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 57页

  • 2.39 MB
  • 2021-05-10 发布

2016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

  • 5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1.(重庆B)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      的原理相同;‎ ‎(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      (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1)溶解;(2)A;(3)漏斗;C;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考点:粗盐提纯、过滤操作、蒸发与蒸馏操作、海水晒盐的原理 ‎2.(重庆B)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 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答案】(1)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引入了氯 离子,无法判断氯离子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2)碳酸钙;(3)D.‎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化学用语 ‎3. (重庆A)22.(5分)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B.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 ‎【答案】(1)集气瓶 (2)明亮蓝紫色 (3)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B (5)减少二氧化 硫逸出而污染空气 考点:氧气的性质 ‎4. (重庆A)23.(6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做对比实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Ⅱ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Ⅰ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 成立。‎ ‎【答案】(1)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5;产生气泡快慢 (3)B;C (4)Ⅰ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福州)16.(20分)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9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 (填标号,下同)‎ 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10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2HI=2H2O+I2↓。取25.0g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试管 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B C CO2 +Ca(OH)2 ==CaCO3↓+ H2O ‎ ‎(3)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A (4)b (5)6.8%‎ ‎【解析】 ‎ 考点:气体的制取、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6.(福州)17.(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 (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11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探究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 。‎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1)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 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A ②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 ‎(3)①Mg 1.20 ②Mg、MgO和Mg(OH)2 (4)AB 由其他物质提供的 金属镁得质量为:1.2g-0.6g=0.6g;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6g/(2g-0.6g)×100%=42%‎ 该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镁中的镁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镁中的质量分数;得到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的混合物;(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考点:物质成分探究 ‎7.(北京)34.(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 ‎ ‎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带有火星的木炭复燃、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2点燃CO2‎ 考点: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8.(北京)35.(4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过滤、 。‎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 ‎【答案】(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③①②(3)自来水生成环节中的过滤池就是使用了过滤原理(其他也可)‎ 考点:粗盐提纯、过滤操作 ‎9.(北京)36.(2分)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下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 。‎ ‎【答案】(1)HCl(无色的酸性溶液都可以) (2)NaOH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 试题分析:(1)根据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无色酸性溶液;(2)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为无色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 是酚酞试液。‎ 考点:酸碱的性质 ‎10.(北京)37.(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答案】(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2)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考点:物质的溶解现象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分析】‎ ‎11.(北京)38.(4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I.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III.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今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III.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好 (2)Zn+2HCl=ZnCl2+H2↑ 瓶内液面逐步缓慢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反应会因为瓶中液面过低而停止 (3)燃烧需要氧气(与空气接触)‎ 考点:实验原理分析 ‎12.【科学探究】(北京)39.(7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 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 ‎【答案】(1)NaOH+CO2=Na2CO3+H2O(2)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变黑(3)O2(N2可填写可不填写)(4)2、5(5)H2O、CO2、O2‎ ‎(6)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7)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考点: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 ‎13.(安徽)12.(6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2)下列仪器中:①的名称是 ;组装氧气发生装置时,应选择 (填序号)。‎ ‎(3)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答案】(1)催化作用 (2)漏斗; ②③⑤ (3)不可靠;排水 考点:仪器的辨别、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14.(安徽)13.‎ ‎(7分)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 、 。‎ ‎【答案】(1)Zn + 2HCl == ZnCl2 + H2↑ (2)复分解反应 (3)过滤;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CO2;CO 考点:化学用语、反应类型、过滤、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5.(安徽)14.(8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下)进行下列探究。