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垃圾进行分类
2.(1分)“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4.(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5.(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6.(1分)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一氧化碳 B.黄曲霉素 C.水 D.甲醛
7.(1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11.(1分)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12.(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可用作导线
14.(1分)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1分)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4分)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16.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
A.10g B.90g C.100g D.110g
17.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8.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19.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6% B.29% C.35% D.40%
20.(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分)A或B中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22.(2分)如图所示的内容是某品牌饼干的配料.
(1)配料中属于油脂的是 .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
23.(3分)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24.(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3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26.(3分)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7.(3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 (填化学式)再生.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
0.35g/kg
0.25g/L
0.1g/kg
0.1g/kg
0.1g/kg
0.05g/kg
SO2与硫酸工业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是SO2的获取和转化.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
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g/kg.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
(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有S、 和H2SO4.
(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 .
(5)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 (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29.(4分)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 (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3分)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等)、煤粉作原料制备FeCO3的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3C+2O22CO+CO2
②Fe2O3+CO 2FeO+CO2
③Fe3O4+CO3FeO+CO2
上述反应中的各物质,碳元素呈现 种化合价.
(2)酸浸槽中,FeO转化为FeSO4,加入的物质X是 .
(3)主反应器中,生成FeCO3的反应物为 .
31.(5分)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俗称纯碱的是 .
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搭建阶梯乙
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 (任写一组即可).
32.(3分)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2)B中示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
33.(4分)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34.(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观察到蜡烛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35.(2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
A用浓硫酸配制100g 9.8%的稀硫酸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 .
(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 .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托盘天平 ⑤10mL量筒 ⑥100mL量筒
⑦药匙 ⑧胶头滴管 ⑨漏斗 ⑩酒精灯⑪铁架台⑫玻璃棒
36.(3分)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 (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反应.
37.(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
Ⅱ.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
(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h0、h1表示).
38.(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为 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 .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
KMnO4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全部变为棕色
全部变为黑色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25mL0.1%KMnO4溶液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铜片
质量/g
实验前
0.54
0.54
0.54
0.54
18小时后
0.54
0.52
0.54
0.43
【解释与结论】
(3)实验1的目的是 .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 (填编号).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 .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垃圾进行分类
【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解答】解: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自带水杯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D、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
2.(1分)“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分析】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使用的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分析】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人体每天都应摄取适量的微量元素,否则会患各种疾病;根据人体内各种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
B.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导致骨骼畸形,老年人缺乏会患骨骼疏松,故选项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故选项错误.
D.锌影响人的发育,缺乏会食欲,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人体内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解答】解: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6.(1分)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一氧化碳 B.黄曲霉素 C.水 D.甲醛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来分析;
B.根据黄曲霉素的毒性来分析;
C.根据水是生命之源来分析;
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人体中毒,故不合题意;
B.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故不合题意;
C.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之一,不会损害人体健康,故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黄曲霉毒素、甲醛、亚硝酸钠、瘦肉精、苏丹红等)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7.(1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没有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糖水、食醋、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大理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分析】区别两瓶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的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
【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0.(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1.(1分)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分析】土壤显微酸性,即土壤的pH略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解答】解: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A不正确;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B不正确;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C不正确;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酸碱性与pH关系为:pH大于7为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为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pH等于7为中性.
12.(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可用作导线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故氧气不可以用做燃料,故描述错误;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气体肥料,故描述正确;
C、干冰能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描述正确;
D、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描述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1分)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4=3:4:7:1,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①.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1分)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16.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
A.10g B.90g C.100g D.110g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以及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来分析
【解答】解: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远大于10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10gKCl未达到饱和,可以完全溶解,则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5℃时KCl的溶解度约为35g,据溶解度的含义判断选项中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溶解度曲线图,25℃时KCl的溶解度约为35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5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A、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5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5℃时,向10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5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5℃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5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5℃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D、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5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分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结合溶解度曲线图,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不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氯化钾.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不能改变氯化钾溶液的状态.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6% B.29% C.35% D.40%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Cl质量约为35g,因此烧杯①②③不饱和,烧杯④是饱和溶液,并且烧杯底部有固体.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5g
135g
×100%≈26%.
【解答】解: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Cl质量约为35g,因此烧杯①②③不饱和,烧杯④是饱和溶液,并且烧杯底部有固体.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5g
135g
×100%≈26%;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减小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30s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酸性减弱,pH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分)A或B中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酒精用途:可用于消毒,实验室作液体燃料等;食盐用途:生活上调味剂,腌制食物,农业上选种子,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等;纯碱可用于蒸馒头.
B是禁止吸烟标志,是可回收物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
故填:A;B.
【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分)如图所示的内容是某品牌饼干的配料.
(1)配料中属于油脂的是 植物油 .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小苏打 .
【分析】(1)油脂是植物的油和动物的脂肪的简称;(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解答】解:(1)油脂主要来源:动物的脂肪、植物油,所以植物油属于油脂.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故答案为:(1)植物油.(2)小苏打.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油脂的来源,熟悉碳酸氢钠的俗称.
