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 15 反比例函数
一.选择题(共 21 小题)
1.(2018•玉林)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反比例函数 D.二次函数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y,顶角为 x,由题意,得
y=﹣ x+90°,
故选:B.
2.(2018•怀化)函数 y=kx﹣3 与 y= (k≠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当 k>0、当 k<0 时,y=kx﹣3 和 y= (k≠0)经过的象限,二者
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
【解答】解:∵当 k>0 时,y=kx﹣3 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y= 过一、
三象限,
当 k<0 时,y=kx﹣3 过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y= 过二、四象限,
∴B 正确;
故选:B.
3.(2018•永州)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b≠0)与二次函
数 y=ax2+bx(a≠0)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 a,b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解答】解:A、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
侧,则 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
本选项错误;
B、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左侧,则 a、b
同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C、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下,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D、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下,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4.(2018•菏泽)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y=bx+a
与反比例函数 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 a,b,c 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解答】解:∵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上,
∴a>0,
∵该抛物线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
∴a、b 异号,即 b<0.
∵当 x=1 时,y<0,
∴a+b+c<0.
∴一次函数 y=bx+a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5.(2018•大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 和 y=kx﹣3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k≠0,所以分 k>0 和 k<0 两种情
况讨论.当两函数系数 k 取相同符号值,两函数图象共存于同一坐标系内的即为
正确答案.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 k>0 时,y=kx﹣3 与 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②当 k<0 时,y=kx﹣3 与 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6.(2018•香坊区)对于反比例函数 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解:A、把点(﹣2,﹣1)代入反比例函数 y= 得﹣1=﹣1,故 A 选项
正确;
B、∵k=2>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 B 选项正确;
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 C 选项错误;
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C.
7.(2018•衡阳)对于反比例函数 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B.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C.图象经过点(1,﹣2)
D.若点 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且 x1<x2,则 y1<y2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
B、k=﹣2<0,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
C、∵﹣ =﹣2,∴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点 A(x1,y1)、B(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若 x1<x2<0,
则 y1<y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8.(2018•柳州)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a≠﹣2 C.a≠±2 D.a=±2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 k 是常数,不能等于 0 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2≠0,
解得:a≠±2,
故选:C.
9.(2018•德州)给出下列函数:①y=﹣3x+2;②y= ;③y=2x2;④y=3x,上述
函数中符合条作“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分析】分别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
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y=﹣3x+2,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
选项错误;
②y= ,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③y=2x2,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
④y=3x,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0.(2018•嘉兴)如图,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过点 C 的
直线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且 AB=BC,△AOB 的面积为 1,则 k 的值为
( )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出点 A 的坐标,从而以得到点 C 和点 B 的坐标,再根
据△AOB 的面积为 1,即可求得 k 的值.
【解答】解:设点 A 的坐标为(a,0),
∵过点 C 的直线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且 AB=BC,△AOB 的面积为 1,
∴点 C(﹣a, ),
∴点 B 的坐标为(0, ),
∴ =1,
解得,k=4,
故选:D.
11.(2018•温州)如图,点 A,B 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点 C,
D 在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 A,B 的横坐标
分别为 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 ,则 k 的值为( )
A.4 B.3 C.2 D.
【分析】先求出点 A,B 的坐标,再根据 AC∥BD∥y 轴,确定点 C,点 D 的坐标,
求出 AC,BD,最后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 ,即可解答.
【解答】解:∵点 A,B 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点 A,B 的横坐
标分别为 1,2,
∴点 A 的坐标为(1,1),点 B 的坐标为(2, ),
∵AC∥BD∥y 轴,
∴点 C,D 的横坐标分别为 1,2,
∵点 C,D 在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上,
∴点 C 的坐标为(1,k),点 D 的坐标为(2, ),
∴AC=k﹣1,BD= ,
∴S△OAC= (k﹣1)×1= ,S△ABD= • ×(2﹣1)= ,
∵△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 ,
∴ ,
解得:k=3.
故选:B.
12.(2018•宁波)如图,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函数 y= (k1>0,x>0),y=
(k2>0,x>0)的图象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右侧,C 为 x 轴上
的一个动点,若△ABC 的面积为 4,则 k1﹣k2 的值为( )
A.8 B.﹣8 C.4 D.﹣4
【分析】设 A(a,h),B(b,h),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
ah=k1,bh=k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 S△ABC= AB•yA= (a﹣b)h= (ah﹣
bh)= (k1﹣k2)=4,求出 k1﹣k2=8.
【解答】解:∵AB∥x 轴,
∴A,B 两点纵坐标相同.
设 A(a,h),B(b,h),则 ah=k1,bh=k2.
∵S△ABC= AB•yA= (a﹣b)h= (ah﹣bh)= (k1﹣k2)=4,
∴k1﹣k2=8.
故选:A.
13.(2018•郴州)如图,A,B 是反比例函数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
且 A,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2 和 4,则△OAB 的面积是( )
A.4 B.3 C.2 D.1
【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 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 A
(2,2),B(4,1).再过 A,B 两点分别作 AC⊥x 轴于 C,BD⊥x 轴于 D,根
据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得出 S△AOC=S△BOD= ×4=2.根据 S 四边形 AODB=S△AOB+S
△BOD=S△AOC+S 梯形 ABDC,得出 S△AOB=S 梯形 ABDC,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 S 梯形 ABDC=
(BD+AC)•CD= (1+2)×2=3,从而得出 S△AOB=3.
【解答】解:∵A,B 是反比例函数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 A,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2 和 4,
∴当 x=2 时,y=2,即 A(2,2),
当 x=4 时,y=1,即 B(4,1).
如图,过 A,B 两点分别作 AC⊥x 轴于 C,BD⊥x 轴于 D,则 S△AOC=S△BOD= ×4=2.
∵S 四边形 AODB=S△AOB+S△BOD=S△AOC+S 梯形 ABDC,
∴S△AOB=S 梯形 ABDC,
∵S 梯形 ABDC= (BD+AC)•CD= (1+2)×2=3,
∴S△AOB=3.
故选:B.
14.(2018•无锡)已知点 P(a,m),Q(b,n)都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
上,且 a<0<b,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m+n<0 B.m+n>0 C.m<n D.m>n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y= 的 k=﹣2<0,图象位于二四象限,
∵a<0,
∴P(a,m)在第二象限,
∴m>0;
∵b>0,
∴Q(b,n)在第四象限,
∴n<0.
