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虹口区2012年理化学科中考练习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2.4
化 学 部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 B.Al C.Ca D.Cl
28. 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有机物
29.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八宝粥 B.珍珠奶茶 C.矿泉水 D.蒸馏水
3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酒变成醋
31.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e C.H2 D.2H2
32.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唾液(pH:6.6-7.1) B. 血液(pH:7.35-7.45)
C. 胆汁(pH:6.8-7.4) D. 胃酸(pH:0.8-1.5)
33. NO2是空气中常见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2 D.+4
34.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2发生反应以减少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2NO2 4R+N2,其R的化学式是
A.C B.CO2 C.CO3 D.CNO
35. 反应2C+SiO2 Si+2CO↑中的还原剂是
A. C B. SiO2 C. Si D. CO
36. 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表示1个NO2分子的是
A. B. C. D.
37.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水和冰 B. 石墨和金刚石 C. 烧碱和纯碱 D. 水和双氧水
38. 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9. 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析,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2Mg+O22MgO
C.2Al+6HCl→2AlCl3+3H2↑ D.CuSO4+2NaOHNa2SO4+Cu(OH)2
40.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A. 硝酸银 B. 碳酸钠 C. 氯化钡 D. 石蕊
4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色烟雾
D.将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红褐色沉淀
43.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盐酸可用于除去铁锈 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
C.熟石灰可治疗胃酸过多 D.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4.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是
C
45.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甲、氢气还原氧化铜
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试管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D.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46.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中各量随盐酸体积(V)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正确的是
七、填空题(共21分)[来源:Z。xx。k.Com]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7.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1) (填化学式);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会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2) (填化学式);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是 (3) 。
②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4) ;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5) 作用;医疗中常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水,用铂丝蘸取少量放在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火焰呈 (6) 色。
③ 与农家肥相比,化肥有效成分多,见效快,合理使用化肥可一定程度上促进粮食等农产品增产。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化学式是CO(NH2)2,它由 (7) 种元素组成,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8) (精确到0.1%),0.5mol尿素中约含有 (9)个N原子。
48. 根据右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 M点表示的含义是 (10) 。
② 20℃时使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11)。
③ 分别将5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12) (填写物质序号)。
O 20 50
④ 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13) 。
4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①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14) 。
b
c
A
B
C
D
E
F
②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15)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16) (填装置编号),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 (17) (填b或c)通入。
③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选用装置B和(18) (填装置编号),实验中B中的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即液封),目的是防止(19) 。
50. 探究金属铁和铜的活动性关系,可以选择不同的药品,请完成下表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选择的试剂和药品
铁、硫酸铜溶液
铜、硫酸亚铁溶液
(20)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实验原理是 (21) 。
八、简答题(共19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51. 实验室用足量锌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反应制取0.01mol氢气。
① 参加反应的锌是多少克?(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 此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1) g。
52.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金属铜表面的绿色铜锈(铜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产物)进行研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B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一定有 (2) 。
② 将A处产生的小液滴滴在某白色粉末上,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说明A处生成的小液滴是水,该白色粉末是 (3) 。
③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固体。
某同学对黑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假设:
Ⅰ.可能是碳;
Ⅱ.可能是氧化铜;
Ⅲ.可能是碳和氧化铜。
你认为这三种假设中一定错误的是 (4) 。为证明你的分析,可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 (5) 。
④ 通过上述实验和分析可知,组成铜锈的元素是 (6) (填元素名称)。
53.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
实验一: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加足量水
溶解
样品
称量
溶液
滤渣
饱和石灰水
操作M
洗涤
烘干
滤液
碳酸钠的
质量分数
操作N
计算
① 操作M是(7) ,操作N是 (8) 。
② 加入饱和石灰水后生成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9)。
实验二:为确定上述反应后滤液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Ⅰ. 测定滤液的pH;
Ⅱ. 取样,滴加稀盐酸;
Ⅲ. 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Ⅳ. 取样,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
④ 上述步骤对分析滤液成分没有必要的是(10) 。
⑤ 若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的成分是(11) ;
若无明显现象,实验一中所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能会(12)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虹口区2012年初三年级理化学科中考练习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部分
2012.4
六、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27
28[来源:Zxxk.Com]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B
A
C
B
A
D
D
B
A
A[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B
D
C
C
B
D
C
A
C
D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47. (1)N2;(2)CO2;(3)SO2 + 2NaOHNa2SO3 + H2O;(4)杀菌消毒;(5)吸附;
(6)黄;(7)四;(8)46.7%;(9)6.02×1023
48. (10)5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合理给分);
(11)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12)C;(13)20℃≤t<50℃[来源:学科网ZXXK]
49. (14)酒精灯;(15)2KClO32KCl+3O2;(16)A;(17)c
(18)D;(19)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50. (20)Fe 、Cu、稀盐酸(或Fe 、Cu、稀硫酸)
(21)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八、简答题(共19分)
51. ①设需要锌xmol
(1分)
1 1
x 0.01
(1分)
x=0.01 (1分)
0.01×65g/mol=0.65g (1分)
(1) 10g
52. (2)二氧化碳; (3)硫酸铜; (4)Ⅰ、Ⅲ(2分); (5)稀硫酸(或稀盐酸);
(6)铜、碳、氢、氧;
53. (7)过滤;(8)称量;
(9)Na2CO3 + Ca(OH) 2 CaCO3↓+ 2NaOH;
(10)Ⅰ、Ⅳ(2分);
(11)氯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12)偏小或无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