23.(3分)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钾 肥.
(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Fe+CuSO4=Cu+FeSO4 .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填序号).
A.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3)根据图示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解答】解:(1)找对应元素,包含的N、P、K的哪种元素就属于对应元素化肥,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2)波尔多液主要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混合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品盛放的原因是由于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CuSO4=Cu+FeSO4
(3)图中给资料,面粉能将葡萄皮清洗干净,A正确;题干中“葡萄和葡萄皮中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B正确;“富含糖类不宜多食”C正确.故选ABC.
故答案为:(1)钾(2)Fe+CuSO4=Cu+FeSO4(3)AB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24.(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 氧气/O2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解:
(1)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答案:
(1)氧气/O2
(2)2H2O2H2↑+O2↑.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即可分析解答.
25.(3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CaCl2
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40:71 .
【分析】(1)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的质量比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1)蒸气冷凝器中发生的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
则x=+4;
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0:(35.5×2)=40:71
故填:+4;40:7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3分)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CO+3H2 .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1)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2)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填:CH4+H2OCO+3H2;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所以图2横线处填写内容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故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27.(3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 C (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CO2═Li2CO3+H2O .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 LiOH (填化学式)再生.
【分析】(1)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应该均匀分布,且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应该均匀分布,且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3)通过复分解反应规律可知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又生成了氢氧化锂.
故答案为:(1)C;(2)2LiOH+CO2═Li2CO3+H2O;(3)LiOH.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成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等即可顺利解答.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
0.35g/kg
0.25g/L
0.1g/kg
0.1g/kg
0.1g/kg
0.05g/kg
SO2与硫酸工业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是SO2的获取和转化.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
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0.1 g/kg.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
(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有S、 SO2、SO3 和H2SO4.
(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 氨水 .
(5)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 BCD (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文章中第三段第二行说明了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SO2的原因解答;
(3)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文章提示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由图1中可知:食糖中SO2的最大残留量为0.1g/kg.
(2)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3)由题目所给图示可知: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有:S、SO2、SO3、H2SO4.
(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用氨水吸收.
(5)A选项煤块粉碎并不能改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A不对;
B选项对燃煤进行脱硫显然可以降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C选项文章最后一段有原话,煤改气或改电可以改善空气质量;D选项合理的循环使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
(1)0.1;
(2)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3)SO2、SO3;
(4)氨水;
(5)BCD
【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技术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以及硫酸、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
29.(4分)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aCO3 .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过筛即过滤,根据过滤原理可知,过筛可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根据乳化池中的反应可知,生浆池中的成分为Ca(OH)2,则碳化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为CO2和Ca(OH)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解答】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故填:CaCO3.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填:CaO+H2O=Ca(OH)2.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故填:大于.
(4)碳化塔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0.(3分)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等)、煤粉作原料制备FeCO3的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3C+2O22CO+CO2
②Fe2O3+CO 2FeO+CO2
③Fe3O4+CO3FeO+CO2
上述反应中的各物质,碳元素呈现 3 种化合价.
(2)酸浸槽中,FeO转化为FeSO4,加入的物质X是 硫酸 .
(3)主反应器中,生成FeCO3的反应物为 FeSO4和NH4HCO3 .
【分析】(1)碳元素以三种形式存在,C、CO、CO2,化合价分别是0、+2、+4价.
(2)因为FeO为金属氧化物,需要与酸反应才能转化为盐,从生成物FeSO4中看出加入的酸为H2SO4.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FeCO3中Fe元素来自于FeSO4,CO32﹣来自于NH4HCO3,所以反应物应为FeSO4和NH4HCO3.
【解答】解:(1)上述反应中的各物质,碳元素存在于C、CO、CO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规定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通过计算可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是+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是+4,因此述反应中的各物质,碳元素呈现3种化合价.
故填:3.
(2)因为FeO为金属氧化物,需要与酸反应才能转化为盐,从生成物FeSO4
中看出加入的酸为H2SO4.
故填:硫酸.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FeCO3中Fe元素来自于FeSO4,CO32﹣来自于NH4HCO3,所以反应物应为FeSO4和NH4HCO3.
故填:FeSO4和NH4HC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1.(5分)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CO2 ,俗称纯碱的是 Na2CO3 .
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2)搭建阶梯乙
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 H2SO4和HCl(Fe和Mg) (任写一组即可).
【分析】(1)①根据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钠俗称纯碱进行分析;
②根据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能和CO2反应的只有NaOH,能和NaOH反应的只有HCl,能和HCl反应的只有Fe和Fe2O3,但是能和O2反应的只有Fe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分类,H2SO4和HCl互换,Fe和Mg互换,均能领取奖杯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CO2;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②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能和CO2反应的只有NaOH,能和NaOH反应的只有HCl,能和HCl反应的只有Fe和Fe2O3,但是能和O2反应的只有Fe,所以
;
(3)由物质分类可知,H2SO4和HCl互换,Fe和Mg互换,均能领取奖杯.
