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
:中考关系着同学们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中院校的重要考试,查字典大学网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本门课程,小编为大家分享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滴: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平或分散。(4)盖: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液泡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基因,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裂时,最先开始的是细胞核。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分裂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平,和原细胞一样。
9、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就是它的繁殖。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旦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重新开始。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干瘪的、储存时间过长的、处在休眠期的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因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
2、根的生长要靠:分生区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幼嫩的根毛。
3、茎的木质部中有导管,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
4、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受精。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气孔。蒸腾作用的意义有:
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
2)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增产、增加甜度、促生长等都要促进光合作用。保证农作物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9、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生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呼吸作用:发生在每个活细胞的线粒体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11、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七年级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
1、人类起源的基本观点: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2、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3、受精过程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结果是形成受精卵,新生命由此开始。受精过程在输卵管内完成。发育的场所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发育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用完后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4、青春期发育特点:在形态、功能与性发育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标志特征(显著特征)是迅速_长高__;青春期神经调节、心、肺等功能发育更完善;最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及成熟(童年期性器官发育几乎是静止状态)。体重迅速增长不等于长胖。
例1胎儿在母体内生活,氧气的获得是(??? )。? A. 通过胎盘由脐静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B. 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C. 通过胎盘由脐动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D. 通过胎儿呼吸系统获得
例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 (??? )。? 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性发育和性成熟??? C.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D.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
例3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有(??? )。A.生活到陆地上,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B.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 C.用语言来进行交流??????? D.群体生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主要含六类营养物质。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也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需要被消化成简单成分才能吸收。糖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奶、蛋、鱼、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保证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脂肪通常作为备用能源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三类结构简单,不需消化即能吸收,不能提供能量。
2、骨质疏松症、儿童佝偻病主要缺乏含钙的无机盐,维生素 D 能促进其吸收。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导致营养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因为饮食中缺碘,可多食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等。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 有关,可多食肝脏等。粗粮糙米中含较多维生素B1,用于防治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 C 有关,可多食蔬菜、瓜果。多食肝脏,对补充维生素A和D均有良好效果。
3、?????????????? 口腔: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道
胃:①暂时贮存食物②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道?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多种消化液混合,将淀粉、蛋白质、脂肪彻底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质;②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系统????????? 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含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腺?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酶,储于胆囊,经导管流入小肠,能乳化脂肪
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经导管流入小肠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酶,能彻底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4、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①长:5 ~ 6米;
②大:内表面的皱襞和其表面的小肠绒毛,大大增加小肠内表面积;
③多: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
④薄:小肠绒毛中有丰富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其中①②③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①②④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5、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6、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
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试管是 A B? ,模拟了唾液消化的
是A C ,模拟了牙齿、舌、唾液的是 A 。
结果现象:A试管馒头不变兰,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因而遇碘不变兰;B试管馒头变兰,原因是没有唾液,
不分解淀粉,因而淀粉遇碘变兰;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馒头部分变兰,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未与淀粉充分混合,未反应的淀粉遇碘变兰。
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关注几个关键点:①控制单一变量:为了更好地说明实验结果仅仅由实验变量决定。如取的馒头块大小要相同,同时放于37℃的水浴10分钟等等。
