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做电极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D.白色污染就是废弃的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MgO→MgSO4 B.Fe(OH)3→FeCl2 C.CO2→O2 D.NaOH→NaCl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验满 B.
滴加液体药品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5.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雾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6.焊锡是锡铅合金,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延展性 D.增强抗腐蚀性
7.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所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 )
A.
用玻璃棒制作的集气瓶 B.
用不锈钢制作的坩埚钳
C.
用塑料制作的药匙 D.
用铁丝和石棉的石棉网
8.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酒精勾兑引用酒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区分硝酸铵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发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肥皂水,搅拌
加水
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KNO3晶体
NaCl
水
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
B
H2
HCl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HNO3溶液
H2SO4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D
NH4HCO3固体
NaCl
﹣
加热
A.A B.B C.C D.D
13.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比较溶解性 B.
检验铵盐
C.
证明酸碱能反应 D.
制CO2
14.下列归纳有错误内容的组别是( )
A.解释说明
B.安全常识
①氮气作粮食的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②CO、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①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定期翻动
②进入陌生的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C.燃烧与灭火
D.方程式表示所述内容
①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的完全燃烧
②用水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①酸雨形成CO2+H2O═H2CO3
②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A.A B.B C.C D.D
1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B.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
D.d点时的固体有两种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3分)(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 ;
③缺 患侏儒症.
17.(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厨房中的“柴、米、油、盐、醋”及用具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新农村建设,兴建沼气池.许多家庭中的燃料已被沼气所替代,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 .
②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主要是给人体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③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洗涤剂的水洗掉,这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④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填“单质”或“元素”).
⑤打开盛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⑥铝制锅具不易被腐蚀,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小明在家自制汽水,所用的配料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7(填“<”、“=”或“>”),
②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20.(10分)(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根据图甲中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 .
(2)若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组成发生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 (填“K1”、“K2”或“K3”);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填“K1”、“K2”或“K3”).
(3)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若需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则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4)如图乙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HCOOHH2O+CO↑
①实验中氧化铁的颜色变化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只写一点).
2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中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他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小组某同学取一药匙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发现烧杯里有固体不溶物,因此认为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钙,大家一致认为他的结论不对,理由是 .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3)①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 .
(4)向混合物C中不断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一出现 现象,即表示碳酸钠溶液已过量.将混合物D过滤,得到1g滤渣E和滤液F.滤液F的溶质中含有 .
[解释与结论]
(5)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
2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1)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 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
(2)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为4NH3•H2O+ +2SO2=2(NH4)2SO4+2H2O.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做电极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墨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D.白色污染就是废弃的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氧气的工业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的污染.
B.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解答;
C.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的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分离,故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错误;
D.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制氧气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白色污染的形成,难度不大.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MgO→MgSO4 B.Fe(OH)3→FeCl2 C.CO2→O2 D.NaOH→NaCl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解:A、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生成氯化亚铁,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验满 B.
滴加液体药品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考虑;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考虑;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
A、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故操作正确;
B、滴加液体滴管不能伸进容器内,手握胶头滴管的方法不对,故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操作正确;
D、在稀释浓硫酸时将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产生危险,故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雾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铁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反应的生成物状态来分析;
D.根据蛋白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有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所以看不到白色沉淀生成,故错误;
C.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所以看到的是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D.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会发生蛋白质的盐析,出现沉淀,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实验现象描述,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颜色改变、沉淀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焊锡是锡铅合金,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延展性 D.增强抗腐蚀性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分析】A、合金的强度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大;
B、合金的熔点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低;
C、合金的延展性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更高;
D、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强.最先熔化的应该是熔点最低的,根据分析焊锡是锡铅合金,其熔点低更适合做焊接金属用的焊锡,符合人们的需求.
【解答】解:根据题干知,焊锡是合金,根据合金的特性知道合金的熔点一般要比其组分低,焊锡的熔点要低于锡和铅,所以在焊接金属时,为节约时间,节约能源、节约成本采用锡铅合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特性,合金的强度高、抗腐蚀是材料所需要的,合金的熔点比组分低便于加工制作,因此合金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
7.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所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 )
A.
用玻璃棒制作的集气瓶 B.