∴n<0<m,
即 m>n,
故 D 正确;
故选:D.
15.(2018•淮安)若点 A(﹣2,3)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 k 的值是
( )
A.﹣6 B.﹣2 C.2 D.6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将 A(﹣2,3)代入反比例函数 y= ,得
k=﹣2×3=﹣6,
故选:A.
16.(2018•岳阳)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y=x2 与反比例函数 y= (x
>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两个函数图象上有三个不同的点 A(x1,m),B(x2,
m),C(x3,m),其中 m 为常数,令ω=x1+x2+x3,则ω的值为( )
A.1 B.m C.m2 D.
【分析】三个点的纵坐标相同,由图象可知 y=x2 图象上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则 x1+x2+x3=x3,再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求 x3.
【解答】解:设点 A、B 在二次函数 y=x2 图象上,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 (x>0)
的图象上.因为 AB 两点纵坐标相同,则 A、B 关于 y 轴对称,则 x1+x2=0,因为
点 C(x3,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 x3=
∴ω=x1+x2+x3=x3=
故选:D.
17.(2018•遵义)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坐标原点,∠OAB=30°,若
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 B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
A.y=﹣ B.y=﹣ C.y=﹣ D.y=
【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 = ,进而得出 S△AOD=2,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过点 B 作 BC⊥x 轴于点 C,过点 A 作 AD⊥x 轴于点 D,
∵∠BOA=90°,
∴∠BOC+∠AOD=90°,
∵∠AOD+∠OAD=90°,
∴∠BOC=∠OAD,
又∵∠BCO=∠ADO=90°,
∴△BCO∽△ODA,
∴ =tan30°= ,
∴ = ,
∵ ×AD×DO= xy=3,
∴S△BCO= ×BC×CO= S△AOD=1,
∴S△AOD=2,
∵经过点 B 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
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故选:C.
18.(2018•湖州)如图,已知直线 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 y= (k2≠0)
的图象交于 M,N 两点.若点 M 的坐标是(1,2),则点 N 的坐标是( )
A.(﹣1,﹣2) B.(﹣1,2) C.(1,﹣2) D.(﹣2,﹣1)
【分析】直接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 M,N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进而得出答
案.
【解答】解:∵直线 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 y= (k2≠0)的图象交于 M,
N 两点,
∴M,N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点 M 的坐标是(1,2),
∴点 N 的坐标是(﹣1,﹣2).
故选:A.
19.(2018•江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过点 A(m,0),B(m+2,0)
作 x 轴的垂线 l1 和 l2,探究直线 l1,直线 l2 与双曲线 y= 的关系,下列结论错误
的是( )
A.两直线中总有一条与双曲线相交
B.当 m=1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C.当﹣2<m<0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在 y 轴两侧
D.当两直线与双曲线都有交点时,这两交点的最短距离是 2
【分析】A、由 m、m+2 不同时为零,可得出:两直线中总有一条与双曲线相交;
B、找出当 m=1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出:
当 m=1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C、当﹣2<m<0 时,0<m+2<2,可得出:当﹣2<m<0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
的交点在 y 轴两侧;
D、由 y 与 x 之间一一对应结合两交点横坐标之差为 2,可得出:当两直线与双
曲线都有交点时,这两交点的距离大于 2.此题得解.
【解答】解:A、∵m、m+2 不同时为零,
∴两直线中总有一条与双曲线相交;
B、当 m=1 时,点 A 的坐标为(1,0),点 B 的坐标为(3,0),
当 x=1 时,y= =3,
∴直线 l1 与双曲线的交点坐标为(1,3);
当 x=3 时,y= =1,
∴直线 l2 与双曲线的交点坐标为(3,1).
∵ = ,
∴当 m=1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C、当﹣2<m<0 时,0<m+2<2,
∴当﹣2<m<0 时,两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在 y 轴两侧;
D、∵m+2﹣m=2,且 y 与 x 之间一一对应,
∴当两直线与双曲线都有交点时,这两交点的距离大于 2.
故选:D.
20.(2018•铜仁市)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ax+b 和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相交
于 A(﹣2,y1)、B(1,y2)两点,则不等式 ax+b< 的解集为( )
A.x<﹣2 或 0<x<1 B.x<﹣2 C.0<x<1 D.﹣2<x<0 或 x>1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结合交点坐标,即
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2<x<0 或 x>1 时,一次函数图象在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
∴不等式 ax+b< 的解集是﹣2<x<0 或 x>1.
故选:D.
21.(2018•聊城)春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积极预防传染病是学校高度重视
的一项工作,为此,某校对学生宿舍采取喷洒药物进行消毒.在对某宿舍进行消
毒的过程中,先经过 5min 的集中药物喷洒,再封闭宿舍 10min,然后打开门窗
进行通风,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 y(mg/m3)与药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
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打开门窗通风前分别满足两个一次函数,在通风后
又成反比例,如图所示.下面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经过 5min 集中喷洒药物,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最高达到 10mg/m3
B.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 8mg/m3 的持续时间达到了 11min
C.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 5mg/m3 且持续时间不低于 35 分钟,才能有效
杀灭某种传染病毒.此次消毒完全有效
D.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低于 2mg/m3 时,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所以从室内空
气中的含药量达到 2mg/m3 开始,需经过 59min 后,学生才能进入室内
【分析】利用图中信息一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 x=4 时,y=8,∴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 8mg/m3 的持续时间达到
了 11min,正确,不符合题意;
C、y=5 时,x=2.5 或 24,24﹣2.5=21.5<35,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 9 小题)
22.(2018•上海)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是常数,k≠1)的图象有一支在
第二象限,那么 k 的取值范围是 k<1 .
【分析】由于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一支在第二象限,故 k﹣1<0,求出
k 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一支在第二象限,
∴k﹣1<0,
解得 k<1.
故答案为:k<1.
23.(2018•齐齐哈尔)已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 k
的值可以是 1 .(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 k 的值即可)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
则可知 2﹣k>0,解得 k 的取值范围,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 k 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
则 2﹣k>0,
故 k<2,满足条件的 k 可以为 1,
故答案为:1.
