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一、春秋、战国时期 时代特点: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社会的开端
1、 政治:
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齐桓公首霸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政,发展生产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东周 春秋争霸 晋文公称霸 城濮之战
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出现了疆域较大的国家
有了统一的趋势。
①“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②混战: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无力抗秦
背景:春秋以来,出现了地主和农民,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战国七雄 ③商鞅变法 内容 奖励耕战
前356年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秦孝公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④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后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 经济:
①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时出现,战国时扩大
②牛耕的推广: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③ 水利兴修:都江堰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于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科技文化
①文字 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秦朝:小篆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封建正统思想
⑤思想: 孔子 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谦虚好学《论语》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老子 《道德经》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战国 儒家:孟子,“仁政”,反对一切战争,有“可持续发展”思想
“春秋无义战”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被秦国国君所欣赏
春秋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兵书)
二、秦汉时期
时代特征: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统一和强盛时期。
1、政治:
秦朝:前221-前20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军政大权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推行郡县制
巩固统一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广隶书。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岭南修灵渠
2、对外关系
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出西域
(汉武帝) 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作用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意义:有利于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3、秦汉文化
造纸术 发明:西汉早期,世界最早;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改进:东汉蔡伦,“蔡侯纸”
数学名著:东汉《九章算术》
科技 地动仪:东汉张衡,世界公认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地震仪器
华佗:“麻沸散”;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五禽戏”
医学家(汉朝)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宗教 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内容: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评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北方民族大融合
1、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北人的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
背景 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孝文帝迁都洛阳
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
北魏 孝文帝改革 措施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学汉礼,尊孔,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2、魏晋南北朝文化
数学: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科技 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地理:郦道元 《水经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书法:“书圣”王羲之(东晋) 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四、隋唐时期 时代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1、大运河,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大运河 中心、起止:洛阳; 涿郡、余杭 (P3地图)
(隋炀帝) 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唐太宗“贞观之治”措施
政治:戒奢从俭,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唐玄宗“开元之治”措施:重视吏治;任用贤臣(姚崇); 提倡节俭
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诞生: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隋唐科举制 完善: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 唐玄宗:诗赋成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2、开元盛世
政治上:唐玄宗“开元之治” 任用贤臣(姚崇)重视吏治 提倡节俭
经济上:农业:水稻育秧栽培江南地区是主要粮食产地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饮茶之风盛行。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3、民族关系
加强边疆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管辖西域的机构
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吐蕃(藏) 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合
4、对外关系
中日:日本来华:遣隋使、遣唐使;唐人赴日:高僧鉴真最有影响
中印:唐朝称印度为天竺,唐杰出的使者是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
5、文化
建筑:隋朝李春营建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诗歌要反映现实
书法:颜真卿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时代特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
1、 政治:政权由并立到统一
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后定都临安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世祖)都:大都
1276年,元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2、民族融合(第二次高潮)
汉族人外迁,开发边疆
①表现 边疆各族内迁
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②影响: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3、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自然条件较好;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引进推广占城稻,提高了粮食产量
农业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手工业 棉织业 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北宋景德镇后来发展成瓷都
造船业 宋朝的造船业局世界首位,广州、泉州较发达
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南宋时改名为临安)
商业 大商港:广州、泉州;中国商船活动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货币: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活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3、文化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比欧洲早四百年
科技 指南针 北宋: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火药 唐中期:记载火药配方
唐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广泛用于战争
史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内容:从战国到五代;体例:编年体通史
宋词:宋代主要文学形式; 代表人物:李清照、辛弃疾、苏轼
六、明、清(前期)
时代特征:君权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政治
(1)明朝1368——1644
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改革行政机构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加强君权 实行削藩政策:削夺藩王的权力,进一步强化君权
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读书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 概况:1405至1433年前后共七次,到过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巩固国家对外措施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时间:明中期
戚继光抗倭(日本)重要战役:台州九战九捷
结果:东南沿海倭寇被平息
(2)清朝1636——清朝前期(1840年)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加强君权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大兴文字狱 后果:加强思想控制,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加强对台控制
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巩固国家对外措施 结果:清政府取得胜利
雅克萨之战 影响: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海防
抗击沙俄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西藏首领
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驻藏大臣(顺治、康熙)
巩固国家对内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乾隆)
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乾隆帝)
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1、 明清经济
农业:明朝引进高产农作物 玉米、甘薯(原产南美洲)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由南 北推广
手工业 丝织业中心:明代苏州、清代南京
制瓷业: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
商业 全国性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主要原因:商品经济活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时间:明朝中期以后
地点:苏州、松江
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机户:早期资本家机工:早期雇佣工人
机户、机工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经济政策,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原因 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西方殖民者的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
闭关锁国 表现: 海禁。只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设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影响 弊大于利: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明清文化
建筑:北京紫禁城(今故宫);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医学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明末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百科全书”
小说 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