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16页

  • 3.71 MB
  • 2021-05-10 发布

2012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专题 声 光 一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4.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6.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7.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2、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5、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8、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10、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1、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 长笛 小提琴 手风琴 二胡 ‎ A B C D ‎1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 ‎1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第2题图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15、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16、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 A.音调 B.振幅 ‎ C.音色 D.响度 ‎1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墙壁上装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B、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 D、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4、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广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 ①放大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近视眼镜 ‎ A.①与② B. 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5、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 ‎ 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6、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7、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8、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9、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11、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 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1‎ ‎ B、实验2‎ ‎ C、实验3‎ ‎ D、实验2和实验3‎ ‎13、如图7所示,物体A B高1.6 m ,平面镜C D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14、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 ‎ 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 确的是( )‎ ‎15、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16、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来源:‎ ‎17、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 ‎ ‎18、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水中的倒影 B手影 C钢笔错位 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19、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20、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3cm B、5 cm C、7 cm D、9 cm ‎2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 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 D、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23、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5、如图2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27、如图3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28、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 ‎29、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图1‎ ‎30、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3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 M N P Q A O 第10题图 ‎3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 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3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3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www.xkb1.com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6、从岸 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37、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 B.沿ON前后转动板F ‎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38、 如图2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9、 利用平面镜可以: ( )‎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二 填空题新课标第一网 ‎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 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4、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5、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6、如图12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看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播、电视、手机等通过__________传递信息。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8、 声音的高低叫 ,它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 ‎9、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3.如图6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图6‎ 乙 丙 甲 ‎10、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 ‎1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舞台上 某演员穿白上衣蓝裤子,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 色,裤子呈 色。‎ ‎13、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由于被敲击的钻杆 ‎ 而发声,且 比 传声效果好。‎ ‎14、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 ‎65m的小明从镜前10m远处沿直线以2m/s的恒定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后小明与镜中的像相距 m,像高 1.65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 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16、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 反射后,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________。‎ ‎………………‎第8题 A O ‎300‎ A O ‎300‎ 第6题 第6题 ‎17、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 ‎ ‎19、图3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 有 作用。‎ ‎20、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如图6,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xkb1.com ‎21、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 乙甲 甲 ‎21题图 ‎ ‎ ‎22、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      。‎ ‎24、如图6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 ‎①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 ‎ ‎25、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h 平面镜 屏幕 投影片 凸透镜 图7‎ ‎26、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___。‎ ‎27、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28、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色。‎ ‎29、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一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 三 作图 实验探究 ‎1、如图7所示,一人从A处出发到河岸边提水送到B处,请画出他行走的最短路程,并简述理由。‎ ‎2、如图10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3、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4.如图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5.请完成图9中的光路图。‎ ‎6.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乙中完成光路图。‎ ‎7.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8.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下列光路图。‎ ‎9、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10.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1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1) ;‎ ‎(2)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刚进行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 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小刚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 如果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 ‎12、如图15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5)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6)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8)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像;‎ ‎(10)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17图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______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 cm。‎ ‎(4)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 。‎ ‎(5)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14、吴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如图10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 图乙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1‎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1‎ ‎3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5)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15、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 a.请你在图12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 ‎ ‎ (2) 如图13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 向 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 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 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