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四中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我会选择
1.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
2.在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隔 D.分子可分为原子
4.K3PO4既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又能使其茎杆粗壮,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水杯 B.不锈钢餐具 C.塑料薄膜 D.羊毛绒衣
7.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稀盐酸就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 )
A.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食盐水
B.硝酸银溶液、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C.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
D.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8.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B.塑料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因此要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C.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D.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10.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1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反应类型
A
CO2(CO)
足量 CuO
化合反应
B
CuO(Cu)
足量 O2
置换反应
C
H2O(H2O2)
足量 MnO2
分解反应
D
Ca(OH)2(CaO)
适量稀盐酸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3.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说明瓶内的气体是C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把MgSO4、KOH、HCl、Ba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氯化钠溶液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2Cu2+______ (2)2SO3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6.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______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______.
17.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三、我会回答
18.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答一种物质);国家提倡使用电动汽车,近期北京市又出台了电动汽车不限行措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__(答一点);
(2)清洁用煤的高效途径之一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19.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试管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1.(12分)(2016•平南县校级模拟)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成分有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H2SO4
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丁: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交流讨论】同学们对以上的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
【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
溶液呈无色
猜想______不成立
(2)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_____
产生蓝色沉淀
猜想______成立
五、我会计算(8分)相对原子质量:N:14Ca:40O:16K:39C:12
22.50g硝酸钙溶液与56g碳酸钾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101g.
(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反应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6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择
1.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在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质子数,故选项错误.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隔 D.分子可分为原子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很小,故选项错误.
B、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
C、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D、6000L氧气可压缩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可分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K3PO4既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又能使其茎杆粗壮,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K3PO4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考虑;B、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考虑;C、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不同进行分类;D、空气的组成不是分类方法.
【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这属于物质的分类,故A属于分类方法;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只包含这两类,故B属于分类方法;
C、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故C属于分类方法;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这属于物质的组成,并没有分类,故D不属于分类方法.
故选D.
【点评】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不同可以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水杯 B.不锈钢餐具 C.塑料薄膜 D.羊毛绒衣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玻璃杯子是玻璃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餐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薄膜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羊毛绒衣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7.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稀盐酸就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 )
A.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食盐水
B.硝酸银溶液、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C.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
D.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稀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与食盐水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B、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稀硫酸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C、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氧化铜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会观察到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与木炭不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D、稀盐酸与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B.塑料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因此要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C.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D.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塑料及其应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分析;
B、根据塑料的用途判断;
C、根据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关系,知道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解答】解:A、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故A说法正确;
B、塑料不当使用会给人类带来污染,但塑料的应用和发展也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故B说法错误;
C、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故C说法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正确;
B、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故说法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
D、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0.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
B.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
C.根据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
D.根据液化气具有可燃性分析.
【解答】解:A.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 灭火,故正确;
B.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错误;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
D.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开灯.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1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金属的活动性Al>Fe>Ag;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Al>Fe>Ag,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和Al的混合粉末,铝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铝反应完成时,铁与硝酸银反应.由于溶液显浅绿色,说明了铝全部反应,铁也参加了反应.由此可知: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Al(NO3)3,可能含有AgNO3.故A、B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金属与盐反应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反应类型
A
CO2(CO)
足量 CuO
化合反应
B
CuO(Cu)
足量 O2
置换反应
C
H2O(H2O2)
足量 MnO2
分解反应
D
Ca(OH)2(CaO)
适量稀盐酸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能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Cu能与足量O2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H2O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CaO和Ca(OH)2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说明瓶内的气体是C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把MgSO4、KOH、HCl、Ba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以及常见的物质的性质、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内,木条熄灭,不能说明瓶内的气体是CO2,也可能是氮气,错误;
B、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错误;
C、将四中溶液两两混合,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钾、氯化钡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剩余的是盐酸,但是氢氧化钾和氯化钡无法鉴别,错误;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氯化钠溶液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A B.B C.C D.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然后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其次将四个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逐一分析,分析气体或沉淀的生成与x溶液的关系,最后和图象对比可完成解答
【解答】解:A、烧碱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但是生成的沉淀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所以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沉淀,只有把盐酸消耗完全,才能产生沉淀,故A正确;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即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入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马上产生沉淀,即生成沉淀的起点为原点,故B错误;
C、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即将氯化钠溶液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马上产生沉淀,即生成沉淀的起点为原点,故C错误;
D、氯化钠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而碳酸氢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气体,即生成气体的起点为原点,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图象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题型,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才可能快速解题.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2Cu2+ 两个铜离子 (2)2SO3 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3)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u2+可表示两个铜离子.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SO3可表示三个氧分子可表示为: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4)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三价可表示为: 2O3.
