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25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四中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新标准,其中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NO2、N2和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CO2、O2 和SO2‎ D.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含PM2.5)‎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硫酸铜和熟石灰用作农药“波尔多液”‎ D.活性炭用作净水的吸附剂 ‎3.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量为27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D.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 ‎4.广州医学院钟南山院士强调:H7N9禽流感发病5日内使用达菲可显著减少重症,禽流感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达菲”主要有效成分是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7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 C.174g莽草酸中含有84g碳元素 D.一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氧分子 ‎5.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 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H)2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O2气体 N2气体 通过灼热的Cu C MgCl2溶液 NaCl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CO2通入CaCl2和NaOH混合溶液中变浑浊,则CO2通入CaCl2溶液也变浑浊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9.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Ca(OH)2溶液 CO2(适量)‎ C 稀H2SO4‎ Ba(NO3)2溶液 D 稀HCl H2O A.A B.B C.C D.D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5)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6)标出四氧化二氮中氮的化合价___________.‎ ‎12.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以冶炼金属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___‎ ‎(2)可用作致冷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 ‎(4)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_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6)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___________‎ ‎(7)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 ‎13.如图,A是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这种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为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为蓝色溶液,E、F均为单质.如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C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C和D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4.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用如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___________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___________进行检验.‎ ‎15.(13分)(2016•白银校级三模)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1)猜想___________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___________.‎ ‎【总结与提升】(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___________,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 四、计算题(共8分)写出计算过程 ‎1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要漂白粉___________g.‎ ‎17.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 ‎ ‎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四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新标准,其中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NO2、N2和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CO2、O2 和SO2‎ D.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含PM2.5)‎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 ‎【解答】解:A.N2不是污染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故A错误;‎ B、O2不是污染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故B错误;‎ C、CO2、O2不是污染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故D错误;‎ 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质量报告内容,题目难度不大,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主要是一些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 ‎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硫酸铜和熟石灰用作农药“波尔多液”‎ D.活性炭用作净水的吸附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了氦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和熟石灰用作农药“波尔多液”,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活性炭用作净水的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 ‎ ‎3.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量为27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D.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铝元素的名称可知铝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铝原子的质量很小,不是27g;故说法错误;‎ C、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故说法正确;‎ D、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铝原子的中子数为:27﹣13=14;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 ‎ ‎ ‎4.广州医学院钟南山院士强调:H7N9禽流感发病5日内使用达菲可显著减少重症,禽流感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达菲”主要有效成分是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7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 C.174g莽草酸中含有84g碳元素 D.一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氧分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莽草酸是由、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174g莽草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74g×100%=84g,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10个氢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5.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 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硬水与软水;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根据熟石灰的性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B、煮沸或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D、高锰酸钾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H)2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O2气体 N2气体 通过灼热的Cu C MgCl2溶液 NaCl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OH)2固体和CaCO3固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O2气体能与灼热的Cu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灼热的Cu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Cl2溶液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CO2通入CaCl2和NaOH混合溶液中变浑浊,则CO2通入CaCl2溶液也变浑浊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酸的组成和定义判断.‎ B、根据碱溶液与碱性溶液的区别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D、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氢前金属.‎ ‎【解答】解:A、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从组成上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钠是盐,所以错误.‎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正确.‎ C、CO2通入CaCl2和NaOH混合溶液中变浑浊,但CO2通入CaCl2溶液不变浑浊,所以错误.‎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氢前金属,故错误.‎ 故选B.‎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最重点的部分,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透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 ‎ ‎9.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Ca(OH)2溶液 CO2(适量)‎ C 稀H2SO4‎ Ba(NO3)2溶液 D 稀HCl H2O A.A B.B C.C D.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 A、盐酸过量时,pH应该小于7.‎ B、由图中可知,x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而加入酸性的二氧化碳时,pH值应该变小,若是恰好反应,则pH等于7.‎ C、当X为硫酸时,pH应该是小于7,加入硝酸钡时,只消耗硫酸根离子,所以不会改变酸性,依然为pH小于7,只是数值要大于起始数值.‎ D、X为盐酸,所以开始pH是小于7的,而加入水后pH数值增大,但是改变不了酸性,所以pH会一直小于7.‎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反应情况及其溶液pH的变化情况.‎ ‎ ‎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甲反应后质量减少70﹣35=35g,为反应物,乙质量减少15﹣7.5=7.5g,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48.75﹣6.25=42.5g,故B正确;‎ C、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单质,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 D、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故为化合反应,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 ‎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2个铜原子 2Cu ‎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4SO2 .