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4.01 K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
一、《伯牙鼓琴》
(一)《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
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
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
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二)时代背景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俞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
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
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俞伯牙抚琴的民间故
事。俞伯牙得知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间再无知音,一生不再鼓琴。今有钟
子期墓在武汉市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南凤凰嘴上。
(三)课文全译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声。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大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弹
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预习(解析)
【译文】过了一会儿,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
“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
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善.( shàn ) 汤.汤( shāng ) 巍巍.( wēi ) 绝弦.( xián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善:擅长,善于。
巍巍:高大的样子。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五)积累与思考
1.《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
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
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
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2.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
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
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
念。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解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请写出三个关于朋友情谊的名句或成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四海之内皆兄弟。
(4)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5)莫逆之交。
(6)忘年之交。
(7)患难之交。
二、《书戴嵩画牛》
(一)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
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号称“雄
视百代”,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
州画派。
(二)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
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
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东坡志林》
一书体现了苏轼豪放又具有情趣的性格,谈天说地,出游交友,入仕致仕,《东
坡志林》不失为一个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本文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趣事,
并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
(三)课文全译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译文】蜀地有个杜处士,(他)喜欢书法绘画,所珍藏的宝贝成百件。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译文】(杜处士)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锦
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译文】有一天,他将书画摊开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
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杜处士笑着认为他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
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拊.掌( fǔ ) 抽搐.( chù ) 锦囊.( náng ) 侍婢.( bì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好:喜欢。
(2)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囊:袋子。此处指画套。
(3)曝:晒。
(4)拊掌:拍手。
(5)搐:抽缩。
(6)然:认为……是对的。
(7)云:说。
(8)婢:女佣人。
(五)积累与思考
1.《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2.给下列语段加上标点。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
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B )( D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4.此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此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
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第二十二课《月光曲》
一、走进主人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
包括 9 部交响曲、1 部歌剧、32 首钢琴奏鸣曲、5 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
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
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二、创作背景
《月光奏鸣曲》写于 1801 年,贝多芬将它献给自己第一位恋人,并欲娶之
为妻的桂齐雅蒂女伯爵。然而当时他们已分手,贝多芬也正经受着失恋和耳疾带
来巨大的痛苦,曲子便是在这样背景下完成的。《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
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
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
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包含着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
失聪的音乐家用心和灵魂谱写而成。琴音轻推慢陈,如倾泻一地的月光,缓缓移
至心房,照亮了那些许久不曾碰触的角落,勾起回忆联翩。
三、课文解析
《月光曲》即《月光奏鸣曲》或《月光》,本文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本文记
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俩弹
琴的故事。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表现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和
爱。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乐谱.(pǔ) 一缕.缕(lǚ) 盲.人(máng) 纯.洁(chún) 入场券.(quàn) 琴键.(jiàn)
恬.静(tián) 霎.时间(shà) 陶醉..(táo)(zuì) 莱茵..河(lái)(yīn) 微波粼粼..(lín)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出它的意思。
陶醉:形容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恬静:形容很安静,脸上表现出专注、平静的神色的样子。
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
霎时间:形容极短时间。
微波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五、积累与思考
1.《月光曲》即《月光奏鸣曲》或《月光》。文章主要讲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
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由于他钢琴鸣奏曲才华横溢,被后世尊称为“乐
圣”“交响乐之王”。
2.本文通过记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
和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和爱,赞扬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
的才华。
3.课文思考
课文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哪些段落?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1 段):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
第二部分(第 2-3 段):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
第三部分(第 4-7 段):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四部分(第 8-10 段):贝多芬弹奏《月光曲》。
第二十三课 《京剧趣谈》
一、走进作者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新疆和
河北工作了 15 年,后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学术研究。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
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 20 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 40
余册。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
文章,多次获奖。
二、创作背景
京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美感的舞台艺术,中学生们平
时接触很少。这篇文章的作者徐城北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理论家、戏曲研究员,对
京剧颇有研究,其文笔不仅老练,对于艺术的阐释也能通俗幽默、深入浅出。
三、课文解析
课文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
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
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彻底..( chè dǐ ) 虚拟..( xū nǐ ) 凸.显( tū ) 唯恐..( wéi kǒng )
2.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无(穷)无(尽)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风)( 雨)不止
3.给下列字组词。
彻(彻底) 虚(虚心) 维(思维) 凸(凸显)
切(切开) 虑(考虑) 唯(唯一) 凹(凹凸)
五、积累与思考
1.《京剧趣谈》的作者是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梅兰芳与 20 世纪》
《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 40 余册。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
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2.“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答: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
出来。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
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3.《亮相》中“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
答: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
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妙处:融合杂技成分的亮相表演,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