用不锈钢制作的坩埚钳
C.
用塑料制作的药匙 D.
用铁丝和石棉的石棉网
【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解答】解: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
D.石棉网是由铁丝这种金属材料和石棉这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学生应了解复合材料的概念,认识复合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8.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酒精勾兑引用酒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A.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
C.根据酸奶的成分和发酵的过程进行分析;
D.根据发霉的大米和花生米能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这一情况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A错误;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故B错误;
C.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故C正确.
D.霉变的大米和花生米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单质的含义进行解答;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即可;
C、根据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进行解答;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
【解答】解:A、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正确;
B、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其产物中一定有盐生成,但由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Na+Cl22NaCl属于化合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C、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就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是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区分硝酸铵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发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肥皂水,搅拌
加水
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A、根据羊毛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肥皂水只能鉴别软水和硬水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D、根据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有烧纸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肥皂水只能鉴别软水和硬水,不能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故B错误;
C、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氧化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灼烧,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氯乙烯,没有明显气味的是聚乙烯,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二.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B、根据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t3℃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大小.
D、根据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0℃时NH4Cl的溶解度为29g,则20℃NH4Cl的溶解度大于29g,则NH4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KNO3晶体
NaCl
水
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
B
H2
HCl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HNO3溶液
H2SO4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D
NH4HCO3固体
NaCl
﹣
加热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2SO4能与适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H4HCO3固体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比较溶解性 B.
检验铵盐
C.
证明酸碱能反应 D.
制CO2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铵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铵根离子检验的方法分析;
C、根据反应的顺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分析.
【解答】解:A、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性这里有两个变量:溶质的种类和温度,故A错误;
B、检验铵根离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显碱性,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硫酸混合时不会立即产生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故C正确;
D、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铵根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制取、酸碱的反应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14.下列归纳有错误内容的组别是( )
A.解释说明
B.安全常识
①氮气作粮食的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②CO、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①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定期翻动
②进入陌生的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C.燃烧与灭火
D.方程式表示所述内容
①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的完全燃烧
②用水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①酸雨形成CO2+H2O═H2CO3
②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A.A B.B C.C D.D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B、根据根据缓慢氧化易引起自燃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正确;②O2、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故A完全正确;
B、①由于柴草要进行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以免发生自燃,所以要定期翻动,正确;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聚集于溶洞中,且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所以进入陌生的溶洞前,要先做灯火实验,正确;故B完全正确;
C、①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物与空气更好的接触,使木柴能完全燃烧,正确;②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错误;故C不完全正确;
D、①SO2溶于雨水生成H2SO3,H2SO3可被空气中O2缓慢氧化成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故错误;②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正确;故D不完全正确.
故选C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B.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
D.d点时的固体有两种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正确;
B、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固体为银和铜,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B错误;
C、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C正确;
D、d点时锌过量,因此固体为银、铜、锌3种,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3分)(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 Mg2+ ;
③缺 Zn 患侏儒症.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是镁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③人体缺少锌元素会患侏儒症.
【解答】解: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是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
③人体缺少锌元素会患侏儒症,其元素符号为Zn.
故答案为:①O;②Mg2+;③Zn.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厨房中的“柴、米、油、盐、醋”及用具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新农村建设,兴建沼气池.许多家庭中的燃料已被沼气所替代,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 .
②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主要是给人体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6O26CO2+6H2O .
③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洗涤剂的水洗掉,这是利用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
④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元素 (填“单质”或“元素”).
⑤打开盛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⑥铝制锅具不易被腐蚀,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的概念;书写化学方程式;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①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②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④加碘食盐的“碘”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无机盐类物质存在,指的是元素.
⑤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解答.
⑥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①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故填:CH4;
②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6H12O6+6O26CO2+6H2O;
③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洗涤剂的水洗掉,这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④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元素.故填:元素;
⑤打开盛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⑥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答案为:4Al+3O2═2Al2O3.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要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18.(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小明在家自制汽水,所用的配料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 7(填“<”、“=”或“>”),
②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NaHCO3 ,属于 无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果汁 .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①根据自制汽水的配料的成分中含有柠檬酸,进行分析解答.
