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个性化教案
教师
学生姓名
上课日期
2014年月日
学科
科 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
浙教版
类型
知识讲解□: 考题讲解□:
本人课时统计
第( )课时
共( )课时
学案主题
复习型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 )课时
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及实验设计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
考点分析
掌握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会实验设计与探究的一般思路与常见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专题一 化学实验 (一)
一、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 加热
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
计算仪器 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分离仪器 洗气瓶、干燥管
仪 药匙、镊子
器 取用试剂 胶头滴管
的 取用存放仪器 固体——广口瓶
分 存放仪器 液体——细口瓶
类 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 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 固体—— 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 方法
的 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 固体(托盘天平)—— 一调、二放、三回零
用 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液体(量筒)—— 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 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 一擦、二洗、三涂液
粉末状的用钥匙或纸槽,块状的用镊子,少量液体用滴管,一定量用量筒或滴管,实验未说明用量时一般用少量大约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1. 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酒精灯 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物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的 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热 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
2. 溶解
溶 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 振荡:腕动臂不动
方法 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加热用酒精灯,用外烟,酒精不要超过酒精灯的2/3.
3. 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 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操 二低
作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要 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点 三靠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4. 蒸发
⑴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 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5. 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 装配 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 气密性检查 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1. 仪器的洗涤
⑴ 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⑵ 难溶物的洗涤: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
⑶ 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
2. 溶液的配制
⑴ 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 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3.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⑴ 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⑵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11、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12、气体的溶解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
三、实验中安全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⑥对于实验中的有毒气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排毒,保证人体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染。
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先试验它的纯度。
四、药品的存放
白磷:因易氧化且能自燃,但它不与水反应,所以应放在水中存放。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因它们易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试剂瓶瓶口,所以应放在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内。
浓硝酸:因具有挥发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应在低温处的棕色瓶内存放。
氨水:因易挥发,所以应放在低温处,密封在试剂瓶内。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在运输和贮存氨水时,一般要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
金属钾、钠、钙:因它们易氧化、易跟水反应,但它们不和煤油或石蜡油反应,所以应在煤油或石蜡油里存放。
硝酸银:因见光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在低温处棕色瓶内存放。
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易挥发,应放入试剂瓶里用磨口塞盖严
专题一 化学实验 (二)
———综合实验的复习
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 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⑴ 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
⑵ 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
⑶ 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2)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如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
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如除去O2用灼热的氧化铜)
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
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
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如除去CO2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⑷ 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一是用溶液吸收;二是点燃尾气;三是回收。
2. 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
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仪器拆洗等步骤。
3、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固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反应条件
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制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氢气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制得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物。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手指,若为“噗”的一声,说明已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实验装置
4、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5、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6、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7、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二、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
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1、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 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解题思路与技巧】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之前,要验纯。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酸入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后要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后再熄酒精灯。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干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 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一、 实验基本操作题
例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 (B)过滤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例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例3、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例4、根据下图中操作,回答问题。
(1)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操作C是错误的,此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现象描述题
例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氧化铁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例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蓝色
D.向盐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三、实验推断题
例8(1)小李在学校实验室里,发现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标记为A、B),经询问实验员得知是稀硫酸和小苏打溶液。为了区分它们,小李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协助他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①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纯碱,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B中没有明显变化现象。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向A、B两溶液中分别投入生锈的铁钉,观察的到A溶液逐渐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B中没有明显变化现象。则A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
③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A中没有明显变化现象,B中的现象是 ------------(2)A是一种常见液体,B是最清洁的燃料,它们与C、D、E、F几种物质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转化(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D的名称是-----,转化④中碱的化学式是
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例9、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 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
(2)D所属物质类别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 。
四、实验法除杂质题
例10、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A)CaCl2固体(CaCO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l固体(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粉(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固体(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例1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五、实验装置组合题
例12、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
①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③SO2可与酸性的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④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胆矾。
在对该反应的产物的探究中需用下列A、B、C装置: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 + 2H2SO4(浓) X↑+ 2SO2↑ + 2H2O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2)若要证明产物中有水,则要用 装置(填装置的编号)。
(3)若按B、A、C的顺序组装,不能证明产物 。
(4)若按C、B、A的顺序组装,则能证明产物 。
(5)若要证明这三种产物,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装置B中的品红Ⅰ的作用是 ,品红Ⅱ的作用是 。
例13、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甲 乙 丙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或 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
四、 实验设计探究题
例1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1: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例15、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4%的Vc溶液
滴加得滴数
40
10
20
5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例1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 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
的猜想正确。
③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例1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学生成长记录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 5 4 3 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积极□ 不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优□ 良□ 中□ 差□ 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管师( 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 注
学生签字
班主任审批
教学主任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