‎ ‎(3)3个镁离子 3Mg2+ ‎ ‎(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 .‎ ‎(5)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 ‎(6)标出四氧化二氮中氮的化合价 2O4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铜原子可以表示为:2Cu;故填:2Cu;‎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4SO2.故填:4SO2;‎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镁离子表示为:3Mg2+;故填:3Mg2+;‎ ‎(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故填:CaCO3;‎ ‎(5)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故填:Ca(OH)2;‎ ‎(6)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显+4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2O4.故填: 2O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 ‎ ‎12.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以冶炼金属的气体化合物 CO ‎ ‎(2)可用作致冷剂的物质是 CO2 ‎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O2 ‎ ‎(4)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 H2CO3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 ‎(6)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 Ca(OH)2 ‎ ‎(7)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可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1)一氧化碳是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化合物,故填:CO;‎ ‎(2)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周围的热量,可作制冷剂;故填:CO2;‎ ‎(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填:O2;‎ ‎(4)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汽水中含碳酸,故填:H2CO3;‎ ‎(5)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填:H2O;‎ ‎(6)氢氧化钙溶液是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气体的物质,故填:Ca(OH)2;‎ ‎(7)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故填:CH4.‎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主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的识记,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 ‎ ‎13.如图,A是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这种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为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为蓝色溶液,E、F均为单质.如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H2SO4 ,C CuSO4 ,F Cu .‎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 Al2(SO4)3 .‎ ‎(3)C和D反应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Al2(SO4)3+3Cu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D为常见金属,这种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D是铝,B为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所以B是硫酸,C为蓝色溶液,所以C溶液中含有铜离子,A是黑色固体,和硫酸反应会生成C,所以C是硫酸铜,铝和硫酸反应会生成单质E,所以E是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F是单质,所以F是铜,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1)D为常见金属,这种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D是铝,B为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所以B是硫酸,C为蓝色溶液,所以C溶液中含有铜离子,A是黑色固体,和硫酸反应会生成C,所以C是硫酸铜,铝和硫酸反应会生成单质E,所以E是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F是单质,所以F是铜,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B是H2SO4,C是CuSO4,F是Cu;‎ ‎(2)反应①是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所以除了生成氢气,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是:Al2(SO4)3;‎ ‎(3)C和D的反应是硫酸铜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4)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故答案为:(1)H2SO4,CuSO4,Cu;‎ ‎(2)Al2(SO4)3;‎ ‎(3)2Al+3CuSO4=Al2(SO4)3+3Cu;‎ ‎(4)CuO+H2SO4=CuSO4+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4.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用如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③ (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3)用 排水(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 带火星的木条 进行检验.‎ ‎【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状态为液体和固体,无反应条件,所以采用的是液固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气体采用的方法,是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决定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氧气的存在采用带火星的木条.‎ ‎【解答】解:‎ ‎(1)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盐酸在常温下就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采用的是液固常温反应型气体发生装置,①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而②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未浸入液面以下,不符合,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其存在,所以本题答案:‎ ‎(1)③;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2NaOH═Na2CO3+H2O;‎ ‎(3)排水(向上排空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带火星的木条;‎ ‎【点评】此题综合考察了物质的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等等,需要综合掌握化学知识,大胆的合理的进行推理.‎ ‎ ‎ ‎15.(13分)(2016•白银校级三模)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 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1)猜想 1 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 ‎【总结与提升】(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称量 .‎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Ⅰ.氧化钙和水反应能够放出热量;‎ Ⅱ.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氧化钙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Ⅰ.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故填: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结论与反思】‎ ‎(1)因为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猜想1不正确;故填:1;‎ ‎(2)甲同学实验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CaO+H2O=Ca(OH)2;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故填: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 ‎(1)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时,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故填:称量;‎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会加速食品的变质,故填: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3)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填:CaCO3Ca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 ‎ 四、计算题(共8分)写出计算过程 ‎1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0:32:71 .‎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9.7% (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要漂白粉 100 g.‎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由题意,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可计算出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加漂白粉的质量.‎ ‎【解答】解:(1)次氯酸钙中钙、氧、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16×2):(35.5×2)=40:32:71.‎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9.7%.‎ ‎(3)由题意,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加漂白粉的质量为250g=100g.‎ 故答案为:(1)40:32:71; (2)49.7%;(2)10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7.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因为金、铁这两种元素,只有铁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故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式,求出铁的质量;由题意可知,所以剩余固体就是金.‎ ‎【解答】解:因为金、铁这两种元素,只有铁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故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式,求出铁的质量.剩余固体质量为0.1g即为金的质量.‎ 解:设铁画边角料中所含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3g x=8.4g 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100%≈1.2%‎ 答案:‎ ‎(1)样品中铁的质量为8.4g ‎(2)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以及对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力.学生必须熟知所给物质的性质,才能正确分析发生反应的过程,据此判计算物质质量,进而计算出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