②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结合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自制汽水的配料的成分中含有柠檬酸,显酸性,柠檬酸的pH小于7.
②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碳酸氢钠中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③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果汁.
故答案为:
①<;②NaHCO3;无机物;③果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uO ,D Fe .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③ (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uSO4+Fe═Cu+FeSO4 .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制农药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所以D是铁,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所以E是硫酸铜,B是氧化铜,C是硫酸,C和D反应是硫酸和铁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A是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F是金属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所以D是铁,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所以E是硫酸铜,B是氧化铜,C是硫酸,C和D反应是硫酸和铁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A是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F是金属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uO,D是Fe;
(2)反应①是硫酸和铁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③;
(3)反应④是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4)通过推导可知,E是硫酸铜,可以用于配制农业波尔多液等.
故答案为:(1)CuO,Fe;
(2)③;
(3)CuSO4+Fe═Cu+FeSO4;
(4)制农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10分)(2016•靖江市校级二模)根据图甲中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 量筒 .
(2)若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ABEI (填序号)组成发生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 K2 (填“K1”、“K2”或“K3”);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K1 (填“K1”、“K2”或“K3”).
(3)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 CDI (填序号);若需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则选择的仪器是 FGH (填序号).
(4)如图乙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HCOOHH2O+CO↑
①实验中氧化铁的颜色变化为 黑色变红色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CuOCu+CO2 .
②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只写一点).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解答;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解答;
(3)根据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根据氧化铜的颜色变化是:黑色变红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解答】解:(1)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故答案为:量筒;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ABEI;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K2,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K1;故答案为:ABEI;2KMnO4K2MnO4+MnO2+O2↑;K2;K1;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CDI;若需测量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则收集的仪器应选量筒;故答案为:CDI;FGH;
(4)①氧化铜的颜色变化是:黑色变红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故答案为:①黑色变红色;CO+CuOCu+CO2;②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答案:
(1)量筒;
(2)ABEI;2KMnO4K2MnO4+MnO2+O2↑;K2;K1;
(3)CDI;FGH;
(4)①黑色变红色;CO+CuOCu+CO2;②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节约能源.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中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他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小组某同学取一药匙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发现烧杯里有固体不溶物,因此认为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钙,大家一致认为他的结论不对,理由是 氢氧化钙为溶于水,可能是氢氧化钙 .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的原因是 CaO+H2O=Ca(OH)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 CaCO3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①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 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
(4)向混合物C中不断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一出现 白色沉淀 现象,即表示碳酸钠溶液已过量.将混合物D过滤,得到1g滤渣E和滤液F.滤液F的溶质中含有 Na2CO3、NaCl .
[解释与结论]
(5)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Ca(OH)2、CaCO3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氧化钙可以用作干燥剂;
碳酸钙不溶于水,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解答】解:
取一药匙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发现烧杯里有固体不溶物,因此认为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钙,大家一致认为他的结论不对,理由是氢氧化钙为溶于水,可能是氢氧化钙;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4)向混合物C中不断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一出现白色沉淀现象,即表示碳酸钠溶液已过量.
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碳酸钠,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解释与结论】
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
如果含有的剩余的0.74g物质都是氢氧化钙,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最终正好得到1g滤渣碳酸钙,因此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Ca(OH)2、CaCO3.
答案::氢氧化钙为溶于水,可能是氢氧化钙
(1)CaO+H2O=Ca(OH)2;
(2)CaCO3;CaCO3+2HCl=CaCl2+H2O+CO2↑;
(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4)白色沉淀;Na2CO3、NaCl;
(5)Ca(OH)2、CaCO3.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2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1)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 高锰酸钾 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
(2)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为4NH3•H2O+ O2 +2SO2=2(NH4)2SO4+2H2O.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答;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
【解答】解:(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个氮原子、20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氮原子、20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故空中为O2;
故答案为:O2;
②设至少需要含90%的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2CaCO3+O2+2SO22CaSO4+2CO2
200 128
90%•x 1.6kg
x=2.8kg;
答:至少需要含90%的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2.8kg.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检验方法,又结合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属于难度比较大的题,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综合性比较强,并认真分析,综合把握,从而突破本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