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变量之间的关系中等难度教师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4•常州)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距离单位10km的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S(km)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以下说法: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②甲的平均速度为15千米/小时;③乙走了8km后遇到甲;④乙出发6分钟后追上甲.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2015•黄冈模拟)如图所示,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此时快车到达乙地
B.B﹣C﹣D段表示慢车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到达甲地
C.快车的速度为km/h
D.慢车的速度为125km/h
3.(2015•德城区模拟)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3 C.x<2且x≠3 D.x≤2且x≠3
4.(2014•衡阳)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汇总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
B.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
C.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
D.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
5.(2014•德州)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
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
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6.(2014•黄冈)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2 C.x>2且x≠0 D.x≥2且x≠0
7.(2015•广东模拟)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D.快艇比轮船早到2小时
8.(2014•盘锦)已知,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骑自行车以2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A前往终点B,乙骑摩托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B前往终点A.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则下图中正确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9.(2014•防城港)如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开始它们在左边重合,大三角形固定不动,然后把小三角形自左向右平移直至移出大三角形外停止.设小三角形移动的距离为x,两个三角形重叠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10.(2015•甘南州)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是( )
A.± B.4 C.±或4 D.4或﹣
11.(2015•新疆)如图,小红居住的小区内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小路的正中间有一路灯,晚上小红由A处径直走到B处,她在灯光照射下的影长l与行走的路程S之间的变化关系用图象刻画出来,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2.(2014•重庆)夏天到了,某小区准备开放游泳池,物业管理处安排一名清洁工对一个无水的游泳池进行清洗,该工人先只打开一个进水管,蓄了少量水后关闭进水管并立即进行清洗,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打开两个出水管将池内的水放完,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已知每个进水管的进水速度与每个出水管的出水速度相同,从工人最先打开一个进水管开始,所用时间为x,游泳池内的蓄水量为y,则下列各图中能够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3.(2014•汕尾)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1小时后进入高速路,继续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4.(2014•义乌市)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米.
15.(2014•徐州)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P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边AB、BC从点A开始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当点P移动到点A时,P、Q同时停止移动.设点P出发xs时,△PAQ的面积为ycm2,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则线段EF所在的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
16.(2015•郴州)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7.(2015•酒泉)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8.(2015•湖北模拟)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等于 .
19.(2013秋•新城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甲、乙两名选手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路程y(千米)随时间x(分)变化的图象.下面几个结论:
①比赛开始24分钟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②这次比赛全程是10千米.
③比赛开始38分钟时,两人第二次相遇.
正确的结论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0.(2014秋•肥东县期末)小强骑自行车去郊游,右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小强9点离开家,15点回家,根据这个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离家最远的地方需要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间多长?
(3)小强何时距家21km?(写出计算过程)
21.(2014春•富平县期末)如图所示,A、B两地相距50千米,甲于某日下午1时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乙也于同日下午骑摩托车按同路从A地出发驶往B地,如图所示,图中的折线PQR和线段MN分别表示甲、乙所行驶的路程S与该日下午时间t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哪一个出发更早?早出发多长时间?
(2)甲和乙哪一个更早到达B城,早多长时间?
(3)乙出发大约用多长时间就追上甲?
(4)描述一下甲的运动情况.
(5)请你根据图象上的数据,分别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和甲骑自行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2.(2014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一列快车、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300km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图,分别表示两车到目的地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
(1)快车的速度为 km/h,慢车的速度为 km/h;
(2)经过多久两车第一次相遇?
(3)当快车到达目的地时,慢车距离地多远?
