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1-05-10 发布

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石冶炼成铁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过程中,只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种物质中都含碳元素,故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D.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辨别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难度不大.‎ ‎4. ‎ 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能源的不同方式分类的定义来区分.太阳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化学能,使植物生长;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5. ‎ 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若某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用蒸馏水润湿后稀释了待测溶液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 ‎ 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X>氢;②Y+2ZNO3=Y(N03)2+2Z,说明了活动性Y>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 ‎ 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 ‎ 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将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g/(100g+30g)×100%=23.1%,故错误;‎ 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30℃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正确;‎ 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4分)‎ ‎9. ‎ 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维生素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盖上锅盖 (写出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是运动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2)能闻到羊肉汤的香味,是因为羊肉汤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人在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1)维生素;(2)分子在不断运动;(3)盖上锅盖;乳化.‎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2)表示如表中 ④ (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 得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Cl﹣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确定元素种类,然后结合其常显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1)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②是铝元素,常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3;‎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17号元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④位置;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故填:④;得;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 ‎ ‎1926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侯德榜 创立的.‎ ‎(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过滤 (填操作名称);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食品发酵粉 (写出一种即可).‎ ‎(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主要是因为设计了 Ⅰ (填流程图中的编号)的循环.‎ ‎【考点】纯碱的制取;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循环Ⅰ中的氯化钠有又返回到沉淀池;‎ ‎【解答】解:‎ 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所以X是CO2,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 ‎(1)侯德榜.(2)过滤;食品发酵粉等.(3)Ⅰ.‎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设计,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了解制备原理,知道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分离的方法,难度中等.‎ ‎12. ‎ 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CuSO4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Ba(0H)2=BaSO4↓+Cu(0H)2↓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反应 .‎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② (填序号)‎ ‎①氯化铜 ②氢氧化钾 ③银.‎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硫酸铜;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A、B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从连线关系可以看出A与硫酸铜不反应,所以A是硫酸,B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钡,那么E是锌;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配平即可,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E是锌,锌能与硫酸反应,在氯化铜、氢氧化钾和银中,只有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因此可以替代E的是氢氧化钾.‎ ‎【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硫酸铜;故答案为:CuSO4;‎ ‎(2)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A、B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从连线关系可以看出A与硫酸铜不反应,所以A是硫酸,B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配平即可,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uSO4+Ba(0H)2=BaSO4↓+Cu(0H)2↓;复分解反应;‎ ‎(4)因为E是锌,锌能与硫酸反应,在氯化铜、氢氧化钾和银中,只有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因此可以替代E的是氢氧化钾,故答案为:②;‎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3. ‎ 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C (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 氯化钾中无氧元素 .‎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CD (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DB (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解答;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3)根据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解答;‎ ‎(4)根据促进反应加快的因素解答.‎ ‎【解答】解:‎ ‎(1)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氯化钾中无氧元素,故选C;‎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是密度和溶解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选择装置A来制取,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用浓硫酸来进行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3)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 ‎(1)C;氯化钾中无氧元素;‎ ‎(2)分液漏斗;CD;ADB;‎ ‎(3)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改进,难度不大.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 ‎ 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C (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 氯化钾中无氧元素 .‎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CD (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DB (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解答;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3)根据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解答;‎ ‎(4)根据促进反应加快的因素解答.‎ ‎【解答】解:‎ ‎(1)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氯化钾中无氧元素,故选C;‎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是密度和溶解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选择装置A来制取,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用浓硫酸来进行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3)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 ‎(1)C;氯化钾中无氧元素;‎ ‎(2)分液漏斗;CD;ADB;‎ ‎(3)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改进,难度不大.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4. ‎ 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将一块质量为5.8g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8g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g,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铁合金中的含碳量,进而判断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2g ‎ x=5.6g 该铁合金中的含碳量为×100%≈3.4%.‎ ‎2%<3.4%<4.3%,故该铁合金是生铁.‎ 答:该铁合金是生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