②设置对照实验:因口腔内馒头的变化涉及到唾液、牙、舌多个变量,所以对照组的设置至少需要两组以上,在两两比较中,保证变量唯一。另外,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功能相近,均不能改变馒头的本质特点,只是使馒头与唾液混合得更加充分,因而在实验中作为一个变量来看待。
③温度控制: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反应。对于唾液淀粉酶,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就是37℃,因而要放于37℃的温水中水浴。
④时间控制:水浴10分钟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和馒头反应需要一段时间。
7、合理营养是人们通过均衡的膳食,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平衡膳食宝塔”:粮食类应吃最多,果蔬类要多吃,
鱼肉禽蛋类与奶类、豆制品类要吃适量,少量的油脂、盐、糖等作为调味品少吃。
如果每天只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含糖类的食物,会造成糖类提供的能量不够,从而通过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造成蛋白质的不合理利用。
例 1? 花生,民间又称“长生果”,其营养价值很高。花生红衣能促进血小板新生,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但是患了下列哪种病的人不适于多吃花生?(??? )
A.冠心病??????? B.胆囊炎?????? C.糖尿病????????? D.白血病
例2 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B. 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 胰液、肠液、唾液
例 3? 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曲线乙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其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
(2)曲线丙代表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从小肠
处进入消化道。
(4)若从某部为抽取内容物化验,发现送检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
脂肪、麦芽糖和开始消化的蛋白质,则送检物可能抽取于胃。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作用:
① 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畅;
②使进入的气体温暖(鼻腔毛细血管)、湿润(粘液)、清洁(鼻毛、纤毛、粘液)
③但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完成的。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收缩—???????????????????????????????????????????????????????? →??????? →
膈肌收缩 → 膈顶部下降 → 胸廓上下径增大
舒张—???????????????????????????????????????????????????????? →??????? →
膈肌舒张→ 膈顶部回升 → 胸廓上下径缩小
辨析:
??吸气和呼气时膈肌的状态
膈肌位于胸腔底部,自然状态是向上凸的拱形。膈肌收缩时,肌肉会缩短变粗,因而膈肌顶部是稍下降(而不是更上凸),使胸廓容积增大;膈肌舒张时,顶部回升,恢复原状,胸廓容积缩小。
??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外界气体进出肺。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肺内的气体交换
(1)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由支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大量肺泡组成。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多:肺泡数目很多,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与气体接触的表面积。②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1层扁平的上皮细胞,便于气体通过。
(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与一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扩散开来的现象有些相似,一种气体总是由含量多的地方向含量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在肺泡与血液间的交换,即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发生在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原理亦是如此。
(3)实验验证: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现象显示,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原因是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因此组织处的氧含量是最低的。但总体上呼出气的氧的含量还是远远多于二氧化碳。
(4)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 血液
(5)气体交换的意义: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透过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同时,细胞里的二氧化碳也透过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氧气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就是呼吸的意义。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即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由消化系统消化食物获得,氧由呼吸系统呼吸空气获得,经循环系统运输到人体各组织细胞处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和废物,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多余的水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
4、煤气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同时还不易分离。因此进入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氧得不到运输,组织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引起全身缺氧,发生呼吸障碍。因此关键问题是氧得不到运输,呼吸肌的收缩舒张能使气体进入肺,浓度的差异也能使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5、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交换对象?交换原理?血液变化?气体的去向
O2?CO2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细胞?浓度低
浓度高
动脉血变静脉血?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迅速分离,O2扩散到细胞被利用,细胞中CO2扩散到血液被运到肺部
(组织液)???? 扩? 散???? 扩? 散
动脉血液?浓度高?浓度低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B.肺适于气体交换的原因是因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静脉血→组织细胞→ 肺泡
D.只有深呼吸时,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
例2 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 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⑵ 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
⑶ 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处,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
⑷ 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收缩;BC舒张。
例9右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 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⑵ 气体进入[7]时,[7]处于扩张状态,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⑶ [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
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58之间。
⑷ 二氧化碳从图中的8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
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7→6→4→B→ D→3→5→8。
(5) 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动脉血
变成了静脉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是由_血浆_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由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组成。主要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因而能被染色;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无细胞核,最小,显微镜下不易看到。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英文缩写?项目?正常参考值?诊断说明?建议
