而是爆竹、风筝、空竹、口琴等。 我从《腊八粥》一文中了解到熬煮腊八粥要很长时间,那里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民俗风情的交流: 《藏戏》一文给我们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它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通过面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我从 《 古诗三首 》 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跟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不同。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串起人们过春节的各种热闹而隆重的活动。而在这众多的活动中,作者有的放矢,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都是简单带过,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活动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 《 腊八粥 》 一文,则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 写《藏戏》一文时,作者主要从藏戏的形成和特征两个方面来介绍,让我们明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和它特殊的形成原因密切相关的。 2. 从老舍、沈从文的文章中,我知道了不管写多么复杂的文章,都要做到有条有理,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你从本组课文学习中所得到的收获。 1. 了解了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明白了优秀的民俗文化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 4.…… 3. 文章的重点主次是根据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定的。 3.《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 本组课文中突出的表现方法: 2. 《腊八粥》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互相交织的写法。 1. 《北京的春节》采用 详略得当 的写法。 (一)第 1 小题 词句段运用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 . . . . .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律”“清一色”“都是”这几个词的意思非常接近,都有“ 全部、所有 ”的意思。一方面表明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另一方面和前面“几百盏灯”相承接,又变化多端,摇曳生姿, 避免了重复单一的表达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 . . . . . . . . . . . . . . “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是一组近义词,“第一、金牌、桂冠、头筹”说的都是冠军、第一,分别加上“勇夺、喜获、摘得、拔得”等意思相近的词语,把运动会上竞争的激烈,获得成绩的喜悦都表现出来了。 终于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老大娘 喜极而泣 ,老大爷 欣喜若狂 ,连主持人都激动得 热泪盈眶 ,整个会场都 欢天喜地 、 激情飞扬 。 在这次表彰大会上,陈老师如数家珍,先表扬了数学 拔尖 的李浩然,英语口语 出众 的唐一蓓,后又奖励了作文比赛中的 翘楚 丁一涵,横扫校赛棋坛的 俊杰 张扬。 仿句练习 单看这个句子,前面是讲过年的一个习俗,后面则是说这个习俗的美好寓意。 因为“糕”与“高”谐音,有步步登高,一年更比一年强的意思。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二)第 2 小题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百姓困于城内,城内断粮。此时正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的话,争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 为纪念伍子胥,每年过年都做年糕, 于是过年吃年糕的习俗渐渐风行全国。 而过年吃年糕习俗起源很早,据说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以后,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预感到长期这样必有后患。所以他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说:“吾 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 3. 建筑上雕刻蝙蝠: 2. 过年的时候吃鱼: “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吃用不尽。 “蝠”与“福”谐音,“蝙蝠”有“遍福”的意思,所以人们把蝙蝠视为吉祥物,房梁、檐上雕刻蝙蝠 , 寓意“福从天降”,雕红色蝙蝠寓“洪福齐天”。 寓意鲤鱼跳龙门,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4. 家中条案上摆放财神: 寓意招财进宝。 5. 家中条案上放寿星: 寓意健康长寿。 6. 家中养锦鲤: 观察 下面的字,再照着 写一写 ,看看自己的 书写速度 是不是有所提高。 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 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 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没再进去过。但那地方 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 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 沈从文 书写提示 你觉得要想写一手好字,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在横线上写字应注意,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要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我们就能写得一手好字。 第 2 课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kuí xī kūn zhāo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 行 汉乐府 日积月累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管署。秦及西汉惠帝时都设有 “ 乐府令 ”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成为乐府诗。 把握诗歌内容 青青园中 葵 , 朝露 待日 晞 。阳春 布 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 秋节 至, 焜黄 华 叶衰。 百川 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 不努力, 老大 徒伤悲! 布施,给予。 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清晨的露水。 恩惠。 秋季。 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同 “ 花 ” 。 大河流。 指少年时代。 指年老了,老年。 长歌行 诗意: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枯黄凋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教师总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