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00 KB
  • 2021-05-10 发布

长沙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给出四个数:0,,,1,其中最大的是(  )‎ A.0 B. C. D.﹣1‎ ‎2.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正方形 D.圆 ‎4.据统计,2015年长沙市的常住人口约为7500000人,将数据7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5×106 B.0.75×107 C.7.5×107 D.75×105‎ ‎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3x+2>5的一个解是﹣2,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 B.a> C.a>﹣ D.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 B.任何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C.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0 D.一个数不一定有立方根 ‎7.在以下数据75,80,80,85,90中,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75,80 B.80,80 C.80,85 D.80,90‎ ‎8.已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  )‎ A.5条 B.6条 C.8条 D.9条 ‎9.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CB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AC﹣BD B.CD=AB﹣BD C.AC+BD=BC+CD D.CD=AB ‎10.如图,已知A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向x轴作垂线交x轴于点B,在点A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ABO的面积将(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11.如图,扇形AOB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2π﹣ B.4π﹣ C.12π﹣9 D.4π﹣9‎ ‎12.如图,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上的一点P作直线m,与⊙O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设OP=x,则△PAB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 二、填空题(每题3d分)‎ ‎13.分解因式:2x2﹣8=______.‎ ‎14.如图所示,在▱ABCD中,∠BAD的角平分线AE交BC于点E,AB=4,AD=6,则EC=______.‎ ‎15.化简: +2=______.‎ ‎1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共放有3个红球和11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其他任何区别,若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则取到黄球的概率是______.‎ ‎17.如图所示,在⊙O中,AB为⊙O的直径,AC=8,sinD=,则BC=______.‎ ‎18.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则1⊗2=______.‎ ‎ ‎ 三、解答题 ‎19.计算:2cos30°﹣|﹣2|﹣+1.‎ ‎20.先化简,再求值:(2a﹣b)2﹣b(b﹣2a)﹣a2,其中3a=2b.‎ ‎21.长沙市中考体育分值已经提高到了60分,其中的必考项目就有男子引体向上和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坐,各校为此加强了对体育训练的重视.‎ ‎ 引体向上(男)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共16分 单位:次数 分值 ‎ 16‎ ‎15‎ ‎14‎ ‎13‎ ‎12‎ ‎10‎ ‎8‎ ‎6‎ ‎3‎ ‎ 成绩 男(次)‎ ‎ 8‎ ‎7‎ ‎6‎ ‎5‎ ‎4‎ ‎3‎ ‎2‎ ‎1‎ ‎ 0.5‎ ‎ 女(次)‎ ‎ 45‎ ‎ 40‎ ‎ 36‎ ‎ 32‎ ‎ 28‎ ‎ 25‎ ‎ 22‎ ‎ 20‎ ‎<19‎ 注:0.5次是指考生从直臂悬垂开始,有正确的引体动作和下杠动作,但未完整完成一次 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这两项运动的成绩进行了统计,规定分值15分及以上为优秀,12分到14分为良好,6分到10分为合格,6分以下不合格,在全校8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求:‎ ‎(1)某女生说她得了12分,请问她一分钟做了多少次仰卧起坐;‎ ‎(2)请问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抽样结果估计,本校项目由多少学生能够得优秀?‎ ‎22.如图,在Rt△PAD中,∠PAD=90°,∠APD的角平分线PO交AD于O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交AD于点B,过D作DE⊥PO交PO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PD是⊙O的切线;‎ ‎(2)若PA=6,tan∠PDA=,求半径OA及OE的长.‎ ‎23.某汽车专卖店销售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上周售出1辆A型车和3辆B型车,销售额为96万元;本周已售出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销售额为62万元.