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果是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在俄国出现了两种政权并立的局面。两种政权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二、 十月革命
1、原因:必要性: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一战,疯狂镇压无产阶级;
可能性:①经济上: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②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③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
④群众基础:人民要求退出一战;
⑤思想基础:列宁主义的诞生;
2、时间、地点: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3、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4、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委员会
7、意义:①对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
②对帝国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
动的发展;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对国际格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
度并存的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8、对中国的影响: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②中国学习苏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1918~1921年三年国内战争;
②目的:为赢得战争作准备,巩固政权;
③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④作用:为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委员会;
②经济: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等;
③外交:同德、奥匈议和,退出一战;
④军事:1918~1921年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五、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开始;
2、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4、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集制;
②工业:允许私人、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废除生活用品配给制;
5、作用:调动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表明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比较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之处。
1、背景:经济困难,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内容: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
3、目的:都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六、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全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5个加盟共和国)
七、列举十月革命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十月革命后面对帝国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苏维埃一面加强红军建设,一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1921年,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八、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24年开始)
A、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时间: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
②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
③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为以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作用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业集体化运动:
①方式:建立集体农庄;
②背景: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工业化的需求;
③作用: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苏联农业长期落后;
B、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同时标志着苏联成为一个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2、特点:高度集中;
3、评价:①积极: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二战时为战胜法西斯和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具有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加强国防,打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二战中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证明了苏联优先发陈胜重工业和国防力量是正确的。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点:1、苏联从重工业开始,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定开始;苏联的资金是依靠行政手段,高积累、高投资而来,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和剥削本国人民获得资金。
九、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
1、1918~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1921~1927年:新经济政策;
3、1928年以后: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是: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1、时间: 1919年1~6月。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帝国主义的矛盾焦点是争夺地区和世界
霸主。
2、目的: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重新作出安排,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会议。
3、主要议题是对德和约。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4、评价:①积极: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欧洲和西亚的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消极: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使体系不能长久;
5、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起五四运动,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2)、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由英美日三国操纵。
2、背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使远东局势紧张,美日矛盾尖锐。
3、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4、结果:签订《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5、评价:积极: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东亚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华盛顿体系。
消极:加深了美日矛盾;
6、对中国的影响: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②打破了一战时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便利;
③中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收回了山东主权;
(3)为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互相妥协的结果,是依据战后帝国主义变化了的实力确立的。它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主义经济政治力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暂时的均势必然会打破,所以它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4)评价催熟—华体系。
1、性质:是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体系。
2、积极: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为战后二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3、消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
1、都是由大国主宰的会议。 2、性质:都是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会议。 3、目的:
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4、都是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5、影响:
都确立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开始于美国)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
2、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①给人民带业了深重的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引发了政治危机;如各国阶级矛盾尖锐,工农运动高涨。
③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④导致德日法西斯上台;推动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最终导致二战爆发。
三、对付经济危机的措施(两种道路)
(1)美——罗斯福新政(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内容:①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
②金融业: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
③农业:缩减耕地,屠杀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
④社会: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减少失业;
5、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6、评价:积极:国内:①新政取得显著的效果,克服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②资本主义制度在美国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国外:①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②为战胜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新政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德日——法西斯上台(法西斯实质即: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1、德:
背景: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②纳粹党势力的发展;
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影响: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威胁世界和平;
2、日: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少壮派发动兵变,法西斯上台;