24.(2018•连云港)已知 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 y=﹣ 图
象上的两个点,则 y1 与 y2 的大小关系为 y1<y2 .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 y1 与 y2 的大小,
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y=﹣ ,﹣4<0,
∴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 y=﹣ 图象上的两个点,﹣4<﹣1,
∴y1<y2,
故答案为:y1<y2.
25.(2018•南京)已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3,﹣1),则 k=
3 .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3,﹣1),可以求得 k 的值.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3,﹣1),
∴﹣1= ,
解得,k=3,
故答案为:3.
26.(2018•陕西)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m,m)和 B(2m,﹣1),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依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m,
m)和 B(2m,﹣1),即可得到 k 的值,进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m,m)和 B(2m,﹣1),
∴k=m2=﹣2m,
解得 m1=﹣2,m2=0(舍去),
∴k=4,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故答案为: .
27.(2018•东营)如图,B(3,﹣3),C(5,0),以 OC,CB 为边作平行四
边形 OABC,则经过点 A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分析】设 A 坐标为(x,y),根据四边形 OABC 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移性质
确定出 A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解析式即可.
【解答】解:设 A 坐标为(x,y),
∵B(3,﹣3),C(5,0),以 OC,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 OABC,
∴x+5=0+3,y+0=0﹣3,
解得:x=﹣2,y=﹣3,即 A(﹣2,﹣3),
设过点 A 的反比例解析式为 y= ,
把 A(﹣2,﹣3)代入得:k=6,
则过点 A 的反比例解析式为 y= ,
故答案为:y=
28.(2018•成都)设双曲线 y= (k>0)与直线 y=x 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第
三象限),将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一支沿射线 BA 的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 A,
将双曲线在第三象限的一支沿射线 AB 的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 B,平移后的两
条曲线相交于 P,Q 两点,此时我们称平移后的两条曲线所围部分(如图中阴影
部分)为双曲线的“眸”,PQ 为双曲线的“眸径“,当双曲线 y= (k>0)的眸径为
6 时,k 的值为 .
【分析】以 PQ 为边,作矩形 PQQ′P′交双曲线于点 P′、Q′,联立直线 AB 及双曲
线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点 A、B 的坐标,由 PQ 的长度可得出
点 P 的坐标(点 P 在直线 y=﹣x 上找出点 P 的坐标),由图形的对称性结合点 A、
B 和 P 的坐标可得出点 P′的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
出关于 k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以 PQ 为边,作矩形 PQQ′P′交双曲线于点 P′、Q′,如图所示.
联立直线 AB 及双曲线解析式成方程组, ,
解得: , ,
∴点 A 的坐标为(﹣ ,﹣ ),点 B 的坐标为( , ).
∵PQ=6,
∴OP=3,点 P 的坐标为(﹣ , ).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OO′=PP′,
∴点 P′的坐标为(﹣ +2 , +2 ).
又∵点 P′在双曲线 y= 上,
∴(﹣ +2 )•( +2 )=k,
解得:k= .
故答案为: .
29.(2018•安顺)如图,已知直线 y=k1x+b 与 x 轴、y 轴相交于 P、Q 两点,与
y= 的图象相交于 A(﹣2,m)、B(1,n)两点,连接 OA、OB,给出下列结
论:①k1k2<0;②m+ n=0;③S△AOP=S△BOQ;④不等式 k1x+b 的解集是 x<
﹣2 或 0<x<1,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②③④ .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 k1k2>0,故①错误;把 A(﹣2,
m)、B(1,n)代入 y= 中得到﹣2m=n 故②正确;把 A(﹣2,m)、B(1,
n)代入 y=k1x+b 得到 y=﹣mx﹣m,求得 P(﹣1,0),Q(0,﹣m),根据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 S △ AOP=S △ BOQ ;故③正确;根据图象得到不等式
k1x+b 的解集是 x<﹣2 或 0<x<1,故④正确.
【解答】解:由图象知,k1<0,k2<0,
∴k1k2>0,故①错误;
把 A(﹣2,m)、B(1,n)代入 y= 中得﹣2m=n,
∴m+ n=0,故②正确;
把 A(﹣2,m)、B(1,n)代入 y=k1x+b 得 ,
∴ ,
∵﹣2m=n,
∴y=﹣mx﹣m,
∵已知直线 y=k1x+b 与 x 轴、y 轴相交于 P、Q 两点,
∴P(﹣1,0),Q(0,﹣m),
∴OP=1,OQ=m,
∴S△AOP= m,S△BOQ= m,
∴S△AOP=S△BOQ;故③正确;
由图象知不等式 k1x+b 的解集是 x<﹣2 或 0<x<1,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30.(2018•安徽)如图,正比例函数 y=kx 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
A(2,m),AB⊥x 轴于点 B.平移直线 y=kx,使其经过点 B,得到直线 l,则直
线 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y= x﹣3 .
【分析】首先利用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 A 点坐标,进而得出正比例函数解析
式,再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答案.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 y=kx 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 A(2,m),
∴2m=6,
解得:m=3,
故 A(2,3),
则 3=2k,
解得:k= ,
故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
∵AB⊥x 轴于点 B,平移直线 y=kx,使其经过点 B,
∴B(2,0),
∴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x+b,
则 0=3+b,
解得:b=﹣3,
故直线 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 x﹣3.
故答案为:y= x﹣3.
三.解答题(共 20 小题)
31.(2018•贵港)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
x+4 的图象交于 A 和 B(6,n)两点.
(1)求 k 和 n 的值;
(2)若点 C(x,y)也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求当 2≤x≤6 时,
函数值 y 的取值范围.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 n 值,进而可得出点 B
的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 k 值;
(2)由 k=6>0 结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当 2≤x≤6 时,1≤y≤3.
【解答】解:(1)当 x=6 时,n=﹣ ×6+4=1,
∴点 B 的坐标为(6,1).
∵反比例函数 y= 过点 B(6,1),
∴k=6×1=6.
(2)∵k=6>0,
∴当 x>0 时,y 随 x 值增大而减小,
∴当 2≤x≤6 时,1≤y≤3.
32.(2018•泰安)如图,矩形 ABCD 的两边 AD、AB 的长分别为 3、8,E 是 DC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E,与 AB 交于点 F.