RBC?红细胞?男:(4~5.5)×1012个/L
女:(3.5~5)×1012个/L?减少:贫血、失血
增多:运动、饱食或缺氧等情况下暂时增多?缺铁性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Hb?血红蛋白?男:(120~160)克/L
女:(110~150)克/L
WBC?白细胞?(4~10)× 10 9个/L?增多:炎症等
减少:抵抗力低?有炎症时需用药
PLT?血小板?(100~300)×10 9个/L?过少:小伤口便会流血不止
过多:血栓?用药
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种类?结? 构?功? 能?出?? 血
管壁特点?管腔大小?血液流速??出血颜色?出血速度?处? 理
动脉?厚弹性大?较小?快?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鲜红?猛急喷射状?指压近心端
静脉?较薄弹性小?大?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暗红?血流缓和?指压远心端
毛细血管?非常薄1层上皮细胞构成?十分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红色?慢慢渗出
3、血管:
4、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的肌肉壁比心房壁厚,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肺循环终点)—— 连通肺静脉
结构??? 四个腔? 左心室(体循环起点)—— 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体循环终点)—— 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循环起点)—— 连通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5、血液循环的途径
6、识记要点:① 记心脏肌肉壁的厚度,区分循环的起止点: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
② 记心壁最厚的腔——左心室,区分两条循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③ 记血管的功能,整合两条循环途径的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以肺循环为记忆突破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④ 记血液成份的变化,理解两条循环的意义:体循环过程中在组织处发生了物质交换(包括气体交换)使细胞得到氧气和养料,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过程中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发生气体交换,将全身运回的含氧较少的血液转换成含氧多的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 只看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
7、输血的原则——同型血。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会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发生凝集反应。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
例1 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A. 血小板、血浆??? B. 血小板、白细胞???? C. 红细胞、血浆???? D. 白细胞、血浆
2.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波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3.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一种染成红色的蛋白质 B.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是鉴别贫血的唯一标准
C.红蛋白与氧容易结合,而不易分离 D.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力强且不易分离
4.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B.运输养料和氧气?? C.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D.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5.红细胞呈红色是因为(??? )。 B.红细胞中的氧合血红蛋白是红色的
A.染色所致??????????? C.红细胞无细胞核??????????? D.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
6.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的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7.下列器官里始终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右心房???????? B.肺动脉?????? C.左心房??????? D.毛细血管
8.心脏内的瓣膜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方向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的血液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有瓣膜
10.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1.右图为人体内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此图为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则A是动脉血管,其内流的是动脉血;C处血液流回右心房。
(2)如果此图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则A是入球小动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B处发生过滤作用。C是出球小动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
(3)如果此图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A是肺动脉,其内流的是静脉血;C是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C处血液流会左心房。
12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2)贫血患者红细胞;(3)血流不止者血小板。
13. 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14. 图中曲线表示的是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为(?? )。
① 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 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 b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 I表示上肢静脉 ⑤ 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 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①②④⑤
15. 李老师从青岛赴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6.?
人因创伤引起出血时,有时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有时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血液颜色不同与(??? )。A.血浆是否与氧气结合有关??????? B.红细胞是否与氧结合有关
C.血小板是否与氧气结合有关????? D.白细胞是否与氧气结合有关
17. 如果一个人的右臂动脉断裂,你怎样紧急抢救?(??? ) A.包扎近手端的已断静脉
B.包扎近心端的已断静脉?? C.包扎近手端的已断动脉?? D.包扎近心端的已断动脉
18.贫血主要导致血液(??? )。
A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B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C运输无机盐的能力降低 D运输含氮废物的能力降低
19.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0、下图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看图回答:
(1)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图[? A? ];(2)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图中 [?? B ]的数量将显著增加。(3)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的是图中的[? D? ]。(4)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图中[?? B ]白细胞。
(5)某人A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则他可能患有贫血病。(6)当图中[? C ]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21、解读数据: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含量为(4~5)X1012/L左右,白细胞含量为(5~10)X 10 9个/L左右,血小板(100~300)X10 9个/L左右,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克/L。
下表是某男子的血常规化验单:
(1)该男子白细胞数目显著增多,说明他被细菌