‎ ‎(1)求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各为多少元;‎ ‎(2)甲公司拟向该店购买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共6辆,购车费不少于130万元,但不超过140万元.则有哪几种购车方案?并写出哪种方案所需的购车费用最低.‎ ‎24.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C边上的点D作DG∥BC,交AB于点G,在G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C,连接AE、BD.‎ ‎(1)求证:△AGE≌△DAB;‎ ‎(2)过点E作EF∥DB,交BC于点F,连接AF,求∠AFE的度数.‎ ‎25.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则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x1+x2=﹣,x1•x2=,我们把它们称为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请你参考上述定理,解答下列问题:‎ 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x1,0),B(x2,0).抛物线的顶点为C,且△ABC为等腰三角形.‎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字母a、b、c表示)‎ ‎(2)当△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b2﹣4ac的值;‎ ‎(3)设抛物线y=x2+kx+1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顶点为C,且∠ACB=90°,试问如何平移此抛物线,才能使∠ACB=60°?‎ ‎26.如图,四边形OABC为直角梯形,OA∥BC,∠AOC=90°,OA=OC=4,BC=3.点M从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运动;点N从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达到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作NP垂直OA于点P,连接AC交NP于点Q,连接MQ.‎ ‎(1)当t为何值时,M和P两点重合;‎ ‎(2)求△AQM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及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 ‎(3)是否存在点M,使得△AQ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NQ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给出四个数:0,,,1,其中最大的是(  )‎ A.0 B. C. D.﹣1‎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解答.‎ ‎【解答】解:∵>1,‎ ‎∴0<<1<,‎ ‎∴最大的数是,‎ 故选;B.‎ ‎ ‎ ‎2.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A. B. C. D.‎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依此定义结合图形即可求解.‎ ‎【解答】解: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满足∠1+∠2=90°,‎ 即选项C中,∠1与∠2互为余角.‎ 故选C.‎ ‎ ‎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正方形 D.圆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 ‎ ‎4.据统计,2015年长沙市的常住人口约为7500000人,将数据7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5×106 B.0.75×107 C.7.5×107 D.75×105‎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将数据7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5×106.‎ 故选A.‎ ‎ ‎ ‎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3x+2>5的一个解是﹣2,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 B.a> C.a>﹣ D.a<﹣‎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先将x=﹣2代入不等式,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得a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ax﹣3x+2>5的一个解是﹣2‎ ‎∴﹣2a+6+2>5‎ ‎∴﹣2a>﹣3‎ ‎∴a<‎ 故选A.‎ ‎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 B.任何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C.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0 D.一个数不一定有立方根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即可解答.‎ ‎【解答】解:A、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错误,负数没有平方根;‎ B、任何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正确;‎ C、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0,错误,0的算术平方根是0;‎ D、任何数都有立方根,故错误;‎ 故选:B.‎ ‎ ‎ ‎7.