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00 KB
  • 2021-05-10 发布

南通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通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化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11.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 A.田间焚烧秸秆 ‎ B.回收废旧电池 ‎ C.随意排放污水 ‎ D.直接排放废气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 B.蛋白质和糖类都属于营养物质 ‎ C.液态氨气和氨水均为纯净物 ‎ D.氨气和氧气均为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13. 用KMnO4制取O2并回收MnO2,下列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硬水洗涤衣物适宜使用肥皂 ‎ B.二氧化锰可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 C.吸入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 ‎ D.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具有密度大、易腐蚀的特点 ‎15.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洗涤油污 ‎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 D.氨气具有不活泼性,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16. NH4Cl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洗涤油污 ‎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 D.氨气具有不活泼性,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16. 将红色的铜丝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将变黑的铜丝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 ‎ 中一段时间。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铜丝表面变黑,质量增加 ‎ B.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表面恢复红色 ‎ C.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铜丝质量不变 ‎ D.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 ‎18.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 (NaCl)‎ 水 溶解、过滤 B H2 (HCl)‎ NaOH溶液 洗气 C KCl(NaOH)‎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KNO3溶液(KOH)‎ FeCl3溶液 沉淀、过滤 ‎19.通过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图1:验证HCl分子发生了运动 ‎ B.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C.图3:验证浓硫酸遇水放热 ‎ D.图4:验证氧气支持燃烧 ‎20.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 ‎ 取90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另取90gX,在t℃‎ ‎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62g。则下 ‎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 )‎ ‎ A.CO2的质量为‎44g ‎ B.气体Y的质量为‎28g ‎ C.气体Y可能为甲烷 ‎ D.方程式中b和c的比为1:1‎ ‎21.(7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极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 (1)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 ,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3)下图为Mn和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①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 。‎ ‎②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③由反应可知金属的活泼性:Mn Cu(填“>”或“<”)。‎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 A.锰元素 B.铜元素 C.硫酸根 ‎22.(8分)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是实验流程如下:‎ ‎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 (2)操作1的名称为 。‎ ‎ (3)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 ‎(5)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为 。‎ ‎23.(8分)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H、O、S外还含有 (填元素符号)。‎ ‎ (2)煤的焦化属于 变化;焦化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内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焦化获得的氨气可用于制取氮肥,区分(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 A.氯化钡 B.盐酸 C.熟石灰 ‎ (3)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 。‎ ‎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能节约煤炭资源,写出一种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 。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燃烧,可发生反应:‎ ‎,煤中加入石灰石对环境的意义是 。‎ ‎24.(10分)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Ⅰ.验证水的组成元素 ‎ 步骤一: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含少量Na2SO4)至充满管a和 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1)Na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 ,增强了水的导电性。‎ ‎(2)电解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 ,则证明气体为H2;若观察到 ,则证明气体为O2。‎ ‎ (4)某同学提出实验后还需检验Na2SO4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5)若要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需要测定 。‎ ‎ Ⅱ.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一:向装置中重新加水(含少量Na2SO4)至充满管a和管b。保持活塞打开,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 步骤二:分别取出管a和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并测定溶液的pH。‎ ‎ (1)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读取pH。经测定:管a中溶液pH小于7,管b中溶液pH大于7。‎ ‎ (2)管b溶液呈 性,若向溶液中加入 ,溶液变为红色,也能得出此结论。‎ ‎ (3)下图中能表示电解时管a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的结果是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25.(7分)某同学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下图:‎ ‎ (1)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破裂后瓶内试剂会吸收空气中CO2生成CaCO3。为测定其中CaCO3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实验1:称取‎10.0g样品,加‎50.0g水溶解,搅拌、静置、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 ‎ 实验2:称取‎10.0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 ‎ ①根据实验1称重的质量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原因是 。‎ ‎②若实验2中收集的气体质量为‎2.2g,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南通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D C B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1.(1)2 得到 (2)Al3+ (3)①Cu2+ ②Mn原子 ③> ④C ‎22.(1) 置换 (2)过滤 ‎ ‎(3) (4)CO2 (5)7:9‎ ‎23.(1)N (2)化学 C (3)氢气(或H2) (4)将煤粉碎成煤粉后燃烧(或鼓入足量的空气)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 ‎24. Ⅰ.(1)Na+、 (2)连接电源两端的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且管a与管b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木条燃烧更剧烈 (4)排除硫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可能 (5)管a与管b产生气体体积及该温度下氢气、氧气的密度 Ⅱ.(1)标准比色卡对照 (2)碱 无色酚酞试液 (3)C ‎25.(1)生石灰吸收水分生成熟石灰,在反应过程中强烈放热使塑料瓶软化变形,瓶内气体膨胀使软化的塑料瓶膨胀破裂 ‎ ‎(2)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溶解的氢氧化钙被误认为是碳酸钙,从而使所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高 ②设生成‎2.2g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χ,则:‎ 100 ‎44‎ X ‎‎2.2g ‎100:44=x:‎‎2.2g 解得x=‎‎5.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