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增城卷)
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冷水加热之后沸腾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食物久置之后腐烂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KOH C.ClO2 D.H2SO4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碳酸钙用作发酵粉
C.活性炭用作净水剂 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4.根据化学方程式AgNO3+ HCl AgCl↓+ HNO3,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进行得非常快 B.生成的氯化银是固态
C.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D.反应物是硝酸银和盐酸
5.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能和任何物质反应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利而没有弊
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作食品的防腐
6.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浓硫酸的稀释 C.干燥氧气 D.测定某溶液的pH
7.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锰酸钾(K2MnO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A. +7 B. +6 C. +4 D.+1
8.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3
C.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D.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9.分别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化物 D.氧元素
10.把10g某固体放入90g水中完全溶解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10% B.11.7% C.12% D.13.3%
11.下列的电能是通过化学变化而获取的是
A.风力发电 B.沼气发电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12.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多吃水果和蔬菜能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C.涤纶、塑料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硝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13.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
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是
A.铜 B.氧化铁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14.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的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
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1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用石灰水鉴别氧气和氮气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扇闻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6.下列各组溶液,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氯化铁和氢氧化钠 B.硝酸银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硝酸 D.硫酸钠和碳酸钾
Co3O4
17.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氧气反应生成物质X,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CO+O2 2X.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物质X的化学式是CO2
C.反应后四氧化三钴的质量减少了 D.无法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1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把乙放入丙盐溶液中,有丙析出;丙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乙、丙、甲 B.丙、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9.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木炭粉
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除去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
C.加入适量氧化铜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D.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固体
20.在点燃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B.D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C.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数比为1: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
21.(4分)有机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
(1)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棉花 C. 乙醇 D.蛋白质
(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它燃烧产生大量的热,是实验室常用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燃烧过程 (“吸收”或“放出”)热量。
(3)车用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使用该燃料的优点是 。
A.节省石油资源 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没有汽车尾气的污染
22.(6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钠 ,氢氧化钠 。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
(3)工业上用饱和食盐水通电的方法可制得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9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1) 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
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
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
(2)写出右图所示的反应方程式 ,
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
(3)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4.(6分)如图是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KNO3
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溶液的溶质是 。
(2)往(1)的烧杯中再加入25gKNO3搅拌,有 克
KNO3固体没有溶解,此时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
(3)在(2)所得的溶液中KNO3的质量是 g。
(4)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 。
25.(8分)绿矾(FeSO4·7H2O)的一种综合利用其工艺流程如下(主要是生产还原铁粉):
(1)工艺流程中“分离”常用的操作是 。
(2)绿矾溶解成浅绿色溶液,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3)隔绝空气进行“焙烧”,FeCO3会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焙烧过程中作为还原剂的是一氧化碳。
①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②产生铁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4)116 g FeCO3含有铁元素的质量是 g。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
26.(4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取用固体药品可用药匙或镊子。取用碳酸钠粉末选 ,取用块状大理石选用 。
(2)在实验室里,取用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或量筒。取用少量液体时常用 ,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必须用 。
27.(8分)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① ②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 。通过“图①中 的白磷和图②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的实验现象比较,能得出同样结论的。
(3)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 ,同时也证明了可燃物燃烧还需要 。
(4)实验室中白磷保存在水中,破坏燃烧的条件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跟空气接触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8.(7分)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①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②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
(1)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 NH3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收集氨气时,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3)NH3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够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
(4)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
29.(8分)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溶液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增城市初中毕业生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化 学
一、 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A
D
A
B
B
D
A
B
D
D
C
B
D
B
A
C
D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
21.(4分)(1) A (1分)
(2) CO2 H2O (1分,错一个也不给分;多选C不给分) 放出(1分)
(3) A B (1分,错一个也不给分)
22.(6分)(1) NaCl (1分) NaOH (1分)
通电
(2) 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2分)
(3) 2NaCl+ 2H2O = 2NaOH + H2↑+ Cl2↑ (2分)
(没有配平、条件、箭头合扣1分)
23.(9分)(1) 氢离子(1分) 氢氧根(1分)
(2) NaOH+ HCl =NaCl+ H2O (2分) H+(氢离子)、OH-(氢氧根)(1分)
(3) 20g(2分) 29.3g(或29.25g)(2分)
24.(6分)(1) KNO3(固体)完全溶解(1分) KNO3(硝酸钾)(1分)
(2) 18.4g(1分) 饱和(1分)
(3) 31.6g(1分)
(4)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1分)
25.(8分)(1) 过滤(1分)
高温
(2) 亚铁离子(Fe2+)(1分)
高温
(3) ① CO2 + C = 2CO (2分)
② FeO + CO = Fe + CO2 (2分)
(4) 56g (2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
26.(4分)(1) 药匙(1分) 镊子(1分)
(2) 胶头滴管(1分) 量筒(1分)
点燃
27.(7分)(1) 4P+5O2 = 2P2O5(2分)
(2) 氧气(1分) 水中的白磷(1分)
(3) 高(1分)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4) B(多选C不扣分)(1分)
28.(7分)(1) A (1分) D(1分)
(2) 将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如果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满。(2分)
MnO2
(3) 黑色的固体变红色(1分)
(4) 2H2O2 = 2H2O + O2↑ (2分)
29.(8分)(每空2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溶液,无气泡产生的是NaCl溶液和Ca(OH)2溶液。
另取少量NaCl、Ca(OH)2的原溶液于两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的是Ca(OH)2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
说明: 上述方案第二步若没有取原溶液,扣4分。(步骤分和结论分都扣)。
若学生知道先通过酚酞分出NaCl溶液和Ca(OH)2、Na2CO3后再用盐酸区分Ca(OH)2、Na2CO3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