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0 KB
  • 2021-05-10 发布

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word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 ‎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收敛(liǎn) 重荷(hè) 豁然贯通(huò)‎ B.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 C.簇新(cù)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ū)‎ D.绮丽(qǐ)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 作.‎ ‎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5.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山门圮于河 圮   ‎ ‎②湮于沙上 湮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   ‎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译:   ‎ ‎(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 ‎ 三、默写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 目再默写全诗。‎ ‎   。‎ ‎ ‎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7.①‎ 在自然界有一群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菌,它们以“吃”金属为生。首先发现的是一些“吃”铜的细菌。在20世纪初,一件奇特的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开采完并被水淹没的旧铜矿中,发现了大量的铜!这些铜不像是有人放进去的,那么,它来自何处呢?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的铜,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跑”了出来。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铜从旧矿渣中“请”出来的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的嗜金属细菌。这些细菌以铜为食,进行自身的代谢、生长繁殖,同时促使铜从含铜的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使废矿“死而复生”。‎ ‎②以上发现可帮了冶金业的大忙。科学家们认为,有着“铁齿铜牙”的细菌,可以帮助人们采矿和提炼金属,并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未解决的矿渣再提炼的难题。把含有金属的矿石或废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的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的目的,由于细菌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的功效,促进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 ‎③首先,可用细菌来“寻金”。某些芽孢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对黄金有特殊的“敏感性”,它们可以嗅出黄金的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的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的特殊颜色变化等,作为探测黄金矿的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的潜在储量。‎ ‎④其次,就是利用细菌来“吃”黄金了。黄金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金属,虽然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金矿产含量非常低。用化学的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大量金矿石只能提炼出极少的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属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的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的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取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子。‎ ‎⑤细菌这种“吃”金属的“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例如,全球大量的核废料正在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清洁这些有毒废料的常规办法通常非常昂贵,而且效果不佳。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核废料对环境的破坏。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在核废料中生存的球形芽孢菌,它们能够清除核废弃场中的有毒金属。‎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以“吃”金属为生的细菌具有哪些“特异功能”?‎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①段中“吃”“跑”“请”“死而复生”等词语,可以看出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 ‎ 五、作文 ‎8.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情境作文: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情境材料作为开头,自拟题目,续写后面的内容。续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衔接自然紧密。‎ 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 ‎ B卷一、诗歌鉴赏(共4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 二、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张堪,南阳宛人也。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志美行厉 厉:严重 B.成都既拔 拔:(被)攻克 C.劝民耕种 劝:鼓励 D.