影响: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威胁世界和平;
四、比较美罗斯福新政、德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同:1、方式: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节;
2、背景: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3、目的:都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异:1、方式:美国坚持了民主政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影响:美国罗斯福新政具有进步意义,德国法西斯专政威胁世界和平。
五、在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与德日两国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它们的国情不同,所以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也不同。
1、历史传统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民主型国家。德日具有军国主义传统,是具有侵略性的国家。
2、经济实力不同:危机前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解经济危机。而德日两国实力比美国弱,难以承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3、在凡—华体系中的地位不同:美国是凡—华体系的受益者,要求维护它。而德国是被严厉制
裁的战败国,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严重。日本受华盛顿体系的压制,要求打破束缚。
六、德、日法西斯异同之比较。
同:1、背景:国内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外部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2、实质:都是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3、影响:形成了战争策源地,威胁世界和平。
异:1、过程:德国通过合法的选举上台,日本通过政变上台。
2、核心力量:日本核心力量是军部,德国核心力量是纳粹党。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时间:1939~1945
(2)交战国:法西斯国家(德意日)与反法西斯国家;
(3)性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4)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1929~1933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威胁世界和平;
3、英法等实行绥靖政策;
4、凡—华体系为战争埋下了祸根;
(5)绥靖政策:1、原因:①英法等国家实力削弱;
②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实质: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3、顶峰:慕尼黑阴谋;
4、影响:①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②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6)慕尼黑阴谋:
1、时间:1938年9月;
2、地点:德国的慕尼黑;
3、与会国:英、法、德、意
4、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内将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5、以慕尼黑阴谋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
慕尼黑阴谋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久德国吞并整个
捷克斯洛伐克,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加速了
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此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苏德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消除了
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在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同时也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
早日形成。
(7)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①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
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影响: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战争双方的力
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一战
后美日竞争激烈,矛盾激化)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背景:①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②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③英美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B、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影响:①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战斗力加强,逐渐扭转了战局;
②加快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
4、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3月,欧洲战场);中途岛海战(太平洋
战场);阿拉曼战役(非洲战场);
5、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英美联军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意义:解放了欧洲各国,德国陷入两面夹攻,加速了其败亡。)
6、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8)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4、内容:①打败德国后对其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③成立联合国;
5、评价:①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速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
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二战后美苏重新瓜分世界,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
(9)影响:
1、对社会主义: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2、对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4、对世界格局: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5、对人类: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深重的灾难;
6、在客观上促进了战后科技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异同之比较。
同:1、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影响:都带来了灾难和破坏。客观上都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异:1、原因:一战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巴尔干半岛成为争夺的重点。二战是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势力扩张;英法等的绥靖政策,经济危机引发的。
2、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3、目的:一战的目的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二战的目的是打败法西斯。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1、开辟了欧洲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加速了法西斯的溃败。
2、有力支援了苏德战场及亚洲战场的战斗。
第四单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经济持续繁荣,西部、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1、市场:战后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技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七十年代出现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八十年代进行调整,发展受限;
七十年代: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2、受到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3、西欧、日本的兴起;
八十年代: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1、政策:改革社会经济;
九十年代后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2、技术: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
①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国家前列,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过程:经历了繁荣—危机—调整—持续繁荣的过程;
③主导产业:经历了由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变化;
④内容: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3)美国经济的发展对美苏争霸的影响: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地位。
2、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加上深陷越南战争,所以这一阶段美苏争霸中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美国处于劣势。
3、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重新对苏实行强硬的政策,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在经济上拖垮苏联。但因为大规模的债务负担沉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所以这一阶段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二、西欧:
1、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资金:利用美国的援助;
②劳动力: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技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
④政策: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50年代初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②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欧洲的联合:欧共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盟(1993年)
4、欧洲联合的原因:
①经济:西欧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政治: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与美苏抗衡。
5、欧洲联合的影响:
①政治: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经济: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共同体,促进西欧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三足
鼎立之势;
三、日本:
1、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原因:①资金:美国的援助;五十年代后美国的军事订货;
②政策:推行非军事化的政策,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③技术:引进西方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70年中期~80年代中期:受经济危机打击,发展速度减慢;
3、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原因即经济的发展)
4、日本崛起对当今局势的影响有哪些?
