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3.下列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蔗糖水 C.盐酸 D.氯化钠溶液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液化过滤 C.
点燃酒精灯 D.
存储氢气
5.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6.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
A.偏向加铁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无法确定
7.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
A.烧碱固体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浓盐酸
8.下列有关铁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容易生锈
B.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氧气中很难与氧气反应
C.点燃铁时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D.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铁
9.下列矿石在冶炼时会污染空气并且可能形成酸雨的是( )
A.磁铁矿 B.黄铁矿(FeS2) C.赤铁矿 D.菱铁矿(FeCO3)
10.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硝酸铵
11.选择下列药品,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CuSO4溶液 B.稀硫酸 C.AgNO3溶液 D.硝酸汞溶液
12.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13.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表:
常见食物
橘子汁
泡菜
酸牛奶
鸡蛋清
pH(近似值)
3.0~4.0
3.2~3.6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有甲、乙、丙三瓶质量相等的KNO3饱和溶液,若将甲溶液降低温度至10℃,将乙溶液蒸发掉10g水,使之成为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从丙中取出一半溶液.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1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
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A.Z>X>Y B.X>Y>Z C.Y>X>Z D.Y>Z>X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16.从Fe、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个铁离子______;②3个氨分子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______;
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______;
③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______.
17.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
(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2)根据物质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质量 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的数目
(3)工业上常用氨气来处理有毒气体NO2,反应原理是 8NH3+6NO27X+1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
1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净水器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减少溶剂.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______法提纯a.
20.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C、D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Y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8分)
2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
(2)当观察到烧杯中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所选的试剂是______,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酸钠盐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苹果酸钠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苹果酸钠盐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
2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钢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钢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请你根据所给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取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同学.
(2)该钢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16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由柠檬酸的化学式可判断其分类,因为它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应该是化合物.
【解答】解:A、因为柠檬酸含有三种元素,不可能为单质,故A选项错误.
B、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因为柠檬酸含有三种元素,不可能为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
C、因为它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纯净物,故应属化合物.
D、柠檬酸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物质分类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要求的物质柠檬酸作出正确的判断,应属基础性识记知识考查题.
3.下列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蔗糖水 C.盐酸 D.氯化钠溶液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分析】根据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回答本题.
【解答】解: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A正确;
B、蔗糖水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故B错;
C、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C错;
D、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D错.
故选A.
【点评】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液化过滤 C.
点燃酒精灯 D.
存储氢气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B、转移液体需要引流.
C、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D、根据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实验操作错误;
B、液化过滤时,缺少了玻璃棒的引流,故实验操作错误;
C、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故实验操作正确;
D、储存氢气时,毛玻璃片的粗糙面向下盖住瓶口,密封效果更好,故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常见气体的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于人工降雨,熟石灰能用于消毒,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
【解答】解:
A、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
B、熟石灰能用于消毒,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病,故C错误;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水垢中的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和醋酸镁,能除去水垢,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6.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
A.偏向加铁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无法确定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所给信息,稀硫酸是足量的,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铁,可通过计算分析出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
【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铁且都完全反应,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等质量的镁和铁与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偏向铁一边,故选A.
【点评】天平平衡问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在天平中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质量减去产生的气体的质量.
7.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
A.烧碱固体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浓盐酸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利用相关的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解决此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吸水质量增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潮解且吸收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质量减少,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烧碱固体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并能与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导致自身质量增加.
B、生石灰即氧化钙,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导致质量增加,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易吸水导致溶液质量增加.
D、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会不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液质量减少.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对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的了解,属常规性物质基础知识考查题.
8.下列有关铁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容易生锈
B.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氧气中很难与氧气反应
C.点燃铁时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D.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铁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和铁的化学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容易生锈,正确;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与氧气结合,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能在氧气中燃烧.故C叙述正确;
D、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矿石在冶炼时会污染空气并且可能形成酸雨的是( )
A.磁铁矿 B.黄铁矿(FeS2) C.赤铁矿 D.菱铁矿(FeCO3)
【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根据矿石冶炼金属时排放的废气容易引起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04,主要成分中不含有硫元素,排放的废气不易形成酸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硫元素,在冶炼铁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排放的废气容易引起酸雨,故选项符合题意.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主要成分中不含有硫元素,排放的废气不易形成酸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菱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CO3,主要成分中不含有硫元素,排放的废气不易形成酸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酸雨的形成的原因、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硝酸铵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了,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A错;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B错;
C、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遇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11.选择下列药品,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CuSO4溶液 B.稀硫酸 C.AgNO3溶液 D.硝酸汞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金属铜和银活动性的强弱关系.
【解答】解:A、根据银不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可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能比较;
B、铜和银都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因此使稀硫酸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不能比较;
C、根据铜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能比较;
D、根据铜能置换硝酸汞中的汞而银不能置,说明铜的活动性比汞强而银不如汞强,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能比较;
故选B.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解答】解:A、熟石灰属于碱,与酸性土壤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故A正确;
B、胃酸为盐酸,与碱性物质反应中和过多的酸属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故B正确;
C、蚊虫分泌的蚁酸属于酸,涂抹碱性物质可以与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故C正确;
D、金属表面的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完成此题,要抓住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即强调反应物为酸和碱.