其仁以惠下 惠:施恩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译文:   。‎ ‎②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   。‎ ‎(3)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11.(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格列佛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格列佛做了一件什么事?‎ ‎(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B.李逵打死殷天赐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1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 她跟他居住在美丽的香格里拉的一幢小木楼里。他是一位小提琴演员,音乐,仿若就是他的生命。‎ 每天清晨,一觉醒来,他都会跟尚在梦中的她吻别,独自到楼下的河边练琴。而她总会在他悠扬的琴声中醒来,起床为他准备早餐。‎ ‎ 然而,不幸,总是伴随着幸福降临。‎ ‎ 这天早上,她尚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刺耳的噪音吵醒。噪音,正是来自于他拉琴的河边。她惊讶,一向练琴宛如天籁之音的流连,怎么会拉出这种难听的琴音?‎ ‎ 拉开窗,他仍在楼下。他似乎浑然不觉,仍旧像往常一样,忘情地投入在演奏中。‎ ‎ 惊疑,一阵阵袭来。她快步来到他身边,疑惑地问他,亲爱的,你的小提琴是不是出了问题?‎ ‎ 他似乎被吓了一跳,小提琴?没有什么问题呀。‎ ‎ 他张着大嘴,跟她讲话时声调高得吓人,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奇怪。这是她往日从未曾见过的。‎ ‎ 她只会更加心生疑虑,难道,是他的耳朵出了毛病?‎ ‎ 那一天,她故意走在他身后和他说话。她的声音很小:“父母最近身体不太好,我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好吗?”‎ ‎ 以往,他一向都对父母身体极为关心的。但这一次,他竟然一声不吭,就像没听到。‎ ‎ 果然,就在那天下午,跟她和他都是好友的医生榛证实了她的疑惑。榛把她叫到一边,语气十分严峻,你先生的耳朵出了问题,他的听力下降得非常厉害。‎ ‎ 明知事实如此,她却不相信这是真的,急着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 榛摊摊手,表示无可奈何,也就是说,也许用不了多久,流连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 她的脑子嗡的一声,差点晕倒:对于一个依靠敏感听觉去创作人生的音乐演员来说,耳聋,代表着他将彻底告别自己钟爱的音乐生涯。‎ ‎ 可榛,这位优秀的耳科医生都表示束手无策,绝望便袭遍了她的全身。‎ ‎ 她没有告诉他耳聋的坏消息,她一如既往地陪伴在他身旁,做他忠实的听众。‎ ‎ ‎ ‎ 幸好,他对自己的听力并没有怀疑,他每天仍然兴致勃勃地去河边拉琴。她则每天强装笑颜,暗地里,却到处打听医治耳聋的办法。‎ ‎ 榛给了她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她在流连他彻底失聪前,先去学习手语和唇语。因为耳聋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语言障碍,最后导致又聋又哑。‎ ‎ 她明白,倔强的他一旦失去音乐,会发疯的,她得早点劝慰他,必须先学会与聋哑人交流。‎ ‎ 她偷偷学起了手语和唇语。进步非常神速,几个月后,她已经能熟练地与聋哑人对话交流了。而此时的流连,已经濒临彻底耳聋的边缘。他虽然仍旧坚持每天去河边拉琴,可他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上出了问题。‎ ‎ 一天早上,他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他对她说,最近许多人开始对他的音乐水平持起了怀疑态度,为了证实自己的实力,他将随演出团到外地进行演出。‎ ‎ 听了他的话,她自然十分着急,不,你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 他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他是最棒的,可是许多人不这样认为,他要证明给他们看。‎ ‎ 不论她怎么劝,他都执意要去外地演出。第二天,他就悄悄买好了机票,只给她留了张字条就跟随演出团出发了。她又急又气,却又毫无办法。‎ ‎ 噩耗,是在半个月后得知的。那一天,她突然接到演出团的电话:流连,也就是你先生,半个月前住院了,经诊断为血癌晚期。‎ ‎ 接到电话,她早已天旋地转。当晚,她乘坐最快的航班赶到他身边,可三个小时前,他已永远闭上了眼睛。望着他毫无血色的脸庞,她当场晕厥。‎ ‎ 醒来时,榛站在她的床前。‎ ‎ 突然,她想起了什么,问他,流连不是只患了耳聋吗?怎么会这样呢?‎ ‎ 榛默默地掏出一封信,说,这是流连留下的,你看看吧。‎ ‎ 信上,是他歪歪扭扭的笔迹:‎ ‎ 亲爱的颖:‎ ‎ 原谅我独自一人先一步去了天堂。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被确诊患了血癌。我知道,这种病对于医学界还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与其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等死,我更愿意与你共同度过剩余的时光。我并没有耳聋,请原谅我欺骗了你,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手语和唇语,亲眼看到你能用手语与别人交流,我彻底放心了。你知道吗?将要耳聋的不是我,而是你呀……我们在举行婚礼时,我就从你父母那里得知,你先天性的耳疾会使你在30岁时失聪,我担心我离开后,你无法独自去面对这无声的世界,所以编造了这个谎言!最后,我想告诉你,榛是个好男人,我们没结婚前,他一直暗恋着你。我想,他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 泣别,你的流连 ‎ 看完信,泪,早已淌满她的双颊。‎ ‎ 多年以后,她与榛举行了婚礼。红地毯上,两人的手中不约而同挽着的,是一把美丽的小提琴。‎ ‎(1)小说中的流连是怎样一个人?‎ ‎(2)小说有几处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请分别指出。‎ ‎(3)榛是小说中着墨不多的人物,但又不可缺少,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4)这篇小说不同版本的标题不一样,一个是《遗嘱》,一个是《爱,不会失聪》,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为什么?‎ ‎ ‎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 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时谢满金 ‎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 用意: ‎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 ‎(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代的名与字分别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①,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 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字独立与名之外,又与名②.