23.(2014春•通川区校级期中)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
底面半径x(cm)
1.6
2.0
2.4
2.8
3.2
3.6
4.0
用铝量y(cm3)
6.9
6.0
5.6
5.5
5.7
6.0
6.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
24.(2012•无锡)如图1,A、D分别在x轴和y轴上,CD∥x轴,BC∥y轴.点P从D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五边形DOABC的边匀速运动一周.记顺次连接P、O、D三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cm2,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已知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中折线段OEFGHI所示.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若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
变量之间的关系中等难度教师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4•常州)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距离单位10km的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S(km)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以下说法: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②甲的平均速度为15千米/小时;③乙走了8km后遇到甲;④乙出发6分钟后追上甲.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函数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然后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意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乙在28分时到达,甲在40分时到达,所以乙比甲提前了12分钟到达;故①正确;
②根据甲到达目的地时的路程和时间知:甲的平均速度=10÷=15千米/时;故②正确;
④设乙出发x分钟后追上甲,则有:×x=×(18+x),解得x=6,故④正确;
③由④知:乙第一次遇到甲时,所走的距离为:6×=6km,故③错误;
所以正确的结论有三个:①②④,
故选:B.
【点评】读函数的图象时首先要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理解问题叙述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
2.(2015•黄冈模拟)如图所示,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此时快车到达乙地
B.B﹣C﹣D段表示慢车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到达甲地
C.快车的速度为km/h
D.慢车的速度为125km/h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A、根据B点的纵坐标的意义回答问题;
B、B﹣C﹣D段表示两车的车距与时间的关系;
C、快车的速度=﹣;
D、慢车的速度=.
【解答】解:A、B点表示快车与慢车出发4小时两车相遇;故本选项错误;
B、B﹣C﹣D段表示快、慢车相遇后行驶一段时间快车到达乙地,慢车继续行驶,慢车共用了12小时到达甲地故本选项错误;
C、快车的速度=﹣=(km/h);故本选项正确;
D、慢车的速度==(km/h);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3.(2015•德城区模拟)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3 C.x<2且x≠3 D.x≤2且x≠3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函数思想.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0且x﹣3≠0,
解得:x≤2.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4.(2014•衡阳)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汇总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
B.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
C.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
D.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从4分钟到8分钟时间增加而离家的距离没变,所以这段时间在看报;
B.4分钟时散步到了报栏,据此知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
C.据图形知,12分钟时离家最远,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
D.据图知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
【解答】解:A.小明看报用时8﹣4=4分钟,本项错误;
B.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本项正确;
C.据图形知,12分钟时离家最远,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本项正确;
D.据图知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本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5.(2014•德州)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
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
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结合图象得出张强从家直接到体育场,故第一段函数图象所对应的y轴的最高点即为体育场离张强家的距离;进而得出锻炼时间以及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由图中可以看出,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2.5﹣1.5千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解答】解:A、由函数图象可知,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故A选项正确;
B、由图象可得出张强在体育场锻炼30﹣15=15(分钟),故B选项正确;
C、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2.5﹣1.5=1(千米),故C选项错误;
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所用时间为95﹣65=30(分钟),距离为1.5km,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1.5÷0.5=3(千米/时),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根据已知图象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6.(2014•黄冈)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2 C.x>2且x≠0 D.x≥2且x≠0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0,
∴x≥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7.(2015•广东模拟)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D.快艇比轮船早到2小时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先计算轮船和快艇的速度,再结合图象,逐一判断.
【解答】解:轮船的速度为:160÷8=20千米/小时,
快艇的速度为:160÷(6﹣2)=40千米/小时,
故A正确,B错误;由函数图象可知,C、D正确.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再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8.(2014•盘锦)已知,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骑自行车以2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A前往终点B,乙骑摩托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B前往终点A.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则下图中正确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2小时两人就会相遇,甲6小时到达B地,乙3小时到达A地,进而根据相遇前、相遇后两个阶段得出相应的分段函数,从而找出符合题意的图象.
【解答】解:根据题意,两人同时相向出发,甲到达B地时间为:=6小时,乙到达A地:=3小时.
根据题意,分成两个阶段:相遇前、相遇后;相遇后可分成乙到达A地、甲到达B地;
相遇前,s=120﹣(20+40)t=120﹣60t(0≤t≤2),当两者相遇时,t=2,s=0,
相遇后,当乙到达A地前,甲乙均在行驶,即s=(20+40)(t﹣2)=60t﹣120(2≤t≤3),当乙到达A地时,此时两者相距60千米;
当乙到达A地后,剩下甲在行驶,即s=60+20(t﹣3)=20t(3≤t≤6),
故:
法二:本题可无需列出方程,只需弄清楚题意,分清楚s与t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相遇前、相遇后;相遇后可分成乙到达A地、甲到达B地,故求出各个时间点便可.