(1)若点 B 坐标为(﹣6,0),求 m 的值及图象经过 A、E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
表达式;
(2)若 AF﹣AE=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A,E 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E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 FB,可得 F 点坐标,
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 m 的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1)点 B 坐标为(﹣6,0),AD=3,AB=8,E 为 CD 的中点,
∴点 A(﹣6,8),E(﹣3,4),
函数图象经过 E 点,
∴m=﹣3×4=﹣12,
设 AE 的解析式为 y=kx+b,
,
解得 ,
一次函数的解析是为 y=﹣ x;
(2)AD=3,DE=4,
∴AE= =5,
∵AF﹣AE=2,
∴AF=7,
BF=1,
设 E 点坐标为(a,4),则 F 点坐标为(a﹣3,1),
∵E,F 两点在函数 y= 图象上,
∴4a=a﹣3,解得 a=﹣1,
∴E(﹣1,4),
∴m=﹣1×4=﹣4,
∴y=﹣ .
33.(2018•岳阳)如图,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经过点 A(2,3)和点 B(点
B 在点 A 的右侧),作 BC⊥y 轴,垂足为点 C,连结 AB,AC.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ABC 的面积为 6,求直线 AB 的表达式.
【分析】(1)把 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
(2)作 AD⊥BC 于 D,则 D(2,b),即可利用 a 表示出 AD 的长,然后利用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一个关于 b 的方程求得 b 的值,进而求得 a 的值,根据
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1)由题意得,k=xy=2×3=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2)设 B 点坐标为(a,b),如图 ,
作 AD⊥BC 于 D,则 D(2,b)
∵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B(a,b)
∴b=
∴AD=3﹣ .
∴S△ABC= BC•AD
= a(3﹣ )=6
解得 a=6
∴b= =1
∴B(6,1).
设 AB 的解析式为 y=kx+b,
将 A(2,3),B(6,1)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
解得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x+4.
34.(2018•柳州)如图,一次函数 y=m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交
于 A(3,1),B(﹣ ,n)两点.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 n 的值及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 A(3,1),即可得到反比例函
数的解析式为 y= ;
(2)把 B(﹣ ,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 n=﹣6,把 A(3,1),B(﹣
,﹣6)代入一次函数 y=mx+b,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2x﹣5.
【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 A(3,1),
∴k=3×1=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2)把 B(﹣ ,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
﹣ n=3,
解得 n=﹣6,
∴B(﹣ ,﹣6),
把 A(3,1),B(﹣ ,﹣6)代入一次函数 y=mx+b,可得
,
解得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2x﹣5.
35.(2018•白银)如图,一次函数 y=x+4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k 为常数
且 k≠0)的图象交于 A(﹣1,a),B 两点,与 x 轴交于点 C.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 P 在 x 轴上,且 S△ACP= S△BOC,求点 P 的坐标.
【分析】(1)利用点 A 在 y=﹣x+4 上求 a,进而代入反比例函数 y= 求 k.
(2)联立方程求出交点,设出点 P 坐标表示三角形面积,求出 P 点坐标.
【解答】解:(1)把点 A(﹣1,a)代入 y=x+4,得 a=3,
∴A(﹣1,3)
把 A(﹣1,3)代入反比例函数 y=
∴k=﹣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2)联立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得
解得
或
∴点 B 的坐标为 B(﹣3,1)
当 y=x+4=0 时,得 x=﹣4
∴点 C(﹣4,0)
设点 P 的坐标为(x,0)
∵S△ACP= S△BOC
∴
解得 x1=﹣6,x2=﹣2
∴点 P(﹣6,0)或(﹣2,0)
36.(2018•菏泽)如图,已知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过点 D 作 DB
⊥y 轴,垂足为 B(0,3),直线 y=kx+b 经过点 A(5,0),与 y 轴交于点 C,
且 BD=OC,OC:OA=2:5.
(1)求反比例函数 y= 和一次函数 y=kx+b 的表达式;
(2)直接写出关于 x 的不等式 >kx+b 的解集.
【分析】(1)由 OC、OA、BD 之间的关系结合点 A、B 的坐标可得出点 C、D 的
坐标,由点 D 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 a 值,进而可得
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再由点 A、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
数的表达式;
(2)将一次函数表达式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中,利用根的判别式△<0 可得
出两函数图象无交点,再观察图形,利用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找出不
等式 >kx+b 的解集.
【解答】解:(1)∵BD=OC,OC:OA=2:5,点 A(5,0),点 B(0,3),
∴OA=5,OC=BD=2,OB=3,
又∵点 C 在 y 轴负半轴,点 D 在第二象限,
∴点 C 的坐标为(0,﹣2),点 D 的坐标为(﹣2,3).
∵点 D(﹣2,3)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
∴a=﹣2×3=﹣6,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将 A(5,0)、B(0,﹣2)代入 y=kx+b,
,解得: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x﹣2.
(2)将 y= x﹣2 代入 y=﹣ ,整理得: x2﹣2x+6=0,
∵△=(﹣2)2﹣4× ×6=﹣ <0,
∴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无交点.
观察图形,可知:当 x<0 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
∴不等式 >kx+b 的解集为 x<0.
37.(2018•湘西州)反比例函数 y= (k 为常数,且 k≠0)的图象经过点 A(1,
3)、B(3,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 B 点的坐标;
(2)在 x 轴上找一点 P,使 PA+PB 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分析】(1)先把 A 点坐标代入 y= 求出 k 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把 B
(3,m)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 m 得到 B 点坐标;
(2)作 A 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连接 BA′交 x 轴于 P 点,则 A′(1,﹣3),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此时 PA+PB 的值最小,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
出直线 BA′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直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到 P 点坐标.
【解答】解:(1)把 A(1,3)代入 y= 得 k=1×3=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 ;
把 B(3,m)代入 y= 得 3m=3,解得 m=1,
∴B 点坐标为(3,1);
(2)作 A 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连接 BA′交 x 轴于 P 点,则 A′(1,﹣3),
∵PA+PB=PA′+PB=BA′,
∴此时此时 PA+PB 的值最小,
设直线 BA′的解析式为 y=mx+n,
把 A′(1,﹣3),B(3,1)代入得 ,解得 ,
∴直线 BA′的解析式为 y=2x﹣5,
当 y=0 时,2x﹣5=0,解得 x= ,
∴P 点坐标为( ,0).
