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25页

  • 85.00 KB
  • 2021-05-10 发布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7 分.) 1.(2 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峰峦(luán) 馈赠(guì) 迫不及待(pò) B.磐石(bān) 哺育(bǔ) 人声鼎沸(fèi) C.潮汐(xī) 肥硕(shuò) 相得益彰(zhāng) D.轻盈(yíng) 娴熟(xián) 随声附和(hé) 2.(2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 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 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 淡然 平静 B.高贵 淡泊 平静 C.高贵 淡然 平和 D.高雅 淡泊 平和 3.(2 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 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3 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 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 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3 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 气”。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 用残损的手掌》) 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   6.(6 分)阅读《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 13 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 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 20 世纪末开始 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 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 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 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 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 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 年德国医 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 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 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 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 年 4 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 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 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 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 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 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 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基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 用于临床实践。 B.第②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 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③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 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第④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 开放。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 点。 C.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第⑤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 态度。 7.(9 分)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 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都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2)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8.(8 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把塞外的冰 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三、(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9.(7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 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 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 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故能得人心 故:     ②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 兵: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译文:    (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 治军的。   四、(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10.(15 分)阅读《冰窗花》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 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 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 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 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 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 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 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 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 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 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 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 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 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 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 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 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 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 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 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 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 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 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 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 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 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 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 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 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 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11.(5 分)(一)综合性学习 最近五年,天津地铁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方便快捷的地铁已经融入了市民 的生活。为此,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快速发展的天津地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津首条地铁于 1984 年 12 月 8 日正式通车运营,至 2016 年 12 月,天津地铁共有 5 条运营线路。2017 年年底地铁 5 号线全线建成并网后,城 市轨道交通将覆盖 11 个行政区,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地铁改变了人们对距离的理解,几公里几分钟即到;地铁改变了人们 对城市的认知,看似遥远的郊区快速直达;地铁改变了市民对生活的期待,节省 出行时间,让人们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材料三】天津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 份 年客运量(人次) 最大日客流量(人次) 201 2 年 1.11 亿 64 万 201 3 年 2.43 亿 102 万 201 4 年 2.99 亿 108.07 万 201 5 年 3.01 亿 111.61 万 201 6 年 3.08 亿 112 万 【材料四】天津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地 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 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并增设临时售票点…… (1)上面四则材料与“快速发展的天津地铁”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12.(8 分)(二)名著阅读 (1)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阅读下面文段,写 出画线代词所指代的人物。 作 品 文段 人 物 《 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 ( 水 浒》 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 了,便蹲下去。 1 )     《 名 人 传》 直到有一天,一时的绝望,也许是临死前的一阵炽热的狂风将他刮出家 门,来到路上,流浪、逃院的门。然后继续上路,终于在一个不知名的 小地方倒在路上,再也站不起来。 ( 2 )     《 傅 雷 家 书》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 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 3 )     《 西 游 记》 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 他曾被菩萨 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 4 )     (2)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 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 并简述其原因。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3.(50 分)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 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 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 地名。   2017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7 分.) 1.(2 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峰峦(luán) 馈赠(guì) 迫不及待(pò) B.磐石(bān) 哺育(bǔ) 人声鼎沸(fèi) C.潮汐(xī) 肥硕(shuò) 相得益彰(zhāng) D.轻盈(yíng) 娴熟(xián) 随声附和(hé) 【解答】A.“馈赠”应读作“kuì zèng”; B.“磐石”应读作“pán shí”; C.正确; D.