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76 KB
  • 2021-05-10 发布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勾股定理(知识点)‎ ‎【知识要点】‎ ‎ 1. 勾股定理的概念:‎ ‎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为斜边。‎ ‎ 3. 勾股数:‎ ‎ ①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b,c、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8,15,17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组勾股数:‎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4.命题、定理、证明 ‎ ‎⑴ 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 ‎(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⑵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 ‎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命题 ‎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 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⑶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⑷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⑸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⑹ 证明的一般步骤 ‎①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5.判断直角三角形:‎ ‎(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2)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A=30°‎ ‎ 可表示如下: BC =AB ‎ ∠C=90°‎ ‎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ACB=90° ‎ ‎ 可表示如下: CD =AB = BD = AD ‎ D为AB的中点 ‎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D=AC·BC ‎7.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第一步:分析所有表示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可以写成哪两个有理数的和 第二部:在数轴上画出其中一个有理数,以该有理数为垂足做垂线,在垂线上标出第二个有理数的长度。连接端点和原点,以原点为圆心,端点为半径画圆,于数轴交点即为所有无理数。‎ 勾股定理(习题)‎ 一、基本应用 考点1:勾股定理 ‎1.矩形ABCD,AB=5 cm,AC=13 cm,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cm2. ‎ ‎2.(易错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满足│x-4│+=0,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BAC=90º,AB=15,AC=20,AD⊥BC,垂足为D,则△ABC斜边上的高AD= .‎ ‎4.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腰上的高为( )‎ A.12cm B. C. D.‎ ‎5.在Rt△ABC,∠C=90°‎ ‎(1) 已知c=17,b=8, 求a。‎ ‎(2) 已知a∶b=1∶2,c=5, 求a。‎ ‎(3) 已知b=15,∠A=30°,求a,c。‎ ‎6.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 7. 如图,分别以Rt △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容易得出S1、S2、S3之间有的关系式 .‎ ‎8.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勾股定理逆定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3,4,5 ② 1,3,4 ③ 4,4,6 ④ 6,8,10 ⑤ 5,7,2 ⑥ 13,5,12 ⑦ 7,25,24‎ ‎2、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9,b=41,c=40 B、a=b=5,c= C 、a∶b∶c=3∶4∶5 D a=11,b=12,c=15‎ ‎3、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 )‎ ‎ A.42 B.52 C.7 D.52或7‎ ‎4、已知的三边为、、,且,求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 ‎5、的三边、、满足.试判断的形状.‎ 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判定 ‎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2.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它的逆命题是 。‎ ‎(2)这个逆命题正确吗?‎ ‎(3)如果这个逆命题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它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否正确.‎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2)三角形的三内角之比为l:1:2,则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正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考点3.数轴表示无理数 ‎1.用圆规与尺子在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并补充完整作图方法 ‎2.在数轴上(如图9)作出表示3-的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考点4:勾股定理应用 ‎1.如图,在矩形ABCD中,M是CD中点,AB=8,AD=3.‎ ‎ (1)求AM的长;‎ ‎ (2)△MAB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2.如图所示,在中,,CD是AB边上高,若AD=8,BD=2,求CD.‎ ‎3.(易错题)如图,已知在中∠ACB=90°,,分别以,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则+的值等于 .‎ ‎4.一个长方体木箱沿斜面下滑,当木箱滑至如图位置时,AB=3m,已知木箱高BE=m,斜面坡角为30°,求木箱端点E距地面AC的高度EF。‎ ‎(二)、实际应用:‎ ‎1. 梯子滑动问题:‎ ‎1.一架长2.5的梯子,斜立在一竖起的墙上,梯子底端距离墙底0.7(如图),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 米 ‎ 第1题图 第2题图 ‎ ‎2.如图,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面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底端的滑动距离 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上还多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绳子下端刚好触到地面,试问旗杆的高度为 米 ‎ ‎2. 爬行距离最短问题:‎ ‎1.如图,一块砖宽AN=5㎝,长ND=10㎝,CD上的点F距地面的高FD=8㎝,地面上A处的一只蚂蚁到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线是 cm ‎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3、2,A和B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昆虫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昆虫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 分米?‎ B C ‎ ‎ ‎3、实际问题 ‎1. 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 ‎2.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C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 。‎ ‎4、方向问题:‎ ‎1. 有一次,小明坐着轮船由A点出发沿正东方向AN航行,在A点望湖中小岛M,测得∠MAN=30°,当他到B点时,测得∠MBN=45°,AB=100米,你能算出AM的长吗?‎ ‎2.一轮船在大海中航行,它先向正北方向航行8 km,接着,它又掉头向正东方向航行15千米.‎ ‎⑴ 此时轮船离开出发点多少km? ‎ ‎⑵ 若轮船每航行1km,需耗油0.4升,那么在此过程中轮船共耗油多少升?‎ ‎5、折叠问题:‎ ‎1.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长AD=9㎝,宽AB=3㎝,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的长是多少?‎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中点,F是AB上一点,且,那么△DEF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沿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 ‎(1)试说明:AF=FC;(2)如果AB=3,BC=4,求AF的长 ‎6、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长度 如图,水池中离岸边D点1.5米的C处,直立长着一根芦苇,出水部分BC的长是0.5米,把芦苇拉到岸边,它的顶端B恰好落到D点,并求水池的深度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