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六年级上册科学- 《蜡烛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
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能从切割、受热、燃烧蜡烛的试验中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语
言或画图的方法描述,从蜡烛变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3.体验到尊重证据,合作与交流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切割、受热和燃烧蜡烛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不同。
【准备材料】:
多媒体课件;蜡烛、酒精灯、火柴、小刀、三脚架、石棉网、
烧杯、蒸发皿。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
1.上课前大家先欣赏一段精彩的视频,看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提问:看这是什么?(出示蜡烛)
今天我们通过蜡烛的变化来研究物质变化的性质。(板书课题:蜡烛的变
化)
(二)自主探究
探究蜡烛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师提问:蜡烛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哪些观察方法来研究呢?
师生互动,开始观察
1.制定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
(1)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蜡烛
发生变化呢?
(2)师生互动,板书方法:切割、受热、燃烧
(3)教师提问: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呢?要进行研
究我们就需要工具,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起来看看都有
什么?
实物展示出示(小刀、火柴、蒸发皿、蜡烛等)
(4)教师提问:
要使蜡烛发生以上的变化,我们能用到哪些工具呢?
(学生组装演示)
(5)教师追问: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交流。
(6)教师小结注意事项:
a.酒精灯要放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小心
c.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
d.蒸发皿用夹子取下
e.边观察边记录
f.合理安排试验顺序。
(7)学生自主探究
(8)教师谈话:各组整理实验工具,组长交回。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观察
到的现象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蜡烛的变化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是本课的重点,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及时的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
完成实验,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及时记录的学习习惯,也达到
了使学生初步认识蜡烛变
化的教学目的。】
2.展示交流实验现象
切割
(1)教师提问:
在切割蜡烛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切割后蜡烛变小、变短、变成两截)
(2)教师追问:其他组发现一样不必汇报了,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
(3)教师谈话:横着切,蜡烛长短的变化,斜着切蜡烛大小的变化,竖着
切粗细的变化。谁来概括一下切割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形态的变化,
形状的变化)
(4)教师小结:蜡烛在切割后只是形状的变化。(板书画图)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切割使蜡烛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学生对现象分析概括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过程。虽然这里没
有提到变化后还是不是蜡烛,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让学生感受到,
不论怎么切都是蜡烛形状和形态上的变化,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
达到“真正认识第一类物质的变化:仅仅是形态上的变化”的教学目标。】
受热
(5)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受热使蜡烛发生了那些变化?(从固体变
成液态)
(6)教师追问:那么现在我们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又会怎样呢?(变
成固态)
(7)教师小结:蜡烛受热由固态变成液体,受冷又由液体变成固态,是形
态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加热蜡烛使蜡烛产生了从固态到液体再到固
态变化的过程。】
第二个现象的汇报,因为有前一个对现象汇报的铺垫,
学生们对蜡烛受热现象的表述明显概括准确了很多。这是师生交流中,
教师的正确引导起到的作用。
燃烧
(8)教师提问:蜡烛燃烧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9)教师提问:蜡烛的长短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变短了)
(10)教师追问:这个变短和切割后的变短一样么?哪儿不一样?那少的
那部分到哪去了?真的消失了吗?还是变成我们看不到的物质了?
(切割没变,点燃变成烟)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到蜡烛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为以后用发
光发热作为依据来判断化学变化打下基础。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在分析现
象的过程中产生了质疑——少的那部分哪去了?是真的消失了还是变成
我们看不到的物质了?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并做出新的猜测,使学生
们产生进一步实验的需要。】
验证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1)教师提问:猜测一下可能是哪种情况?想不想知道它变成什么?我们
需要怎样实验?怎样才能收集到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呢?(罩东西)
(2)教师提示:用抹布包住烧杯,火焰要距离烧杯一定距离,不能集中加
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有现象
产生时及时取进行记录。
(3)教师小结: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其实蜡烛燃烧不光能产生二氧化
碳,还能产生别的新物质。
(4)学生自主实验.
实验一: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
察它的底部。
实验二: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5)教师提问:实验结束,请大家整理好实验材料,小组补充交流实验记
录。请各组选一位发言人汇报实验情况。(实验一发现碗底变黑,实验二
发现雾气)
(6)教师提问:雾气和黑色物质是什么?(板书:水、碳)
【设计意图:教师的演示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很好的完成
后面的两个实验,通过现象,学生亲自验证了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
达到“认识第二类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个教学目的。】
区别蜡烛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
(1)教师提问:三个实验都使蜡烛发生了变化,你能发现这些变化的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么?变化后还是不是蜡烛?
(2)教师小结:切割和受热,都仅仅是形态上的变化,而燃烧不但有形态
上的变化还产生了新物质。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蜡烛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
类,其实其他物质变化也可以分为这两大类,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板书:形态变化,产生新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
(3)教师讲解:(出示)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只是物质形态上的改变,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把形态发生改变的同时,产新物质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他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产生新物质。
(4)教师提问:想较准确的区分物质这两种变化的话,有些现象可以作为
我们判断的依据?(出示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找出三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通过大量的交流让学生归纳出蜡烛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在此基础
上通过看书看资料了解到,其他物质的变化也可以分为这两大类,而且
还知道了这两大类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从而达成本
课“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的教学目标。】
(三)汇报交流
判断物质的变化的类型。
(1)教师提问:
以下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呢?依据是什么?(出示)
压扁的饮料罐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融化的糖块
树叶颜色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火柴燃烧
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3)教师小结:通过颜色是否变化、是否起泡等现象可以判断是否产生新
物质。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及时产生信息的反馈,并让学
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对其他物质变化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了解。
(四)总结概括(3 分钟)
1.教师提问: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蜡烛发生的变化学习到了一些科学知识,其实大千世界还
有很多很多的变化,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
体验科学的快乐。大家课后收集资料并进行观察实验,发现更多的物质
变化。
【设计意图:对教材内容有效的删减,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体现分层式教学,课后的延伸练习,可以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
体会到更多的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