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③;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 示例 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蒋力行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①姓名:解说:‎ ‎②姓名:解说:‎ ‎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收敛(liǎn) 重荷(hè) 豁然贯通(huò)‎ B.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 C.簇新(cù)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ū)‎ D.绮丽(qǐ)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不要把“重荷”的“荷”读作“hé”;‎ B.有误,“琐屑”应读作“ suǒxiè”;‎ C.正确,不要把“簇新”的“簇”读作“zú”;‎ D.正确,不要把“绮丽”的“绮”读作“yǐ”.‎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叠起”应写作“迭起”;‎ B.“沾”应写作“粘”;‎ C.正确;‎ D.“宄竟”应写作“究竟”.‎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 ‎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使用正确,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 B.使用正确,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C.使用正确,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符合语境.‎ D.使用有误,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与“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矛盾,不符合语境.‎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 作.‎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删除“为了”;‎ B删除“关于”;‎ C“规划”改为“方案”;‎ 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5.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山门圮于河 圮 倒塌 ‎ ‎②湮于沙上 湮 埋没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 介词,在 ‎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之 代词,指代二石兽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译: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 ‎(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分析】译文参考:‎ ‎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圮:倒塌.‎ ‎②句意为:石兽埋没于沙上.湮:埋没.‎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于:介词,在.‎ ‎②句意为: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之:代词,指代二石兽.‎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岂能:怎么能;句意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讲学家的话可以看出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由“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可以看出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解决这类题型有三种方法:一、原句摘抄,从原文中找答案;二、摘录原文的重点词语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话适当的组织一下;三、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作答.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具体的选择即可.根据题干要求用文中原句回答即可.‎ 答案:‎ ‎(1)①圮 (倒塌 ) ②湮 (埋没)‎ ‎(2)①于(介词,在 ) ②之(代词,指代二石兽)‎ ‎(3)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4)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点评】词义积累:‎ 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 ‎ ‎ 三、默写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 目再默写全诗。‎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答案:(1)①逝者如斯夫 ‎②举杯邀明月(重点字:邀)‎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2)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评】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 ‎ ‎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7.①在自然界有一群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菌,它们以“吃”金属为生。首先发现的是一些“吃”铜的细菌。在20世纪初,一件奇特的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开采完并被水淹没的旧铜矿中,发现了大量的铜!这些铜不像是有人放进去的,那么,它来自何处呢?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的铜,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跑”了出来。