在以下数据75,80,80,85,90中,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75,80 B.80,80 C.80,85 D.80,90‎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首先找出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则它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然后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数据75,80,80,85,90中,80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2次,‎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0;‎ 把数据75,80,80,85,90从小到大排列,可得 ‎75,80,80,85,90,‎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0.‎ 故选:B.‎ ‎ ‎ ‎8.已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  )‎ A.5条 B.6条 C.8条 D.9条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则每个外角是60°,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是360°,则求得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n﹣3,即可求得对角线的条数.‎ ‎【解答】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 ‎∴每个外角是60度,‎ 则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则该多边形有6个顶点,‎ 则此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6﹣3=3条.‎ ‎∴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6×3)=9条,‎ 故选D.‎ ‎ ‎ ‎9.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CB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AC﹣BD B.CD=AB﹣BD C.AC+BD=BC+CD D.CD=AB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D、BD与AB、BC的关系,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CB的中点,得 AC=CB,CD=DB.‎ A、CD=CB﹣BD=AC﹣BD,故A正确;‎ B、CD=CB﹣BD=AB﹣BD,故B正确;‎ C、AC+BD=BC+CD,故C正确;‎ D、CD=BC=AB,故D错误;‎ 故选:D.‎ ‎ ‎ ‎10.如图,已知A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向x轴作垂线交x轴于点B,在点A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ABO的面积将(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以及AB⊥x轴于点B,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S△ABO=|k|,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点A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且AB⊥x轴于点B,‎ ‎∴S△ABO=|k|,‎ ‎∴点A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ABO的面积不变.‎ 故选D.‎ ‎ ‎ ‎11.如图,扇形AOB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2π﹣ B.4π﹣ C.12π﹣9 D.4π﹣9‎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首先求得展开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从而求得圆心到线AB的长,用扇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解:由题意知:弧长=圆锥底面周长=2×2π=4πcm,‎ 扇形的圆心角=弧长×180÷母线长÷π=4π×180÷6π=120°.‎ 作OC⊥AB于点C,‎ ‎∴OC=OA=3,AB=2AC=2×3=6,‎ ‎∴S阴影=S扇形﹣S△AOB=﹣×3×6=12π﹣9,‎ 故选C.‎ ‎ ‎ ‎12.如图,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上的一点P作直线m,与⊙O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设OP=x,则△PAB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出函数是二次函数,当x=﹣=2时,S取到最小值为: =0,即可得出图象.‎ ‎【解答】解:∵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上的一点P作直线m,与⊙O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 ‎∴AO=2,OP=x,则AP=2﹣x,‎ ‎∴tan60°==,‎ 解得:AB=(2﹣x)=﹣x+2,‎ ‎∴S△ABP=×PA×AB=(2﹣x)••(﹣x+2)=x2﹣2x+2,‎ 故此函数为二次函数,‎ ‎∵a=>0,‎ ‎∴当x=﹣=2时,S取到最小值为: =0,‎ 根据图象得出只有D符合要求.‎ 故选:D.‎ ‎ ‎ 二、填空题(每题3d分)‎ ‎13.分解因式:2x2﹣8= 2(x+2)(x﹣2) .‎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观察原式,找到公因式2,提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2x2﹣8=2(x+2)(x﹣2).