38.(2018•大庆)如图,A(4,3)是反比例函数 y= 在第一象限图象上一点,
连接 OA,过 A 作 AB∥x 轴,截取 AB=OA(B 在 A 右侧),连接 OB,交反比例函
数 y= 的图象于点 P.
(1)求反比例函数 y= 的表达式;
(2)求点 B 的坐标;
(3)求△OAP 的面积.
【分析】(1)将点 A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可得;
(2)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OA=5,由 AB∥x 轴即可得点 B 的坐标;
(3)先根据点 B 坐标得出 OB 所在直线解析式,从而求得直线与双曲线交点 P
的坐标,再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
【解答】解:(1)将点 A(4,3)代入 y= ,得:k=12,
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 ;
(2)如图,过点 A 作 AC⊥x 轴于点 C,
则 OC=4、AC=3,
∴OA= =5,
∵AB∥x 轴,且 AB=OA=5,
∴点 B 的坐标为(9,3);
(3)∵点 B 坐标为(9,3),
∴OB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 y= x,
由 可得点 P 坐标为(6,2),
过点 P 作 PD⊥x 轴,延长 DP 交 AB 于点 E,
则点 E 坐标为(6,3),
∴AE=2、PE=1、PD=2,
则△OAP 的面积= ×(2+6)×3﹣ ×6×2﹣ ×2×1=5.
39.(2018•枣庄)如图,一次函数 y=kx+b(k、b 为常数,k≠0)的图象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 y= (n 为常数,且 n≠0)的图象在
第二象限交于点 C.CD⊥x 轴,垂足为 D,若 OB=2OA=3OD=12.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记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 E,求△CDE 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不等式 kx+b≤ 的解集.
【分析】(1)根据三角形相似,可求出点 C 坐标,可得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2)联立解析式,可求交点坐标;
(3)根据数形结合,将不等式转化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关系.
【解答】解:(1)由已知,OA=6,OB=12,OD=4
∵CD⊥x 轴
∴OB∥CD
∴△ABO∽△ACD
∴
∴
∴CD=20
∴点 C 坐标为(﹣4,20)
∴n=xy=﹣80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点 A(6,0),B(0,12)代入 y=kx+b 得: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2
(2)当﹣ =﹣2x+12 时,解得
x1=10,x2=﹣4
当 x=10 时,y=﹣8
∴点 E 坐标为(10,﹣8)
∴S△CDE=S△CDA+S△EDA=
(3)不等式 kx+b≤ ,从函数图象上看,表示一次函数图象不低于反比例函数
图象
∴由图象得,x≥10,或﹣4≤x<0
40.(2018•杭州)设一次函数 y=kx+b(k,b 是常数,k≠0)的图象过 A(1,3),
B(﹣1,﹣1)两点.
(1)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2a+2,a2)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求 a 的值.
(3)已知点 C(x1,y1)和点 D(x2,y2)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设 m=(x1﹣x2)
(y1﹣y2),判断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所在的象限,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 y=kx+b(k,b 是常数,k≠0)的图象过 A(1,3),
B(﹣1,﹣1)两点,可以求得该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1)中的解析式可以求得 a 的值;
(3)根据题意可以判断 m 的正负,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一次函数 y=kx+b(k,b 是常数,k≠0)的图象过 A(1,3),
B(﹣1,﹣1)两点,
∴ ,得 ,
即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y=2x+1;
(2)点(2a+2,a2)在该一次函数 y=2x+1 的图象上,
∴a2=2(2a+2)+1,
解得,a=﹣1 或 a=5,
即 a 的值是﹣1 或 5;
(3)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理由:∵点 C(x1,y1)和点 D(x2,y2)在该一次函数 y=2x+1 的图象上,m=(x1
﹣x2)(y1﹣y2),
假设 x1<x2,则 y1<y1,此时 m=(x1﹣x2)(y1﹣y2)>0,
假设 x1>x2,则 y1>y1,此时 m=(x1﹣x2)(y1﹣y2)>0,
由上可得,m>0,
∴m+1>0,
∴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41.(2018•杭州)已知一艘轮船上装有 100 吨货物,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
货.设平均卸货速度为 v(单位:吨/小时),卸完这批货物所需的时间为 t(单
位:小时).
(1)求 v 关于 t 的函数表达式.
(2)若要求不超过 5 小时卸完船上的这批货物,那么平均每小时至少要卸货多
少吨?
【分析】(1)直接利用 vt=100 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要求不超过 5 小时卸完船上的这批货物,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100=vt,
则 v= ;
(2)∵不超过 5 小时卸完船上的这批货物,
∴t≤5,
则 v≥ =20,
答:平均每小时至少要卸货 20 吨.
42.(2018•河北)如图是轮滑场地的截面示意图,平台 AB 距 x 轴(水平)18
米,与 y 轴交于点 B,与滑道 y= (x≥1)交于点 A,且 AB=1 米.运动员(看
成点)在 BA 方向获得速度 v 米/秒后,从 A 处向右下飞向滑道,点 M 是下落路
线的某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实验表明:M,A 的竖直距离 h(米)与飞出时间
t(秒)的平方成正比,且 t=1 时 h=5,M,A 的水平距离是 vt 米.
(1)求 k,并用 t 表示 h;
(2)设 v=5.用 t 表示点 M 的横坐标 x 和纵坐标 y,并求 y 与 x 的关系式(不写
x 的取值范围),及 y=13 时运动员与正下方滑道的竖直距离;
(3)若运动员甲、乙同时从 A 处飞出,速度分别是 5 米/秒、v 乙米/秒.当甲距
x 轴 1.8 米,且乙位于甲右侧超过 4.5 米的位置时,直接写出 t 的值及 v 乙的范围.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解题即可;
(2)根据题意,分别用 t 表示 x、y,再用代入消元法得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
(3)求出甲距 x 轴 1.8 米时的横坐标,根据题意求出乙位于甲右侧超过 4.5 米的
v 乙.
