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19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2.下列“慢行通过,注意危险,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四个交通标志图(黑 白阴影图片)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下面角的图示中,能与 30°角互补的是(  ) A. B. C. D.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三次数学测验中,他们成绩的平均分都是 85 分,方差分别是 S 甲 2=3.8,S 乙 2=2.3,S 丙 2=6.2,S 丁 2=5.2,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4+x4=2x8 B.(x2)3=x5 C.(x﹣y)2=x2﹣y2 D.x3•x=x4 6.如图是由 8 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7.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下列三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3 个 B.2 个 C.1 个 D.0 个 9.已知圆的半径是 2,则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 A.9 B.9 C.6 D.6 10.菱形 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6,边 AB 的长为方程 y2﹣7y+10=0 的一个根,则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 A.8 B.20 C.8 或 20 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11.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 2=______°. 12.某校有数学教师 25 名,将他们的年龄分成 3 组,在 38﹣45 岁组内有 8 名教师,那么这 个年龄组的频率是______. 13.因式分解 4m2﹣n2=______. 14.一条直线经过点(2,﹣1),且与直线y=﹣3x+1 平行,则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 ______. 15.如图,已知点 A(0,1),B(0,﹣1),以点 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交 x 轴的正半 轴于点 C,则 tan∠BAC=______. 16.如图,AB 是⊙O 的弦,AB=6,点 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 M,N 分 别是 AB,BC 的中点,则 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0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不等式组:. 18.在△ABC 中,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BE⊥AC 于点 E.求证:∠CBE=∠CAD. 19.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 a 是小于 3 的正整数. 20.中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媒体记者随机调查了某校若干名 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目的,分为四种类型:A 接听电话;B 收发短信;C 查阅资料;D 游戏聊 天.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 1 和图 2 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 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名学生; (2)将图 1、图 2 补充完整; (3)现有 4 名学生,其中 A 类两名,B 类两名,从中任选 2 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为同一 类型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21.在我市开展“五城联创”活动中,某工程队承担了某小区 900 米长的污水管道改造任 务.工程队在改造完 360 米管道后,引进了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 20%,结 果共用 27 天完成了任务,问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改造管道多少米?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顶点 C 与原点 O 重合,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 上,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点 D 的坐标为(4,3). (1)求 k 的值; (2)将这个菱形沿 x 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 D 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时,求菱形平移的距 离. 23.如图,在 Rt△ABC 中,∠BAC=90°,AB=AC. (1)利用尺规,以 AB 为直径作⊙O,交 BC 于点 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证:AC2=CD•CB. 24.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 (1)如图 1,四边形 ABCD 中,AC 平分∠BAD,∠B=∠D.求证:四边形 ABCD 为等邻边四边 形. (2)如图 2,Rt△ABC 中,∠ABC=90°,AB=2,BC=1,将△ABC 沿∠ABC 的平分线 BB′的方 向平移,得到△A′B′C′,连接AA′、BC′,若平移后的四边形ABC′A′是等邻边四边形, 且满足 BC′=AB,求平移的距离. (3)如图 3,在等邻边四边形 ABCD 中,AB=AD,∠BAD+∠BCD=90°,AC 和 BD 为四边形对角 线,△BCD 为等边三角形,试探究 AC 和 AB 的数量关系. 25.如图,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C(0,8),并且经过 A(8,0),点 P 是抛物线上点 A,C 间 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 P 作直线 y=8 的垂线,垂足为点 F,点 D,E 的坐标分别为(0, 6),(4,0),连接 PD,PE,D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猜想并探究:对于任意一点 P,PD 与 PF 的差是否为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此定值;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求:①当△PDE 的周长最小时的点 P 坐标;②使△PDE 的面积为整数的点 P 的个数.   2016 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解答. 【解答】解:﹣2 的绝对值是 2, 即|﹣2|=2. 故选:A.   2.下列“慢行通过,注意危险,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四个交通标志图(黑 白阴影图片)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面角的图示中,能与 30°角互补的是(  ) A. B. C. D.