‎ ‎ ‎ ‎14.如图所示,在▱ABCD中,∠BAD的角平分线AE交BC于点E,AB=4,AD=6,则EC= 2 .‎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6,DC=AB=4,AD∥BC,推出∠DAE=∠BEA,根据AE平分∠BAD,能证出∠BAE=∠BE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B=BE=4,根据EC=BC﹣BE,代入即可.‎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6,DC=AB=4,AD∥BC,‎ ‎∴∠DAE=∠BEA,‎ ‎∵AE平分∠BAD,‎ ‎∴∠DAE=∠BAE,‎ ‎∴∠BAE=∠BEA,‎ ‎∴AB=BE=4,‎ ‎∴EC=BC﹣BE=6﹣4=2,‎ 故答案为:2.‎ ‎ ‎ ‎15.化简: +2=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为:‎ ‎ ‎ ‎1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共放有3个红球和11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其他任何区别,若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则取到黄球的概率是  .‎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用黄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可得.‎ ‎【解答】解:∵不透明的袋中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任何区别的3个红球和11个黄球,共14个球,其中黄球有11个,‎ ‎∴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则取到黄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 ‎ ‎17.如图所示,在⊙O中,AB为⊙O的直径,AC=8,sinD=,则BC= 6 .‎ ‎【考点】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A,设BC=3x,根据正弦的定义得到AB=5x,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AB为⊙O的直径,‎ ‎∴∠ACB=90°,‎ 由圆周角定理得,∠D=∠A,又sinD=,‎ ‎∴sinA=,即=,‎ 设BC=3x,则AB=5x,‎ 由勾股定理得,(5x)2﹣(3x)2=82,‎ 解得,x=2,‎ 则BC=6,‎ 故答案为:6.‎ ‎ ‎ ‎18.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则1⊗2= ﹣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2大于1,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2>1,‎ ‎∴1⊗2=﹣1=﹣,‎ 故答案为:﹣‎ ‎ ‎ 三、解答题 ‎19.计算:2cos30°﹣|﹣2|﹣+1.‎ ‎【考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二次根式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2×﹣2+﹣2+1=﹣1.‎ ‎ ‎ ‎20.先化简,再求值:(2a﹣b)2﹣b(b﹣2a)﹣a2,其中3a=2b.‎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4a2﹣4ab+b2﹣b2+2ab﹣a2=3a2﹣2ab,‎ 由3a=2b,得到a=b,‎ 则原式=b2﹣b2=0.‎ ‎ ‎ ‎21.长沙市中考体育分值已经提高到了60分,其中的必考项目就有男子引体向上和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坐,各校为此加强了对体育训练的重视.‎ ‎ 引体向上(男)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共16分 单位:次数 分值 ‎ 16‎ ‎15‎ ‎14‎ ‎13‎ ‎12‎ ‎10‎ ‎8‎ ‎6‎ ‎3‎ ‎ 成绩 男(次)‎ ‎ 8‎ ‎7‎ ‎6‎ ‎5‎ ‎4‎ ‎3‎ ‎2‎ ‎1‎ ‎ 0.5‎ ‎ 女(次)‎ ‎ 45‎ ‎ 40‎ ‎ 36‎ ‎ 32‎ ‎ 28‎ ‎ 25‎ ‎ 22‎ ‎ 20‎ ‎<19‎ 注:0.5次是指考生从直臂悬垂开始,有正确的引体动作和下杠动作,但未完整完成一次 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这两项运动的成绩进行了统计,规定分值15分及以上为优秀,12分到14分为良好,6分到10分为合格,6分以下不合格,在全校8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求:‎ ‎(1)某女生说她得了12分,请问她一分钟做了多少次仰卧起坐;‎ ‎(2)请问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抽样结果估计,本校项目由多少学生能够得优秀?‎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由表格即可知答案;‎ ‎(2)根据“优秀”的人数及其占被调查学生的百分比可得总人数,总人数乘以“不合格”的百分比可得对应人数,由个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可得“良好”的人数,补全条形图;‎ ‎(3)用样本中“优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全校总人数可得.‎ ‎【解答】解:(1)由表可知,她一分钟做了28次仰卧起坐;‎ ‎(2)一共抽取学生有:10÷20%=50(人),‎ ‎“不合格”的学生有50×10%=5(人),“良好”的学生有50﹣10﹣15﹣5=20(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 ‎(3)800×20%=160(人),‎ 答:根据抽样结果估计,全校有160名学生能够取得优秀.‎ ‎ ‎ ‎22.