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铜从旧矿渣中“请”出来的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的嗜金属细菌。这些细菌以铜为食,进行自身的代谢、生长繁殖,同时促使铜从含铜的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使废矿“死而复生”。‎ ‎②以上发现可帮了冶金业的大忙。科学家们认为,有着“铁齿铜牙”的细菌,可以帮助人们采矿和提炼金属,并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未解决的矿渣再提炼的难题。把含有金属的矿石或废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的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的目的,由于细菌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的功效,促进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 ‎③首先,可用细菌来“寻金”。某些芽孢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对黄金有特殊的“敏感性”,它们可以嗅出黄金的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的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的特殊颜色变化等,作为探测黄金矿的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的潜在储量。‎ ‎④其次,就是利用细菌来“吃”黄金了。黄金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金属,虽然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金矿产含量非常低。用化学的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大量金矿石只能提炼出极少的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属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的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的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取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子。‎ ‎⑤细菌这种“吃”金属的“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例如,全球大量的核废料正在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清洁这些有毒废料的常规办法通常非常昂贵,而且效果不佳。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核废料对环境的破坏。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在核废料中生存的球形芽孢菌,它们能够清除核废弃场中的有毒金属。‎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以“吃”金属为生的细菌具有哪些“特异功能”?‎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①段中“吃”“跑”“请”“死而复生”等词语,可以看出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能“吃”金属的细菌以及他们的作用.‎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菌,他们的特异功能是能吃金属,所以说明对象就是“吃”金属的细菌.‎ ‎(2)此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仔细了解课文内容,本着“答案就在原文中”的原则,进行答题.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尤其要注意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就是文段的中心句,过渡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此文中的第2段“由于细菌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的功效,促进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可以读出细菌具有探测、采集、提炼金属的作用;第5段中“细菌这种“吃”金属的“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我们可以读出细菌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通过“用化学的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大量金矿石只能提炼出极少的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属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的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的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取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子”等句子,可以看出是将“吃”金属细菌提炼黄金和用化学方法提炼黄金进行对比.‎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科学性、准确性,“吃”“跑”“请”“死而复生”这些词语则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答案:‎ ‎(1)嗜金属细菌(“吃”金属的细菌).‎ ‎(2)能够探测、采集、提炼金属,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 ‎(3)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利用嗜金属细菌提炼黄金比利用化学方法成本低、纯度高的特点.‎ ‎(4)生动形象.(意思对即可)‎ ‎【点评】理解文章内容题目要学会从文中找答案,学会运用关键句、过渡句、设问句等来答题.‎ ‎ ‎ 五、作文 ‎8.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情境作文: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情境材料作为开头,自拟题目,续写后面的内容。续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衔接自然紧密。‎ 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分析】‎ 这是一篇情景作文,以一段话作为文章的开头,本作文写作形式独特,是一篇很新颖的作文形式.