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50 KB
- 2021-05-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热点--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咸阳彩虹学校 郑
专题
分析
溶解度曲线是用来表示溶解度的图像,是借助于图像把溶解度知识加以展示,因而属于把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图像的信息处理结合在一起,可关联的知识很多,因而具有灵活多变的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式,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固体溶解度的溶概念和意义、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转变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方法”等关联起来考查,命题具有很强的能力立意。这类题目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所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是重要的中考考点,并且还是中考化学的热点。
中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溶解度曲线的中考试题不仅增加了考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对于能力考察的要求,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对于知识的灵活性要求高,使得这个考点成为很多学生的失分点。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题复习和练习巩固。
学情
分析
1.已经对溶液、溶解度、溶液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2.对于溶解度曲线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可以结合数学上有关图像的知识。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于溶解度曲线的专题复习,使学生对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2. 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难点
1.借助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溶液的相关问题。
2.熟记代表性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教法
启发式、诱导法、讲练结合
课型
专题复习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中
环节1
典型例题导入
一、例题展示
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
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O点表示
(3)P点表示 。
(4)Q点为t3 ℃时,A的 溶液,
P点为t3 ℃时,A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 。
(6)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
(7)t3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8)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选题意图:
本题就是一道典型的溶解度曲线试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有对于同温下溶解度大小的识读,有对于不同位置点的意义的认识,有根据图像特点知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来寻求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转化方法,还有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判断提纯物质采用的结晶方式,有温度变化,溶液状态改变的结果,析出晶体和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是一道考查点多,很有代表性的试题。并且此题层次分明,难易结合,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情况,能从解答这道题中得到收获,获得思维的激活。
用典型试题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采用交流合作与个别表达的方式。
环节2
图像基本知识
回顾
一、基本知识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图像构成因素的意义: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可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从例题回归到典型曲线图,对于构成溶解度曲线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知识回顾。
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在教师的点拨下,请学生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2.图像类型:
大部分:上升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快。例如KNO3
少部分:平缓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的不快。例如NaCl
极少部分:下降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少。例如Ca(OH)2
环节3
中考试题回顾
一、根据意义找图像
例1: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解析: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像只有选项C。
答案:C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读图、识图再判断
例2: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例1: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
三、判断晶体的析出-----据图像找条件
例3: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
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析: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
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
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
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
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
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答案:C
四、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4::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
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
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选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体会中考试题出题角度,和作答方式。
采用分门别类的例题方式,体会出题意图。
环节4
中考
题型
归纳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解析:因为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是不会变
到N,如果蒸发的水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变少,但就变成了饱和溶液,
也不是N,所以选D。
答案:D。
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例5: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
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 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
温 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
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B。
解析:(1)相同温度下,相同的溶剂,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因此t1℃时B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时,要配制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溶质多溶剂少,相反,溶解度小的需要的溶质少,溶剂多。溶解度相同时,溶质和溶剂一样多才可以配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t2时溶解度显示的是交点,因此溶解度相同,溶液质量要相同,需要的溶剂也相同。因此填写“=”。(3)从高温降温,饱和溶液质量相同,则溶解度变化大的结晶出的晶体质量大,所以选“>”。(4)同理,低温时的相同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要转化为高温时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增加的溶质多所以选“>”。
环节4
三年中考真题再现
1.(14年陕西中考,4分)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H4Cl
29.4
37.2
45.8
55.2
(1) 上述右图中,甲可表示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 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
(3) 20℃时,按图示操作:B中的溶液是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_______。
通过本省三年关于溶解度曲线的真题再现,
2.(15年陕西中考,2分)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3.(2016陕西 4分)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物质质量
组别
A
B
C
D
E
NaCl晶体质量/g
5
15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X
130
1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 。
(3)右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 。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体会题会怎么出,自己该怎么答。
从题型和知识考查的密度来引起对于溶解度曲线题型的关注和对于知识精益求精的钻研。
环节5解题方法点拨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学法指导
环节6
考查点归纳
1.单线:会读某温度下溶解度大小;知道某温度下一定溶质和一定溶剂配制的溶液的状态和质量大小。根据曲线走势,判断结晶方式,选择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转化的可采用的方式。知道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2.多线:比较不同溶质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质量分数的大小,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不同类型选择提纯方式,比较温度变化时析出晶体的多少。
小结与理论落实
作业
重做课堂例题,找疑问,查漏洞。
知识落实与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