∵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骑自行车以2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A前往终点B,乙骑摩托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B前往终点A,
∴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两人就会相遇,甲6小时到达B地,乙3小时到达A地,
故两人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则正确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B.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根据题意得出关键转折点是解题关键.
9.(2014•防城港)如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开始它们在左边重合,大三角形固定不动,然后把小三角形自左向右平移直至移出大三角形外停止.设小三角形移动的距离为x,两个三角形重叠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可以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判断函数的图象的形状.
【解答】解:①x≤1时,两个三角形重叠面积为小三角形的面积,
∴y=×1×=,
②当1<x≤2时,重叠三角形的边长为2﹣x,高为,
y=(2﹣x)×=x2﹣x+,
③当x=2时,两个三角形没有重叠的部分,即重叠面积为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此类题目的图象往往是几个函数的组合体.
10.(2015•甘南州)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是( )
A.± B.4 C.±或4 D.4或﹣
【考点】函数值.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y=8直接代入函数即可求出自变量的值.
【解答】解:把y=8代入函数,
先代入上边的方程得x=,
∵x≤2,x=不合题意舍去,故x=﹣;
再代入下边的方程x=4,
∵x>2,故x=4,
综上,x的值为4或﹣.
故选: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求函数值.
(1)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
11.(2015•新疆)如图,小红居住的小区内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小路的正中间有一路灯,晚上小红由A处径直走到B处,她在灯光照射下的影长l与行走的路程S之间的变化关系用图象刻画出来,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中心投影.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根据中心投影的性质得出小红在灯下走的过程中影长随路程之间的变化,进而得出符合要求的图象.
【解答】解:∵小路的正中间有一路灯,晚上小红由A处径直走到B处,她在灯光照射下的影长l与行走的路程S之间的变化关系应为:
当小红走到灯下以前:l随S的增大而减小;
当小红走到灯下以后再往前走时:l随S的增大而增大,
∴用图象刻画出来应为C.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以及中心投影的性质,得出l随S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2014•重庆)夏天到了,某小区准备开放游泳池,物业管理处安排一名清洁工对一个无水的游泳池进行清洗,该工人先只打开一个进水管,蓄了少量水后关闭进水管并立即进行清洗,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打开两个出水管将池内的水放完,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已知每个进水管的进水速度与每个出水管的出水速度相同,从工人最先打开一个进水管开始,所用时间为x,游泳池内的蓄水量为y,则下列各图中能够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目中叙述的过程,开始打开一个进水管,游泳池内的蓄水量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打开两个出水管将池内的水放完,游泳池内的蓄水量逐渐减少直到水量为0,并且时间比开始用的少;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游泳池内的蓄水量增多.
【解答】解:开始打开一个进水管,游泳池内的蓄水量逐渐增多;
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打开两个出水管将池内的水放完,游泳池内的蓄水量逐渐减少直到水量为0,并且时间比开始用的少;
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游泳池内的蓄水量增多,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能够根据叙述来分析变化过程.
13.(2014•汕尾)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1小时后进入高速路,继续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1小时后进入高速路,所以前1小时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后来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路程的增加幅度会变大一点.据此即可选择.
【解答】解:由题意知,前1小时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1小时后路程的增加幅度会变大一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汽车行驶的过程.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4.(2014•义乌市)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80 米.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先分析出小明家距学校800米,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的时间是15﹣5=10(分),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即可求得.
【解答】解:通过读图可知:小明家距学校800米,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的时间是15﹣5=10(分),
所以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800÷10=80(米).
故答案为: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先得出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和回家所需要的时间,再求解.
15.(2014•徐州)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P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边AB、BC从点A开始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当点P移动到点A时,P、Q同时停止移动.设点P出发xs时,△PAQ的面积为ycm2,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则线段EF所在的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y=﹣3x+18 .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动点型.