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先求出 30°的补角为 150°,再测量度数等于 150°的角即可求解. 【解答】解:30°角的补角=180°﹣30°=150°,是钝角, 结合各图形,只有选项 D 是钝角, 所以,能与 30°角互补的是选项 D. 故选:D.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三次数学测验中,他们成绩的平均分都是 85 分,方差分别是 S 甲 2=3.8,S 乙 2=2.3,S 丙 2=6.2,S 丁 2=5.2,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方差. 【分析】由题意易得 s乙 2<s 甲 2<s 丁 2<S 丙 2,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 大小,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S 甲 2=3.8,S 乙 2=2.3,S 丙 2=6.2,S 丁 2=5.2, ∴s 乙 2<s 甲 2<s 丁 2<S 丙 2, ∴成绩最稳定的是乙. 故选 B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4+x4=2x8 B.(x2)3=x5 C.(x﹣y)2=x2﹣y2 D.x3•x=x4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A: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判断即可. B: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判断即可. C: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方法判断即可. 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判断即可. 【解答】解:∵x4+x4=2x4, ∴选项 A 不正确; ∵(x2)3=x6, ∴选项 B 不正确; ∵(x﹣y)2=x2﹣2xy+y2, ∴选项 C 不正确; ∵x3•x=x4, ∴选项 D 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由 8 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俯视图是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边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有两个小正方形,第三层一个小正方 形, 故选 D.   7.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x+1 中 k=﹣<0,b=1>0,判断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即可判 断出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哪个. 【解答】解:∵一次函数 y=﹣x+1 中 k=﹣<0,b=1>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选:C.   8.下列三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3 个 B.2 个 C.1 个 D.0 个 【考点】命题与定理;矩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矩形的判定定理对三个命题进行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①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②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是真命题;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是真命题, 真命题有 2 个, 故选 B.   9.已知圆的半径是 2,则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 A.9 B.9 C.6 D.6 【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 OB、OC,作 OD⊥BC 于 D,则∠ODB=90°,BD=CD,∠ OBC=30°,由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OD,由勾股定理求出 BD,得出 BC,根据△ ABC 的面积=3S△OBC 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连接 OB、OC,作 OD⊥BC 于 D, 则∠ODB=90°,BD=CD,∠OBC=30°, ∴OD=OB=, ∴BD==3, ∴BC=2BD=6, ∴△ABC 的面积=3S△OBC=3××BC×OD=3××6×=9, 故选 B.   10.菱形 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6,边 AB 的长为方程 y2﹣7y+10=0 的一个根,则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 A.8 B.20 C.8 或 20 D.10 【考点】菱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边 AB 的长是方程 y2﹣7y+10=0 的一个根,解方程求得 x 的值,根据菱形 ABCD 的一 条对角线长为 6,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出菱形的边长,即可求得菱形 ABCD 的周长. 【解答】解:∵解方程 y2﹣7y+10=0 得:y=2 或 5 ∵对角线长为 6,2+2<6,不能构成三角形; ∴菱形的边长为 5. ∴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4×5=20.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11.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40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 的度数,然后求得∠2 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 ∵∠1=50°, ∴∠3=∠1=50°, ∴∠2=90°﹣50°=40°. 故答案为:40   12.某校有数学教师 25 名,将他们的年龄分成 3 组,在 38﹣45 岁组内有 8 名教师,那么这 个年龄组的频率是 0.32 . 【考点】频数与频率.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总人数与该组的频数,由频数、频率的关系,可得这个小组的频 率. 【解答】解:根据题意,38﹣45 岁组内的教师有 8 名, 即频数为 8,而总数为 25; 故这个小组的频率是=0.32; 故答案为:0.32.   13.因式分解 4m2﹣n2= (2m+n)(2m﹣n) .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2m+n)(2m﹣n). 故答案为:(2m+n)(2m﹣n)   14.一条直线经过点(2,﹣1),且与直线y=﹣3x+1 平行,则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 y=﹣3x+5 .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设所求直线解析式为 y=kx+b,根据两条直线平行问题得到 k=﹣3,然后把点(2, ﹣1)代入 y=﹣3x+b 可求出 b 的值,从而可确定所求直线解析式. 