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8.(2013·佛山)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A()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55. (2013·珠海)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D)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2.(2013·河南)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C)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
11.(2013·鄂州)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1. (2013·随州)中国近代化开端于(B)
A.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兴“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17.(2013·武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建铁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共和,反映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先锋作用,也成为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最好历史诠释。历史上,推翻帝制创共和的伟人是(C)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8.(2013·宜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B)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7.(2013·佛山)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C)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7.(2013·无锡)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1.(2013·大连)洋务运动中,在近代化军事与国防建设的带动下,交通和通讯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发展的是(D)
①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设立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③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 ④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10.(2013·盐城)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C)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27.(2013·东营)(13分)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2分)(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2分)
材料四 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2分)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以及“辽宁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1)制造轮船,训练水师,加强海防(照抄原文不得分)。
(2)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
(4)特点:兵种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综合作战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等(或多兵种、综合性、现代化、机动性等)。结论:我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或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壮大)。
44.(2013·荆州)(8分)阅读下列材料:
洋务派人物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又说:“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李鸿章关于学习西方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 提出观点:2分。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1分);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有具体内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技,对这个观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有其进步的一面,同时具有局限性”)。
评述观点:5分(进步方面3分、局限性方面2分)。关键词:“开明官吏”“维护清朝统治”“自强运动”“师夷长技”“科学技术”等。
进步方面:①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清朝开明官吏感受到时局的变化,提出了求变(“师夷长技”)的观点(批判了传统学术存在的问题或与西方抗衡);②李鸿章等人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自强”的目的;
③在学习西方的方式上,他主张重点培养近代科技人才;④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他认为对西方要有所防范;⑤在“师夷长技”主张的指导下,李鸿章等人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还建立了海军,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了留学生;⑥李鸿章等人开展的洋务活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总之,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分,回答①~④的其中1点可得2分,回答⑤⑥的其中1点可得1分,只取其中1点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得分点最高分不超过3分)
局限性方面:①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镇压农民起义),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这导致他们对西学的认识存在主观上的选择性和片面性;②李鸿章等人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不主张政治改革,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③李鸿章等人在洋务运动中,其活动受到封建因素和外国势力的影响,成效不大;④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分,回答①②的其中1点可得2分,回答③④的其中1点可得1分,只取其中1点给分,本得分点最高分不超过2分)
总结观点: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人感受到时局的变化,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主张具有进步性;同时,李鸿章等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是改革应该具有综合性,应该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 (1分,只有总结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具有进步意义即可得分)
按照评分建议给定分等级:一等(8~7分);二等(6~4分);三等(3~0分)。
49.(2013·孝感) (16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5—1433年,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先后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物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西洋各国也纷纷遣使来华。 --------岳麓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回答此事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4分)材料二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1分)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材料三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
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3分)
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3分)
答:(1)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鸦片战争、第二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大战(或甲午海战)。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
(3)措施: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建立新式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
(4)意义:开发洋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27.(2013·衡阳) (14分)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黄岩岛事件更是引人注目。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2分)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2分)
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3分)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2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2分)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
答: (1)葡萄牙、英国;一国两制。
(2)肯定说: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华扩张。否定说:失败,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达到国家富强的目标。辩证说:一分为二地写出洋务运动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三种答法,任答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
(3) (4)
26.(2013·株洲)(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加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材料一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右图4是福建老百姓为纪念这一将领而建的“平远台”。
材料二 挽郑成功联二首
康熙帝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台湾巡抚唐景崧联:“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心。”
材料三 晚清政府为求“自强”,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其中,李鸿章建成的北洋舰队,拥有军舰20多艘,以旅顺和威海卫为基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支新式海军。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目前,人民海军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及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等构成。现已拥有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登陆舰等先进设备。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另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远洋作战能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诗句中的“我”指谁?(2分)为什么福建老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他?(2分)
答:戚继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福建等地的倭寇,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戚继光是人人称颂的抗倭英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康熙帝、唐景崧等人的高度赞扬?(2分)郑成功“驱异族出境”有何重大意义?(2分)
答: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答:洋务运动。
(4)材料四表明我国高度重视人民海军建设,你认为有何重要意义?(2分)
答:加强了我国的海防力量,能够更好地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
32. (2013·聊城)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1分)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2分)
(2)这场“自强运动”给中国工业奠定的初步基础表现在哪里?(3分)
答: (1)运动: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诉。
(2)基础: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工人;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7.(2013·山西)阅读下表,回答问题。(4分)
晚清财政收结构表 (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1849
3281
969
……
4250
1885
3071
3923
……
7708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 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 总收入增加(1分)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2. (2013·宜宾)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2分)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2分)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1分)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1分)