【解答】解:(1)由题意,点 A(1,18)带入 y=
得:18=
∴k=18
设 h=at2,把 t=1,h=5 代入
∴a=5
∴h=5t2
(2)∵v=5,AB=1
∴x=5t+1
∵h=5t2,OB=18
∴y=﹣5t2+18
由 x=5t+1
则 t=
∴y=﹣
当 y=13 时,13=﹣
解得 x=6 或﹣4
∵x≥1
∴x=6
把 x=6 代入 y=
y=3
∴运动员在与正下方滑道的竖直距离是 13﹣3=10(米)
(3)把 y=1.8 代入 y=﹣5t2+18
得 t2=
解得 t=1.8 或﹣1.8(负值舍去)
∴x=10
∴甲坐标为(10,1.8)恰号落在滑道 y= 上
此时,乙的坐标为(1+1.8v 乙,1.8)
由题意:1+1.8v 乙﹣(1+5×1.8)>4.5
∴v 乙>7.5
43.(2018•黄冈)如图,反比例函数 y= (x>0)过点 A(3,4),直线 AC 与
x 轴交于点 C(6,0),过点 C 作 x 轴的垂线 BC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 B.
(1)求 k 的值与 B 点的坐标;
(2)在平面内有点 D,使得以 A,B,C,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 D 点的坐标.
【分析】(1)将 A 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 y= 求得 k 的值,然后将 x=6 代入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相应的 y 的值,即得点 B 的坐标;
(2)使得以 A、B、C、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找出满足
题意 D 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1)把点 A(3,4)代入 y= (x>0),得
k=xy=3×4=12,
故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点 C(6,0),BC⊥x 轴,
∴把 x=6 代入反比例函数 y= ,得
y= =6.
则 B(6,2).
综上所述,k 的值是 12,B 点的坐标是(6,2).
(2)①如图,当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时,AD∥BC 且 AD=BC.
∵A(3,4)、B(6,2)、C(6,0),
∴点 D 的横坐标为 3,yA﹣yD=yB﹣yC 即 4﹣yD=2﹣0,故 yD=2.
所以 D(3,2).
②如图,当四边形 ACBD′为平行四边形时,AD′∥CB 且 AD′=CB.
∵A(3,4)、B(6,2)、C(6,0),
∴点 D 的横坐标为 3,yD′﹣yA=yB﹣yC 即 yD﹣4=2﹣0,故 yD′=6.
所以 D′(3,6).
③如图,当四边形 ACD″B 为平行四边形时,AC=BD″且 AC=BD″.
∵A(3,4)、B(6,2)、C(6,0),
∴xD″﹣xB=xC﹣xA 即 xD″﹣6=6﹣3,故 xD″=9.
yD″﹣yB=yC﹣yA 即 yD″﹣2=0﹣4,故 yD″=﹣2.
所以 D″(9,﹣2).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 D 的坐标是:(3,2)或(3,6)或(9,﹣2).
44.(2018•黔南州)如图 1,已知矩形 AOCB,AB=6cm,BC=16cm,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3cm/s 的速度向点 O 运动,直到点 O 为止;动点 Q 同时从点 C 出发,
以 2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与点 P 同时结束运动.
(1)点 P 到达终点 O 的运动时间是 s,此时点 Q 的运动距离是 cm;
(2)当运动时间为 2s 时,P、Q 两点的距离为 6 cm;
(3)请你计算出发多久时,点 P 和点 Q 之间的距离是 10cm;
(4)如图 2,以点 O 为坐标原点,OC 所在直线为 x 轴,OA 所在直线为 y 轴,
1cm 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连结 AC,与 PQ 相交于点 D,若双曲线
y= 过点 D,问 k 的值是否会变化?若会变化,说明理由;若不会变化,请求出
k 的值.
【分析】(1)先求出 OA,进而求出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2)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再求出 PE,QE,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3)同(2)的方法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4)先求出直线 AC 解析式,再求出点 P,Q 坐标,进而求出直线 PQ 解析式,
联立两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四边形 AOCB 是矩形,
∴OA=BC=16,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3cm/s 的速度向点 O 运动,
∴t= ,此时,点 Q 的运动距离是 ×2= cm,
故答案为 , ;
(2)如图 1,由运动知,AP=3×2=6cm,CQ=2×2=4cm,
过点 P 作 PE⊥BC 于 E,过点 Q 作 QF⊥OA 于 F,
∴四边形 APEB 是矩形,
∴PE=AB=6,BE=6,
∴EQ=BC﹣BE﹣CQ=16﹣6﹣4=6,
根据勾股定理得,PQ=6 ,
故答案为 6 ;
(3)设运动时间为 t 秒时,
由运动知,AP=3t,CQ=2t,
同(2)的方法得,PE=6,EQ=16﹣3t﹣2t=16﹣5t,
∵点 P 和点 Q 之间的距离是 10cm,
∴62+(16﹣5t)2=100,
∴t= 或 t= ;
(4)k 的值是不会变化,
理由:∵四边形 AOCB 是矩形,
∴OC=AB=6,OA=16,
∴C(6,0),A(0,16),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x+16①,
设运动时间为 t,
∴AP=3t,CQ=2t,
∴OP=16﹣3t,
∴P(0,16﹣3t),Q(6,2t),
∴PQ 解析式为 y= x+16﹣3t②,
联立①②解得,x= ,y= ,
∴D( , ),
∴k= × = 是定值.
45.(2018•达州)矩形 AOBC 中,OB=4,OA=3.分别以 OB,OA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建立如图 1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 是 BC 边上一个动点(不与 B,
C 重合),过点 F 的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与边 AC 交于点 E.
(1)当点 F 运动到边 BC 的中点时,求点 E 的坐标;
(2)连接 EF,求∠EFC 的正切值;
(3)如图 2,将△CEF 沿 EF 折叠,点 C 恰好落在边 OB 上的点 G 处,求此时反
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1)先确定出点 C 坐标,进而得出点 F 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2)先确定出点 F 的横坐标,进而表示出点 F 的坐标,得出 CF,同理表示出 CF,
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EHG∽△GBF,即可求出 BG,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 k,即可得出
结论.