【解答】解:设所求直线解析式为 y=kx+b(k≠0), ∵直线 y=kx+b 与直线 y=﹣3x+1 平行, ∴k=﹣3, 把(2,﹣1)代入 y=﹣3x+b 得 4+b=﹣1,解得 b=5, ∴所求直线解析式为 y=﹣3x+5. 故答案是:y=﹣3x+5.   15.如图,已知点 A(0,1),B(0,﹣1),以点 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交 x 轴的正半 轴于点 C,则 tan∠BAC=  .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圆周角定理. 【分析】求出 OA、AC,通过余弦函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0,1),B(0,﹣1), ∴AB=2,OA=1, ∴AC=2,OC=, 在 Rt△AOC 中,cos∠BAC==, ∴∠BAC=60°, ∴tan∠BAC===, 故答案为.   16.如图,AB 是⊙O 的弦,AB=6,点 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 M,N 分 别是 AB,BC 的中点,则 MN 长的最大值是 3 .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 【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 MN 的最大时,AC 最大,当 AC 最大时是直径,从而求得直径 后就可以求得最大值. 【解答】解:∵点 M,N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 ∴MN=AC, ∴当 AC 取得最大值时,MN 就取得最大值, 当 AC 时直径时,最大, 如图, ∵∠ACB=∠D=45°,AB=6, ∴AD=6, ∴MN=AD=3 故答案为: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0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不等式组:.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3, ∴原不等式组解集为 1≤x<3.   18.在△ABC 中,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BE⊥AC 于点 E.求证:∠CBE=∠CA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BEC=90°,再根据∠C 为公共角即可得∠CBE= ∠CAD. 【解答】证明:∵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AD⊥BC, 又∵BE⊥AC, ∴∠ADC=∠BEC=90°, ∴∠CBE+∠C=∠CAD+∠C=90° ∴∠CBE=∠CAD.   19.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 a 是小于 3 的正整数.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把括号内通分,再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接着把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后约分得 到原式=a+2,然后根据 a 是小于 3 的正整数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 a=1,再把 a 的值代入 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a+2, ∵a 是小于 3 的正整数, ∴a=1 或 a=2, ∵a﹣2≠0, ∴a=1, 当 a=1 时,原式=1+2=3.   20.中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媒体记者随机调查了某校若干名 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目的,分为四种类型:A 接听电话;B 收发短信;C 查阅资料;D 游戏聊 天.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 1 和图 2 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 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200 名学生; (2)将图 1、图 2 补充完整; (3)现有 4 名学生,其中 A 类两名,B 类两名,从中任选 2 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为同一 类型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分析】(1)用 A 类的人数除以该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 (2)分别计算出 B、D 两类人数和 C、D 两类所占百分比,然后补全统计图; (3)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有 12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结果数, 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解:(1)100÷50%=200, 所以调查的总人数为 200 名; 故答案为 200; (2)B 类人数=200×25%=50(名);D 类人数=200﹣100﹣50﹣40=10(名); C 类所占百分比=×100%=20%,D 类所占百分比=×100%=5%, 如图: (3)画树状图为: 共有 12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结果数为 4, 所以这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概率==.   21.在我市开展“五城联创”活动中,某工程队承担了某小区 900 米长的污水管道改造任 务.工程队在改造完 360 米管道后,引进了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 20%,结 果共用 27 天完成了任务,问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改造管道多少米?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首先设原来每天改造管道 x 米,则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改造管道(1+20%)x 米,由题意得等量关系:原来改造 360 米管道所用时间+引进了新设备改造 540 米所用时间 =27 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 【解答】解:设原来每天改造管道 x 米,由题意得: +=27, 解得:x=30, 经检验:x=30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改造管道 30 米.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顶点 C 与原点 O 重合,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 上,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点 D 的坐标为(4,3). (1)求 k 的值; (2)将这个菱形沿 x 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 D 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时,求菱形平移的距 离.