答:(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2)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举措:筹划海防(答“建北洋舰队”“建立海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3)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答“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 “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
(5)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21.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北洋水师(定远号)
材料二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
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3分)
(2)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分别是什么评价?(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4分)
答:(1)军事、经济、教育。(办军事工业、办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建海军等,亦可)
(2)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②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③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④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⑤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头条约》,丧权辱国。
(3)①读书人:唾骂李鸿章;②世俗功利之人:崇拜李鸿章;③梁启超:推崇、责备、惋惜李鸿章。
(4)①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来进行评价;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一分为二的观点等等。
第7课戊戌变法
9.(2013·兰州)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B)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2013·恩施)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B)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3·湘潭)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B)
A.康有为 B.谭嗣同C.袁世凯 D.梁启超
5.(2013·江西)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B)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 .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6.(2013·锦州)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C)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5.(2013·呼和浩特)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A)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10.(2013·临沂)图6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A)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6.(2013·德州)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B)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4.(2013·山西) “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19.(2013·巴中)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D)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2.(2013·河北)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 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B)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4.(2013·陕西)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D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27.(2013·兰州)(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维新派哪些主张?(8分)
答: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3)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31.(2013·苏州)(6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1分)
答:(1)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2)特点:现代化启蒙。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3)作用: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31.(2013·十堰)【材料解析 10分】
材料一:1871年1 1月日本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为首,包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的大型考察团出访欧美,对欧美10多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考察。考察团提出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被奉为日本建国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 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日本割占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 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内部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一,概括日本和中国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主要特点。(2分)
(3)19世纪90年代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1分)清政府割让哪些领土给日本?(1分)
(4)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你认为两国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摩擦?(2分)
答:(1)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跻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行列,走上对外侵略道路。
(2)洋务运动。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 方位向西方学习;中国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必须答出台湾、澎湖列岛两条)
(4)中方:坚决维护领土主权,争 取和平协商解决,不排除使用武力;日方: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它说法符合题意亦可)
第8课辛亥革命
7.(2013·福安)仔细看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的是哪一历史事件(B)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2013·广东)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报道中的“剪辫”事件发生在(B)
A.新文化运动期间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5.(2013·佛山)下面是一不完整的“历史事件列表”,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表列出的事件发生在(B)
时间
1840年
1898年
历史大事件
郑成功登陆台湾
鸦片战争
京师大学堂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A.古代 B.清代 C.近代 D.民国
56.(2013·珠海)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C)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2013·河南) “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2013·扬州)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B)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4. (2013·襄阳)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A)
A.辛亥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
29.(2013·孝感)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C)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2013·湘潭)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C)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2013·鞍山)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C)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6.(2013·无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网北京2012年11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回首过去,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请问我国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1分)他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
(3)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谁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分)
(4)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1分)
答:(1)鸦片战争。
(2)孙中山; 辛亥革命。
(3)邓小平。
(4)“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言之有理既可)。
26.(2013·广东)近代以来,炎黄子孙致力于民族富强的探索,南粤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广东钱局由张之洞创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全套设备由英国进口,先后铸造制钱,“光绪通宝”,五种不同面值的银币,铜先(注:小面值铜钱)等,流通于津沪各口岸,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广东地方志》
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已经实现,接下来……子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图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 见题26图
题26图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钱局创办于哪一运动时期?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2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分别是谁?百日维新期间提出的经济主张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尚未实现的是什么主义?(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有哪几个?(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1)洋务运动时期。地位: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分别指康有为和梁启超(顺序不能颠倒)。经济措施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民生主义。
(4)深圳、珠海和汕头。
(5)广东经济增长速度由1978年远远落后于全国到1984年迅速追上全国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有:在深圳等市开设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2.(2013·潍坊)(14分)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4分)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3)据材料三,“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6分)
答:
(1)状况: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不足:不敢公开反帝。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2013·湛江) (16分)【共筑中国梦】
材料一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的一大强国,实现了民族的兴盛。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经历了“自强求富梦”、“政改救国梦”、“民主共和梦”、“文化救国梦”等,但都没有圆梦。
材料二 2012年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广东深圳等地进行调研。他表示之所以来到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古代中国曾经是当时世界的一大强国,请举出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成就二例。(2分)
