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00 KB
  • 2021-05-13 发布

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 少年正是读书时 ‎2.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画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 ‎(1)蝉蜕(  ) (2)随机应(  )变 ‎(3)味同嚼腊 (  ) (4)美不盛收 (  )‎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①古人云:“上善若水。”②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藉着的无穷力量,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③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 , ;水很识时务,遇到堤坝,它能理智地止步。④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⑤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⑥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 ‎(1)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1分)‎ ‎(2)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句意,把第③句补写完整。(2分)‎ ‎(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⑤句中画线部分。(1分)‎ ‎4.默写填空。(12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3) /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 , 。‎ ‎(6)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美好。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在茫茫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 , ”的壮美。(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回答)‎ ‎5.名著阅读。(6 分) ‎ ‎(1)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从《水浒》中概括出两个支持你观点的事件。(4分)‎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2分) ‎ ‎《童年》中的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着抗争;酒馆女主人无端辱骂外婆,阿廖沙就趁女主人进地窖时把她锁在地窖里; , 。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乃入见 ‎(2)民弗从也 ‎(3)忠之属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8.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2分)‎ ‎ ‎ ‎(二)‎ 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②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注】①举:飞去。②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③瀹(yuè):煮。‎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田饶谓鲁哀公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B.守夜不失时,信也 谓为信然(《隆中对》)‎ C.吾书子之言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2.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 的想法。(2分)‎ ‎(三)入山 ‎【元】刘因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①尽,苍翠忽从怀抱生。‎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 ‎【注】①陀:不平坦。‎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子呈现的景象,并写出词句表达的情感。(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7题。(12分)‎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 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 ‎(摘编自网络) ‎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着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4.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4分)‎ ‎15.请简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6.材料二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7.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窑语 ‎①窑火,耸立,火鸟一样张开了翅膀,壮美地翱翔。我们的胸膛灼热,与火鸟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幻舞。‎ ‎②从窑山村回来,窑火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 ‎③我熟悉南方的土窑:半圆形的拱门,长长的土砖垒砌的窑垄,方块的天窗,伏地而起的烟囱。场院里,土陶坯已经晒得发白,泥浆水淌出的油状水痕成了陶器的花纹,泥池里黑褐色的胶泥温顺柔和。‎ ‎④泥是从老河道里挖上来的,一车一车地拉到泥池里,浇上水,用木勺泼洒,一遍又一遍,踩泥人把健壮的牛从牛圈里拉出来,和它说着亲热的话,喂上整畚斗的米糠,然后把它的眼睛蒙起来,牵进泥池踩泥。踩了半日,直到胶泥如蒸熟的糯米浆,黏,糯,柔。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丝锯,把池泥切割成一块块,抱进茅棚里开始制陶。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始揉,揉出泥皮片。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咕咕地淌下来,浓浓的。‎ ‎⑤做好的土陶坯,在地垄里暴晒。陶坯暴晒之后一日比一日白,亮出泥质浑厚的色泽,花纹一圈圈地吐出来,有荷花,有丁香,有蔷薇,有如水的波纹。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师傅们坐在一起,喝一顿酣畅的酒。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屋顶,开始点窑火。窑火,被噼啪作响的木柴唤醒,树脂吱吱吱地叫,火星四溅,如熟透的石榴一样迸开。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 ‎⑥‎ 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的大部分器物,我们用砖瓦筑舍,用碗盛饭,用菜缸腌制咸菜,用壶泡茶,用杯喝酒。窑里烧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留有人的温度,有人的品性,和我们一样淳朴,一样要经过摔打,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易碎、坚硬,最后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 ‎⑦记得在孩童时期,快过年了,我随母亲去小镇郑坊,拉一架平板车买土缸土瓮。