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5 KB
  • 2022-02-11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   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释词。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 ‎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3. 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   “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释词。 ‎ ‎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8. 说说诗句的意思。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写法。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   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   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   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 ‎   5.七律o长征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时,我始终抓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并学会迁移,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运用。因此,教师要加强阅读与习作表达的联系,让阅读直接指向写作,这样语言的积累与内化,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一定会让习作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