‎ ‎ ‎ ‎【查阅资料】该反应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 ‎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 (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该溶液呈 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 ‎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右图),记录如下表:‎ ‎ ‎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①‎ 碳酸氢钠 ‎0.10‎ V1‎ ‎②‎ 碳酸钠 ‎0.10‎ V2‎ ‎③‎ 白色粉末 a V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a= ;V1 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5)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 ‎【答案】(1)澄清石灰水 (2)酸 (3)不正确 (4)NaHCO3+HCl==NaCl+H2O+CO2↑ 0.10 >‎ ‎(5)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关系,实验③与实验①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合理答案即可)‎ 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化学用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6.(安徽)15.(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注明条件)。‎ ‎(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 ‎ ‎ ‎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 ‎(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注意:若答对(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下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 (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答案】(1)N2+3H2==2NH3 (2)①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合理答案即可)‎ ‎ ②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氨水受热分解速度加快,分解出氨气或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合理答案即可) (4)增大 (5)不合理 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合理答案即可)‎ 考点:化学用语、探究物质的性质 ‎17. (泉州)16.(12分)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 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1)水槽 ‎ ‎(2)高锰酸钾 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或其它系列合理答案) ‎ ‎(3)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其它合理答案) ‎ ‎(4) a ‎ ‎(5)稀盐酸(或其它合理答案) 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2)A装置属固固加热型,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化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MnO2 + O2↑;‎ 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8.(泉州)17.(18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 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 。‎ ‎(4)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 (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 ‎ 或 ,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答案】(1)c3 ‎ ‎(2) a1 和b1 (或其它合理答案) 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 ‎(3)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 ‎(4) ① 大 ②‎ 能使碳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呈现较高的碱性 ‎ ‎(5)b、d ‎ ‎(6)氢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 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 ‎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PH越大,碱性越强。由表格信息可知,c3的碱性最强;‎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故可选a1 和b1或a3 和b3等;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3)由表格信息可知,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4)①由表格信息可知,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大;‎ ‎②温度越高,碳酸钠的溶解度越大,故加入热水的目的是能使碳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呈现较高的碱性; ‎ ‎(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气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选bd;‎ ‎(6)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还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这两种方法均能得到氢氧化钠。‎ 考点:酸碱度,碳酸钠的性质 ‎19. (厦门)16.用化学方法可制取纯净的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应用中和反应原理制取氯化钠固体。‎ ‎(1)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2)如图,往该烧杯中继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为紫色,再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充分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滤液。‎ ‎①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  ;‎ ‎②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用pH试纸测(2)中滤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4)若测得滤液pH为8,继续往滤液滴加稍过量的盐酸,目的是  ;蒸发该滤液以除去过量的盐酸,该操作利用的盐酸的性质是  ,继续蒸发滤液得到固体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答案】(1)蓝;(2)①吸附作用;②引流;(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4)除去氢氧化钠;挥发性;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 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方法、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20.(厦门)17.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燃烧实验开展相关研究。‎ 探究一:氢气的燃烧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1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  (填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  。 ‎ ‎(2)按图2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1)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  。‎ ‎(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氢气与空气体积比 ‎9:1‎ ‎8:2‎ ‎7:3‎ ‎5:5‎ ‎3:7‎ ‎1:9‎ ‎0.5:9.5‎ 点燃现象 安静 安静 弱的 强的 强的 弱的 不燃烧 燃烧 燃烧 爆鸣声 爆鸣声 爆鸣声 爆鸣声 不爆鸣 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探究二:可燃性粉尘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 ‎(4)用如图3装置研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①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不能改变的是  、  、  (仅列三种);‎ ‎②实验测得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4所示,其原因是  。‎ ‎(5)兴趣小组另测得可燃性粉尘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5所示,结合图5信息,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①禁止烟火;②  。‎ ‎【答案】(1)ABD;长颈漏斗;‎ ‎(2)试管先装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 ‎(3)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或其他合理答案);‎ ‎(4)①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可燃性粉尘的质量、容器的体积、打气筒的压力等;②可燃性粉尘直径越大,粉尘质量越大,难以分散到空气中乙空气充分接触;‎ ‎(5)通风降低粉尘的浓度(合理即可).‎ ‎【解析】‎ ‎(2)试管先装入8mL水,集气瓶中有2mL的空气;再用排水法,通入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这样就收集到了一试管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 ‎(3)由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数据表,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9:1、8:2时,氢气安静的燃烧;继续增加氧气的比例,氢气发生爆炸;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0.5:9.5,不燃烧、不爆鸣;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或其他合理答案)。