①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出现美日欧三呈足鼎立
的局面。
②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引起亚洲邻国的不安。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要善于抓住时机,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2、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
3、坚持改革开放;
4、制订符合国情的政策;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异同:
同:1、美国的援助。 2、实行非军事化的政策。 3、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 4、发
展科技和教育。 5、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6、社会相对稳定。
异:1、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消除封建经济而发展;西欧加强联系合作而发展。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苏联:
(1)改革:
1、改革背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赫鲁晓夫改革:
①时间:1953年~1964年;
②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
③结果: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时间:1985年
②内容: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转到政治上;
③结果:失败了,激化了苏联各种矛盾;苏联由一党制变成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解体:
1、时间:1991年底;
2、实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并分裂为多个国家;
3、原因:
①根本原因: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直接原因: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③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解决,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
民族矛盾;
④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二、东欧:
(1)匈牙利改革:
1、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束缚发展;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2、目的: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
3、措施:①政治: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
②经济: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用价格、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
在工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4、结果: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改革失败。
5、东欧各国改革的实质是:各国要求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东欧剧变
1、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
2、实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3、结果: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4、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未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困难严重导致政治危机
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5、说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各国的影响:
1、积极:在战后初期恢复、发展东欧各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消极:这一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经济恶化导致各方面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东欧剧变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1、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僵化的经济模式。
3、要走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7、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一、亚非拉国家的兴起
(1)亚洲:
1、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宣布独立。(领导人:尼赫鲁)
2、影响:①积极:印度、巴基斯坦独立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一沉重的打击;
②消极:遗留下许多问题。如:宗教、领土争端,造成印度、巴基斯坦严重对立,不利于地区和平及经济发展。
(2)非洲:
1、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获得独立;
2、1956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3、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称为“非洲独立年”;
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欧洲殖民体系瓦解;
(3)拉美:
1、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傀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2、1990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二、动荡的中东地区
(1)中东问题出现的原因:
1、地理因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2、大国因素: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长期角逐;(重要根源)
3、历史因素:1948年以色列建国,不断进行领土扩张;
4、宗教因素: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
加深了双方的裂痕;(最棘手的问题)
5、种族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
6、中东关键问题:巴以冲突;(领土争端是其实质)
(2)人物:阿拉法特、拉宾等;
(3)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二战后联合国通过阿以分治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至此巴以冲突不断,进行了四次中东战争。
※解决巴以冲突的最佳方法。
1、尽快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人的国家。2、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要站在公平、公正的
立场上,不要偏袒以色列。3、巴以双方应放弃强硬态度,回到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道路上来。
第七单元;战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1947年开始冷战;1955年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一超多强局面);
一、冷战:
(1)原因: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2)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3)冷战的实质:两种社会制度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4)冷战的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对美苏关系的影响: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即干涉别国内政)
2、经济: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发展经济有利于美国打开西欧大门,控制西欧内政;
3、军事:北约建立;(1948年)
(5)影响:1、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二、两极格局(1955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美苏争霸(重点在欧洲地区;方式为冷战和局部的热战;争夺对象为第三世界国家;实质是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时期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特点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
苏攻美守
苏收缩,美同意有限缓和
典型事例
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
1979年苏联攻占阿富汗
1989年苏从阿富汗撤军
对华关系
美对华
孤立、反对、
封锁、包围
实现关系正常化
时好时坏,台湾问题是关键
苏对华
推行霸权主义,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加紧对华压制,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同中国改善关系
原因
美苏双方经济实力的变化。
三、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
1、形成根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2、特点:动荡与紧张、和平与缓和并存;
3、当前国际冲突的原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霸权主义
4、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等;
5、科索沃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说明了世界多极化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
6、促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有利因素:
①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行为,遭到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③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正在向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 美国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的原因是:
1、政治: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代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马首是瞻;
2、经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3、军事: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
※美国战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背景、目的及其表现
(1)背景: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目的:企图独霸世界,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3)表现:1、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通过改造和重塑北约,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使北约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之一。
3、以人权为幌子,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其霸权主义行径寻找理论依据。
4、奉行单边主义政策,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阻止其它国家发展核武器。
(4)影响: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四、二战后的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1、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市场,
2、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维护民族经济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标;
3、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式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4、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扩大;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积极:1、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1、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发达国家将污染源外移,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污染问题;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1、发展中国家应顺应全球化的,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2、发展经济,提高本国综合国力。
3、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4、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树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5、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要制订防范经济风险的经济政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7、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新旧格局转换之际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缓和,为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从挑战方面看:1、中国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2、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面临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
第八单元:世界现代科技与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时间: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 发源地:美国。
(3) 原因:1、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化为民用,拐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2、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些突破。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保证。
4、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5、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4) 主要标志: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成就。
(5) 特点:1、以雄厚的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
2、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为缩短。
3、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4、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发展迅速,影响深远,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
(6) 影响:1、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的方式。
4、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5、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