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点 D 的坐标为(4,3),即可得出 DE 的长以及 DO 的长,即可得出 A 点坐 标,进而求出 k 的值; (2)根据D′F′的长度即可得出 D′点的纵坐标,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 OF′的 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作 DE⊥BO,DF⊥x 轴于点 F,, ∵点 D 的坐标为(4,3), ∴FO=4,DF=3, ∴DO=5, ∴AD=5, ∴A 点坐标为:(4,8), ∴xy=4×8=32, ∴k=32; (2)∵将菱形 ABCD 向右平移,使点 D 落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 ∴DF=3,D′F′=3, ∴D′点的纵坐标为 3, ∴3=, x=, ∴OF′=, ∴FF′=﹣4=, ∴菱形 ABCD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   23.如图,在 Rt△ABC 中,∠BAC=90°,AB=AC. (1)利用尺规,以 AB 为直径作⊙O,交 BC 于点 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证:AC2=CD•CB.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得到 AB 的中点 O,然后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交 BC 于 D; (2)先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DB=∠CAB,则可判断△CAD∽△CBA,然后利用相似比得到 CA:CB=CD:CA,再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解:如图, (2)证明:连接 AD,如图, ∵AB 是直径, ∴∠ADB=90°, ∴∠ADB=∠CAB, ∵∠C=∠C, ∴△CAD∽△CBA, ∴CA:CB=CD:CA, ∴AC2=CD•CB.   24.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 (1)如图 1,四边形 ABCD 中,AC 平分∠BAD,∠B=∠D.求证:四边形 ABCD 为等邻边四边 形. (2)如图 2,Rt△ABC 中,∠ABC=90°,AB=2,BC=1,将△ABC 沿∠ABC 的平分线 BB′的方 向平移,得到△A′B′C′,连接AA′、BC′,若平移后的四边形ABC′A′是等邻边四边形, 且满足 BC′=AB,求平移的距离. (3)如图 3,在等邻边四边形 ABCD 中,AB=AD,∠BAD+∠BCD=90°,AC 和 BD 为四边形对角 线,△BCD 为等边三角形,试探究 AC 和 AB 的数量关系.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1)先判断△ABC≌△ADC,得到 AB=AD,即可; (2)根据平移得特征,得到 A′B′∥AB,∠A′B′C′=∠ABC=90°,C′B′=CB=1,用勾 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先判断出△AED 为等边三角形,再说明△BDE≌△CDA,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 【解答】解:(1)∵∠BAC=∠DAC,∠B=∠D,AC=AC, ∴△ABC≌△ADC, ∴AB=AD, ∴四边形 ABCD 是等邻边四边形. (2)如图,延长 C′B′交 AB 于点 D, ∵△A′B′C′由△ABC 平移得到, ∴A′B′∥AB,∠A′B′C′=∠ABC=90°,C′B′=CB=1, ∴B′D⊥AB, ∵BB′平分∠ABC, ∴∠B′BD=45°, 即 B′D=BD 设 B′D=BD=x, ∴C′D=1+x, ∵BC′=AB=2, ∴Rt△BDC′中,x2+(1+x)2=4, 解得 x1=,x2=(不合题意,舍去), ∴等腰 Rt△BB′D 中,BB′=x=, (3)AC=AB, 理由:如图,过 A 作 AE⊥AB,且 AE=AB,连接 ED,EB, ∵AE⊥AB, ∴∠EAD+∠BAD=90°, 又∵∠BAD+∠BCD=90°,△BCD 为等边三角形, ∴∠EAD=∠DCB=60°, ∵AE=AB,AB=AD, ∴AE=AD, ∴△AED 为等边三角形, ∴AD=ED,∠EDA=∠BDC=60° ∴∠BDE=∠CDA, ∵ED=AD,BD=CD, ∴△BDE≌△CDA, ∴AC=BE ∵AE=BE,∠BAE=90°, ∴BE=AB, ∴AC=AB.   25.如图,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C(0,8),并且经过 A(8,0),点 P 是抛物线上点 A,C 间 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 P 作直线 y=8 的垂线,垂足为点 F,点 D,E 的坐标分别为(0, 6),(4,0),连接 PD,PE,D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猜想并探究:对于任意一点 P,PD 与 PF 的差是否为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此定值;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求:①当△PDE 的周长最小时的点 P 坐标;②使△PDE 的面积为整数的点 P 的个数.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2+8.将点 A 的坐标代入求得 a 的值,从而得到抛物 线的解析式; (2)设 P(a,﹣a2+8),则 F(a,8),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 PD 的长(用含 a 的式子 表示),然后由点 P 和点 F 的坐标可求得 PF 的长(用含 a 的式子表示,于是可求得 PD 与 PF 的差; (3)由(2)可知 PD=PF+2,故此三角形的周长=DE+PE+PF+2,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 P、E、F 三点共线时,△PDE 的周长最小,从而可求得点 P 的坐标;②如图 1 所示:过点 P 做 PH⊥x 轴,垂足为 H.设 P(a,﹣a2+8),依据 S△DPE=S 梯形 PHOD﹣S△PHE﹣S△DOE 列出阴影部 分面积与 a 的函数关系,然后依据 a 的取值范围可求得△DPE 面积的取值范围,从而可确定 出点 P 的个数. 【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2+8. ∵经过点 A(8,0), ∴64a+8=0,解得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8. (2)PD 与 PF 的差是定值. 理由如下:设 P(a,﹣a2+8),则 F(a,8), ∵D(0,6), ∴PD===a2+2,PF=8﹣()=. ∴PD﹣PF=2. (3)①当点 P 运动时,DE 大小不变,则 PE 与 PD 的和最小时,△PDE 的周长最小, ∵PD﹣PF=2, ∴PD=PF+2, ∴PE+PD=PE+PF+2, ∴当 P、E、F 三点共线时,PE+PF 最小,此时点 P,E 的横坐标都为 4, ∵将 x=4 代入 y=﹣x2+8,得 y=6, ∴P(4,6),此时△PDE 的周长最小. ②如图 1 所示:过点 P 做 PH⊥x 轴,垂足为 H. 设 P(a,﹣a2+8) ∴PH=﹣a2+8,EH=a﹣4,OH=a S△DPE=S 梯形 PHOD﹣S△PHE﹣S△DOE=a(﹣a2+8+6)﹣(+8)(a﹣4)﹣×4×6=﹣a2+3a+4=﹣ (a﹣6)2+13. ∵点 P 是抛物线上点 A,C 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 ∴0≤a≤8, ∴当 a=6 时,S△DPE 取最大值为 13.当 a=0 时,S△DPE 取最小值为 4.即 4≤S△DPE≤13,其中, 当 S△DPE=12 时,有两个点 P. ∴共有 11 个令 S△DPE 为整数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