(4)由题意用如图3装置研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①由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其它条件均不能改变,如可燃性粉尘的质量、容器的体积、打气筒的压力、蜡烛的大小等。②由实验测得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图,可燃性粉尘直径越大,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越小,可燃性粉尘直径越大,粉尘质量越大,难以分散到空气中乙空气充分接触(合理即可)。(5)由兴趣小组另测得的可燃性粉尘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图,最大压力随着可燃性粉尘浓度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值后,随着可燃性粉尘浓度增加而减小,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①禁止烟火;②通风,降低可燃性粉尘的浓度。‎ 考点:考查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燃烧的条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21. (漳州)22.(1)写出图1A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装药品时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如图2是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图.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处0以上的棉花团比0以下的棉花团变红色的个数_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试管(或酒精灯);(2):A;C;药匙;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少;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漳州)23.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 ‎(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 ‎(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 ‎【解析】‎ 考点:考查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23.(漳州)24.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 _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①‎ ‎②‎ ‎③‎ ‎④‎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无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_________,白色沉淀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 ‎【答案】【题干】气泡;Mg+H2SO4═MgSO4+H2↑;【实验验证1】【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实验验证2】‎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 消失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 不消失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实验验证2】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24. (三明)18.(10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以A 为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B 为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选用________(填标号)。‎ ‎(4)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甲与__________ 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3)气密性 C (4)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丙 ③反应物的浓度 ‎【解析】‎ ‎(4)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 ‎②在设计对比试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实验甲与丙对照,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通过甲与乙、丙和丁试验的对比,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25.(三明)19.(8分)某化学探究小组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把饱和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经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样品溶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对得到的样品溶液是否为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怀疑,决定对其溶质成份 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氢氧化钠 猜想二: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发现,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 他们取少量样品溶液进行下列实验院:‎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也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 受该同学的启发,小组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三正确,也可在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 ‎【实验评价】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刚开始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OH)2+Na2CO3==CaCO3↓+2NaOH ‎ ‎【实验探究】(2)①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②饱和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 【实验评价】稀盐酸先与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饱和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 ‎【实验探究】(2)①要探究猜想二不正确,就是证明溶液中不含Ca(OH)2,故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无现象,说明样品溶液中不含Ca(OH)2,猜想二不正确 ‎ ‎②要探究猜想三正确,就是证明溶液中含Na2CO3,故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饱和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溶液变浑浊,说明样品溶液中含Na2CO3,猜想三正确 ‎ ‎【交流讨论】根据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故甲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也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看溶液是否变浑浊.【实验评价】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刚开始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原因就是当溶液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时,稀盐酸先与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考点:Ca(OH)2、Na2CO3的化学性质 ‎ ‎26. (甘肃白银)15.(11分)下列图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 (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C装置的优点是 ;收集CO2应选择 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 ‎【答案】(1)①试管 ②锥形瓶 (2)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 (3)2KMnO4K2MnO4+MnO2+O2↑; A; D或E (4)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浓硫酸 ‎【解析】 ‎ 试题分析:(1)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为①试管 ②锥形瓶;(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这样制得的气体容易从此散失掉;(3)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7.(甘肃白银)16.(9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 猜想二: ;‎ 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 猜想四:含有CaCl2、HCl和Ca(OH)2‎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 ‎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 ‎ ‎ ‎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 ‎ 产生气泡 ‎【反思交流】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含有CaCl2和HCl; Ca(OH)2和HCl会发生反应; 溶液变为红色;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锌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猜想二为氯化钙和稀盐酸;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在溶液中Ca(OH)2和HCl会发生反应,不会同时存在;【进行实验】证明猜想二正确的,即验证盐酸的 考点:物质成分探究、酸的性质 ‎28. (兰州)32.