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7页

  • 1.28 M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文物图片是(  )‎ ‎ ‎ A.干栏式房屋 B.打制石器 C.稻谷 D.铁犁 ‎2.《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3.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4.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6.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抗击倭寇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的叛乱行动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8.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 赔款2 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9.“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10.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 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成就 ‎11.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12.‎2016年10月22日,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13.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撤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这一经典战例发生在哪场战役期间(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其他行业的建设投资达到的 ‎1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6.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17‎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18.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19.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B.开辟了新航路 ‎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完成了工业革命 ‎20.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21.‎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敦刻尔克撤退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诺曼底登陆 ‎22.世界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下列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会议有( )‎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万隆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24.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描述反映的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 C.一超多强的局面 D.多极格局 ‎25.‎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13分)中国近代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坠入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也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材料五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习近平 ‎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分)‎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1分)‎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2分)“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 ‎ (5)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上,中国如何做得更好?(2分)‎ ‎ ‎ ‎27.(12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贡献中国智慧。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 ‎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三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材料四 如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 ‎ (1) 材料一中为何提到1492年是“全球化的开始”?(1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我国就曾开 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1分)‎ ‎(2)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提到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以来在“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因素?(2分)‎ ‎(4)从材料四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作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和推进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什么举措来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2分)‎ 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5 BDADC 6-10 CCCBA 11-15 CCACA 16-20 DDACB 21-25 DADC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1)鸦片战争。(1分)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2分)‎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改革开放。(2分)‎ ‎(5)制定恰当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等。(2分)‎ ‎27.(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走向整体。(1分)丝绸之路。(1分)‎ ‎(2)第一次:蒸汽机;第二次:内燃机,或电动机。(2分)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 运输工具;电报电话等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1分)‎ ‎(3)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两极格局的瓦解。(任答两点即可,2分)‎ ‎(4)发达国家(或两方强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获利更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 境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2分)‎ (5) 加入WTO;(或世界贸易组织,1分)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投行等。‎ ‎(1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