13.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表:
常见食物
橘子汁
泡菜
酸牛奶
鸡蛋清
pH(近似值)
3.0~4.0
3.2~3.6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橘子汁呈酸性,泡菜呈酸性,酸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故正确;
B、酸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酸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故错误;
C、橘子汁呈酸性,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故正确;
D、泡菜的pH为3.2~3.6,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有甲、乙、丙三瓶质量相等的KNO3饱和溶液,若将甲溶液降低温度至10℃,将乙溶液蒸发掉10g水,使之成为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从丙中取出一半溶液.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具有均一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20℃时KNO3饱和甲溶液降温到10℃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将乙溶液蒸发掉10g水,使之成为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而丙的溶液中取出一半,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三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乙>丙>甲.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以此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
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A.Z>X>Y B.X>Y>Z C.Y>X>Z D.Y>Z>X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解答】解:由反应Y+ZCl2═Z+YCl2,可得Y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X+ZCl2═Z+XCl2,可得X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Y+2HCl═YCl2+H2↑,可知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由X+HCl→不反应,可知X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后;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Y>X>Z;
故选C.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16.从Fe、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个铁离子 2Fe3+ ;②3个氨分子 3NH3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 H2 ;
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CO ;
③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 NH4N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2)最轻的气体是氢气;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是一氧化碳;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是硝酸铵.
【解答】解:(1)①2个铁离子:2Fe3+;②3个氨分子:3NH3;
(2)①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③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是硝酸铵,其化学式为:NH4NO3.
故答案为:(1)①2Fe3+;②3NH3;
(2)①H2;②CO;③NH4N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7.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3H22NH3 .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
(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2)根据物质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③ (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质量 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的数目
(3)工业上常用氨气来处理有毒气体NO2,反应原理是 8NH3+6NO27X+1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N2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判定分析即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1)由该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根据物质变化的微观图示,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H3+6NO27X+12H2O,反应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4、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7x中含有14个碳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答为:(1)N2+3H22NH3,化合反应;(2)③;(3)N2.
【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微观粒子模型的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微观粒子的构成情况,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实验结论等.
1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净水器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吸附色素和异味 .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溶质为 FeCl3 (写化学式).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500 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NH4Cl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减少溶剂.
【考点】水的净化;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2)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变化的特点确定改变溶液状态的方法.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色素和异味;
(2)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故填:FeCl3;
(3)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300g×25%=15%x,解得x=500g,故填:500;
(4)①根据表格可知在40℃是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5.8g,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NH4Cl溶液.故填:NH4Cl;
②要将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故溶质可能改变,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或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则溶液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观察选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方法和改变溶液状态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克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能 (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b>c (填写物质序号).
(4)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降温 法提纯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进行解答;
(2)根据t2℃时a物质的溶解度50g进行解答;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进行解答;
(4)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克;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50g,所以t2℃时30g的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能够全部溶解,所以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50g;
故填:能;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列为a>b>c.
故填:a>b>c.
(4)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当a中含有少量b时,应采取降温的方法来提纯a,
故填:降温.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C、D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CH4 、Y O2 ;
(2)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④ (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CO+Fe3O43Fe+4C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氨气、二氧化氮等物质.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氮气体与单质气体反应的情况在初中教材中并不常见.甲烷与氧气反应在初中教材中经常见到.如天然气燃烧、瓦斯爆炸等都是甲烷与氧气的反应.首先确定A物质是甲烷.再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中找出适合的答案.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A是甲烷,X是氧气,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 是水,C是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X是氧气,Y是氢气.氧气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Z是铁,D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与氢气.浅绿色的溶液是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的溶液.推断合理.
(1)根据分析,A是甲烷,X是氧气,则其化学式为CH4,O2;
(2)①是水的电解,属于分解反应,②是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③是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④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即Fe+H2SO4═FeSO4+H2↑(或铁跟稀盐酸),属于置换反应,故填:④;
(3)③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其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
故答案为:
(1)CH4、O2;(2)④.(3)4CO+Fe3O43Fe+4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8分)
2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的原因是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
(2)当观察到烧杯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
,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所选的试剂是 水 ,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 水从烧杯中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液体较少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进行解答;
(2)根据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
根据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需打开活塞b,关闭止水夹a,进行解答;
根据集气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浑浊液,压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对比实验选的试剂为水,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水从烧杯中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液体较少,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根据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需打开活塞b,关闭止水夹a,根据集气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浑浊液,压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对比实验选的试剂为水,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水从烧杯中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液体较少.
故答案为:(1)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CO2+2NaOH═Na2CO3+H2O;
(3)水,从烧杯中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液体较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四、计算题(共8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酸钠盐由 4 种元素组成.
(2)苹果酸钠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 3:5 (填最简整数比).
(3)苹果酸钠盐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氧元素 .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1)根据苹果酸钠盐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苹果酸钠盐(C4H5O5Na)的化学式可知,苹果酸钠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
(2)苹果酸钠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5)=3:5.
(3)苹果酸钠盐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4=4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5=5,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5=80,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1=14,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故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1)4;(2)3:5;(4)氧元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钢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钢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请你根据所给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取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乙 同学.
(2)该钢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由提供的数据可知,甲、乙、丙中生成的氢气都是0.3g,说明乙中所取的稀硫酸与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乙所取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乙.
(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15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 98 2
x y 0.3g
==,
x=8.4g,y=14.7g,
该钢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3.3%,
答:该钢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表中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