‎ ‎【审题立意】文章的开头为: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我们应该抓住里面的关键词语,理清思路来进行写作.‎ ‎【思路点拨】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有很多,它可以是情境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景物…找准触发点,也就找准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线头”.而“线头”一经抽出,“文丝”(文思)必定连绵.这里所谓的“找准”,其实就是从规定的情境材料出发,尽量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大中取小,生中取熟,从而确定最易由此及彼进行生发的“点”.‎ ‎【素材举例】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我们可以抓住“独处”一词,写一下我们初中生生活的节奏之快,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 我渴望父母的理解 ‎ 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 随着时间老人的步伐,转眼之间,我们已经上了初中,因此我们的学习更加繁重了.父母师长的唠叨便不断的多了起来:“你要努力,你必须要好好学习,必须多看书…”因此我觉得压力好大好大,有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 初中生活有了很多变化,学习科目增多了,课余时间变少了,而更多等待我们的是大量的公式、习题、单词…于是,我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努力的学习,可是唠叨却时刻围绕在我的身旁…‎ ‎ 星期天,我向平时一样早早起床,边穿衣服边计划着:早晨吃完早饭去打羽毛球,中午美美的睡一觉,下午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忽然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不耐烦的答应着.紧接着《一点通》、《倍速》、《英才教程》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完了!完了!计划完全泡汤了,耳朵旁又响起了妈妈的声音:“你呀,必须要好好学习,将来…”我无奈的关上了门,妈妈还在唠叨着,我完全听不进去,看着桌子上一本本的复习题,我心里好难过.(我也知道该努力,因为上初中后我的学习退步了不少)难道家长、师长就不能理解我们一下吗?我们还是孩子,我们也希望天真烂漫,我们也憧憬着步入理想的大学,可是我们也渴望家长的理解.屋里静得出奇,我好害怕,我们稚嫩的肩膀上有着铁一般的期待.‎ ‎ 我渴望家长师长的理解.‎ ‎ 或许他们理解了我们,给我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或许我们不能成为明天的科学家、文学家…仅管我知道父母也是为了我们明天更加美好.但同时我们也像小草一样需要被呵护、希望被理解,我们稚嫩的身躯也需要像小草一样被人呵护、理解.‎ ‎ 我渴望被理解,哪怕只是一点点.‎ ‎【点评】【例文点评】考生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故事,演绎话题,通过写自己的压力较大体现了渴望父母的理解,可谓富有真情实感,立意深刻.作者的整篇文章,以记叙为主,只在最后一段和题目相照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拖拉,不俗.‎ ‎ ‎ B卷一、诗歌鉴赏(共4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分析】翁卷的《山雨》,不仅描写了此山星白月朗,他山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惊异的感情.而这情又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寓于景中,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之中含蓄地抒写了出来.‎ ‎【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2)本题考查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①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②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首诗,写夏天山中夜雨,写得含蓄.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字;后两句写雨后之景: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紧扣一个“急”字.写雨,不写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换至雨后之景,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诗人借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抒发了作者惊异的感情,寓景于情之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 答案:‎ ‎(1)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2)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杜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 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杜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崇高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翻译:‎ 整个晚上,林子里都洒满了星月的辉光;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听见有雷震响.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因此上,我知道别的山曾经下过大雨,水宛转流到这个地方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 ‎ 二、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张堪,南阳宛人也。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 ‎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志美行厉 厉:严重 B.成都既拔 拔:(被)攻克 C.劝民耕种 劝:鼓励 D.其仁以惠下 惠:施恩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译文: 光武帝地位卑微的(尚未显赫的)时候,看到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 。‎ ‎②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 (朝廷)正要征召张堪,恰好他就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 。