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7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7.(2013·鞍山)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B)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6.(2013·东营)《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4.(2013·日照)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B)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6.(2013·威海)下列史实与明成祖朱棣无关的是(A)
A.设立军机处 B.设立东厂 C.迁都北京 D.派郑和下西洋
5.(2013·海南)从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一过程表明(A)
A.君权日益加强 B.地方权力过大
C.君权日益衰弱 D.丞相权力增大
1.(2013·呼和浩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措施中,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的是(A)
A.明太祖 B.清康熙帝 C.清雍正帝 D.清乾隆帝
7.(2013·临沂)图4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A)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26.(2013·兰州)(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4分)
答: (1)隋朝。门第的高低。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牵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40.(2013·长沙)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科举的历史,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过科举的只是少数……
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
----摘自(明)张岱《石匮书》
请回答:
(1)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有何优点?(2分)近代历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士是谁?(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2分)科举制度最终于哪一年被废除?(2分)
答:(1)高门权贵;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或公开、公平、公正);魏源。
(2)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1905年。
31.(2013·湘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分)有何积极作用?(2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2分)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2分)
答:(1)秦朝。
(2)三省六部制度。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3)废除了丞相制度。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3.(2013·辽阳)文物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古代的信息向我们走来。下列文物按照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B)
A.abc B.acb C.bac D.cab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3. (2013·安徽)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B)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郑成功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3·广东)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D)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48. (2013·珠海)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D)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51. (2013·珠海)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D)
①陈胜 ②项羽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⑤岳飞 ⑥戚继光
A.①③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 D. ④⑥
22.(2013·南宁)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B)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23.(2013·南宁)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A)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11.(2013·黄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C)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
15.(2013·黄石)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C)
A.汉武帝——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D.戚继光——收复台湾
6.(2013·湘潭)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22.(2013·连云港)右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B)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15.(2013·淮安)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A)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3·苏州)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2013·锦州)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C)
A.炫耀明朝国力 B.开拓殖民地
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7.(2013·滨州)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C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4.(2013·大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A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26.(2013·临沂)(14分)2013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起步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2分)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2分)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4分)
材料三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2分)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2分)
答:(1)明成祖。非洲。早半个多世纪。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3)史实: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教训: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说出一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5.(2013·娄底)《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B)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24.(2013·南宁)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时采取的措施是(D)
A.废除丞相 B.增设特务机构 C.迁都北京 D.设立军机处
3.(2013·扬州)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C)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2013·临沂)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D)
A.设置特务机构 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
5.(2013·大理)为了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雍正帝设立( C )
A.东厂 B.三司 C.军机处 D.锦衣卫
3.(2013·德州)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B)
A B C D
13.(2013·陕西)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5. (2013·梅州)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C)
戚继光 郑成功 雅克萨之战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和外国的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4.(2013·衡阳)热播电视剧《宫》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C)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3·恩施)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7世纪60年代,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邓世昌
7.(2013·南京)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D)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 D.收复台湾
4.(2013·扬州)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A)
A.荷兰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3.(2013·锦州)清朝初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林则徐
21.(2013·潍坊)(16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4分)
材料二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2)据材料二,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答:(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
(2)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
(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
28.(2013·荆门)(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图。这条商道是在哪个朝代开辟的?它的开辟起了什么作用?(2分)
(2)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引自我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写给侵略者头目的信。这位民族英雄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4)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根据以上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2分)
答: (1)它是在汉朝开辟的。它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2)名称:遣唐使。 目的:向中国学习。
(3)收复台湾。
(4)平等互惠,互相学习,友好交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给敢于来犯者以应有的回击 (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只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6.(2013·株洲)(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加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材料一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右图4是福建老百姓为纪念这一将领而建的“平远台”。
材料二 挽郑成功联二首
康熙帝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台湾巡抚唐景崧联:“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心。”
材料三 晚清政府为求“自强”,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其中,李鸿章建成的北洋舰队,拥有军舰20多艘,以旅顺和威海卫为基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支新式海军。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目前,人民海军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及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等构成。现已拥有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登陆舰等先进设备。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另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远洋作战能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诗句中的“我”指谁?(2分)为什么福建老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他?(2分)
答:戚继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福建等地的倭寇,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戚继光是人人称颂的抗倭英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康熙帝、唐景崧等人的高度赞扬?(2分)郑成功“驱异族出境”有何重大意义?(2分)
答: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答:洋务运动。
(4)材料四表明我国高度重视人民海军建设,你认为有何重要意义?(2分)
答:加强了我国的海防力量,能够更好地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2013·昆明)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C)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3·福安)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C)
A.雅克萨之战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册封达赖和班禅
7.(2013·泰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清朝政府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C)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7.(2013·兰州)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D)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军机大臣 D.驻藏大臣
4.(2013·湛江)2013年5月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设置了(C)
A.宣政院 B.达赖喇嘛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52. (2013·珠海)
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D)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6.(2013·黄石) “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C)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 (2013·随州)公元前60年和清乾隆时期,我国为加强管理,在新疆分别设置(D)
①西域都护 ②北庭都护 ③伊犁将军 ④新疆行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2013·湘潭)下列不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是(C)
A.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B.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C.在中央设宣政院 D.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
23.(2013·连云港)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21.(2013·鞍山)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D)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7.(2013·东营)下列机构属于清朝有效管辖新疆地区的是(D)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2013·菏泽)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D)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7.(2013·聊城)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一组大事表。这组大事可用于研究(C)