卖陶器店的有好几家,我们一家一家看过去,问价格,看成色,一条街走完,已是中午。母亲拉车,我在后面推小跑,布鞋摩擦沙子的声音,沙沙沙的,和冷风的声音相互交混,至今不散。‎ ‎⑧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所用的器物也在改变。我看过很多土窑,但大部分废弃了,窑火熄灭。把我们从远古洞穴带进家园的窑,慢慢消失,被我们遗忘。‎ ‎⑨在窑山,我再一次看到了窑。在老旧的窑场,我见到了制陶师傅,穿着藏青色的围裙,戴着草帽,吸着纸烟,粗粝厚实的手掌裹着泥垢——我多么熟悉这朴素的模样,一口口大水缸,整整齐齐地排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散发圆润的光泽,黝紫黑的釉色却白得发亮。我拍拍缸身,把耳朵贴在缸口,嗡嗡嗡的,声音清脆、爽亮,如泉水淌于井中。在两栋瓦房里,码着晒干了的土陶坯,一层一层,一垄一垄。我推开满是灰尘的木门,黯淡的光线落在土陶坯上,器物如昨,鲜亮如初。‎ ‎⑩瓦舍前后的院子里,瓜架上的南瓜花和黄瓜花开得粉嫩。村子旁的丰溪河依旧流着,河流哺育这片土地,令它生生不息。窑,是信江沿岸最具人烟气息的文明。窑,我们曾如依赖屋舍一样依赖它。窑,给了我们四壁,给了我们屋顶。窑火,那么慈爱,那么倔强。窑火,是我们的摇篮曲,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歌。‎ ‎⑪我抚摸着大水缸,手久久不忍离开。‎ ‎(文/傅菲,有改动)‎ ‎18.文中三次写到制陶师傅,内容各有侧重,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分)‎ 第一次 ‎(1)‎ 表现制作工艺的繁杂、精细 第二次 写窑火点燃前的准备 ‎(2)‎ 第三次 ‎(3)‎ 表现制陶师傅的朴素 ‎19.按照括号中的要求,揣摩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4分)‎ ‎(1)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 ‎(2)把耳朵贴在缸口,嗡嗡嗡的,声音清脆、爽亮,如泉水淌于井中。(赏析加点词语)(2分)‎ ‎20.文中第⑦段有什么作用?(4分)‎ ‎21.请理解第⑩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 ‎22.时光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很多传统事物在慢慢消失。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四、作文(70分)‎ ‎23.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一面之缘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 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2)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某种可喜的天赋,某种幸运的机会,可以形成人上升的梯子的两侧,但是梯子的横梁必然是用禁得住摩擦和牵扯的东西做的,那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没有东西可以替代。‎ 请以“真功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字体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2.(4分)(1)tuì (2)yìng (3)蜡 (4)胜 ‎3.(4分)(1)(1分)把问号改为句号 (2)(2分)示例:遇到高山 它能巧妙地绕过去(其它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 (3)(1分)势不可挡(其它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 ‎4.(12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5)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每小题2分。写错两个字扣1分,写错三个字不得分)‎ ‎5.(6分)(1)(4分)观点一:认同。①宋江接父兄不得,返回梁山途中,在还道村为躲避追捕,藏身于古庙中,因害怕抖得几乎死去。②宋江被发配江州,遇到张横等人抢劫,宋江吓得反复求饶,和两个公差抱作一团。观点二:不认同。①时迁等人投奔梁山途中被祝家庄擒获,宋江说服晁盖后,主动要求带兵攻打祝家庄。②晁盖在曾头市被害,宋江发誓替他报仇,后来带兵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其它符合题意的事件也可)‎ ‎(2)(2分)示例:继父恶毒殴打母亲 阿廖沙就拿起刀子刺向继父(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7分)‎ ‎6.(3分)(1)于是、就 (2)顺从、听从 (3)类 ‎7.(2 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狱”“以”译对1分,大意对1分)‎ ‎8.(2分)(1)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作对比,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2)将鲁庄公与曹刿对战前准备的认识作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谋”。(答出其一即可)‎ ‎(二)(8分)‎ ‎9.(2分)C ‎10.(2分)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画对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处或五处以上不得分)‎ ‎11.(2分)田饶于是离开鲁国前往燕国。(补充省略成分1分,大意对1分)‎ ‎12.(2分)希望鲁哀公能重用贤士。(大意对即可)‎ ‎( 三)(3分)‎ ‎13.(3分)一片青苍翠绿扑面而来,仿佛忽然从怀抱中产生似的。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景象2分,情感1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2分)‎ ‎14.(4分)风筝的起源、发展过程、图案寓意、各国风筝的独特风格。‎ ‎15.(3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中国人常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16.(3分)“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表限定你,说明学界对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并没有定论,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7.(2分)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二)(22分)‎ ‎18.(3分)(1)写制作陶坯的过程 (2)表现制陶师傅的细心、辛苦 (3)写制陶师傅的模样(每空1分)‎ ‎19.(4分)(1)(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火焰比作红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窑火的颜色和形态之美。 (2)(2分)“嗡嗡嗡”是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缸被拍打后发出的声音的清脆、爽亮。‎ ‎20.(4分)插叙了作者孩童时期随母亲买土缸的经历,承接上文“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与窑相伴的岁月的怀恋,丰富了文章内容。‎ ‎21.(4分)窑火烧制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器物,养育了我们;它和我们的生命一样,虽然历经变迁,仍然顽强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窑火的感激和对生命的赞美。‎ ‎22.(7分)略。‎ 四、作文(70分)‎ ‎23. (7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