如图,在Rt△PAD中,∠PAD=90°,∠APD的角平分线PO交AD于O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交AD于点B,过D作DE⊥PO交PO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PD是⊙O的切线;‎ ‎(2)若PA=6,tan∠PDA=,求半径OA及OE的长.‎ ‎【考点】切线的判定.‎ ‎【分析】(1)作OC⊥PD于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C=OA,即可判定PD是⊙O的切线;‎ ‎(2)根据已知求得AD,PC,根据勾股定理求得PD,得出CD,设半径为x,则OD=8﹣x,在RT△O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8﹣x)2=x2+42,解得半径为3,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P,进而证得△POA∽△DO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答】(1)证明:作OC⊥PD于C,‎ ‎∵OP是∠APD的角平分线,OA⊥PA,OC⊥PD,‎ ‎∴OC=OA,‎ ‎∴PD是⊙O的切线;‎ ‎(2)解:∵PA=6,tan∠PDA==,‎ ‎∴AD=8,‎ ‎∴PD==10,‎ ‎∵PA⊥OA,‎ ‎∴PA是⊙O的切线,‎ ‎∵PD是⊙O的切线,‎ ‎∴PC=PA=6,‎ ‎∴CD=PD﹣PC=4,‎ 设半径为x,则OD=8﹣x,‎ 在RT△ODC中,OD2=OC2+CD2,‎ ‎∴(8﹣x)2=x2+42,‎ 解得x=3,‎ ‎∴半径OA=3,‎ ‎∴OD=8﹣3=5,‎ 在RT△AOP中,OP==3,‎ ‎∵∠PAO=∠E=90°,∠POA=∠DOE,‎ ‎∴△POA∽△DOE,‎ ‎∴=,即=,‎ ‎∴OE=.‎ ‎ ‎ ‎23.某汽车专卖店销售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上周售出1辆A型车和3辆B型车,销售额为96万元;本周已售出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销售额为62万元.‎ ‎(1)求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各为多少元;‎ ‎(2)甲公司拟向该店购买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共6辆,购车费不少于130万元,但不超过140万元.则有哪几种购车方案?并写出哪种方案所需的购车费用最低.‎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1)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分别是x万元、y万元.则等量关系为:1辆A型车和3辆B型车,销售额为96万元,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销售额为62万元;‎ ‎(2)设购买A型车a辆,则购买B型车(6﹣a)辆,则根据“购买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共6辆,购车费不少于130万元,且不超过140万元”得到不等式组.‎ ‎【解答】解:(1)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分别是x万元、y万元.则 ‎,‎ 解得.‎ 答:每辆A型车的售价为18万元,每辆B型车的售价为26万元;‎ ‎(2)设购买A型车a辆,则购买B型车(6﹣a)辆,则依题意得 ‎,‎ 解得 2≤a≤3.‎ ‎∵a是正整数,‎ ‎∴a=2或a=3.‎ ‎∴共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购买2辆A型车和4辆B型车;‎ 方案二:购买3辆A型车和3辆B型车.‎ 方案二:购买3辆A型车和3辆B型车所需的购车费用最低.‎ ‎ ‎ ‎24.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C边上的点D作DG∥BC,交AB于点G,在G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C,连接AE、BD.‎ ‎(1)求证:△AGE≌△DAB;‎ ‎(2)过点E作EF∥DB,交BC于点F,连接AF,求∠AFE的度数.‎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SAS判定△AGE和△DAB全等;‎ ‎(2)证明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AEF是个等边三角形.‎ ‎【解答】(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DG∥BC,‎ ‎∴∠AGD=∠ABC=60°,∠ADG=∠ACB=60°,且∠BAC=60°,‎ ‎∴△AGD是等边三角形,‎ AG=GD=AD,∠AGD=60°.‎ ‎∵DE=DC,∴GE=GD+DE=AD+DC=AC=AB,‎ ‎∴在△AGE与△DAB中,‎ ‎,‎ ‎∴△AGE≌△DAB(SAS);‎ ‎(2)解:由(1)知AE=BD,∠ABD=∠AEG.‎ ‎∵EF∥DB,DG∥BC,‎ ‎∴四边形BFED是平行四边形.‎ ‎∴EF=BD,‎ ‎∴EF=AE.‎ ‎∵∠DBC=∠DEF,‎ ‎∴∠ABD+∠DBC=∠AEG+∠DEF,即∠AEF=∠ABC=60°.‎ ‎∴△AFE是等边三角形,∠AFE=60°.‎ ‎ ‎ ‎25.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则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x1+x2=﹣,x1•x2=,我们把它们称为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请你参考上述定理,解答下列问题:‎ 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x1,0),B(x2,0).抛物线的顶点为C,且△ABC为等腰三角形.‎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字母a、b、c表示)‎ ‎(2)当△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b2﹣4ac的值;‎ ‎(3)设抛物线y=x2+kx+1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顶点为C,且∠ACB=90°,试问如何平移此抛物线,才能使∠ACB=60°?