【解答】解:(1)∵OA=3,OB=4,
∴B(4,0),C(4,3),
∵F 是 BC 的中点,
∴F(4, ),
∵F 在反比例 y= 函数图象上,
∴k=4× =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E 点的坐标为 3,
∴E(2,3);
(2)∵F 点的横坐标为 4,
∴F(4, ),
∴CF=BC﹣BF=3﹣ =
∵E 的纵坐标为 3,
∴E( ,3),
∴CE=AC﹣AE=4﹣ = ,
在 Rt△CEF 中,tan∠EFC= = ,
(3)如图,由(2)知,CF= ,CE= , ,
过点 E 作 EH⊥OB 于 H,
∴EH=OA=3,∠EHG=∠GBF=90°,
∴∠EGH+∠HEG=90°,
由折叠知,EG=CE,FG=CF,∠EGF=∠C=90°,
∴∠EGH+∠BGF=90°,
∴∠HEG=∠BGF,
∵∠EHG=∠GBF=90°,
∴△EHG∽△GBF,
∴ = ,
∴ ,
∴BG= ,
在 Rt△FBG 中,FG2﹣BF2=BG2,
∴( )2﹣( )2= ,
∴k=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 .
46.(2018•泰州)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横坐标为 a 的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1
═ (x>0)的图象上,点 A′与点 A 关于点 O 对称,一次函数 y2=mx+n 的图象经
过点 A′.
(1)设 a=2,点 B(4,2)在函数 y1、y2 的图象上.
①分别求函数 y1、y2 的表达式;
②直接写出使 y1>y2>0 成立的 x 的范围;
(2)如图①,设函数 y1、y2 的图象相交于点 B,点 B 的横坐标为 3a,△AA'B 的
面积为 16,求 k 的值;
(3)设 m= ,如图②,过点 A 作 AD⊥x 轴,与函数 y2 的图象相交于点 D,以
AD 为一边向右侧作正方形 ADEF,试说明函数 y2 的图象与线段 EF 的交点 P 一定
在函数 y1 的图象上.
【分析】(1)由已知代入点坐标即可;
(2)面积问题可以转化为△AOB 面积,用 a、k 表示面积问题可解;
(3)设出点 A、A′坐标,依次表示 AD、AF 及点 P 坐标.
【解答】解:(1)①由已知,点 B(4,2)在 y1═ (x>0)的图象上
∴k=8
∴y1=
∵a=2
∴点 A 坐标为(2,4),A′坐标为(﹣2,﹣4)
把 B(4,2),A(﹣2,﹣4)代入 y2=mx+n
解得
∴y2=x﹣2
②当 y1>y2>0 时,y1= 图象在 y2=x﹣2 图象上方,且两函数图象在 x 轴上方
∴由图象得:2<x<4
(2)分别过点 A、B 作 AC⊥x 轴于点 C,BD⊥x 轴于点 D,连 BO
∵O 为 AA′中点
S△AOB= S△AOA′=8
∵点 A、B 在双曲线上
∴S△AOC=S△BOD
∴S△AOB=S 四边形 ACDB=8
由已知点 A、B 坐标都表示为(a, )(3a, )
∴
解得 k=6
(3)由已知 A(a, ),则 A′为(﹣a,﹣ )
把 A′代入到 y=
﹣
∴n=
∴A′B 解析式为 y=﹣
当 x=a 时,点 D 纵坐标为
∴AD=
∵AD=AF,
∴点 F 和点 P 横坐标为
∴点 P 纵坐标为
∴点 P 在 y1═ (x>0)的图象上
47.(2018•湖州)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ABC,∠ABC=90°,
顶点 A 在第一象限,B,C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C 在 B 的右侧),BC=2,AB=2 ,
△ADC 与△ABC 关于 AC 所在的直线对称.
(1)当 OB=2 时,求点 D 的坐标;
(2)若点 A 和点 D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 OB 的长;
(3)如图 2,将第(2)题中的四边形 ABCD 向右平移,记平移后的四边形为
A1B1C1D1,过点 D1 的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P.问:
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 k,使得以点 P,A1,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题意的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如图 1 中,作 DE⊥x 轴于 E,解直角三角形清楚 DE,CE 即可解决
问题;
(2)设 OB=a,则点 A 的坐标(a,2 ),由题意 CE=1.DE= ,可得 D(3+a,
),点 A、D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得 2 a= (3+a),清楚 a 即可;
(3)分两种情形:①如图 2 中,当∠PA1D=90°时.②如图 3 中,当∠PDA1=90°
时.分别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1)如图 1 中,作 DE⊥x 轴于 E.
∵∠ABC=90°,
∴tan∠ACB= = ,
∴∠ACB=60°,
根据对称性可知:DC=BC=2,∠ACD=∠ACB=60°,
∴∠DCE=60°,
∴∠CDE=90°﹣60°=30°,
∴CE=1,DE= ,
∴OE=OB+BC+CE=5,
∴点 D 坐标为(5, ).
(2)设 OB=a,则点 A 的坐标(a,2 ),
由题意 CE=1.DE= ,可得 D(3+a, ),
∵点 A、D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2 a= (3+a),
∴a=3,
∴OB=3.
(3)存在.理由如下:
①如图 2 中,当∠PA1D=90°时.
∵AD∥PA1,
∴∠ADA1=180°﹣∠PA1D=90°,
在 Rt△ADA1 中,∵∠DAA1=30°,AD=2 ,
∴AA1= =4,
在 Rt△APA1 中,∵∠APA1=60°,
∴PA= ,
∴PB= ,
设 P(m, ),则 D1(m+7, ),
∵P、A1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 m= (m+7),
解得 m=3,
∴P(3, ),
∴k=10 .
②如图 3 中,当∠PDA1=90°时.
∵∠PAK=∠KDA1=90°,∠AKP=∠DKA1,
∴△AKP∽△DKA1,
∴ = .
∴ = ,∵∠AKD=∠PKA1,
∴△KAD∽△KPA1,
∴∠KPA1=∠KAD=30°,∠ADK=∠KA1P=30°,
∴∠APD=∠ADP=30°,
∴AP=AD=2 ,AA1=6,
设 P(m,4 ),则 D1(m+9, ),
∵P、A1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4 m= (m+9),
解得 m=3,
∴P(3,4 ),
∴k=12 .
48.(2018•金华)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 y= 与 y=
(x>0,0<m<n)的图象上,对角线 BD∥y 轴,且 BD⊥AC 于点 P.已知点 B
的横坐标为 4.
(1)当 m=4,n=20 时.
①若点 P 的纵坐标为 2,求直线 AB 的函数表达式.
②若点 P 是 BD 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 AB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四边形 ABCD 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此时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
能,试说明理由.
