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94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九课 《竹节人》
一、走进作者
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独创一格,十
分有新意。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少
年大传奇系列”出版。在《故事大王》不定期连载“武林奇谈”,进行其武侠童
话创作。
著有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 20 多种及《范锡林少
年大传奇》(五卷),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 300 多万字,并有若干翻译作品传
到日本。
二、课文解析
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
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心态的喜悦与满足,同时通过叙述老师自己偷偷斗
竹节人,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对于“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
睐而深感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满足的价值观的自
信。
本文内容主要分层如下:第一部分(1-2 段),概述“我们”当时迷上了竹
节人。第二部分(3-19 段),主要描述制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体现
“我们”对此深深着迷,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第三部分
(20-29 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三、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预习(解析)
风靡.(mí) 金箍.(gū)棒 俨.(yǎn)然 鏖(áo)战
技高一筹.(chóu) 身躯.(qū) 崩裂.(liè) 观摩.(mó)
bó(搏)斗 威风 lǐn lǐn(凛凛)
破 zhàn(绽) 虎视 dān dān(眈眈)
2.按拼音在括号里填同音字组词。
mò (陌)生 (茉)莉 泡(沫) 寂(寞) (墨)水 石(墨)
zhuó (卓)越 (着)陆 浑(浊) 斟(酌) (茁)壮 执(着)
3.根据意思写出本文中出现的词语。
(1)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弄巧成拙)
(2)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前功尽弃)
(3)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叱咤风云)
(4)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虎视眈眈)
(5)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化为乌有)
(6)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津津有味)
(7)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威风凛凛)
(8)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9)形容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筹。 (技高一筹)
(10)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五、积累与思考
1.根据课文填空
《竹节人》的作者是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
一帜,独创一格,十分有新意。如:《忘情丸》《分身奇妙功》等。本文通过对制
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
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
2.课文思考。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老师先后的变化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
象?是不是可以删去?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答:老师课上收竹节人,更能突出竹节人玩具的有趣。老师课上和课下形象的不
同,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我们”内心
的喜悦、满足和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
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不能删。
第十课 《宇宙生命之谜》
一、文体释疑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说明文的特点是“说”,
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
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
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
明“为什么”。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
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
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
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
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
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适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课文解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
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
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
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
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
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
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
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三、知识拓展
1.银河系包含几千亿颗星体,我们的太阳就是其中之一。太阳距离银河中心约三
万光年。银河系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盘、银核和银晕。
2.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太阳和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八大行星,
60 多颗围绕着不同行星运转的卫星,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
行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
3.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由于火星上
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因此这颗行星又常被称作“红色的星球”。
4.磁场是传递物体间磁力作用的场。指南针指南就是地球磁场的作用。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沧海一粟.( sù ) 辐.射( fú ) 分析.( xī ) 轨.道( guǐ )
海盗.( dào ) 土壤( rǎng ) 培.养( péi ) 陨.石( yǔn )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出它的意思。
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辐射: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发射辐射能的过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
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
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五、积累与思考
1.生命存在的条件:
(1)适合的温度,零下 50 至零上 150 摄氏度之间;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写出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星、海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 300 至 400 摄氏度,不可能
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
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
都低于零下 140 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
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
答: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的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进行分析(生命存在至少
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接着,
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
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
第十一课 《故宫博物院》
一、走进作者
黄传惕,1934 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笔名黄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是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高级编辑。
二、创作背景
作者在撰写另一篇文章《天安门颂》的时候,翻阅的有关天安门的资料大多
是和故宫的资料连在一起的。而天安门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激发了
他写故宫的强烈愿望。1977 年 9 月,作者在《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了为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撰写的广播稿《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
三、课文解析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
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作者
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蟠.龙(pán) 石磬.(qìng)
气氛.(fēn) 迥.异(jiǒng) 水榭.(xiè) 额枋.(fāng)
2.给多音字注音,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攒.(cuán)在一起,另一个读音是(zǎn ),组词(积攒)。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出它的意思。
中轴线: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
掩映: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衬托。
错综:纵横交叉、错综复杂。
五、积累与思考
1.《故宫博物院》的作者是 黄传惕 。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
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展现了故宫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3.课文思考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全文的结构,有分有合。文章的第 2 和 16
两个自然段,前后呼应地写了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
文章的主体部分,把故宫分成“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依次介绍。“前
朝”写台基一段,先总写“三大殿”,然后再分写。写“内廷”时先写“后三宫”,
再写“东西六宫”和“御花园”。在分与合之间,过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