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2-02-12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33)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有的人 ‎ ——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想:‎ ‎    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融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 教学目标:‎ ‎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 难点、重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走近了鲁迅,也了解了鲁迅,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么一位深受人民爱戴、被誉为“民族魂”的伟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却是“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我们又怎能忘记他呢? 194年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诗人臧克家先生挥笔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的诗篇(读题)。‎ ‎(一)明确目标:学生读自读提示,弄清学习要求?(朗诵、理解、启示)‎ ‎(二)检测预习: 学生展示读,重点检查读准字音与节奏(读准节奏情感)(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诵(内容与含义)‎ ‎(一)初步了解内容:‎ 诗歌中都寄托着一定的感情,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还得理解透诗歌的意思。谁来说说,你刚才读懂了什么(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写了几种人,按出现的先后,我们把他们分为把第一类人第二类人)(突出副标题)下面咱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学课文。‎ 3‎ ‎(二)自读自悟:寻找鲁迅 课件出示要求 ‎1、你从哪句诗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用线划出来,说说你想到了他的哪件事,感受到了他怎样的精神?(联系前面三篇课文)‎ ‎2、作者对两种不同的人态度如何,你能试着读出来吗?‎ ‎1、自读交流汇报——相机板书:高尚、赞美 ‎ (1)俯下身子当牛马:还记得是怎样包扎的吗?只有把生活在最底层劳动人民看做人的时候,才能够这样做。‎ ‎(2)野草:为革命献身以至于瘦弱 ‎(3)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贱卖、送书。(希望从书中汲取力量获得好的生活)‎ ‎(4)抬举得很高很高:人们爱戴,去世时追悼。‎ 老师小结:是的,同学们,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在他去世的时候,数以万计的人来追悼他,为他送行。人们把他的灵柩扛在肩头,把他的照片举过头顶,沉痛地哀悼这位伟人,这个不屈的战士!很多人写文章来追悼他,叶圣陶、老舍、亚洲周刊。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因犀利的笔锋、崇高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 ‎2、对比阅读——相机板书:卑劣、痛恨 相对于作者所赞美的鲁迅先生,第一种人是怎样的(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势必会有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看来你们的心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 ‎3、小结评价——相机板书: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所以作者如此评价:引读理解一节 三、分析写法,读出感受 ‎1、写法研究 对比:把不同的人的不同做法放到一起去比较的写作方法,叫对比。‎ 照应:前面写了一种什么人,后面就写出他得到的结果。这种做法和结果一一对应的写法就是前后照应。)‎ 2、 师生合作朗读 ‎3、谈看法:对比之后,你愿意做哪种人?为什么?” ‎ 3‎ 师:别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同学们,我相信,他们说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想法,也一定是—大家的想法,读懂这首诗的人共同的想法。‎ 四、拓展升华 质疑主题:为什么纪念鲁迅的文章却不写鲁迅的名字?哪些人也是作者要歌颂的人呢? ‎ 作家巴尔扎克说:诗句是一些种子,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你觉得天臧克家先生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什么种子——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板书)有所作为,能为他人付出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是啊,“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一颗种子正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希望大家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实际的行动,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能开出最美的花。‎ 读:让我们拿起书,再读第一节,把深深的敬仰送给那些让我们难忘的人。‎ 附:板书设计 ‎(憎恨厌恶/痛恨/批判) (赞美赞扬,歌颂)‎ 虽生犹死     对比     虽死犹生 卑鄙、自私 高尚、无私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