“随声附和”应读作“suí shēng fù hè”。 故选:C。   2.(2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 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 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 淡然 平静 B.高贵 淡泊 平静 C.高贵 淡然 平和 D.高雅 淡泊 平和 【解答】气质有雅俗之别而无贵贱之分,所以高雅最恰当;后两空的选择则要注 意语意的相对这一点,如奢华与淡泊,偏激与平和。 答案:D   3.(2 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 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解答】A“表决、推举、讨论”改为“推举、讨论、表决”; B 正确; C 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D 删除“随着”; 故选 B。   4.(3 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 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 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解答】A.全部正确; B.全部正确; C.全部正确; D.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用法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 之后。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D   5.(3 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 气”。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 用残损的手掌》) 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 【解答】A.分析正确; B.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 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 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非写盼望回家团 聚的急切心情; C.分析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B   6.(6 分)阅读《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 13 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 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 20 世纪末开始 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 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 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 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 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 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 年德国医 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 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 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 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 年 4 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 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 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 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 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 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 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基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①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 用于临床实践。 B.第②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 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③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 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第④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 开放。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 点。 C.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第⑤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 态度。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 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文章说明了基 因疗法的治理聊原理是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基因疗法发 展潜力巨大,但是成本非常高、风险大,尚在应用探索阶段。 故选:D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 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 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 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 用即可。第①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不 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此 A 不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说明文后辨析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确 定区间﹣﹣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整合比较”的过程,把选项和原文逐个对 比。“绿灯”是指基因疗法通过商业许可,不是说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故选:C 答案: (1)D (2)A (3)C   7.(9 分)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 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都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2)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 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 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 句意:一排排整齐的房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B 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 C 句意: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D 句意: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规:计划 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有:倒装句、省略句、被 动句等。文言文句式,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A 句意: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B 句意:(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省略了 “村里的人” C 句意:(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省略“他” D 句意:(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省略“桃花源里的人” 故选:A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正确; B.正确; C. 有误,“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这句话不对; D.正确; 故选:C 答案:(1)B (2)A (3)C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8.(8 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4)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6)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 开 ”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 上的乐观情怀。 【解答】(1)恨别鸟惊心 (2)江入大荒流(注意“荒流”的书写)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浊酒一杯家万里(注意“酒”的书写) (5)只有香如故 (6)在乎山水之间也 (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注意“梨”的书写)   三、(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9.(7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 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 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 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故能得人心 故:  所以,因此  ②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 兵:  军队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译文: 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 是会感慨流泪。  (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 治军的。 【解答】(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 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所以能够得到人心。故:所以,因此。 ②句意为:异时曾经见到其提军队征赣之固石洞。兵:军队。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 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 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至今:到现在;句意为: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 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 意即可。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 答案: (1)①所以,因此 ②军队 (2)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3)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   四、(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10.