【分析】(1)①先确定出点 A,B 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确定出点 D 坐标,进而确定出点 P 坐标,进而求出 PA,PC,即可得出结论;
(2)先确定出 B(4, ),进而得出 A(4﹣t, +t),即:(4﹣t)( +t)
=m,即可得出点 D(4,8﹣ ),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①如图 1,∵m=4,
∴反比例函数为 y= ,
当 x=4 时,y=1,
∴B(4,1),
当 y=2 时,
∴2= ,
∴x=2,
∴A(2,2),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
∴ ,
∴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x+3;
②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理由如下:如图 2,由①知,B(4,1),
∵BD∥y 轴,
∴D(4,5),
∵点 P 是线段 BD 的中点,
∴P(4,3),
当 y=3 时,由 y= 得,x= ,
由 y= 得,x= ,
∴PA=4﹣ = ,PC= ﹣4= ,
∴PA=PC,
∵PB=PD,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BD⊥AC,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2)四边形 ABCD 能是正方形,
理由:当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记 AC,BD 的交点为 P,
∴PA=PB=PC=PD,(设为 t,t≠0),
当 x=4 时,y= = ,
∴B(4, ),
∴A(4﹣t, +t),C(4+t, +t),
∴(4﹣t)( +t)=m,
∴t=4﹣ ,
∴C(8﹣ ,4),
∴(8﹣ )×4=n,
∴m+n=32,
∵点 D 的纵坐标为 +2t= +2(4﹣ )=8﹣ ,
∴D(4,8﹣ ),
∴4(8﹣ )=n,
∴m+n=32.
49.(2018•武汉)已知点 A(a,m)在双曲线 y= 上且 m<0,过点 A 作 x 轴
的垂线,垂足为 B.
(1)如图 1,当 a=﹣2 时,P(t,0)是 x 轴上的动点,将点 B 绕点 P 顺时针旋
转 90°至点 C,
①若 t=1,直接写出点 C 的坐标;
②若双曲线 y= 经过点 C,求 t 的值.
(2)如图 2,将图 1 中的双曲线 y= (x>0)沿 y 轴折叠得到双曲线 y=﹣ (x
<0),将线段 OA 绕点 O 旋转,点 A 刚好落在双曲线 y=﹣ (x<0)上的点 D
(d,n)处,求 m 和 n 的数量关系.
【分析】(1)①如图 1﹣1 中,求出 PB、PC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②图 1﹣2 中,由题意 C(t,t+2),理由待定系数法,把问题转化为方程解决即
可;
(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 A 与点 D 关于 x 轴对称时,A(a,m),D(d,n),
可得 m+n=0.
②当点 A 绕点 O 旋转 90°时,得到 D′,D′在 y=﹣ 上,作 D′H⊥y 轴,则△ABO
≌△D′HO,推出 OB=OH,AB=D′H,由 A(a,m),推出 D′(m,﹣a),即 D′
(m,n),由 D′在 y=﹣ 上,可得 mn=﹣8;
【解答】解:(1)①如图 1﹣1 中,
由题意:B(﹣2,0),P(1,0),PB=PC=3,
∴C(1,3).
②图 1﹣2 中,由题意 C(t,t+2),
∵点 C 在 y= 上,
∴t(t+2)=8,
∴t=﹣4 或 2,
(2)如图 2 中,
①当点 A 与点 D 关于 x 轴对称时,A(a,m),D(d,n),
∴m+n=0.
②当点 A 绕点 O 旋转 90°时,得到 D′,D′在 y=﹣ 上,
作 D′H⊥y 轴,则△ABO≌△D′HO,
∴OB=OH,AB=D′H,
∵A(a,m),
∴D′(m,﹣a),即 D′(m,n),
∵D′在 y=﹣ 上,
∴mn=﹣8,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m、n 的关系是 m+n=0 或 mn=﹣8.
50.(2018•长沙)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 (m 为常数,m
>1,x>0)的图象经过点 P(m,1)和 Q(1,m),直线 PQ 与 x 轴,y 轴分别
交于 C,D 两点,点 M(x,y)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M 分别作 x 轴
和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A,B.
(1)求∠OCD 的度数;
(2)当 m=3,1<x<3 时,存在点 M 使得△OPM∽△OCP,求此时点 M 的坐标;
(3)当 m=5 时,矩形 OAMB 与△OPQ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能否等于 4.1?请说明
你的理由.
【分析】(1)想办法证明 OC=OD 即可解决问题;
(2)设 M(a, ),由△OPM∽△OCP,推出 = = ,由此构建方程求出
a,再分类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3)不存在分三种情形说明:①当 1<x<5 时,如图 1 中;②当 x≤1 时,如图
2 中;③当 x≥5 时,如图 3 中;
【解答】解:(1)设直线 PQ 的解析式为 y=kx+b,则有 ,
解得 ,
∴y=﹣x+m+!,
令 x=0,得到 y=m+1,∴D(0,m+1),
令 y+0,得到 x=m+1,∴C(m+1,0),
∴OC=OD,
∵∠COD=90°,
∴∠OCD=45°.
(2)设 M(a, ),
∵△OPM∽△OCP,
∴ = = ,
∴OP2=OC•OM,
当 m=3 时,P(3,1),C(4,0),
OP2=32+12=10,OC=4,OM= ,
∴ = ,
∴10=4 ,
∴4a4﹣25a2+36=0,
(4a2﹣9)(a2﹣4)=0,
∴a=± ,a=±2,
∵1<a<3,
∴a= 或 2,
当 a= 时,M( ,2),
PM= ,CP= ,
≠ (舍弃),
当 a=2 时,M(2, ),PM= ,CP= ,
∴ = = ,成立,
∴M(2, ).
(3)不存在.理由如下:
当 m=5 时,P(5,1),Q(1,5),设 M(x, ),
OP 的解析式为:y= x,OQ 的解析式为 y=5x,
①当 1<x<5 时,如图 1 中,
∴E( , ),F(x, x),
S=S 矩形 OAMB﹣S△OAF﹣S△OBE
=5﹣ •x• x﹣ • • =4.1,
化简得到:x4﹣9x2+25=0,
△<O,
∴没有实数根.
②当 x≤1 时,如图 2 中,
S=S△OGH<S△OAM=2.5,
∴不存在,
③当 x≥5 时,如图 3 中,
S=S△OTS<S△OBM=2.5,
∴不存在,
综上所述,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