‎ ‎(3)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分析】参考译文:‎ ‎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为郡中的大姓.张堪早年成为孤儿,把先父的财产一百余万都让给了侄子.十六岁时,在长安求学,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光武帝没有显赫时,了解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即位之后,中郎将来歙推荐张堪,征召拜为郎中,经三次迁升为谒者.派他负责运输嫌帛,并送战马七千匹,交吴汉讨伐公孙述,在途中迫任他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军队仅剩下七天的军粮,暗中准备船只要撤兵.张堪听说后,急忙驰驱至吴汉那里,论述公孙述必败,不应退兵之策.吴汉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显示软弱引诱敌兵,公孙述果然亲自率兵出战,结果在城下被击杀.成都被攻克之后,张堪首先占据城池,检查府库所藏财物,收敛珍宝,全部列出名单上报,一点都没有装入自己腰包.他安慰招抚城中的官员百姓,蜀地之人非常欢悦.‎ ‎ 张堪在蜀郡任职两年,被征召回京,拜为骑都尉,后又领骠骑将军杜茂军营,在高柳击败匈奴,拜为渔阳太守.他在渔阳追捕打击奸猾之徒,赏罚必倍,官员百姓都乐意为他所用.匈奴曾出动一万名骑兵入侵渔阳,张堪率骑兵数千名奔袭攻击,大败敌兵,渔阳界内从此安定无事.于是他令百姓在狐奴开垦稻田八千余顷,劝谕百姓耕种,因此使郡中殷实富庶起来.百姓作歌说:“桑树无乱枝,麦穗有双歧,张君施政,百姓乐不可支.”任渔阳太守八年,匈奴不敢入侵边塞.‎ ‎ ‎ ‎ 皇帝曾召见各郡负责财政的官吏,向他们询问风土人情及前后任职的守令有没有能力.蜀郡计掾樊显进奏说:“渔阳太守张堪先前在蜀地,广施仁政,官民深得恩惠;威令严明,奸邪多被惩治.先前公孙述被消灭时,珍宝堆积得象山一样,他掌握的财物,足可使十代成为巨富,但张堪离去时,只乘了一辆车辕折坏的车子,身带些布口袋而已.”皇帝听说,叹息了很久,拜樊显为鱼复县长.正要征召张堪,不巧他却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下诏予以褒扬,赐给他家帛一百匹.‎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 A.句意为: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厉”:严格.‎ ‎ B.句意为:成都被攻克之后.“拔”:被攻克.‎ ‎ C.句意为:劝谕百姓耕种.“劝”:劝谕、鼓励.‎ ‎ D.句意为:广施仁政,官民深得恩惠.“以”:用.‎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微”,地位卑微;“见”,了解.句意为:光武帝没有显赫时,了解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 ‎②句重点词语有:“方”:正要;“会”,适逢,正赶上.句意为:正要征召张堪,不巧他却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 ‎①具有远见;﹣﹣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②善于治理;﹣﹣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③廉洁奉公﹣﹣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答案:‎ ‎(1)A.‎ ‎(2)①光武帝地位卑微的(尚未显赫的)时候,看到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 ‎②(朝廷)正要征召张堪,恰好他就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 ‎(3)①具有远见;②善于治理;③廉洁奉公.‎ ‎【点评】古今异义 微 古义:地位卑微 今义:微小 见 古义:了解 今义:看见 阴 古义:暗地里 今义:阴险 宜 古义:应当 今义:便宜 既 古义:已经 今义:既然 尝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方 古义:正要 今义:一种图形 ‎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11.(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格列佛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格列佛做了一件什么事?‎ ‎(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B.李逵打死殷天赐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格列佛游记中》《水浒传》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格列佛游记中》故事情节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格列佛游记中》中,在利立浦特,格列佛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格列佛拒绝执行小人国国王让其攻打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命令.‎ ‎(2)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故事情节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明确“四海之内皆兄弟”命名意图是朋友要不分姓氏、不分国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生取义.写出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故事和理由.‎ 答案:‎ ‎(1)格列佛拒绝执行小人国国王让其攻打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命令.‎ ‎(2)C 理由:“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事,鲁智深看见自己的朋友林冲饱受恶人欺凌,遂拔刀相助,制服恶人.‎ ‎【点评】阅读名著要记住名著的作者及情节、内容,了解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经历和命运.‎ ‎ ‎ ‎1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 她跟他居住在美丽的香格里拉的一幢小木楼里。他是一位小提琴演员,音乐,仿若就是他的生命。‎ 每天清晨,一觉醒来,他都会跟尚在梦中的她吻别,独自到楼下的河边练琴。而她总会在他悠扬的琴声中醒来,起床为他准备早餐。‎ ‎ 然而,不幸,总是伴随着幸福降临。‎ ‎ 这天早上,她尚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刺耳的噪音吵醒。噪音,正是来自于他拉琴的河边。她惊讶,一向练琴宛如天籁之音的流连,怎么会拉出这种难听的琴音?‎ ‎ 拉开窗,他仍在楼下。他似乎浑然不觉,仍旧像往常一样,忘情地投入在演奏中。‎ ‎ 惊疑,一阵阵袭来。