A.明太祖强化皇权
B.顺治帝初定天下
C.康熙帝巩固统一
D.乾隆帝抵御侵略
5.(2013·日照) “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是明清两代对哪里的称呼?(D)
A.钓鱼岛 B.辽东半岛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7.(2013·威海)2013年4月12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接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清代,赐予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B)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4.(2013·乌鲁木齐)王刚在学习新疆历史时,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史实归类分析。在他记录的下列史实中,结束新疆分裂割据局面的是(B)
A.平定噶尔丹战乱和张格尔之乱 B.平定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叛乱
C.伊犁将军和伊犁将军府的设置 D.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0.(2013·济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A)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设置宣政院
26.(2013·滨州)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 制度。(2分)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2分)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2分)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答: (1)秦朝;郡县。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
(3)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
(4)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喇萨)设驻藏大臣。
(5)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任意答出一点,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8.(2013·淮安)(7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题28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题28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⑵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⑶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⑷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⑴饮食丰富,物产丰富。 西域都护。
⑵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⑶蒙古族。行省制。
⑷加强了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6.(2013·宜昌)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A)
A.闭关锁国 B.倭寇入侵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4.(2013·德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15.(2013·徐州)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D)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2013·山西)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6. (2013·日照)(12分)不同的经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做奴隶。
——华师版七上教材
材料二 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
材料三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七下教材
材料四 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
——岳麓版八上教材
(1)材料一出自商鞅变法。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直接效果怎样?(2分)
(3)材料三表明清代将奉行什么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不同?说明其造成的历史后果。(4分)
(4)材料四的法令出自哪一派别?他们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3分)
24.(2013·龙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门。
请回答:
(l)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2分)
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1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某班4个学习小组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第1小组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第2小组认为限制了正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3小组认为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请你参加第4小组的讨论,总结出该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严重危害?(1分)
(3)结合明清不同的对外政策,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2分)
答:(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评价: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危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感想: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28.(2013·恩施)材料解析(10分)
材料一: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落。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材料二:唐朝时期,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日本,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甚至欧非许多国家……这时期,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一切贸易的事务皆由清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办理……严禁钢铁、米麦杂粮等物出口。
材料三:开元时期,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家强盛和社会繁荣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的对外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打败匈奴后,汉武帝为了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
(2)南北朝时期,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是谁一?(1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
(3)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2分)
(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5)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唐朝和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2分)
(6)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谈谈对对外政策的认识(不得摘抄材料)。(2分)
29.(2013·黄冈)(7 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 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 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 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 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 627 年,山东 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 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 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 1645 年的 400 余万顷增加到1724 年的 680 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 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 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 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 担所采取的措施。(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和发展的原因。(3分)
答:(1)措施:以庸代役;减免赋税;轻徭薄赋;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绢或布)替代劳役等。
作用:保证了农民生产不误农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原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如精耕细作;推广引进高产作物等。
32. (2013·襄阳)【中国,崛起之路】
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分)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用了什么哪种对外贸易政策?(1分)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分)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1分)
答:(1)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2)闭关政策。 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兴国,提高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50.(2013·泰州)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图二“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2分)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答:(1)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
(2)印刷术;纸币;瓦舍。
(3)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
(4)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6.(2013·大理)下列选项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D )
A.司马迁一-《史记》 B.郦道元——《水经注》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宋应星——《齐民要术》
6.(2013·滨州)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D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9.(2013·济宁)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D)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4.(2013·苏州)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C)
农耕 织布 炼水银、朱砂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5.(2013·无锡)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D)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3.(2013·衡阳)如图,下列哪一本书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D)
A B C D
7.(2013·广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C)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2013·汕尾)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D)
A.杰出的水利工程 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6.(6分)我国古代有许多能工巧匠建造了许多优秀的工程建筑,有些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程的兴建始于公元前3世纪,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它)控制着岷江之水,引导其灌溉成都平原肥沃的耕地。
――-摘自《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摘自《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工程是什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2)说出材料二中桥梁的名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怎样的地位?(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明代修筑的“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东起A处,西到B处,A、B分别是什么地方?(2分)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7.(2013·宜昌)由曹雪芹创作,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D)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2013·济宁)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B)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2013·宜宾)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右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B)
图二 黛玉葬花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8.(2013·盐城)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C)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3.(2013·扬州)扬州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是(A)
A.《春江花月夜》 B.《尚书·禹贡》 C.《说扬州》 D.《扬州的夏日》
24.(2013·扬州) “我为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即臂尸万段,甘之如饴……”慷慨就义的孤军坚守扬州的抗清将领是(A)
A.史可法 B.多尔衮 C.郑板桥 D.戚继光
5.(2013·潍坊)在潍坊青州,至今流传着一个“雪蓑献寿戏衡王”的故事,讲述了一处名胜古迹的由来。这处名胜古迹是(A)
A.云门巨寿 B.驼山石窟 C.十笏园 D.万印楼
6.(2013·潍坊)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潍坊风筝的优美诗句。下列诗句中描写“放飞风筝”的是(B)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工善丹青 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7. (2013·济宁)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回汉唐】 材料一 秦汉和隋唐时期,特别是汉唐鼎盛时期的中国,是两个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汉景帝雄才大略,他统治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隋文帝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生机勃勃的盛唐,位居世界前列,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又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8.材料一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将错误处划横线或斜线标出来,并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3分)
9.右图反映的历史概念
是什么(1分)
10.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请你写出两位光耀千古的诗人及代表作。(2分)
11.写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实例。(1分)
【近代梦碎】 材料二 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并陷入危机。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2.根据材料二列举1856至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1分)
答: 8.① 错误:汉景帝;改正:汉武帝。
② 错误:隋文帝 ;改正:隋炀帝。
③ 错误:康乾盛世;改正:开元盛世 。
9.丝绸之路 。
10.李白:《早发白帝城》(或《蜀道难》等); 杜甫:“三吏”(或“三别”等); 白居易:《秦中吟》(或《新乐府》等)。
11.鉴真东渡;玄奘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