‎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中y=0,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x1•x2=”,利用配方法即可求出|x2﹣x1|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由此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2×||=,利用换元解方程即可求出b2﹣4ac的值;‎ ‎(3)由(2)的结论即可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由此可得出若要使∠ACB=60°,则需把抛物线往下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n(n>0),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n,结合(1)(2)的结论即可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令y=ax2+bx+c(a≠0)中y=0,则有ax2+bx+c=0,‎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x1,0),B(x2,0),‎ ‎∴x1+x2=﹣,x1•x2=,‎ ‎∴|x2﹣x1|===.‎ ‎(2)∵二次函数y=ax2+bx+c=a+,‎ ‎∴点C的坐标为(﹣,),‎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 令=m,则有m2﹣2m=0,‎ 解得:m=2,或m=0,‎ ‎∵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 ‎∴m==2,‎ ‎∴b2﹣4ac=4.‎ ‎(3)∵∠ACB=90°,‎ ‎∴b2﹣4ac=k2﹣4=4,‎ 解得:k=±2.‎ 选k=﹣2,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若要使∠ACB=60°,则需把抛物线往下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n(n>0),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n,‎ 由(1)可知AB==2,‎ 由(2)可知点C(﹣,),即(,﹣1﹣n),‎ ‎∵△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B=60°,‎ ‎∴﹣yC=AB,即1+n=,‎ 解得:n=﹣1(舍去),或n=2.‎ 故将抛物线往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能使∠ACB=60°.‎ ‎ ‎ ‎26.如图,四边形OABC为直角梯形,OA∥BC,∠AOC=90°,OA=OC=4,BC=3.点M从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运动;点N从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达到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作NP垂直OA于点P,连接AC交NP于点Q,连接MQ.‎ ‎(1)当t为何值时,M和P两点重合;‎ ‎(2)求△AQM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及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 ‎(3)是否存在点M,使得△AQ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NQ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用t可表示出BN、OM,则可表示出CN,又由△O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N⊥OA,可得到CN=NQ,AP=PQ,当M、P重合时,则有AM=PQ,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 ‎(2)由(1)可用t分别表示出AM、PQ,可表示出△AQM的面积,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最大值;‎ ‎(3)由于∠OAC=45°,故当△AQM为直角三角形只能有QM⊥OA和MQ⊥AQ两种情况,当QM⊥OA时,则M、P重合,由(1)可得到t的值,当MQ⊥AQ时,则有MP=PQ,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可求得t的值.‎ ‎【解答】解:‎ ‎(1)∵OA=OC=4,∠AOC=90°,‎ ‎∴∠OAC=45°,‎ ‎∵OA∥BC,‎ ‎∴∠BCA=∠OAC=45°,‎ ‎∵NP⊥OA,‎ ‎∴CN=NQ,PQ=AP,‎ 当运动t秒时,则有BN=t,OM=2t,且BC=3,‎ ‎∴CN=NQ=BC﹣BN=3﹣t,AP=PQ=PN﹣NQ=4﹣(3﹣t)=t+1,AM=OA﹣OM=4﹣2t,‎ 当M和P重合时,则有AM=PQ,即t+1=4﹣2t,解得t=1,‎ ‎∴当t的值为1秒时,M和P两点重合;‎ ‎(2)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由(1)可知PQ=t+1,AM=4﹣2t,‎ ‎∴S=AM•PQ=(t+1)(4﹣2t)=﹣(t﹣)2+,‎ ‎∵OA=4,‎ ‎∴M点的运动时间最大为2秒,‎ ‎∴0≤t≤2,‎ ‎∴当t=时,Smax=,‎ 综上可知S=﹣(t﹣)2+(0≤t≤2),当t=时S有最大值;‎ ‎(3)∵∠OAC=45°‎ ‎∴当△AQM为直角三角形只能有QM⊥OA和MQ⊥AQ两种情况,‎ ‎①当QM⊥OA时,则M、P重合,由(1)可得到t=1,此时NQ=3﹣t=2;‎ ‎②当MQ⊥AQ时,则有MP=PQ,‎ 由(1)可知AM=4﹣2t,AP=t+1,‎ ‎∴PM=AM﹣AP=(4﹣2t)﹣(t+1)=3﹣3t,‎ 又PQ=t+1,‎ ‎∴3﹣3t=t+1,解得t=,此时NQ=3﹣t=;‎ 综上当t的值为1秒或秒时,△AQM为直角三角形,NQ的长分别为2或.‎ ‎ ‎ ‎2016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