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50 KB
  • 2022-02-12 发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理解古诗《回乡偶书》,背诵默写这首诗。‎ 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感受我国诗歌的魅力,培养热爱诗歌的乐趣。‎ 一、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强调读准生字读音。‎ ‎4.理解古诗大意。‎ ‎5.学生交流。‎ ‎6.指导诵读、表演。‎ 二、理解诗意,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由图切入,感知诗人形象。‎ ‎(1)瞧,这个人就是贺知章,说一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结合词语“老大”“鬓毛衰”理解诗人形象。‎ ‎ A.鬓毛衰 观图讨论: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观察,你从哪里看出贺知章很老了?‎ 理解“鬓毛”:耳朵两边的头发我们称之为鬓毛。学习“鬓”。‎ 比较:看看贺知章的鬓毛,再看看摸摸我们自己的鬓毛,你觉得有什么区别吗?‎ 理解“鬓毛衰”:耳朵旁边的头发又白又稀少我们可以称作鬓毛衰。‎ 指导朗读:乡音无改鬓毛衰。‎ B.老大 还有哪个词也说明贺知章很老了呢?猜一猜,他可能有多少岁了?‎ 资料补充:据说贺知章10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离开家乡去长安求学了,长大后,还在洛阳当官,一直到83岁才回到家乡,这一别就是70年啊。‎ 指导朗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探寻回乡原因,读懂爱乡感情。‎ ‎(1)贺知章这么老了,为什么要回到家乡呢?‎ ‎(2)根据回答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师深情介绍:因为这里有他的家,有他的亲人,还有他儿时的伙伴,他们曾经在这里一起捉迷藏,一起跳绳,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多快乐啊。看,家乡的桥,家乡的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 2‎ 这里给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所以,即使老了,年纪大了,即使路途遥远,诗人还是要回到这里,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诗人热爱家乡的那份情谊。‎ ‎3.了解诗人回乡遇到的事情,体会回乡复杂的心情。‎ ‎(1)贺知章在回乡的路上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指导朗读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明明是家乡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不认识了呢?‎ ‎(3)深入理解,体会贺知章回乡的心情。‎ 引读一:走啊走,快到了,终于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家了,你的心情如何?请你高兴、激动地读一读吧。‎ 引读二:终于到家了,可惜爸爸妈妈都不在了,亲人也没有了,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伤心地读一读。‎ 引读三:走吧,去看看你的小伙伴,可惜,他 们有的搬家了,有的不认识你了,请你失落地读一读吧。‎ ‎(4)小结:看来,贺知章回乡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你理解他了吗?‎ ‎(5)背一背《回乡偶书》。‎ 四、拓展延伸 ‎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2.齐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泊船瓜洲》。‎ 回乡偶书思乡之情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教学伊始,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