【分析】根据从图②可以看出当Q点到B点时的面积为9,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EF所在的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点P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AB、BC从点A开始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
∴当Q到达B点,P在AD的中点时,△PAQ的面积最大是9cm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cm,
∴×a×a=9,
解得a=6,即正方形的边长为6,
当Q点在BC上时,AP=6﹣x,△APQ的高为AB,
∴y=(6﹣x)×6,即y=﹣3x+18.
故答案为:y=﹣3x+1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函数的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16.(2015•郴州)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 .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
【解答】解: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
17.(2015•酒泉)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1且x≠0 .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且x≠0,
解得:x≥﹣1且x≠0.
故答案为:x≥﹣1且x≠0.
【点评】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8.(2015•湖北模拟)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等于 4或﹣ .
【考点】函数值.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不知道x的取值范围,所以需要讨论,①x≤2,②x>2,从而在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
【解答】解:①当x≤2时,x2+2=8,
解得:x=﹣;
②当x>2时,2x=8,
解得:x=4.
故答案为:4或﹣.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讨论x的取值范围,避免漏解.
19.(2013秋•新城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甲、乙两名选手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路程y(千米)随时间x(分)变化的图象.下面几个结论:
①比赛开始24分钟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②这次比赛全程是10千米.
③比赛开始38分钟时,两人第二次相遇.
正确的结论为 ①③ .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行程问题;数形结合.
【分析】设实线表示甲的函数图象,求得在第15到33分时甲的速度,让15分加上甲行1千米用的时间即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易得乙的速度,乘以48即为全程;设t分时,第2次相遇,易得BC段甲的速度,相遇时甲走的路程等于乙走的路程,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后可得正误.
【解答】解:①15到33分钟的速度为km/min,
∴再行1千米用的时间为9分钟,
∴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15+9=24min,正确;
②第一次相遇时的路程为6km,时间为24min,
所以乙的速度为6÷24=0.25km/min,
所以全长为48×0.25=12km,故错误;
③甲第三段速度为5÷10=0.5km/min,7+0.5×(t﹣33)=0.25t,
解得t=38,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得到甲乙两人在不同阶段内的速度是解决本题的易错点.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0.(2014秋•肥东县期末)小强骑自行车去郊游,右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小强9点离开家,15点回家,根据这个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离家最远的地方需要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间多长?
(3)小强何时距家21km?(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1)(2)结合图形可直接解答,由图中C,D,E,F的坐标可求CD,EF的解析式.
(3)根据距离是21,代入函数求出对应的时间.
【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
(1)小强到离家最远的地方需要3小时,此时离家30千米;
(2)10点半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3)点C(11,15),D(12,30),用待定系数可得DC的解析式:y=15x﹣150,当y=21时x=11.4,即11:24时;点E(13,30),F(15,0),用待定系数法可得EF的解析式:y=﹣15x+225,当y=21时x=13.6,即13:36时.
∴小强在11:24时和13:36时距家21km.
【点评】知道两点的坐标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再用解析式求出对应的时间.
21.(2014春•富平县期末)如图所示,A、B两地相距50千米,甲于某日下午1时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乙也于同日下午骑摩托车按同路从A地出发驶往B地,如图所示,图中的折线PQR和线段MN分别表示甲、乙所行驶的路程S与该日下午时间t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哪一个出发更早?早出发多长时间?
(2)甲和乙哪一个更早到达B城,早多长时间?
(3)乙出发大约用多长时间就追上甲?
(4)描述一下甲的运动情况.
(5)请你根据图象上的数据,分别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和甲骑自行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1)时间应看横轴,在前面的就是早出发的.
(2)路程应看y轴.
(3)相遇时间看甲和乙的函数图象交点处的时间即可.
(4)函数图象的走势较陡的应该是速度较快.