故答案为:(1)两个铜离子;(2)两个三氧化硫分子;(3)CH4;(4)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铁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微量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 耐磨 .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合成纤维及其应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种类来分析;
(2)根据合成纤维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1)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它属于微量元素,故填:蛋白质;铁;微量;
(2)合成纤维具有弹性好、耐磨、抗腐蚀等优点,故填:耐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合成纤维的特点等,难度不大.
17.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铝元素 ;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喷漆 ;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u (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Zn(NO3)2和Fe(NO3)2 (用化学式表示).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化学性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分析】(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解答;
(3)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铁铜,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用喷漆的方法能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
(3)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铁>铜,可知铁只能置换出铜,根据铁与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Fe+Cu(NO3)2═Cu+Fe(NO3)2.可知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NO3)2和Fe(NO3)2.
答案:
(1)铝元素;
(2)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喷漆;
(3)Cu;Zn(NO3)2和Fe(NO3)2.
【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实验中的条件控制、金属的活动性等,解题关键是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及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三、我会回答
18.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汽油或柴油 (答一种物质);国家提倡使用电动汽车,近期北京市又出台了电动汽车不限行措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一点);
(2)清洁用煤的高效途径之一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不可再生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考点】石油加工的产物;反应类型的判定;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1)根据石油分馏的产物以及使用电动汽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2)根据题意,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3)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1)汽车中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电动汽车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故填:汽油或柴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H2+C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石油分馏等方面的知识、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能源的分类等知识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9.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CuO ;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 CuSO4+Fe=Cu+FeSO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B属于单质,所以B是铁,依据工业炼铁的原理可知,一般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所以C是二氧化碳,A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溶液,X中应该有未反应完的盐酸,X和铁反应会生成红色固体单质E、浅绿色的溶液F、以及无色气体单质G,所以E是铜,F是氯化亚铁,G是氢气,E和氧气反应生成A,所以A是氧化铜,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1)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B属于单质,所以B是铁,依据工业炼铁的原理可知,一般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所以C是二氧化碳,A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溶液,X中应该有未反应完的盐酸,X和铁反应会生成红色固体单质E、浅绿色的溶液F、以及无色气体单质G,所以E是铜,F是氯化亚铁,G是氢气,E和氧气反应生成A,所以A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A的化学式是CuO,反应④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反应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题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故答案为:(1)CuO,化合反应;
(2)3CO+Fe2O32Fe+3CO2;
(3)CuSO4+Fe=Cu+FeS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 紫色溶液变红 ,试管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装置B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
(2)F装置中,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1)装置B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填:2H2O22H2O+O2↑;
(2)F装置中,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填:紫色溶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1.(12分)(2016•平南县校级模拟)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Cu(OH)2↓+Na2SO4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成分有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H2SO4
丙:滤液中的溶质是 NaOH、Na2SO4
丁: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交流讨论】同学们对以上的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 乙 不合理.
【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
溶液呈无色
猜想 甲 不成立
(2)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猜想 丙 成立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2)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说明甲中硫酸铜过量,乙中氢氧化钠过量;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解答】解:(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
(2)【提出猜想】
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故填:NaOH、Na2SO4.
【交流讨论】
猜想乙不合理,理由是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硫酸,则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
故填:乙.
【设计实验】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在不含有硫酸铜,猜想甲不成立.
故填:甲.
(2)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猜想丙成立.
故填:硫酸铜溶液;丙.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五、我会计算(8分)相对原子质量:N:14Ca:40O:16K:39C:12
22.50g硝酸钙溶液与56g碳酸钾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101g.
(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 5 g.
(2)计算反应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方程式求解硝酸钾质量,进一步求反应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0g+56g﹣101g=5g
(2)设反应后硝酸钾的质量为x
Ca(NO3)2+K2CO3═CaCO3↓+2KNO3
100 202
5g x
x=10.1g
反应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答案:(1)5;(2)反应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的出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相关的其它量.