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2021-05-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5.(2013·兰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D)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3.(2013·湘潭)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B)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 D.①②③
2.(2013·扬州)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C)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2.(2013·江西)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D)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8.(2013·鞍山)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2013·盐城)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要到都城经商,如图所示,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2013·威海)在我国漫长的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进士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B)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5.(2013·威海)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47.(2013·珠海)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第2课“贞观之治”
2. (2013·安徽)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C)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2013·白银)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C)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12.(2013·湛江)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A)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45. (2013·珠海)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C)
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
D.文成公主入藏
1.(2013·锦州)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A)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4.(2013·滨州)若要为唐太宗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B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C.编纂《唐律疏议》 D.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5.(2013·盐城)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B)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4.(2013·龙东)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B)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李靖
4.(2013·海南)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B)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31.(2013·威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著名学者周有光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3)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4)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5)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
答:(1)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或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迁徙六国的旧贵族到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D。
(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依靠武力得到天下,但不能依靠武力治理天下(意思对即可)。
(5)隋朝;魏征。
(2013·聊城)材料解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张玄素谏日:“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2分)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2分)
答: (1)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2)原因:纳谏;吸取秦隋灭亡教训;国力尚未恢复;百姓贫困;与民休息;体恤百姓;及时纠正不当决策;理政气氛民主;臣下直言。
(3)举措: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完善科举制;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减少服役天数、交实物代役);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
52.(2013·泰州)历史告诉我们: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1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睱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政策。继武则天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2分)
答:(1)为政以德 。
(2)仁政;唐玄宗 。
第3课“开元盛世”
3.(2013·昆明)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D)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5.(2013·福州)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C)
A.汉武帝 8.北魏孝文帝 C.唐玄宗 D.忽必烈
4.(2013·泰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D)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
5.(2013·广东)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C)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2013·宜昌)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2013·无锡)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反映了唐玄宗在位的最初20年里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史称(D)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之治
12.(2013·济宁)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D)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2013·济宁)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
的动力。右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它们是:(A)
①曲辕犁 ②直辕犁 ③水排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3.(2013·日照)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相关的是(D)
A.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B.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C.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D.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
3.(2013·大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C )
A.水车 B.秧马 C.曲辕犁 D.直辕犁
7.(2013·济宁)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7.(2013·德州)(8分)自古以来,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 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历史上出现的与材料二相关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2分)
答:(1)儒家学派。以民为本或仁政。
(2)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8.(2013·湖州)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礼部尚书对__▲__的描述(B)
A.行省制 B.科举制 C.监察制 D.三省六部制
2.(2013·辽阳)右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C)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6.(2013·珠海)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B)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君权统治
2.(2013·山西)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科举制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4.(2013·娄底)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D)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17.(2013·十堰)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C)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13.(2013·黄石)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民族是(B)
A.回纥 B.吐蕃 C. 靺鞨 D.匈奴
14.(2013·黄石)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C)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27.(2013·孝感)2009年5月23—28日,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诗歌的主题是“盛世中国,诗意长安。”下列能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谐的诗句是(A)
A.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3.(2013·乌鲁木齐)唐朝在统一了西域后,设置了军政管辖机构。下列发生在唐朝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统一天山北路 ②设置安西都护府 ③统一天山南路 ④设置北庭都护府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2.(2013·乌鲁木齐)汉唐时期,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对此,下列内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D)
A.西汉时期中原传入西域的有凿井、铸造技术
B.西域传入汉朝内地的有毡、毯、唢呐、良种马
C.唐朝时从内地运往西域的有丝织品、茶叶、铁器
D.西域运往唐朝内地的主要是纸张和农具
18.(2013·大连)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D)
A.白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22.(2013·扬州)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B)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19.(2013·大连)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A)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2013·株洲)《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B)
A.日本 B.印度一带 C.伊朗 D.阿拉伯地区
21.(2013·河南) (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龙门石窟奉先寺图 图二佛教早期域外传播路线图
(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2分)
(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2分)
(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1分)
答:(1)佛教; A(或印度)。
(2)方式:和平(或友好); 举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3)实物史料。
27.((2013·大理)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1分)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
为了向唐朝学习,派出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任答一点即可给分)。大化改新。
材料二 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鉴真东渡。 ‘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1.(2013·宜宾)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图一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a)
A.杜 甫 白居易
图一 静夜思
B.白居易 苏 轼
C.杜 甫 李清照
D.白居易 辛弃疾
3.(2013·南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D)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2013·齐齐哈尔)4.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6.(2013·兰州)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C)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2013·菏泽)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D)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和筒车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2013·衡阳) (11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探究三 文化篇 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
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
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
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和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4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答:(1)郡县制。
(2)科举制。
(3)曲辕犁和筒车。
(4)唐:诗和宋:词;印刷术、指南针或火药的发明或应用(答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5)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