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2.17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闵行区2012年中考一模
化 学 试 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填写清楚,并填涂准考证号,请仔细核对。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请注意题号顺序,所写内容不得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部分视为无效。
4.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每题的解答都不能超出矩形答题框,选择题的正确填涂为:▅。
5.填空题和简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作图题还可使用2B铅笔。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1.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衣服晾干 C.菜刀生锈 D.牛奶变酸
2.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 B.空气 C.粗盐 D.干冰
3.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4.我们认识的以下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冰与干冰 B.汞与水银 C.金刚石与石墨 D.氧气与液氧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保存食品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氧气抢救病人
6.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7.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 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H2O2 C.C2H4 D.H2
8.科学家发现,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其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
9.“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 与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0.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11.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 B C D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12.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I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
说法是 A.莽草酸分子中含碳量最高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
13.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A B C D
14.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3mL蒸馏水
B.用电子天平称取12.9gNaCl固体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3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12.5
(反应前) (反应后)
15.“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下面是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从图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分子
B.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C.图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6.将燃着的金属钠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一种白色固体(Na2CO3)。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反应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
B.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C.该反应说明CO2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D.在反应4Na + 3CO2 2Na2CO3 + C中,C是还原剂
17.“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8gCO含有3mol原子 B.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CaO的摩尔质量是56g D.0.5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18.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来源:学科网]
溶解情况
实验I
20℃
水
10 mL
5 g 硝酸钾
部分溶解
A
20℃
酒精
10 mL
50 g 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B
20℃
水
10 mL
5 g 食盐
部分溶解
C
80℃
水
20 mL
5 g 硝酸钾
全部溶解
D
80℃
水
10 mL
10 g 硝酸钾
全部溶解
19.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现取70g氯化钾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7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原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9% B.20% C.25.7% D.28.6%
20.某温度下,向50g饱和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2.8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的质量为3.7g B.沉淀的质量为2.8g
C.饱和石灰水质量小于49.1g D.饱和石灰水质量大于49.1g
二、填空题(共28分)
21.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下列符号:
①2个氢分子 ;②2个硝酸根 ;③+2价的钡元素 。
(2)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用化学式填写:
①占空气体积78%的是 ;②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
③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④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是 。
22.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5)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淀 D.蒸馏
A 加热水 B 电解水
(6)认真观察右图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
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2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可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
乙
乙
(4)在室温时,将盛有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放入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中。根据图二判断,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填序号)。
[来源:Z*xx*k.Com]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Ⅰ.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Ⅱ.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Ⅲ.溶液质量:甲>乙 Ⅳ.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乙
丙
丁
甲
甲
24.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
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
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甲的化学式为 ;
(2)甲转化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 。
(3)从物质分类看:乙、丙、丁中 (填化学式)和另外两种不属于同种类型。
25.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0%的石灰石,对样品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Ⅰ.将过量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Ⅱ.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Ⅲ.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5.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10.6g
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物质的量为 mol。
(2)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写出解题过程)
三、简答题(共32分)
A B C D E
26.(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可选
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检验这瓶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③用这瓶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中集气瓶被炸裂了,原因 。
C
(2)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紫色石蕊试液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小明同学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请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连接A和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④ 在一般情况下仪器C的作用是 。
27.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⑤
NaCl
(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④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
A B C D
(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氯化钠晶体不纯 ④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80℃热水
图一 图二 图三
28.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装置(图三)与图二相比,其优点是 。
(2)实验结束时,小晶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倒置试管,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且接近试管容积1/5(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
以下成语进行解释:
杯水车薪 ;釜底抽薪 。由于温度不能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灭火
29.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甲、乙、丙兴趣小组对某混合气体进行研究,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
资料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不与CO、CO2反应 。
浓硫酸
(提示:选用的仪器用A、B、C、D表示,可以重复使用)。[来源:学。科。网]
(1)甲组:分别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某一种气体)。
① 证明其中含有CO2,选用仪器是 。
② 证明其中含有水蒸气,选用仪器是 ,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③ 证明其中含有CO,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④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乙组:通过一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CO和水蒸气。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 。
(3)丙组:用干燥纯净的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生成的气体。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 。
(4)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乙、丙组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
闵行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化 学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注:1、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
2、化学专用名称有错不得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D
D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D
B
D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7分)(1)①2H2 ②2NO3 ③
(2)①N2 ②He ③CO2 ④O2
22.(7分)(1)使水中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或起凝聚作用) (2)A
(3)吸附 (4)+6 (5)D
(6)2H2O2 H2↑+O2↑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共1分)
23.(5分)(1)B (2)甲
(3)冷却热饱和溶液 (4)A
(5)Ⅱ、Ⅳ(全对给1分)
24.(4分)(1)CaCO3
(2)CaCO3CaO+ CO2↑ 分解反应
(3)Ca(OH)2
25.(5分)(1)4.4克; 0.1摩尔
(2)需要碳酸钙Xmol
CaCO3+2HCl → CaCl2 + CO2↑+ H2O
1mol 1mol
Xmol 0.1mol X=0.1mol (1分)
CaCO3%=0.1×100/15×100%=66.7% (1分)
∵ 66.7%<80% ∴不符合 (1分)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32分)
26.(12分)
(1)① 长颈漏斗 锥形瓶[来源:学&科&网]
②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
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Fe3O4 集气瓶中没有放少量水或铺黄沙
C
(2)① 见右图(要求:锥形瓶中导管只能伸入少许,试管中导管要伸到液面下。)
② CaCO3+2HCl → CaCl2 + CO2↑+ H2O
③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④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7.(5分)
(1)④⑤③②① (2)药匙 (3)90mL D
(4)②③
28.(7分)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1)环保(或能防止白磷燃烧的五氧化二磷散逸,危害人体健康);
防止实验中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可能导致试管爆裂或橡皮塞冲出;
(2)同意。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实验白磷充足、气密性好。(各1分,共2分)
由于温度不能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灭火;
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
29.(8分)
(1) ① B
② D; 白色粉末逐渐变蓝色[来源:学#科#网Z#X#X#K]
③ A、B(或B、A、B)
④ CO+CuOCO2+Cu
(2) D、B、A、B
(3) B、C、A、B(或B、C、D、A、B)
(4) 燃烧(或者用储气袋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