(15 分)阅读《冰窗花》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 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 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 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 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 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 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 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 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 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 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 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 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 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 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 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 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 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 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 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 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 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 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 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 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DE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 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 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 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 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 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 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因为分析散文必须注意 题目的含义和文章的“神”﹣主旨。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 组合也可。从文章第③自然段,冰窗花具有葳蕤如春;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 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 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 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 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 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 特征,表现了…感情。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句式一致,形式整齐, 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 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作者对 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选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 牵挂和思恋而不是惋惜之情。选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D、E 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故选:D/E。 (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尾结构上总结 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 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写 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 染力。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 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 答案: (1).葳蕤如春;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 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 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3)D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 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11.(5 分)(一)综合性学习 最近五年,天津地铁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方便快捷的地铁已经融入了市民 的生活。为此,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快速发展的天津地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津首条地铁于 1984 年 12 月 8 日正式通车运营,至 2016 年 12 月,天津地铁共有 5 条运营线路。2017 年年底地铁 5 号线全线建成并网后,城 市轨道交通将覆盖 11 个行政区,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地铁改变了人们对距离的理解,几公里几分钟即到;地铁改变了人们 对城市的认知,看似遥远的郊区快速直达;地铁改变了市民对生活的期待,节省 出行时间,让人们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材料三】天津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 份 年客运量(人次) 最大日客流量(人次) 201 2 年 1.11 亿 64 万 201 3 年 2.43 亿 102 万 201 4 年 2.99 亿 108.07 万 201 5 年 3.01 亿 111.61 万 201 6 年 3.08 亿 112 万 【材料四】天津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地 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 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并增设临时售票点…… (1)上面四则材料与“快速发展的天津地铁”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材料二 。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1)阅读理解题,解答此题,要通读所有材料,获得整体感知,然后结 合题目要求辨析作答,材料二讲得是地铁开通的意义不能体现其发展情况; (2)此题解答,可结合上述三个材料作答,注意语句简洁、通顺,有中心意思。 答案:(1)材料二; (2)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客运量逐年增长;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2.(8 分)(二)名著阅读 (1)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阅读下面文段,写 出画线代词所指代的人物。 作 文段 人物 品 《 水 浒》 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 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1)  武松  《 名 人 传》 直到有一天,一时的绝望,也许是临死前的一阵炽热的狂风将他刮 出家门,来到路上,流浪、逃院的门。然后继续上路,终于在一个 不知名的小地方倒在路上,再也站不起来。 (2)  列夫。 托尔 斯泰  《 傅 雷 家 书》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 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 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3)  傅聪  《 西 游 记》 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 他曾被 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4)  沙悟 净。  (2)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 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 并简述其原因。 【解答】(1)根据选段内容可知(1)写的是醉打蒋门神一段故事,武松为了帮 施恩夺回快活林,才打了蒋门神并与之结仇,后来被蒋和张都监陷害,刺配沧州。 根据选段内容可知(2)写的是《托尔斯泰传》的结尾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在爱 家人和爱上帝之间进退两难。 根据选段内容可知(3)写的是傅聪,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根据选段 内容这流沙河的妖怪,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 (2)本题主要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文章的人物形象和故 事情节。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 散文集。南京的矿路 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仙台学习,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学文,因为在 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 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答案: (1)武松 列夫。托尔斯泰 傅聪 (傅雷的儿子 )沙悟净(沙僧) (2)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仙台学习,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 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 弃医学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 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3.(50 分)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 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 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 地名。 【解答】【例文】 一段成长的旅程 成长是很多样的,成长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成长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酸 甜苦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酸甜苦辣,才构造出了一个人多姿多彩的人生旅程。 ﹣﹣题记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但我却永远忘不了我的成长历程,那 成长在我的生命中迈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脚印,让我至今难忘。 四岁时,我刚进入幼稚园,那里的一切,我还记得很清楚。刚进入幼稚园 的第一天,我就大哭大闹得不让妈妈走,我不喜欢幼稚园,这里没有妈妈。但后 来还是任凭我的呼喊,妈妈也没有留下,不过时间一长,跟幼稚园的小朋友混熟 了,我便也就爱上了幼稚园。记得那时候每天中午,由于我吃饭的速度太慢,老 师总是喂我吃,小时候,能让老师为饭吃,可是很自豪的,小朋友们都好羡慕我。 那时候,每天都是幸福的味道。就这样,我从县幼儿园“毕业了”。 七岁了,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我记得当时,有老师出问题,我们答完 题,老师再决定我们被分配到那个班,老师问我会不会背春晓,而我却因为害怕, 背错了,不过,我被分配到了一年四班,遇到了位好老师。在这里,我学会了几 千个汉字,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每天在这里学知识,我的大脑也变得更加 的充实。在这所学校里,我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虽然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嘛。那时候,是成功的味道。 十一岁,我上五年级了,正因为长多大,让我也懂得了不少人生的哲理。 但是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我感觉不到了小时候的天真,小时候的快乐,学习上, 成绩出现了一些波动,妈妈,逼着我去了英语补习班,随后,妈妈又说因为家里 的经济,她要出国打工。不管我怎么哭喊,妈妈还是出国了,我当时候真的感到 好难过,家里只剩下了我和保姆,家里变的空空的,没有了以往欢闹的景象。那 时候,是苦涩的味道。 就这样,我已经到了十三岁,上了初中。步入某中学的大门,我感觉到我 不是一个小孩子,我长大了,在这里,每天的作业加学校的任务把我压得喘不过 起来,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千篇一律的学习,让我感觉到了长大的枯燥。虽 然偶尔也会有一些欢乐,但还是埋没不了那些生活上的烦恼。那时候,是枯燥的 味道。 生活就这样在成长中留下了一个有一个的脚印,那些成长的味道也深深的 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回味无穷,虽然其中有幸福,也有苦恼,但也正是这些,让 我的成长如此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