她快步来到他身边,疑惑地问他,亲爱的,你的小提琴是不是出了问题?‎ ‎ 他似乎被吓了一跳,小提琴?没有什么问题呀。‎ ‎ 他张着大嘴,跟她讲话时声调高得吓人,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奇怪。这是她往日从未曾见过的。‎ ‎ 她只会更加心生疑虑,难道,是他的耳朵出了毛病?‎ ‎ 那一天,她故意走在他身后和他说话。她的声音很小:“父母最近身体不太好,我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好吗?”‎ ‎ 以往,他一向都对父母身体极为关心的。但这一次,他竟然一声不吭,就像没听到。‎ ‎ 果然,就在那天下午,跟她和他都是好友的医生榛证实了她的疑惑。榛把她叫到一边,语气十分严峻,你先生的耳朵出了问题,他的听力下降得非常厉害。‎ ‎ 明知事实如此,她却不相信这是真的,急着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 榛摊摊手,表示无可奈何,也就是说,也许用不了多久,流连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 她的脑子嗡的一声,差点晕倒:对于一个依靠敏感听觉去创作人生的音乐演员来说,耳聋,代表着他将彻底告别自己钟爱的音乐生涯。‎ ‎ 可榛,这位优秀的耳科医生都表示束手无策,绝望便袭遍了她的全身。‎ ‎ 她没有告诉他耳聋的坏消息,她一如既往地陪伴在他身旁,做他忠实的听众。‎ ‎ 幸好,他对自己的听力并没有怀疑,他每天仍然兴致勃勃地去河边拉琴。她则每天强装笑颜,暗地里,却到处打听医治耳聋的办法。‎ ‎ 榛给了她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她在流连他彻底失聪前,先去学习手语和唇语。因为耳聋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语言障碍,最后导致又聋又哑。‎ ‎ 她明白,倔强的他一旦失去音乐,会发疯的,她得早点劝慰他,必须先学会与聋哑人交流。‎ ‎ 她偷偷学起了手语和唇语。进步非常神速,几个月后,她已经能熟练地与聋哑人对话交流了。而此时的流连,已经濒临彻底耳聋的边缘。他虽然仍旧坚持每天去河边拉琴,可他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上出了问题。‎ ‎ 一天早上,他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他对她说,最近许多人开始对他的音乐水平持起了怀疑态度,为了证实自己的实力,他将随演出团到外地进行演出。‎ ‎ 听了他的话,她自然十分着急,不,你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 他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他是最棒的,可是许多人不这样认为,他要证明给他们看。‎ ‎ 不论她怎么劝,他都执意要去外地演出。第二天,他就悄悄买好了机票,只给她留了张字条就跟随演出团出发了。她又急又气,却又毫无办法。‎ ‎ 噩耗,是在半个月后得知的。那一天,她突然接到演出团的电话:流连,也就是你先生,半个月前住院了,经诊断为血癌晚期。‎ ‎ 接到电话,她早已天旋地转。当晚,她乘坐最快的航班赶到他身边,可三个小时前,他已永远闭上了眼睛。望着他毫无血色的脸庞,她当场晕厥。‎ ‎ 醒来时,榛站在她的床前。‎ ‎ 突然,她想起了什么,问他,流连不是只患了耳聋吗?怎么会这样呢?‎ ‎ 榛默默地掏出一封信,说,这是流连留下的,你看看吧。‎ ‎ 信上,是他歪歪扭扭的笔迹:‎ ‎ 亲爱的颖:‎ ‎ 原谅我独自一人先一步去了天堂。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被确诊患了血癌。我知道,这种病对于医学界还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与其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等死,我更愿意与你共同度过剩余的时光。我并没有耳聋,请原谅我欺骗了你,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手语和唇语,亲眼看到你能用手语与别人交流,我彻底放心了。你知道吗?将要耳聋的不是我,而是你呀……我们在举行婚礼时,我就从你父母那里得知,你先天性的耳疾会使你在30岁时失聪,我担心我离开后,你无法独自去面对这无声的世界,所以编造了这个谎言!最后,我想告诉你,榛是个好男人,我们没结婚前,他一直暗恋着你。我想,他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 泣别,你的流连 ‎ 看完信,泪,早已淌满她的双颊。‎ ‎ 多年以后,她与榛举行了婚礼。红地毯上,两人的手中不约而同挽着的,是一把美丽的小提琴。‎ ‎(1)小说中的流连是怎样一个人?‎ ‎(2)小说有几处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请分别指出。‎ ‎(3)榛是小说中着墨不多的人物,但又不可缺少,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4)这篇小说不同版本的标题不一样,一个是《遗嘱》,一个是《爱,不会失聪》,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为什么?‎ ‎【分析】这篇小说通过妻子瞒着丈夫的病用心陪伴丈夫,丈夫用心良苦地瞒着妻子,让她学手语和唇语,并为她的未来幸福着想的故事,表现了夫妻二人之间真挚的爱情,抒发了作者对这种真挚爱情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找出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并且根据人物在事件中展现的性格,进行分析.第二段“一觉醒来,他都会跟尚在梦中的她吻别”,可以看出流连是一个爱妻子的人;最后的遗嘱可以看出流连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找出令人吃惊的情节,分别概括即可.当我们为流连随演出团出发而担心时,“噩耗,是在半个月后得知的.那一天,她突然接到演出团的电话:流连,也就是你先生,半个月前住院了,经诊断为血癌晚期.”,令人惊讶;这些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有一些集中在流连给妻子的信中,“你知道吗?将要耳聋的不是我”,这些情节都出人意料,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人物与情节,根据文章的内容,找出与榛相关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解答.榛第一次出现在她认为丈夫的耳朵出问题时,“榛把她叫到一边,语气十分严峻,你先生的耳朵出了问题,他的听力下降得非常厉害.”;第二次出现在她无计可施时,“榛给了她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她在流连他彻底失聪前,先去学习手语和唇语.”;第三次出现在她得到丈夫的噩耗时,“醒来时,榛站在她的床前.…榛默默地掏出一封信”;这些与榛相关的情节,都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4)本题考查的是题目的作用,这两个标题都可以用,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它的作用解答即可.‎ 答案:‎ ‎(1)是一个深爱妻子,很有责任心的丈夫.