粗盐中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 ‎(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3)操作a的名称是 。‎ ‎(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答案】‎ ‎(1)硼酸溶液 ‎(2)完全除去氯化钙 ‎(3)过滤 ‎(4)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兰州)33.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是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 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 ‎(4)兰州市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楠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如果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 装置(从A﹣E中选择);甲烷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空气质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酒精灯 ‎(2)2H2O22H2O+O2↑ 催化剂 a ‎(3)CaCO3+2HCl=CaCl2+H2O+CO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4)A D CH4+2O22H2O+CO2‎ ‎【解析】‎ 试题分析:‎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2H2O2 2H2O+O2↑;催化剂;a;‎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30(兰州)34.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的研究,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该先 。‎ ‎(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 、 (填名称)。‎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装置的作用是 。‎ ‎(5)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都要进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 ‎①加热前 ;‎ ‎②停止加热后 。‎ ‎(6)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 。‎ ‎【实验评价】‎ 反思: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 ‎【答案】‎ ‎【问题讨论】‎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3)CO2+2NaOH=Na2CO3+H2O ‎(4)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5)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驱赶装置中滞留的二氧化碳,使其全部被E装置中碱石灰吸收 ‎(6)D装置中的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 ‎【实验评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试题分析:‎ ‎【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2)A在应该放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中的氢氧化钙溶液用来验证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C中应该放浓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3)A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 2NaOH =Na2CO3+H2O;‎ ‎(4)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填: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31. (广西南宁)28.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_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 ‎【答案】(1)试管;铁架台;(2)2KClO32KCl+3O2↑;(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考点:考查气体的氧气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广西南宁)2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__________型气体发生装置。‎ ‎(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对此,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Ⅰ.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 Ⅱ.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物质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2:氯水中的HCl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3: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4:氯水中的Cl2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__________‎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__________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__________‎ ‎【反思交流】①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用再做实验对猜想4进行探究,理由是: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时,装置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的现象已证明了Cl2不具有漂白作用。‎ ‎②钱程同学认为,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__________。‎ ‎【答案】(1)浓盐酸;(2)固液加热;(3)除去氯气中的HCl;浓硫酸;‎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 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盐酸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 石蕊纸花放入 次氯酸中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 成立 ‎【反思交流】①D;②氯化钠、次氯酸钠。‎ ‎【解析】‎ 遇酸变红,探究如下: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 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盐酸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 石蕊纸花放入 次氯酸中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 成立 ‎【反思交流】①根据D中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作用;②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C1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那、氯化钠和水,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次氯酸钠。‎ 考点: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气体的干燥(除水)等知识。‎ ‎33. (广西南宁)25.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_______比较,读出pH.‎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_______(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_______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_______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答案】‎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红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碱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考点:考查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34. (桂林)2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用实验仪器或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常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小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装入试剂瓶备用.