故答案为:(1)①CO2,Na2CO3;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从高到低:NaOH、HCl、Fe、O2;
(3)H2SO4和HCl(Fe和Mg).
【点评】本题是对物质间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
32.(3分)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水分子不断运动 .
(2)B中示数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分析】(1)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考虑.
【解答】解:(1)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所以A中示数变小;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质量增大.
故答案为:(1)水分子不断运动;(2)变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熟悉浓硫酸的吸水性.
33.(4分)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碱性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2、5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3 .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2NaOH+H2SO4=Na2SO4+2H2O .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遇碱性物质变蓝,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以及中和原理分析;
【解答】解:(1)紫色石蕊遇碱性物质变蓝,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2)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1石灰水显碱性,2稀盐酸显酸性,3水为中性,4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5稀硫酸显酸性,6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3)3水为中性,紫色石蕊不变色,起对照作用;
(4)孔穴4中原来是氢氧化钠,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但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紫色.
故答案为:(1)碱性;(2)2,5;(3)3;(4)2NaOH+H2SO4=Na2SO4+2H2O.
【点评】考查酸碱指示剂分别遇到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变色情况,需要学生利用课上讲过的对比和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4.(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观察到蜡烛 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B中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蜡烛熄灭 .
【分析】(1)打开K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2)关闭K1、打开K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打开K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观察到蜡烛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关闭K1、打开K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中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蜡烛熄灭.
故答案为:(1)燃烧的更旺,发白光;2H2O22H2O+O2↑;
(2)B中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蜡烛熄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5.(2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
A用浓硫酸配制100g 9.8%的稀硫酸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 ⑤⑥⑧ (填序号).
(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 .
(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②⑨⑪⑫ (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托盘天平 ⑤10mL量筒 ⑥100mL量筒
⑦药匙 ⑧胶头滴管 ⑨漏斗 ⑩酒精灯⑪铁架台⑫玻璃棒
【分析】A(1)根据量筒液体一般使用量筒,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解答.
B(1)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10mL的量筒和100mL的量筒.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度线.
(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
B(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
(2)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A(1)⑤⑥⑧;(2)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
B(1)②⑨⑪⑫;(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量筒的使用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6.(3分)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 .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 下沉 (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发生反应.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铁的锈蚀来分析.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瓶内的二氧化碳,所以活性炭包增重,故填: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
(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所以细铜丝团下沉;故填:下沉;
(3)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时发生了生锈,铁锈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所以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故填: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质量增重的原因,解题时从活性炭的吸附性、质量守恒定律等角度进行分析,难度不大.
37.(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
Ⅱ.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关闭K1 .
(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左侧玻璃管内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100% (用h0、h1表示).
【分析】(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为使反应停止,从将药品分离角度分析;
(2)白磷会消耗氧气,使右侧管中压强变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氧气体积÷空气体积.
【解答】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为使反应停止,关闭K1,左管中产生的氢气无法排除,管内压强变大,将稀硫酸压回到右管中,锌与稀硫酸分离,反应停止;
(2)左侧玻璃管内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右侧管中压强变小,打开K2,右侧水进入左侧管中,右管中液面下降;被吸入左侧的水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假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所以最终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关闭K1;
(2)左侧玻璃管内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100%.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考查了气体的制备和空气成分的探究,依据题目的信息及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难度中等,能够考查学生的能力.
38.(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为 0.32 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
KMnO4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全部变为棕色
全部变为黑色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25mL0.1%KMnO4溶液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铜片
0.54
0.54
0.54
0.54
质量/g
实验前
18小时后
0.54
0.52
0.54
0.43
【解释与结论】
(3)实验1的目的是 样品浓度对KMnO4浓度腐蚀性的影响 .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酸性条件下KMnO4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 .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 ①②③ (填编号).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 8H2O .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根据氧气的性质,氧气是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条件的变量是KMnO4浓度,实验现象证明鸡皮发生了腐蚀,腐蚀现象差异是由实验变量造成的.
(4)实验条件的变量是KMnO4的浓度,实验现象中铜片质量的变化证明Cu被腐化,腐化现象的差异证明在相同的H2SO4浓度下,随KMnO4的浓度增大,腐化程度加剧.
(5)①证明KMnO4单独作用下铜片不腐化;
③证明H2SO4单独作用作用下铜片也不会腐化;
②证明KMnO4与H2SO4共同作用时铜发生腐化.由此得出结论.
(6)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得出8H2O.
【解答】解:Ⅰ.(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0.32;
设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x=0.32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故答案为: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Ⅱ.(3)实验1的目的是:样品浓度对KMnO4浓度腐蚀性的影响;故答案为:样品浓度对KMnO4浓度腐蚀性的影响;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酸性条件下KMnO4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故答案为:酸性条件下KMnO4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①证明KMnO4单独作用下铜片不腐化;②证明KMnO4与H2SO4共同作用时铜发生腐化;③证明H2SO4单独作用作用下铜片也不会腐化;故答案为:①②③;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得出8H2O,故答案为:8H2O;
【点评】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