(答责任心或用心良苦、深爱妻子均得2分)‎ ‎(2)①耳聋的并不是丈夫,而是妻子;②丈夫得的病不是耳病,而是血癌;③最后与妻子结婚的医生是榛;④流连要执意外出演出(每对1点得,答对3点得,第一、二点必答)‎ ‎(3)①是推动情节发展关键人物;②第一次告诉流连妻子,她先生耳朵出了问题,并无法医治;③第二次为妻子出主意,引导她学手语、唇语;④第三次妻子昏厥醒来问榛为什么流连的病会这样,引出这遗嘱.(每1点1分)‎ ‎(4)示例一:“遗嘱”更好.它是整篇小说的关键情节;最后揭晓悬念,更加吸引读者;直击小说深爱的主题.(每点1分,只有选答没有阐明理由不给分)‎ 示例二:“爱,不会失聪”更好.更能揭示小说主题;让读者更加明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深爱之情;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空1分,只有选答没有阐明理由不给分)‎ ‎【点评】小说的标题作用:(1)交代主要人物;(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北京,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小说主旨;(7)标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的情感;(8)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小说的题目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和上面的作用,综合进行分析.‎ ‎ ‎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 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时谢满金 ‎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 用意: ‎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 ‎(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代的名与字分别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①,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 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字独立与名之外,又与名②.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③;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 示例 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蒋力行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①姓名:解说:‎ ‎②姓名:解说:‎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第二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第三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我们可以从这一代代名字中看出时代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时,社会极端贫穷,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多人都充满了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而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外来的文化走入中国,为中国的人民大众所接受,这时候的命名就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仰慕和偏爱;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福.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2)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续写句子,要切合语境,语言得体,简洁.‎ 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古代的名与字分别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和横线后的“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 入社会时的称呼”,可知前后构成转折关系,①填:在成年之前的称呼.‎ 第二空,根据横线前的“字独立与名之外”和横线后的“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可知“字独立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②故所填内容为:密切相关.‎ 第三空,根据横线前的“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 这句话是对前述句子举例说明,③故应该填“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 ‎”.‎ 第四空,根据横线前“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和横线后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可知前后构成转折关系,④填:以反义相对取字的.‎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例句,所以仿句的格式一定要与例句相同.‎ 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姓名:张欣广,解说:与其自寻烦恼,不如放宽心胸.‎ 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姓名:李乐然,解说: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快快乐乐.‎ 答案:‎ ‎(1)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福.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2)①在成年之前的称呼.②密切相关③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 ‎”.④以反义相对取字的.‎ ‎(3)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姓名:张欣广,解说:与其自寻烦恼,不如放宽心胸.‎ 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姓名:李乐然,解说: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快快乐乐.‎ ‎【点评】‎ 本题是通过名字总结规律,这属于对学生语言表达要准确的考查,要在一个时期的名字中找到共同点,然后将规律总结出来.这种题型很新颖,跟现实生活连系紧密,很有生活气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