(5)让各自的总路程÷各自的总时间
【解答】解:(1)甲比乙出发更早,要早2﹣1=1小时;
(2)乙比甲早到B城,早了5﹣3=2个小时;
(3)由图可知:M(2,0),N(3,50),Q(2,20),R(5,50)
设直线QR的函数表达式为y1=k1x+b1,直线MN的函数表达式为y2=k2x+b2,
将各点坐标代入对应的表达式,得:
⇒,
⇒,
∴y1=10x,y2=50x﹣100,
联立两式可得直线QR、MN的交点的坐标为O(2.5,25)
所以乙出发半小时后追上甲;
(4)甲开始以较快的速度骑自行车前进,2点后速度减慢,但仍保持这一速度于下午5时抵达B城;
(5)乙的速度为=50千米/时,甲的平均速度为=12.5千米/时.
【点评】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注意相遇时间看甲和乙的函数图象交点处的时间即可.以及平均速度的算法.
22.(2014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一列快车、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300km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图,分别表示两车到目的地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
(1)快车的速度为 45 km/h,慢车的速度为 30 km/h;
(2)经过多久两车第一次相遇?
(3)当快车到达目的地时,慢车距离地多远?
【考点】函数的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分别用各自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得各自的速度;
(2)用总路程除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即可得两车第一次相遇时间;
(3)用慢车到目的地的时间减去快车到目的地的时间,再乘以慢车的速度即可.
【解答】解:(1)快车的速度为300÷=45km/h,慢车的速度为300÷10=30km/h,
故答案为:45,30;
(2)=4h
答:经过4h两车第一次相遇;
(3)(10﹣)×30=100km,
答:当快车到达目的地时,慢车距离目的地多100k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认真分析函数图象的意义是关键.
23.(2014春•通川区校级期中)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
底面半径x(cm)
1.6
2.0
2.4
2.8
3.2
3.6
4.0
用铝量y(cm3)
6.9
6.0
5.6
5.5
5.7
6.0
6.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
【考点】常量与变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用铝量是随底面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
(2)根据表格可以直接得到;
(3)选择用铝量最小的一个即可;
(4)根据表格,说明随底面半径的增大,用铝量的变化即可.
【解答】解:(1)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
(2)当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5.6cm3
(3)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
(4)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变量,根据表格理解:随底面半径的增大,用铝量的变化情况是关键.
24.(2012•无锡)如图1,A、D分别在x轴和y轴上,CD∥x轴,BC∥y轴.点P从D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五边形DOABC的边匀速运动一周.记顺次连接P、O、D三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cm2,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已知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中折线段OEFGHI所示.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若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一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先连接AD,设点A的坐标为(a,0),由图2得出DO=6﹣AO和S△AOD=4,即可得出DO•AO=4,从而得出a的值,再根据图2得出A的坐标,再延长CB交x轴于M,根据D点的坐标得出AB=5cm,CB=1cm,即可求出AM==4,从而得出点B的坐标.
(2)先设点P(x,y),连PC、PO,得出S四边形DPBC
的面积,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x与y的关系,再由A,B点的坐标,求出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x、y的值,即可得出P点的坐标,再设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为y=kx+4,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1)连接AD,设点A的坐标为(a,0),
由图2知,DO+OA=6cm,则DO=6﹣AO=6﹣a,
由图2知S△AOD=4,
∴DO•AO=a(6﹣a)=4,
整理得:a2﹣6a+8=0,
解得a=2或a=4,
由图2知,DO>3,
∴AO<3,
∴a=2,
∴A的坐标为(2,0),
D点坐标为(0,4),
在图1中,延长CB交x轴于M,
由图2,知AB=5cm,CB=1cm,
∴MB=3,
∴AM==4.
∴OM=6,
∴B点坐标为(6,3);
(2)因为P在OA、BC、CD上时,直线PD都不能将五边形O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所以只有点P一定在AB上时,才能将五边形O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设点P(x,y),连PC、PO,则
S四边形DPBC=S△DPC+S△PBC=S五边形OABCD=(S矩形OMCD﹣S△ABM)=9,
∴6×(4﹣y)+×1×(6﹣x)=9,
即x+6y=12,
同理,由S四边形DPAO=9可得2x+y=9,
由,
解得x=,y=.
∴P(,),
设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为y=kx+4(k≠0),
则=k+4,
∴k=﹣,
∴直线PD的函数关系式为y=﹣x+4.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函数关系式,是难点,也是中考的重点,需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