(2)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在追梦过程中广东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2人)?(2分)用史实说明近代的“自强求富梦”是如何在经济、军事方面追梦的?(4分)
(3)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指广东(除深圳外)的哪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4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选广东作为视察地说明了什么 (2分)
(4)随着港澳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世博梦、航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的实现, “中国梦”正在—个个成为现实。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历程中你有何感悟?(2分)
答:(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或火药。
(2)代表人物:孙中山、康有为;经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军事:创建新式海军。
(3)特区:珠海、汕头;开放城市:广州,湛江;说明坚持改革开放并推向前进。
(4)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等。
30.(2013·黄冈)(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1 分)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1 分)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1分)
答:(1)洋务运动。
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2)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举措:建立经济特区。地位或影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认识: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管理经验等。
(2013·济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9分)
材料一 1840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1840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时间、名称)(4分)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4、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材料二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代表人物(各一位即可)。(3分)
“自强”指 ▲ 代表人物: ▲
“变法”指 ▲ 代表人物: ▲
“革命”指 ▲ 代表人物: ▲
5、民主革命时期(1840至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1分)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分)
答:3、1840至1842年 、 鸦片战争。
1856至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至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至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洋务运动 李鸿章(或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中的任一位)。
戊戌变法 康有为(或梁启超、或谭嗣同)。
辛亥革命 孙中山。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我国应增强综合国力,努力提高国际地位; 由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没有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在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答出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的两层意思即可。)
(2013·锦州)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1分)
(2)“先生”是指谁?(1分)
(3)“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4)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2分)
答:(1)辛亥革命。(2)孙中山。(3)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教材:“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或三民主义】。(4)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教材: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29. (2013·徐州) (12分)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3分)
答:(1)船坚炮利(或轮船、兵器)。江南制造总局。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2)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推翻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近代梦碎】 材料二 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并陷入危机。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2.根据材料二列举1856至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1分)
13.根据材料二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1分)
【艰难追梦】 材料三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军队虽有收复失地的壮举,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也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
14.右图是中国军队收复失地
示意图。它反映的是谁收复的
什么地区?(1分)
1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洋务运动的口号及戊戌变法的三个代表人物。(2分)
16.简答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武昌起义的时间(年月日)。(1分)
12.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4.左宗棠收复新疆 。
15.自强、求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16.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11年10月10日。
21.(2013·陕西)(12分)某校九年级13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⑴列举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表现,并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2分)
表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日本大化改新;以“四大发明”为核心的先进科学技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意图:反对特权,维护人权(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等级制度)(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屈辱与反思】
中国蛋糕
材料二 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⑵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
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2分)
看法:中国愚昧落后,可任意宰割。(1分)
崩溃: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通知中国的工具,变成
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2分)
主张: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2分)
第9课新文化运动
6.(2013·海南)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D)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6. (2013·梅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A)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013·河池)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延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B)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1.(2013·玉林)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B)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2.(2013·安顺)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5.(2013·河北)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B)
时 间
留 学 情 况
1871~1889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7.(2013•龙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恩主义的先驱者是(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2.(2013·鄂州)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C)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0.(2013·南京)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D)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2013·鞍山)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9.(2013·聊城)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B)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9.(2013· 威海)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D)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C.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27.(2013·福州)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 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置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中,把图4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
孙中山把图5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3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2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3分)
27.(1)洋务运动。(2分)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分) 三民主义。(3分)
(3)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3分)
26.(2013·泰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4分)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3分)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3分)
(4)面对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和抗争,说说你的感想。(2分)
答:(1)《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答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其中的一项同样给分); 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答出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其中的一项也可)。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4)我们要学习和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等等
48.(2013·黄石)图表题(6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探索层面
主要影响(意义)
①
洋务运动
李鸿章、张之洞等
⑤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③
制度层面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⑥
②
新文化运动
④
思想层面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A B
提示:
1.按表格中的数字代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填写答案内容。
2.“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
3.“代表人物”只需填写人物图像下面的字母代号。
答: ① “自强、求富”梦 ;② “民主、科学梦”;③ 辛亥革命 ; ④ B; ⑤ A;⑥ 器物层面 。
29.(2013·荆门)(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两例(答出创办者
和企业名称)。(2分)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1分)
(3)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
的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和目的上有什么不同?