‎ ‎①要完成该实验,如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 ‎②该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用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将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与标准比色片比较,读出pH,若pH试纸事先用水湿润,测出的食醋pH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C;(2)①天平;②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 ‎(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偏大。‎ ‎【解析】‎ 试题分析:(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C;(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天平、量筒、药匙、滴管、烧杯等;溶解过程中,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故填:①天平;②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3)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要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由于白醋用水润湿,使其浓度变小,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故填: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偏大。‎ 考点: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 ‎ ‎35.(桂林)29.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_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SO2‎ ‎__________‎ 有SO2产生 CO2‎ ‎__________ ‎ 有CO2产生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 ‎(2)若B、E中试剂交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3)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脱水性;【事实与结论】‎ ‎(1)‎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SO2‎ B中品红溶液变红 有SO2产生 CO2‎ D中品红溶液不变红,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2产生 ‎(2)C+2H2SO4(浓)CO2↑+2SO2↑+2H2O;‎ ‎【反思与交流】(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2)不能;SO2和CO2均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判断是否有CO2产生;(3)吸收SO2,防止干扰CO2检验。‎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36. (贺州)28.据下列仪器裝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该反应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的试管口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F收集一瓶O2,如何检验O2是否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没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水槽;(2) :2KMnO4K2MnO4+MnO2+O2↑;C;一团棉花;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O2已收集满;(3) AF;装置A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考点: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贺州)29.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请你参与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1)【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2)【提出猜想】猜想一:SO2;猜想二:SO2和H2.‎ ‎(3)你认为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4)提出问题】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5)【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CuSO4和H2SO4.‎ ‎(6)【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 ‎①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H2SO4‎ 步骤二 ‎②_____________‎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溶液中含有CuSO4‎ ‎(7)【探究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 ‎(8)写出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9)完成并配平方程式:□Cu+□H2SO4(浓) ①_____________.‎ ‎(10)【反思评价】根据化学方程式:小王认为工业上可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铜,小李认为不适宜,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3)错误;‎ ‎(6)‎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 ‎①(黑色)固体溶解 溶液中含有H2SO4‎ 步骤二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②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CuSO4‎ ‎(8)CuO+H2SO4=CuSO4+H2O;‎ ‎(9)①Cu+②H2SO4(浓)CuSO4+SO2↑+2H2O;‎ ‎(10)该反应产生有毒气体SO2,会污染空气。‎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②H2SO4(浓)CuSO4+ SO2↑+2H2O.(10)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uSO4生成硫酸铜的同时,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产生有毒气体SO2,会污染空气。‎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38. (广西玉林)2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__________处.‎ ‎(3)C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D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实验现象是________.(5)E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答案】(1)A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1.(3)2H2O22H2O+O2↑;‎ ‎(4)左高右低.(5)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 考点:考查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制取装置及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燃烧的条件等知识。‎ ‎ (广西玉林)29.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 _________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 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固体全部溶解 ‎/‎ 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_________‎ 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Na2C03‎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答案】(1)水;(2)对比;(3)①Ba(OH)2+SO2═BaSO3↓+H2O;②C;‎ ‎(4)【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含有什么杂质?‎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进行实验】②硝酸;③NaCl+AgNO3=AgCl↓+NaNO3。‎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上图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 H2O,因此要密封保存;(2)实验三中可观察 考点:考查酸、碱的主要性质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40. (广州)26.(4 分)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仪器名称:X ;Y 。 ‎ ‎(2)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将旋钮关闭,向 X 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 ‎(3)B 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 。 ‎ ‎【答案】‎ ‎(1)长颈漏斗 圆底烧瓶 ‎ ‎(2)水柱液面不下降 ‎ ‎(3)使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 ‎ 考点:实验仪器 ‎(广州)27.(10 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制取时将 A 中的药品混合):‎ A B C D E ‎ ‎(1)制取并收集不同的气体,填写下表空白:‎ 固体 M ‎ 溶液 N ‎ 制取气体 ‎ 收集装置(填写字母) ‎ 大理石 ‎ ‎ ‎ CO2 ‎ ‎ ‎ 锌粒 ‎ 稀硫酸 ‎ ‎ ‎ B 或 ‎ ‎ ‎ ‎ ‎ O2 ‎ ‎ 或 C ‎ ‎(2)收集干燥的 CO2 还需要用装置 E,E 中盛装的试剂为 。 ‎ ‎(3)用上述装置 A 制取 O2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答案】‎ ‎(1)‎ 固体 M ‎ 溶液 N ‎ 制取气体 ‎ 收集装置(填写字母) ‎ 大理石 ‎ 稀盐酸 ‎ CO2 ‎ C ‎ 锌粒 ‎ 稀硫酸 ‎ H2 ‎ B 或 D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O2 ‎ B 或 C ‎ ‎(2)浓硫酸 ‎ ‎(3)2H2O2 2H2O+O2 ↑ ‎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稀硫酸会与大理石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装置 C 来收集。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也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装置 B 或 D 来收集氢气。实验室制取氧气有 3 种方法,其中只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答案为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装置 B 或 C 来收集氧气。 ‎ ‎(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本题答案为浓硫酸。 ‎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 考点:化学实验及装置 ‎(广州)28.(6 分)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 49g 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 ‎ ‎(1)经计算,所用水的的质量为 g,所需 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 。(填选项) ‎ ‎ A.10mL 量筒 B.100mL 烧杯 C.100mL 量筒 D.胶头滴管 ‎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 。 ‎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 ,然后涂上 3%的小苏打溶液。 ‎ ‎【答案】(1)39 5.4 (2)AD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用大量水冲洗 ‎ 考点:溶液的配制 ‎43.(广州)29.(8 分)皮蛋是我国传统的蛋制品,深受人们喜爱,由少量 NaCl,CaO 和过量的 Na2CO3 混合得到的粉末状混合物 A 是制皮蛋的配方之一。 ‎ ‎(1)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市场获取少量的混合物 A 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 ‎①该过程发生的方程式 、 。‎ ‚ ②滤液中含有 Cl- 、OH- ,还含有的阴离子是 。 ‎ ‎(2)在混合物 A 中加入少量的 ZnSO4 可改善皮蛋品质,该兴趣小组获得某样品,探究混合物中是否添加了少量的 ZnSO4 。 ‎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述表格。 ‎ 限选用品与试剂:稀盐酸、pH 试纸、BaCl2 溶液、蒸馏水、AgNO3 溶液 ‎ ‎【答案】‎ ‎(1)①CaO+H2O=Ca(OH)2 Ca(OH)2 +Na2CO3=CaCO3↓+2NaOH ‎②CO32—‎ ‎(2)‎ 考点:实验设计与探究 ‎44. 广东)19.(4分)实验室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矿石名称为___________;‎ 图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和“通气”(通入CO)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赤铁矿 ;3CO+Fe2O32Fe+3CO2 ‎ ‎ (2)通气 加热 考点:实验室炼铁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广东)20.(6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I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锌、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和水。他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A+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E)、中和反应(F+G)、复分解反应(H+I)等反应类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参加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H+I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O+H2O =Ca(OH)2 ‎ ‎ (2)CaCO3 ;置换 ‎ ‎ (3)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可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化合反应;碳酸钙在高温条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发生的是置换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中和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复分解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推断 ‎(广东)21.(9分)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步骤④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写名称);综合步骤③④现象推理,固体A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1)过滤 烧杯 ‎ ‎ (2)KClO3 ‎ ‎ (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 ‎ (4)炭 ;MnO2 、Fe、Fe2O3(任写两个) ‎ ‎ (5)MnO2‎ ‎【解析】‎ 试题分析:(1)通过步骤1分别得到了固体和溶液,故是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漏斗、玻璃棒和烧杯;‎ ‎(2)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得到了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沉淀,即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5)固体C是黑色的,碳会与氧气反应掉,铁会与稀硫酸反应,故是二氧化锰。‎ 考点:化学反应流程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广东)22.(10分)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 Ⅱ.Cu2O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答案】(1)H2O ‎ ‎ (2)CuSO4+2KOH=Cu(OH)2+K2SO4 ‎ ‎ (3)Cu 和Cu2O ;Cu2O(结论表格中填写);‎ ‎ ①II;②4CuO2Cu2O+O2;③对操作‚最后红色固体称量;计算 考点:实验探究 ‎(广东)23.(12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 ‎【答案】(1)试管 ‎ ‎ (2)B ; A ,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或C,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3)DEFG ; 2KMnO4K2MnO4+MnO2+O2 ; E I ; ‎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4) ‎ ‎【解析】‎ 试题分析:(2)中取用液体药品时要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B正确;C中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49.(吉林)1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4)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铁架台;(2)CaCO3+2HCl=CaCl2+H2O+CO2↑;(3)气密性;(4)C。‎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50.(吉林)19.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兰兰拿着这包石灰干燥剂约化学老师一起到实验时进行如下探究.‎ ‎【辨析俗称】“石灰干燥剂”中的石灰是指__________(填字母)‎ A.消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 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 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 ‎【进行实验】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表实验,并记录.‎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验证有无CaCO3‎ ‎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__________‎ 无明显放热现象 猜想三成立 ‎【异常现象】兰兰整理实验,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 ‎【分析释疑】实验二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杯壁明显发热的原因:__________.‎ ‎【更正结论】该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石灰干燥剂表面的覆盖物,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兰兰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物质表面的覆盖物,是起保护作用的,试举一例:__________.‎ ‎【拓展延伸】从确定这包石灰干燥剂成分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 ‎【答案】【辨析俗称】B;‎ ‎【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验证有无CaCO3‎ 有气泡出现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验证有无CaO 无明显放热现象 猜想三成立 ‎【分析释疑】CaO+H2O═Ca(OH)2;‎ ‎【反思与评价】暖气片上涂银粉;‎ ‎【拓展延伸】该石灰干燥剂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