感染,可能有炎症;
(2)该男子红细胞数值低,可能有贫血症。
患此病的人由于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低,所以
乏力。
(3)该男子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
22. 右图是心脏灌流实验,下腔静脉已被扎住,将肺静脉留一条,其余的不做处理,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 若将水从上腔静脉A灌入,则水从C流出,C是肺动脉。
(2) 若水从肺静脉灌入,水一定从B流出,B是主动脉 。
(3) 若水从主动脉或肺动脉灌入,则水必从原处流出。
(4) 上述实验证明了血液流过心脏时,流动方向的规律是: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这是由于心脏内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23.患冠心病的人,猛然起立或坐下,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此时,
若有人急捶其身体某部位可能会使心脏恢复跳动。急捶的部位应该是前胸中部(?? )。
A.偏左下方????? B.偏左上方?????? C.偏右上方????? D.偏右下方
24.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6血管的名称是肺静脉。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
(3)由A到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氧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5)若在臀部注射青霉素治疗急性咽喉炎,则药物到达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臀部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咽。
25. 有一呼吸微弱、不能进食的重症病人,靠吸氧及静脉点滴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据图分析:
(1)他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终进入[11]组织细胞。
(2)静脉点滴的葡萄糖通过 8→1→2→5→A→B→6→3→4→7→M→11(填序号)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内。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分别是[4]左心室、[ 2]右心室。
(4)1与2(3与4)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5)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 肺部毛细血管网和组织细胞出毛细血管网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体内废物的排出方式: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无机盐),分别通过泌尿、呼吸和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叫排泄。粪便是食物被消化后的残渣,未进入血液循环,不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它的排出不叫排泄,被称作排遗。
2、泌尿系统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器官,基本结构是肾单位)→输尿管→膀胱(暂时贮存) →尿道
3、肾单位结构与适应性特点:
功能: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两端均为小动脉,血管壁很薄
组成: 肾小囊——象“漏斗”,内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肾小管——外面缠绕毛细血管网——————————— 重吸收作用
4、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 原尿??????????????????????? 尿液
*辨析血尿、蛋白尿和糖尿
血尿和蛋白尿:尿检显示有血细胞、蛋白质。原因:过滤膜
的过滤作用发生改变,即肾小球病变而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
过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也被滤过了。
糖尿: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原因:肾小管发炎时,重吸收
作用减弱,不能将葡萄糖全部回收,葡萄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5、尿的排出与意义
尿的排出:(肾脏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排尿的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人粪尿的处理
人粪尿中含有病菌、虫卵等,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原理:人粪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需要经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转变成无机物,其中的无机盐等物质(即肥料)可以被植物的根吸收。产生的沼气是优质的高效燃料,对空气没有污染。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形成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措施: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等。
例1 在下列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粪便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汗液的排出
例2. 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
例3?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请指出A.D.E.G中属于血液的是A、D,
属于尿液的是G,属于原尿的是 E 。
(2)为什么G处的葡萄糖含量比C处的葡萄糖含量高?
C处的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因而减少
(3)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产生原尿150升,而一昼夜实际排尿量只有1.5升,
为什么?.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4)如果在E出发现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这说明了什么?
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
例4? 肾动脉与肾静脉内的血液成分相比,肾动脉的血液里(??? )。
A. 尿素、尿酸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 B. 各种代谢产物均少
C. 尿素、尿酸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D.尿素、尿酸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多
5.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水????????? D.无机盐
6.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7.原尿同血浆的最大区别在于,原尿中(??? )。
A.不含葡萄糖??? B.含代谢终产物?? C.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D.含较多的无机盐
8.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肾小囊
9.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肺动脉D.肺静脉
10.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
11. 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危害。下列各项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兴建生态厕所B.高温堆肥C.建沼气池D.加水稀释
12.以下为人体内的3种液体成分比较表,请分析作答。(单位:g/ml)
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
A?99?0?0.1?0.3?0.9
B?93?8?0.1?0.3?0.9
C?96?0?0?2?0.9
(1) 3种液体中的2种按生理活动顺序是由另一种产生而来的,那么三者的顺序是B→A→C 。
(2) B液体是血浆,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 B液体与A液体相比较,A液体的蛋白质为0。分隔两种液体的生理结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
(4) C液体与A液体相比较,C的葡萄糖含量为0。使C的葡萄糖含量变为0的生理活动是_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尿中有了蛋白质或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是肾小球。
(5) C液体的尿素含量高于A液体和B液体,原因是一部分水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尿素被浓缩。
13.右图是肾单位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单位是由[47]肾小囊、[3]肾小球和[5]肾小管构成。
(2)图中A、B两处所表示的生理过程,A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 B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 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动脉血。从⑥中流出的液体是尿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