(4分)
答:(1)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列举其它由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也可)。
(2)民主和科学。
(3)洋务运动学技术(或器物),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目的是改造国民性,启发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其它答案意思相近亦可)
26.(2013·娄底)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3分)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答:(1)孔子,仁。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反对、否定或批判。民主与科学。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26.(2013·大理)(8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上海轮船招商局 图二康有为 图三《民报》 图四陈独秀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4分)
图一: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以“自强”为目的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1分)
错误 “自强” 改正 “求富”
图二:188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公车上书”。(1分)
错误 1885年 改正 1895年
图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1分)
错误 “民主” 改正 “民族”
图四: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自由和平等”,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1分)
错误 “自由和平等” 改正 “民主和科学” 。
(2)根据以上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近代化的四个步骤。(4分)
图一: 洋务运动; 图二: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图三: 辛亥革命; 图四: 新文化运动
23.(2013·湖州)(10分)
材料一:湖州历史沿革简表(节选)
年 代
史 实
公元前248年
春申君黄歇徙于此,在此筑城,黄歇被认为是湖州的开城鼻祖。
公元前222年
(秦王政二十五年)
于菰城置乌程县(现属湖州吴兴县)。
西汉初年
属吴五刘濞封地。《湖州府志》记载:“西汉初年,吴王刘濞谋图自立,铸钱铜岘山(现属湖州德清县)……”
材料二:湖州近代历史名人(节选)
沈家本:(1840-1913),法学家,是清朝末年司法大臣。他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见证了清帝退位。
陈英士:(1878-1916),于1911年领导了上海光复,被孙中山称为“辛亥革命首功之臣”。
钱玄同:(1887-1939),他提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阅读材料一回答:
湖州城的历史始于__▲__ 时期(填春秋或战国),当时属于楚国;在秦统一前,湖州就已置县,以“县制”取代“__▲__制”;西汉初年,“吴王刘濞谋图自立”,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__▲__”;东汉末年,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南宋时,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当时有句与湖州有关的谚语“__▲__”很能说明这一现象。(4分)
(2)材料二中的三位湖州名人各自见证、领导或参与了影响近代中国发展的三件大事(文中加点字)。请按时间先后给三件大事排序,并简要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6分)
答:(1)战国:分封;七国之乱;苏湖熟,天下足。(4分)
(2)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新文化运动。(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迫使清帝退位;(2分)但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得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为了根本改造国民性,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展了新文化运动。(2分)
28.(2013·贵阳)思想革新与时代发展(11分)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迫使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社会的全面转型。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党人,从事近代民主思想与文化的宣传工作,同封建主义思想文化进行斗争,取得了许多有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成果。随后,一批现代文化的先驱者应运而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比辛亥革命更为猛烈的新文化运动,推动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举两位人物)请列举变法中有利于宣传近代民主思想与文化的具体措施。(4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对传播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3分)
(3)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场在思想文化领域比辛亥革命更为猛烈的运动?(4分)
18.(2013·辽阳)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新青年》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1915年至1919年12月,仅陈独秀所写的回信就有四十余封。
材料二: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材料三: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中国作为协约国也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可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出现就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盘中餐……最后还要签订《凡尔赛和约》,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消息传回国内,民众顿时就愤怒了。最先走上街头表示抗议的,就是激愤的学生。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文化泰斗、民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北大的办学方针。20年代赴美考察期间,他曾先后作过题为《东西文化联合之趋势》、《东西文化结合》等演讲。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大师,都精通东西画法,如林风眠的画风既近于壁画与年画,又带有油画、粉画和瓷器画等韵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并写出新文化运动发生于哪一世纪初期?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的人物后来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1分)
(3)材料三中的“抗议”是指哪一运动? (1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此时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1分)
答:(1) 《新青年》;20世纪初期。
(2)出国留学,受外国文化影响。
(3)五四运动。
(4)东西方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